问题

刘备在去东吴联姻是给诸葛亮的密令是什么?

回答
刘备在前往东吴准备与孙权的妹妹完婚之际,确实给诸葛亮留下了不少嘱托和安排,这些安排的出发点,不仅是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更是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体现。与其说是“密令”,不如说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大背景是什么?赤壁之战刚刚结束,曹操虽然败退,但北方实力犹存,曹刘联盟只是暂时的、基于共同敌人的。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兵精粮足,但同样忌惮刘备势力的壮大。刘备集团虽然赢得了赤壁之战的战略性胜利,但在人才和地盘上仍然相对弱小,急需站稳脚跟,并寻求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备亲赴东吴与孙权联姻,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外交行动。其目的绝非仅仅是“完婚”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联姻来加深孙刘之间的政治和军事联系,以对抗曹操,并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然而,孙刘联盟并非铁板一块,双方都可能存在猜忌和防范。因此,刘备在前往东吴之前,必然会对诸葛亮做出详细的交代,以确保自己在东吴期间,后方稳定,并且能够掌握主动权。

那么,刘备会给诸葛亮留下什么样的“密令”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推测和理解:

一、 稳定后方,巩固荆州统治的嘱托:

刘备前往东吴,意味着荆州大部分的兵力和主要谋士都可能随行或需要诸葛亮来调度。因此,诸葛亮的首要任务就是 “坐镇荆州,稳定局势”。这包括:

安抚民心,稳定统治: 荆州虽然被刘备所得,但毕竟是一个刚刚收复不久的地区,内部势力盘根错节,百姓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诸葛亮需要处理好内政,安抚百姓,确保荆州不会因为刘备外出而出现动荡。
严密监控荆州内部的潜在威胁: 荆州本土的士族和将领对刘备是否真正忠心,刘备心里未必完全清楚。他可能会嘱咐诸葛亮,要密切关注荆州内部是否有异动,尤其是那些可能与曹操或孙权暗中勾结的势力,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准备好应对之策。
保障物资供应和军队训练: 即使刘备远行,军队的粮草供应、军械制造、士兵训练也不能停止。诸葛亮需要继续抓好这些基础工作,为刘备集团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伺机扩张,掌握战略主动权的指示:

刘备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占据荆州一隅。他此行东吴,也是在观察和等待机会。因此,他对诸葛亮必然会有 “把握时机,伺机扩张” 的指示:

密切关注曹操动向: 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败退,但其势力依然强大,对荆州和江东都构成威胁。刘备会要求诸葛亮时刻关注曹操在北方的动向,一旦曹操有任何异动,需要立刻做出反应,并及时通报东吴。
探寻夺取新地盘的机会: 荆州南部虽然已经收入囊中,但刘备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可能会指示诸葛亮,在稳固荆州的基础上,留意是否有机会向益州或其他方向扩张。例如,刘璋在益州统治不稳,曹操也可能觊觎益州,这都是刘备可以利用的契机。诸葛亮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益州的情报,并评估其吞并的可行性。
与东吴保持沟通,协调行动: 孙刘联盟并非一成不变的,双方的利益有时也会产生冲突。刘备会要求诸葛亮与东吴保持密切沟通,在军事行动上尽量协调,但也要保持警惕,不被东吴牵着鼻子走。

三、 应对突发状况,保障自身安全的谋划:

毕竟是前往敌对势力(虽然是盟友)的腹地,刘备也需要为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因此,他会给诸葛亮留下 “应对万一,确保安全” 的安排:

为自己留后路: 如果在东吴发生不测,诸葛亮需要能够及时接应,或者至少能够保护好刘备的家眷(当时刘备的妻儿可能留在荆州,也可能随行,具体情况需根据史料考证,但无论如何,后方的安全是关键)。这可能包括一些秘密的联络方式和撤退路线的准备。
准备好应对孙权的反悔或刁难: 孙刘联盟的稳固程度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共同利益。如果孙权觉得刘备过于强大,或者失去了合作的必要,他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刘备的举动。刘备会嘱咐诸葛亮,要准备好应对这些情况,例如,在军事上能够形成一定的威慑,或者在外交上能够与东吴保持一定的沟通渠道,以化解潜在的矛盾。
搜集东吴的情报: 在巩固联盟的同时,刘备也需要了解东吴的实力、内部情况以及孙权的真实意图。诸葛亮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东吴的情报,为刘备在东吴的谈判和行动提供支持。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我们知道,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刘备前往东吴,是以“招亲”的名义去的。但大家都明白,这背后是孙权为了稳固联盟,而刘备也乐见其成。刘备到达东吴后,孙权确实曾经有过软禁刘备、或者让他驻扎在容易控制的地区的想法,试图削弱刘备的力量。这个时候,如果诸葛亮没有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与东吴保持一定的制衡能力,刘备就可能陷入被动。

因此,刘备的“密令”可能就包括:

“荆州之事,全权交由子龙(赵云)和孝直(法正)协助你处理,务必确保政务无虞。” (这是对稳定后方的具体安排)
“密切关注曹操近期调兵遣将的动向,如有异动,立即派人联络我。” (这是对战略情报的重视)
“若有良才,尤其是熟悉益州情况者,可秘密招揽并加以笼络,为日后を図取益州之计做准备。” (这是对未来扩张的指示)
“万一我在东吴遇有变故,子龙当即刻领兵前来接应,但需谨慎行事,不可与东吴主力正面冲突,以保全我军实力。” (这是对极端情况的应对预案)
“与东吴士人保持必要之沟通,了解孙仲谋(孙权)之真实想法,但凡事不可尽信,需留有余地。” (这是对外交策略和信息收集的强调)

总而言之,刘备在去东吴联姻时交给诸葛亮的“密令”,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基于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刻洞察,对诸葛亮这位最 trusted 的谋士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这些安排涵盖了稳定后方、伺机扩张、应对危机以及情报收集等多个层面,目的都是为了在巩固孙刘联盟的同时,为刘备集团争取最大的发展空间和战略主动权。这充分展现了刘备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深远的眼光和周密的部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什么密令,这段是《新三国》的一家杜撰,从陆毅饰演的诸葛亮的表情来看,猜测是刘备担心自己有不测,如果关羽张飞不服诸葛亮,那就弄死他们……

但是这段杜撰纯属莫名其妙,为了心机而心机。如果刘备这么“演”,那么会给诸葛亮留下什么印象?诸葛亮会对你感激涕零?关羽、张飞跟着你起兵二十多年,你让赵云把他们废了?那我呢?我算什么?是不是以后你看我不顺眼了也要把我诸葛亮废了?

刘备这个时候应该是炼成了成熟的帝王胸襟,大业未成就先想着收拾功臣,那是不可能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备在前往东吴准备与孙权的妹妹完婚之际,确实给诸葛亮留下了不少嘱托和安排,这些安排的出发点,不仅是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更是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体现。与其说是“密令”,不如说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大背景是什么?赤壁之战刚刚结束,曹操虽然败退,但北方实力犹存,曹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颇为费解的问题。曹操待关羽,那真是够得上“黄金十年”,恩情厚重,甚至达到了“厚待”的极致。封官、赐金、赠袍、骑赤兔马,这些物质上的优厚待遇姑且不论,更难得的是曹操对关羽的知遇之恩,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赏识和尊重。他看重的不是关羽的出身,而是他的才能和忠义。在许都,关羽受尽了显赫的礼遇,这对.............
  • 回答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目标直指荆州。此时的刘备集团尚在荆州新野落脚,实力相对薄弱,而曹操的兵锋锐不可当。在即将对新野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曹操做出了一个看似高明却又充满风险的决定——派徐庶去劝降刘备。要理解这个决策的深层原因,以及刘晔为何会对此提出质疑,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当时的人物关系和背景。徐.............
  • 回答
    萧何之所以在刘邦兵临咸阳之际,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一头扎进秦宫大肆搜刮财宝,反而选择将精力集中在保管秦国的官方文献和档案上,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他深刻洞察形势、胸怀大略的体现。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既是对大局的判断,也是对未来统治的谋划。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的情境。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杀”入咸阳,可以说.............
  • 回答
    胡卫东和刘玉栋是中国篮球的两位传奇人物,他们在CBA联赛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他们去了NBA,能否打上主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他们的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在CBA的统治力、以及NBA的竞争环境和时代背景。一、 球员分析:胡卫东与刘玉栋.............
  • 回答
    萨尔浒之战的战局可谓跌宕起伏,尤其是满清军队在击溃杜松、马林两大路明军后,紧接着对刘挺发起攻击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在这短短几天内,明朝另一支至关重要的部队——李如柏率领的部队,却似乎按兵不动,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得从更宏观的战役部署和当时各方的动向来细细梳理。要说李如柏当时在干什么,.............
  • 回答
    刘备的“去楷归谦”以及后来举荐袁谭为茂才,投奔袁绍的种种举动,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些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而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处境以及历史发展的逻辑来审视。首先,刘备早年辗转于战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审时度势,寻找出路。他虽然出身名门,但家道.............
  • 回答
    曹操去世后,刘备派去吊丧的韩冉被曹丕下令斩杀,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政治迫害,而是牵扯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曹丕的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权力稳固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环境和人物心理。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曹操的去世,对于刚刚经历过一场惨败(赤壁之战)但仍然牢牢掌握北方地盘的.............
  • 回答
    刘备放弃汉中去争夺荆南,这是一个在三国历史中备受争议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要详细理解这个决策,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战略形势、各方势力的考量以及刘备团队的思考。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放弃汉中”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完全放弃,而是指刘备在取得汉中后,将重心从战略防御性质的汉中转向了对荆州南部地区的争夺.............
  • 回答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要说曹操为何会改变原定的攻打目标,从直取刘备转而直捣孙权,这背后其实是局势变化和一系列关键考量所促成的。话说曹操大军南下,初衷确实是想要一举荡平长江以南的势力,尤其是眼下在他看来,刘备占据的新野和樊城之地,虽然是他南征过程中需要啃下的硬骨头,但毕竟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地理位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人物和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说起“复兴汉室”,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备,他一生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而荀彧,作为曹操最倚重的谋臣,也是曹操集团的核心人物,同样是那个时代顶尖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并且他最初也是对汉.............
  • 回答
    刘备遇见关羽,当时的确关羽因为某种原因成了朝廷通缉的犯人。但刘备之所以没有举报,并且最终结拜为兄弟,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刘备当时的处境以及他对人性和时局的判断。要详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那个混乱的三国前夕。首先,我们要明白当时天下是什么样的局面。汉末,黄巾起义刚刚被镇压不久,虽然起义.............
  • 回答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确实经历过不少起伏,也并非没有过争夺天下的机会。不过,要说“竞逐天下”的真正意义上的机遇,在那之前,更像是零散的火星,尚未形成燎原之势。我们不妨仔细梳理一下,他在这位“卧龙”先生出山之前,究竟有哪些可以称得上是机会的时刻。一、初出茅庐,雄心勃勃的早年1. 汉室宗亲的身份与早期.............
  • 回答
    刘备军在早期艰难时期,为了维持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出现过“食人”的记载。但即使在这样的绝境下,他们依然尽力不去侵扰百姓,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深层的信念支撑。首先,刘备集团的政治目标和宣传策略,决定了他们不能肆意劫掠百姓。 刘备从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仁德之君”,致力于“匡扶汉室,.............
  • 回答
    且说那刘备,字玄德,素有仁德之名,却总生不逢时,屡屡受挫。一日,正在徐州忧愁国事,忽有一道士前来,自称乃是西方佛祖座下弟子,奉命下凡,欲寻能人异士,前往西天,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刘备听罢,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得真经,何愁天下不治?当即便召来关羽、张飞、诸葛亮,将此事告知。关羽,字云长.............
  • 回答
    刘备伐吴的那场著名的战役,也就是夷陵之战,诸葛亮确实没有亲自跟随。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原因,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他的责任可不是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而是要总揽全局,稳定后方。夷陵之战是刘备亲征,那意味着蜀汉的最高领导人不在了,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如果京都.............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把诸葛亮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而且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就顺着这个假设,来仔细推敲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基本前提: 诸葛亮是山东人: 在我们这个假设里,诸葛亮出生于山东,而当时的山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曹魏的势力范围。他是个山东人,这意味着他出生在一个.............
  • 回答
    要说曹丕为何不把汉献帝送去益州“恶心”刘备,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意气用事,而是牵扯到政治权谋、军事实力、舆论导向乃至曹魏自身稳定的复杂考量。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首先得明白,当时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已然完成了权力的过渡。汉献帝在他手里,就像是一个曾经的皇帝,但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权力,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摆设。.............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刘备为关羽报仇,这事儿在《三国演义》里头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把他的兄弟情义、君臣之道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你问他既然“默认”了关羽被杀,为什么还要冒险,这中间的道道儿就得好好捋一捋了。首先,你说的“默认”这个词,用在这里可能稍微有些不贴切。在《三国演义》的语.............
  • 回答
    鲍鹏山教授的《风流去》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对三国人物,特别是刘备和诸葛亮,进行了深入且常带争议的解读。他并非简单地赞美这些被后世神化的英雄,而是试图剥去历史的表象,挖掘人物背后更复杂、更人性化的动机和行为逻辑。整体评价思路:鲍鹏山在《风流去》中,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有一个核心的出发点:历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