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知乎前最高赞回答
大约五年前,我还在读博士,去北京出差的时候去看望一位师弟。他跟他女朋友租住在一个群租房里面。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被房东隔成五间,他租了其中一间。不到二十平吧,一个月两千。跟他们合租的,有一个退了休的做土木工程的老工程师,退了还不能休,来北京打工给儿子挣房本。合租的还有一位姑娘,在夜总会上班,做给那些公主化妆的工作。化妆师知道我师弟是做航天的之后,问他:你们做的都是尖端科技,你还是985的硕士,工资应该挺高的吧?师弟讪笑一下:一个月到手三千五。化妆师不信:不能吧,我一个月起码两万呢。在他那里坐了一会就离开了,去吃饭的路上,中介塞广告给我。看了下,六万多一平。师弟告诉我,去年还是五万多的。餐桌上,师弟说他想在地铁的那一头买个小房子,准备每天坐一个半小时地铁上班。许久没有联系他了,不知道现在他怎么样了。刚刚工作的那一两年倒是经常打电话给我问学术上的问题,现在应该已经成长起来了吧。
提起那个做土木的老工程师,又想起一件事。研究生的时候,在学校校医院住院,旁边的病友在一位保洁员打扫完卫生之后告诉我,你看到刚才那个老人了么,他跟她老婆两个人退休了,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挣房子本,都在校医院里面做保洁呢。(麻烦你们看仔细点,北京那个跟我同学一起合租的土木工程师不是保洁。保洁的这个是我在学校医院住院的时候看到的,我不知道他退休之前是做什么的。两个不一样的人。写在这里只是因为他们都是退而不能休的人,让我联想起来了而已。个别阅读能力有障碍的简直可怕。)
那次出差也去看了一位本科的同学,跟他一起在路边摊吃了一顿晚饭。席间他跟我说跟上次相亲的姑娘分手了。分手前姑娘跟他说:能够理解你们做航天的工作忙,经常加班,可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加班没有加班费。
还有另外一次出差,见了一位研究生时候的同学。她告诉我,她们单位对面有一个单位,里面很多人都是总部的领导们的妻女子侄。有一位师弟告诉我,他们单位一线的工程师只有占四分之一的人,余下的都是行政、后勤,还有不干活瞎指挥的中层干部。我想,要是航空航天系统大部分都是一线干活的,员工的收入肯定也不会比it行业差多少的。现在这个样子,你让人怎么办呢?师弟那个单位,去年一年跑路的人大大超过指标的限制了,让领导很头疼。去年聚会,同学还带我去他们单位一位刚刚离职去开咖啡厅的同事店里坐了一会。还认识一位学长,高我好几届,硕士毕业就来上海了,单位业务骨干,我以为他应该比较轻松的,不过跟他聊天了解到,他离职倒是没有离职,从来不加班,下班以后的晚上还有周末都要去带英语补习班,挣外快。大上海,居不易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
博士毕业之前,来上海面试,特意查了下附近的房价,两万多。想了想,努力一下,还是可以的。面试完之后的那个春节,在家里看新闻,上面说上海房价春节后一个星期涨百分之二三十。我想这下糟了。入职的时候,单位附近房价已经三万五了,工作一年半后,已经五万了。我绝望了,想离开上海了。
本科班,加我在内两个读博士的。如今我们都在上海,聚会的时候合计了一下,发现班里面没车没房没有女朋友的也就我们两个博士了。有一位已经在上海安家的同学安慰我们:这不是你们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现在,另外一个也想离开了。不久前他问我,去二线城市找个985学校做博后怎么样?我说,前途渺茫。我告诉他,你比我年轻,趁年轻还没有家室出国吧。他不信,正如这个问题里面许多不相信吐槽体制的答主不是体制内的一样,他也不相信我这个985大学的博士后。
有些答案指责另外一些答案不讲情怀,说我们"全面否定中国航天的回答真是好笑",说我们"一群所谓的'航天民工'可以为了闹饷把自己的事业贬的一无是处"。看到这些话,我想起来了不久前开党支部会,书记说,校长看到自己的学生学完汽车、航空航天,都去搞金融,搞it了,很担忧,要求年轻老师讲课的时候不要讲负面的话,要多培养学生的情怀。我当时说:这种事情也没办法,人家行业收入高啊,国家还是要想办法提高航空航天产业的收益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书记不高兴:你看,这就是你的价值观有问题了。我没有再回话,只是记起来,博士毕业之前有一位美国的教授看到我发的论文之后发邮件给我,问我愿意不愿意去他那边做博后。我当时想,我还有很多灵感,不去美国也可以做得出来的,还能比美国做得更好的,在国内做出来的话荣誉就属于我的祖国了。就没有去。当书记说我没有情怀、说我价值观有问题的时候,我想我那个时候报效祖国的价值观确实有问题,必须深刻反思。
不过看到"航天民工"的说法,想起来以前读研究生的时候,天天画CFD的网格。就这样,导师还经常说:瞧瞧你们,网格这种事情我到楼下抓两民工上来培训一个月,也比你们画得好。那么为什么不真正地去抓两民工给他干呢,因为我们这种民工每个月只用两百块钱补助就可以打发,楼下的装修工这点钱恐怕打发不了。这样说来我们恐怕还不如民工。
课题组老板知道我想离开之后,找我谈过几次话了,不过每次也只是告诉我:要相信党和政府,正在想办法解决年轻人才的住房问题。你对自己要有信心。
所以你问我怎么看spacex,我只能说我睁开眼是房价,闭上眼是工资,抬头看看spacex低头还是要看一看房价跟工资的。
航天设计师80%的精力都在写一些从上到下传递的垃圾报告,还有周报月报等等,只有20%的精力在做设计和测试。
一个小模块大概需要配60-80多个报告,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价值,还不包括总体各种检查。
五八十的体制已经不适合商航的模式了,还不思进取,继续发挥官僚主义作风和教条主义,甚至还引以为傲。
很多专家都是语文大师,特别擅长写纪要和抠报告语法,而且是特别专业大师级那种。
首先实名反对最高赞答案。有事说事,实事求是不懂吗,非要跟nt一样上窜下跳,不送 不舒服是吧。先反驳几个阴阳怪气的私货:
1,spacex员工几千人规模。
spacex没上市,没有必要对外公布这些详细信息,但从年初透漏的文件内容来看,其员工数大约9500人,结合其近一年来发布的岗位数目,其员工破10000人是妥妥的。当然要硬说9000多也是几千来人也行吧,毕竟1999元也是千元机范畴。
2、跟spacex几千人比,中国航天人70多万
这是最nt的,非要把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三家绑一块算是吧,但这3家里面,除了搞搞火箭(实际上火箭这点玩意算是小头),还有飞机,战斗机,导弹,无人机等乱七八糟一大堆业务,以及一大堆零部件企业和组装厂。非要这么算,你tm怎么不把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及其配套厂等一堆玩意全算进来比员工人数呢。
3、spacex经费少,花小钱办大事。
跟波音等老大爷比起来,spacex确实是高性价比花小钱办大事。但不见得其总花钱就少了,这几年公司营收+先后多次融资+马斯克自有资金投资。spacex的研发经费着实不少,并且其产品条线非常少,可以集中资金干大事,就火箭研发这项来说,放眼全球,spacex的研发经费是很奢侈的,也就比波音少点。
但是,马斯克确实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spacex也很有机会成为一家名留青史的伟大公司。至少在以下几点上,马斯克绝对很值得国内航空业界学习及反思:
1,马斯克堪称工程管理大师。spacex的成功,首先是工程管理的巨大成功,马斯克在这方面可以说堪比奥本海默。很多时候,产品研发失败,并不全是技术的锅,糟糕的工程管理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典型例子就是三哥著名的阿琼和光辉。spacex的成功是建立在美国发达的工业基础上,这话不假,但也只有像马斯克这样的工程管理大师才能创造出这种奇迹。同样依托发达的工业基础,怎么波音这几年就是这么烂呢,并且越来越烂。对我国航天研发而言,虽然引进了很多西方先进的研发技术及设计软件,但从总的管理思路方面,还是比较类似苏联时期“政治挂帅”,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这在下一步面向市场导向的航天竞争中,存在较大劣势。
2、马斯克是航天市场的伟大开拓者。空x现在一年营收30多亿美元,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就快被他包圆了,这从侧面也说明,整个商业航天市场的盘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整个市场加起来还不如小米卖手机卖的多,这也是冷战结束后,航天领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虽然有很多人对马斯克移民火星的说法嗤之以鼻,但实际上,从龙飞船的太空旅行,到星链计划的全球通信服务,再到更未来的火星移民,马斯克是真真正正的创造了客户需求,硬生生的开辟了一个商业航天市场的新领域,把航天市场的盘子做大了,并且他的商业模式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一但形成闭合的商业环,我不认为在开放市场领域,有哪家公司能和其竞争,其在商业航天的统治地位会比intel在x86的统治地位还要强。
3、马斯克是首屈一指的融资高手。很多人对他无赖的炒币行为大有反感,但抛开这点,他能将多年来无人看好的商业航天的故事讲圆了,讲到华尔街的心里去,并且还把事真办成功了,我就问问,还有谁能办得到?没人能办得到,除了马斯克。想起来他和马云之间的那场对话就想笑,马云和马斯克之间大约还差着100个贾跃亭吧。
其实最开始好多大佬确实觉得马斯克的那一套不靠谱。不过我觉得原因并不是好多人说的体制僵化,不虚心学习别人,不积极进取啊之类的。我觉得当时大佬们把太多关注点放在波音,洛马还有诺格这几家上面了,其实当时好多研发方向和技术指标都是对标这几家。
举个例子,就好像班里有一个优等生,有一个转学生,而我们是班里一个虽然学习普通但是追求上进的学生。
我们每天都盯着优等生的一举一动,优等生每天学习一个小时,我们就比他多学一个小时,不但如此,我们的学习效率还比优等生高,我们认为这样一定可以提高我们在班里的排名,最终一定会超过优等生。而那个转学生我们不熟悉他,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结果优等生由于心态骄傲浮躁,其实没怎么努力学习,天天做表面工作,实际实力一直在止步不前,根本没多大进步。而我们看到自己的和优等生的差距越来越小,以为我们的努力起到了效果,也逐渐满足于我们的进步速度。但是在这期间转学生却每天通宵达旦的学习,刷各种学校以外的习题......
最终考试来临了,结果可想而知,优等生退步明显,我们虽然进步明显,却没有像想象中一样成为班里第一,而那个转学生却成了新的优等生。
其实我觉得spacex确实很有创造性,但是我们中国航天也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绩。竞赛是一件不那么糟糕的事情,只有竞赛才能推动整个人类宇航工程领域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