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都觉得有待商榷。与其说战斗力提升不如说从逆风局改打顺风局了。
降清明将中,以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五人知名度最高。其中最厉害的应该是洪承畴,但洪承畴生涯最高光的时刻明显是在仕明时期,降清以后虽然也赢过孙可望,而且在战略上提供过建议,但是更多的还是在地方上搞治安。
吴三桂降清以前就很猛了,降清以后,除了山海关大战牵制李自成以外,其他方面不是被阿济格盯着就是有个李国翰,李国翰属清朝老将了,虽然名义上职位没吴三桂高(降清封王),但是资历比他老,也是战功赫赫,更受重视,李国翰顺治五年就是定西将军,而吴三桂直到李国翰顺治十四年死后才获封平西大将军,可见此前真正打头的是李国翰。李国翰不死,吴三桂大概率当不了这个云南王。所以在降清以后,反清以前,吴三桂其实自己撑场面的战争并不多,而且战果也没有非常辉煌,倒是屠杀方面做的非常忠诚。
孔有德降清最初单独统兵在桂林被打的稀烂,直到南方形势进一步稳定,他才重整旗鼓,花了两三年占领广西,很快就被李定国打败。
耿仲明和孔有德一样,在广西被明军打败过的。
尚可喜是最忠清廷的,尤其对皇太极十分忠诚,战果也相对最好,攻占了广东,赢过李定国,但是一个广州围了十个月都没打下……
你这一看就能看出来,降清明军这几个牛逼统帅确实不弱,但战绩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极大概率只是靠着顺风局,容错率更高才撑起来的战绩。相比之下,真正的大仗硬仗基本是靠多铎、阿济格、豪格这几个清军嫡系完成的。
因为明军觉悟低,水平低,不深谋远虑看得不远,穿越几个明粉做做思想教育,讲明白道理,带带兵用数年苦读领悟的战术阵型兵法训练下士兵,搞搞资本主义君主立宪,爬爬科技树,预计崇祯8年左右灭后金,杀光满人,崇祯十八年灭蒙古,同年发现新大陆,崇祯28年一统东亚,订立大明第一部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