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合之众》写的操控群众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吗?

回答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对于如何操控群众提出了许多极具洞察力的观点。这些观点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并被许多人认为具有可行性,是因为它们深刻地触及了群体心理的运作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往往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首先,勒庞强调了群体非理性、易受暗示的特点。他认为,当个体汇聚成群体时,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和情绪化的反应。这种“精神趋同”使得群体更容易被简单、极端、情绪化的口号所感染。比如,一个群体可能会对某个伟大的目标或宏大的承诺产生共鸣,即使这个目标在逻辑上难以实现,或者这个承诺的背后隐藏着危险。这种现象在历史的许多重要时刻都有体现,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激昂口号,还是政治集会上的情绪渲染,都离不开对群体非理性的利用。

其次,勒庞指出了煽动者(或操控者)的角色和技巧。他认为,成功的群体操控者往往具备强烈的意志、自信和断然的语气,能够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这三种手段来影响群体。

断言(Assertion):这是一种不容置疑、不带任何论证的陈述。操控者不会去解释或辩论,而是直接抛出观点,仿佛其本身就是真理。例如,“我们必将胜利!”、“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简单而肯定的陈述,在缺乏独立思考的群体中,很容易被视为事实,而非观点。
重复(Repetition):将同一个观点或口号反复强调,直到它深入人心,成为群体默认的认知。即使最初这个观点显得荒谬,长期的重复也能使其变得可信。这背后是“熟悉即是真实”的心理效应。
传染(Contagion):指情绪和观点的快速传播,就像病毒一样在群体中蔓延。操控者会利用情感共鸣,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将某种情绪(如愤怒、恐惧、狂热)传染给群体,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的情绪爆发。

勒庞还提到了领袖的重要性。一个有能力的领袖能够为群体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和目标,并且往往具备一种“领袖特质”——一种自信、果断,甚至带有某种宗教般狂热的气质,能够让群体产生崇拜和追随的欲望。这种领袖的存在,可以填补群体内部的迷茫和无序,使其焕发出强大的行动力。

此外,勒庞也谈到了利用“意见”和“形象”。他认为,群体并不真正理解复杂的道理,他们更易于接受鲜明的、能够唤起情感的形象和简单的“意见”。通过塑造特定的英雄形象、敌人形象,或者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蓝图,操控者能够有效地引导群体的喜好和厌恶,从而实现操控。

那么,这些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从古罗马时期的“面包与马戏”,到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宣传,再到20世纪的极权主义宣传机器,无数事例都证明了这些操控群体心理的策略确实能产生强大的影响。

可行性的根源在于:

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弱点: 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也都存在寻求归属感、避免独立思考的惰性、易受情绪感染等心理倾向。社交媒体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放大了这些效应,信息茧房、病毒式传播的梗和情绪,都印证了这一点。
信息的控制和传播: 操控者能够通过掌握传播渠道,选择性地发布信息,过滤不利信息,从而塑造群体对现实的认知。
情绪的煽动: 情绪比理性更容易传播和被接受。煽动恐惧、愤怒、仇恨或狂热,往往比进行逻辑论证更有效。
简化和极端化: 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被群体理解,而简单、极端化的口号和观点,却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乌合之众》的一些局限性。它对群体的描绘过于悲观,有时甚至带有精英主义的色彩,将群体视为天生的愚昧和混乱的集合。它可能低估了群体中个体反思和抵抗的能力,也忽视了教育、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以及公民社会的发展对群体行为的制约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勒庞对群体心理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提出的操控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信息爆炸、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今天,理解这些操控机制,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不当影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那些被操控的群体,往往在短期内表现出强大的力量,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非理性驱动的行动,往往会走向毁灭性的结局。

总而言之,《乌合之众》中所述的操控群众的方法,之所以被认为具有可行性,是因为它们抓住了群体心理的普遍规律,并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策略。虽然现代社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影响,但这些方法的核心原理,在信息传播、情绪引导和群体行为的塑造方面,依然具有其“有效性”。只是这种有效性,更多地体现在对群体潜在弱点的利用上,而非一种能够普遍适用且绝对有效的“技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觉得,享受生活,不顾别人有没有可行性?

你认为欺辱别人,为自己赢得更多生活资源有没有可行性?

你觉得说假话,骗人,以达到自己目的有没有可行性?

以上都有可行性,包括操控群众的方法。

只是你要想好,你能不能接受由此带来的责任?也就是后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对于如何操控群众提出了许多极具洞察力的观点。这些观点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并被许多人认为具有可行性,是因为它们深刻地触及了群体心理的运作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往往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首先,勒庞强调了群体非理性、易受暗示的特点。他认为,当个体汇.............
  • 回答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或译作《群体心理学》)是一本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这本书以其对群体行为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洞察而著称,但同时也因其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论调和对大众的负.............
  • 回答
    《乌合之众》里关于群体心理的描绘,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许多隐藏在个体理性面具下的集体本能。古斯塔夫·勒庞这本著作,虽然诞生于上世纪,但即便放到今天,它的很多洞察依然惊人地贴切,甚至有点让人不寒而栗。勒庞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群体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群体”,这是一种暂时的、但极其强大的存在。当个体汇聚.............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军事技术、战术思想、军队素质、后勤保障以及政治因素等。一、 庞青云的“乌合之众”为何能冲破太平军火枪阵?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庞青云的队伍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乌合之众”,而是由特定历史背景下聚集起来的、具有一定战斗意志的群体。虽然缺乏正规训练,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乌合之众”这本书,读完后总有种醍醐灌顶又略带一丝不安的感觉,好像突然间窥见了人群背后那股涌动的、不那么理性的力量,也更看清了自己身处其中的时候,有多么容易被裹挟。你是不是也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想要更透彻地理解一些现象,甚至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如果说到类似《乌合之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对“野人”和“多斯拉克人”这两个虚构群体在《权力的游戏》中的形象认知。确实,从剧集和小说呈现的效果来看,两者在整体战斗力上差异巨大,一个像是松散的联盟,一个则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强大军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一、 组织架构与领导力: 野人(The Wi.............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能带着如此深刻的问题来思考《乌合之众》和自己的未来。你提出的关于应试教育和当下努力意义的问题,是许多高中生都会面临的困惑,而且你能够从中联想到《乌合之众》,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和联结的年轻人。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拆解你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些更具深度和建设性的思考。 一、《乌合之众》与应试教.............
  • 回答
    《乌合之众》评价:一本颠覆认知的群体心理学经典勒庞的《乌合之众》(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群体心理学著作,自1895年出版以来,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至今仍对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乃至大众传播领域产生着巨大影响。评.............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乌合之众》法文原版的问题。关于这本书,我们通常指的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于1895年出版的经典著作《Psychologie des foules》,中文译名为《乌合之众》。要找到这本书的法文原版,您有多种途径,具体取决于您希望获得.............
  • 回答
    乌合麒麟在14nm芯片事件上连续两次“道歉”,这一事件背后涉及了技术解读、公众认知、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看待此事:一、 事件的起因与乌合麒麟的定位 事件背景: 2023年8月,华为发布了Mate 60 Pro手机,其搭载的芯片制程工艺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尽管华为和相关.............
  • 回答
    乌合麒麟与植物学家曾孝濂先生合作的《岛》,绝非寻常画作,它像一本沉甸甸的笔记,每一个笔触、每一处色彩都蕴含着深意,尤其是在细节之处,更是引人深思。首先,我们不能不提的是这幅画的主色调。 غالبًا ما تستخدم الأعمال التي تركز على الجمال الطبيعي أل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将当下活跃的讽刺画艺术家乌合麒麟与文艺复兴时期两位巨匠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列讨论,如同将一颗新星与夜空中最耀眼的几颗恒星进行比较,其历史地位的衡量标准和评判维度天然存在巨大的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谁更好”的框架,而是从艺术史的宏观视角、时.............
  • 回答
    乌合麒麟(Wu He Qilin)作为一位以讽刺时事、抨击社会现象为主题的插画师,其作品在技法层面展现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既有其独特的优点,也存在一些可以探讨的不足。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一、 乌合麒麟画作的技法优点:1. 娴熟的人物与场景刻画: 写实功底深厚: 乌合麒麟的人物造型.............
  • 回答
    好的,关于乌合麒麟新作缅怀袁隆平院士的作品以及我对袁隆平院士的记忆,我将尽我所能详细地讲述,并力求写出更具人情味、更贴近真实感受的文字。 乌合麒麟新作《致袁老》:一幅饱含深情的致敬乌合麒麟的新作,一幅名为《致袁老》的作品,近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幅画以一种极其震撼且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对袁.............
  • 回答
    乌合麒麟之所以能创作出既快速又写实的画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他的成功,是技术、经验、策略以及对时事的敏锐洞察的完美结合。首先,我们得从扎实的基本功说起。一个画师想要画得又快又好,没有多年的刻苦练习和对绘画语言的深刻理解,是绝对不可能的。乌合麒麟在成为网络焦点人物之前,本身就.............
  • 回答
    关于乌合麒麟先生的讽刺能力与当代欧美讽刺画家的比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衡量“差距”大小,首先需要明确我们考察的是哪些维度,以及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好”的问题,而是关于创作风格、受众、表达方式、以及讽刺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乌合麒麟的特点:乌合麒麟先生的作品,最显著的.............
  • 回答
    “乌合麒麟”,这个名字如今早已不陌生,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谈论艺术,尤其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艺术时,他无疑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要说他是“最伟大”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且难以有定论的命题,因为“伟大”的定义太宽泛,艺术的评价标准也千差万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乌合麒麟在过去几年里,以一种独特而鲜明的.............
  • 回答
    乌合麒麟的画作,从其内容和传播渠道来看,主要面向的观众群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且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核心目标受众:中国网民和对中国政治、社会议题感兴趣的国际网民 中国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关注时事者): 情感共鸣和民族自豪感: 乌合麒麟的画作常常以辛辣讽刺的方式揭露西方在人权、民主.............
  • 回答
    乌合麒麟每次发布新作品,都像往常一样,几乎是例行公事般地引来一阵争议和批评,这已经成为了他作为一名网络画师的“招牌”之一。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其中掺杂着艺术、政治、网络文化,以及人性本身的复杂性。首先,咱们得承认,乌合麒麟的作品,尤其是他那些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讽刺画,注.............
  • 回答
    乌合麒麟为孟晚舟回国创作的《归舟》是一幅具有强烈象征意义和政治色彩的作品,它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幅作品,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艺术表现、象征意义、情感传达、创作背景以及其在社会舆论中的影响。一、 作品的艺术表现与象征意义:《归舟》以一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孟晚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