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下面某些回答真是群魔乱舞,合我心意者自由,不合我心意者法西斯极右翼。非常好。
那位拿乌合麒麟国家公祭日作品说事的,说麒麟是受法西斯右翼画风影响,请问为弄臣加冕、群体免疫、剑来、敬呼吸等作品又是施佩尔哪一种法西斯法西斯主义影响的?
拿一位画手一副作品中的部分内容判断他就是法西斯,这个方式七十年前就有了,美国当时指责费正清是亲共者就是这一套逻辑。想不到今天居然有人举起麦卡锡主义的旗帜,在知乎也用起来,而且还那么6,真是世道尽管轮回,然而某些阴影不会散。
按个别答主的逻辑,乌合麒麟的作品是施佩尔纳粹风格作品(我只熟悉小施佩尔,这老施佩尔设计风格还没了解过)。看到央视频道一个简单介绍建筑风格的:
德国总理府及广场,施佩尔设计的,后毁于二战。
《Harvard Design Magazine》对施佩尔的建筑风格总结为:他(施佩尔)追随的是现代美国的风格,而非古典艺术,强调空间感染力,追求建筑体积感,灵活的韵律,绝对的中轴线,布局和对称构图。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建筑风格应该:朴素、纯净,避免千篇一律、简洁、明快,摈弃娇揉造作。
如果这种风格叫法西斯主义,那以下建筑物,统统可以纳入有法西斯右翼元素的嫌疑:
这很法西斯:
法西斯:
法西斯到极点了!
法西斯!一点自由的味道都没有!!
法西斯!
法西斯!
统统都是法西斯!
法西斯到极点啊啊啊!
以上建筑要是按照个别答主的回答,多少都包含施佩尔建筑设计的风格,那是不是得要纳入法西斯右翼的筐子,全部都要批判一下呢?
经常批评别人讲意识形态,自己其实看到啥都带着意识形态四个字。
回到问题本身,乌合麒麟的作品有哪些不足之处?对于我这个普通人感觉,我是觉得他的个别作品锋芒毕露,缺少了一些含蓄的韵味,比如国家公祭日的作品。好的作品应该让大多数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国家公祭日的作品体现出一种情绪,我就只能get到一种爽了,砸烂丫的狗头这种情绪,更多的情感就感受不到。而麒麟之前如《为弄臣加冕》、还有让监狱国统领跳出来对线的作品,明显就更有深度同味道。
不过呢,麒麟本来就是一个游戏cg的“画手”,cg圈子的作品各种风格,大家随手百度一下就可以了解,强行要求玩cg的都得玩出思想性什么的,那要求也太高了。
奉劝一些人,别整天盯着自己人。中国人做啥了,拿个放大镜慢动作一点一点看过去,别的国家恶心的话,马上闭上嘴缝起眼睛。2020年了,这一套已经不管用了。
最后,再上两个图,希望那位答主好好批判一下如此“纳粹”的建筑!
西夏王陵及博物馆
西夏王陵博物馆
刚才看见某高赞说法西斯美学的。我个人觉得吧 这只是一种向灯塔学习的表现
啥才是法西斯美学啊
某答主举出名人名言试图佐证现在中日应该尽力消除仇恨。总得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道路,但是他搞错了其中的关系。
1.消除仇恨自然应该由凶手及其后人一方主动进行赔偿道歉来取得受害者一方的谅解,但是做了,却做的不好。受害者一方为什么就要因为加害者一方做出过道歉赔偿就轻易的消除仇恨?
2.日本在二战后,并没有像德国那样遭过完全清算,大量法西斯遗毒任然寄生在日本社会之中。像靖国神社这种标志性的建筑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西德总理可以在华沙下跪,要求日本高层不得参拜神社(并且清理战犯)没毛病吧。然而日本政客依旧我行我素。这要让中国人民消除仇恨,有点过火了。多说一句,日韩现在还在因为慰安妇问题扯皮呢。
3.毛主席说话的时候,中日也依旧在交战,也没说不能敌对吧。况且法律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政治上在东海挑事,军事上巧立名目获取进攻武器的日本,这仇恨怎么轻易消除。不加深反扑就不错了。
4.根据调查,国内民众对日本态度有近一半是抱有好感创历年新高。反观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态度,超过半数是负面情感。谁在消解仇恨?谁在制造新的仇恨?
一个黑人可以在某地大骂国人20分钟却没啥事。这叫啥FXS,骨质疏松FXS么。
之前这位artist抨击美帝和澳洲的画作,我立场支持无可指摘。
再更新一下对某匿名回答钦点的回应——有很多东西是不分意识形态的,但有些东西是某种意识形态特有的。拿一些生搬硬套的总结来硬答专业问题可不太妙。
还有,施佩尔是个纳粹建筑师,在钦点前最好了解一下。
仅以这幅画为例吧
简而言之:整体构图上突出对纪念碑式构筑物的巨物崇拜,再加上无处不在的血和复仇的暗示(甚至几乎是明示),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切近于法西斯美学的
乌合麒麟先生真是堪比于当代的施佩尔啊(赞赏)
再结合一下其本人的高雅言论。
我不敢多评价
既然题目是谈只从艺术层面,那我就只从艺术层面。
我个人最喜欢他的作品是《致莫里森》,这一张构图看着最舒服。
我在前几天一个回答里说,这个构图有向《禁卫军临刑的早晨》致敬的味道。但构图比苏里科夫那张画更精炼。
但也不能怪苏里科夫,他必须把瓦西里升天教堂画进去。那是重要的地标。
但美中不足的是,《致莫里森》远景里战斗场面的构图安排有点草率,失之“为了讲清楚正在发生什么”而急就章。
其次我喜欢他那个著名的割喉的,从构图上说,其实中规中矩,乏善可陈。但妙处在于小羊。我相信他安排小羊的本来用意是,画面当中到处是暗色,缺乏亮色,在视觉上不响亮。所以安排小孩抱个羊。
但无意中成就了视觉引导上的佳作。
观众先看到羊,再看到澳洲兽兵,最后再看到小孩。
这就不是一览无余了,而是有所“藏”。
艺术贵在有所藏。
而插烂靖国神社那一张,更像海报招贴,从油画的角度不成立。
先别港,我知道那不是油画,我知道那是电脑做的图。所以不想从纯绘画的角度挑毛病。
因为乌合麒麟的画重在说事重在表达对事的观念,所以他的画可以理解为漫画和招贴画,宣传画。所以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来挑刺。
我为什么说乌合麒麟重在表达对事的观念而不是说乌合麒麟重在表达观念呢?
因为“表达观念”在美术语言里有歧义。
未完待续
中国官方对于日本这方面的问题一只是一个态度,
简单的概括一下:
你们赶紧和日本军国主义划清界限,把当代日本和旧军国主义日本做切割,咱还是好朋友。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当代日本官方并不愿意做切割,因为当代日本官方和旧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斩不断理还乱。
所以现在一直这么几十年了,又因为经济问题整个世界越来越右,资本,民族情绪越来越强。所以官方一直曲高和寡的这种对日的情绪,也快有些不耐烦了。
这些年官方舆论开始对日一些主动反击了,包括设立公祭日。这种状态下,需要乌合麒麟这样可以带动情绪的画作,继续引导这样的舆论,反击那些愈加猖狂的,诸如“南京真的死了那么多人?”“慰安妇都是你们花钱雇的吧。”“满洲人无不怀念我满洲帝国。”这种反动言论。
所以
这样的画作,简单明了,充分的可以跳动民族情绪,比那些曲高和寡的宣传,还要解释半天啥的方便多了。
最后一点个人小声bb,个人明白这样的舆论环境是因为什么,但是个人反对这样的舆论。(原因不解释,解释也解释不清楚,就这样。)
几乎从不用传统上的“高级配色”。比如伦勃朗棕、毕加索蓝、“高级灰”。
要素多虽然也是西方绘画的传统艺能,但他的指代根本谈不上隐喻,而是赤果果的玩哽。所有元素像开闸放水一眼向你袭来。
构图和用光更是把传统当靶子扫射。
这让画一看就是卖不起价那种。大俗大艳。
但这没什么不好。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这类突破,现代大师们不是早就尝试过了吗?
笔触?CG 作画,笔触是安装的吧?时代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