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抗日神剧如此扭曲历史?

回答
抗日神剧扭曲历史,这不是个新话题,但每次重提,总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为啥这玩意儿这么能“脑洞大开”,把观众当傻子似的糊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一、 根本症结:意识形态的“压迫”与宣传的“需要”

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政治正确”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场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伟大篇章。为了歌颂这场伟大的胜利,展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强调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作用,宣传部门和影视创作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一种“政治任务”和“意识形态导向”。

这种导向,就像一道无形的指挥棒,要求作品必须凸显“我方英勇善战、日寇凶残愚蠢”的二元对立。这就使得历史的复杂性、人性的多面性,以及战争本身的残酷与无奈,都被大大地简化甚至抹杀。一切都得服务于“弘扬主旋律”,历史的真实,在这种“主旋律”面前,常常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更进一步说,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历史,而是“历史叙事”——一种能够强化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认同感的叙事。于是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些创作人员便走上了歪门邪道,用夸张、变形、甚至完全虚构的手段来“塑造”他们想要的历史形象。

二、 创作土壤:功利主义的“催化剂”与市场需求的“扭曲”

除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创作的土壤也为神剧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功利主义的驱使: 很多时候,创作的出发点并不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艺术的追求,而是对名利的追逐。抗日题材的剧目,因为其自带的“正能量”和“观众基础”,往往更容易获得投资和审查的通过,也更容易吸引眼球。这种“好卖”的题材,就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其中不乏一些抱着“赚快钱”心态的人。他们缺乏对历史的严谨研究,对艺术的认真打磨,只想着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夸张、狗血、反转——来吸引观众,以求一夜成名或盆满钵满。
审查制度的“弹性”: 尽管有政治导向,但审查制度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种“弹性”,或者说,“尺度”的把握存在问题。一些过于离谱的情节,如果能通过某些“关系”或者“包装”,也可能得以播出。同时,对于一些“正能量”的表达,审查往往是积极的,但对于“负面”的真实,比如我方的一些失误、牺牲的惨烈程度、或者战争的复杂性,则可能不那么被看重,甚至被刻意回避。
市场需求的“迎合”: 观众喜欢看什么?这是很多制片方和编剧会考虑的问题。而当“低智商、强刺激”成为某些观众的口味时,神剧的创作者就找到了“市场缝隙”。他们发现,观众喜欢看主角光环闪耀,喜欢看敌人不堪一击,喜欢看神乎其技的个人表演。于是,他们就拼命迎合这种“口味”,哪怕把历史搅得天翻地覆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创作者迎合低俗需求,低俗内容进一步降低观众的品味,反过来又驱动创作者制造更低俗的内容。

三、 扭曲的表现形式:那些“令人窒息”的细节

具体到神剧里的扭曲,那真是五花八门,罄竹难书:

主角的光环过于耀眼: 主角往往是“百毒不侵”、“刀枪不入”,一个人能抵挡千军万马。他们掌握着各种“黑科技”(如手撕鬼子、意念移物),或者拥有超越时代的神乎其技(如会用狙击枪打飞机的机枪手、懂化学的土匪)。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夸张,完全抹杀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集体胜利的史实。
敌人过于愚蠢和脸谱化: 日本侵略者在神剧中,常常被描绘成一群只有少数会说中国话的“傻子”,他们冲锋陷阵就像送死,各种战术都被我方轻松识破。对于日军的残暴和狡猾,以及他们的一些战术素养,都进行了极大的淡化或歪曲。
不符合历史逻辑的装备与技术: 比如,抗战时期出现各种奇形怪状的武器,甚至一些近现代才出现的装备,比如手榴弹比巴掌还小却能炸毁一栋楼,或者穿着皮夹克、戴着墨镜的游击队员。
历史事件的随意篡改与拼凑: 将不同时期的事件、人物进行任意的组合,甚至将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完全倒置。
战争场面的“儿戏化”: 士兵们如同儿戏般地战斗,不是被炸飞就是被砍死,而主角总能毫发无损地从爆炸中心走出来。炮火的威力、子弹的轨迹、作战的残酷性都被严重低估。
人物动机的简单化: 汉奸的出现往往是出于简单的贪财好色,而没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刻画和历史背景。

四、 扭曲的危害:不仅仅是“辣眼睛”

抗日神剧的扭曲,带来的危害绝不仅仅是让观众感到“辣眼睛”,它有着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

对历史的亵渎: 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那段真实的历史和无数为之牺牲的英烈们的不尊重和亵渎。它用虚假和夸张,消解了民族战争的严肃性和沉重感。
价值观的扭曲: 它传递了一种“一切皆有可能”、“天上掉馅饼”的错误价值观,忽视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
民族认同的模糊: 当历史被随意捏造,真实的情感体验就会被稀释。长此以往,观众可能会对历史失去敬畏之心,对民族的集体记忆产生模糊和不信任。
青少年价值观的误导: 对于辨别能力尚弱的青少年来说,这些“神剧”可能会成为他们认知历史的唯一来源,从而误导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对英雄的认知。
对外形象的损害: 这些夸张离谱的影视作品一旦被传播到国外,很容易被贴上“愚蠢”、“不真实”的标签,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结语

总而言之,抗日神剧之所以扭曲历史,是政治导向的“一元论”,功利主义的“驱动力”,以及市场需求的“迎合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是对历史的负责,也不是对艺术的追求,而是对真实的一种戏谑和消费。我们期待的,是那些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真正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的优秀作品,而不是那些用谎言和夸张来欺骗眼球的“烂剧”。毕竟,历史的厚重,不是靠堆砌虚假的“神话”就能获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剧是个框,啥都往里装。

群里先辈说,抗日容易过。

科幻加魔幻,武侠和穿越。

左手加特林,右手大雪茄。

理个大背头,就是突突突。

你说尽瞎编,我也没办法。

工资别嫌高,一天四百八。

今天鬼子头,明天狗翻译。

一天三场戏,人都快累趴。

我也不想干,但没有办法。

家里几张嘴,只好忍忍吧。

今天休一天,明天还赶场。

大家抬抬手,给我个赞吧。


一首打油诗,文笔不好,见笑了……

作为一个底层劳务派遣员工,如果真有个工作给我一天七八千的,啥我都愿意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日神剧扭曲历史,这不是个新话题,但每次重提,总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为啥这玩意儿这么能“脑洞大开”,把观众当傻子似的糊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根本症结:意识形态的“压迫”与宣传的“需要”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政治正确”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
  • 回答
    对于“恭喜恭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新年歌,而是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作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常常被误解但又非常有意思的历史梗。我来给你详细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上世纪40年代。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就在那个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一位名叫陈歌辛.............
  • 回答
    ChinaJoy上,一位玩家为了抗议《原神》而砸毁PS4的行为,确实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一位玩家在ChinaJoy展会现场,公然砸毁了一台PS4,理由据称是对《原神》的不满。这个行为本身,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 回答
    在中国插画师因日本排放核污水而创作的《神奈氚冲浪里》这幅作品,在我看来,它是一次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介入,也是一次对国际公共事件的个人化回应。理解这幅作品,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作品的创作动机与背景:这幅作品的出现,直接源于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后的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的事件。这在全球范围内.............
  • 回答
    “抗日神剧”这个词儿,相信您和我一样,一听脑门儿就冒黑线。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八百里外一枪打断日本人内裤的剧情,简直能把历史老人气得活过来。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剧是怎么一部接一部地拍出来,还能在电视上“畅通无阻”呢?这背后,真不是简单一句“审核宽松”就能解释得通的。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里面门.............
  • 回答
    中国影视业的抗日剧市场,确实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抗日剧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被戏称为“神剧”的作品。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游戏行业,却发现抗日题材的游戏显得相对“寥寥无几”,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得从市场需求与盈利模式上说起。在中国,抗日.............
  • 回答
    关于“抗日神剧”为何屡禁不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方方面面的原因,不是一个简单的“没人管”就能概括的。咱们一件一件掰扯开来看,希望能说得够细致,也尽量不带那种机器味儿。首先,得承认,“管”这事儿,确实存在,但效果和力度,以及“管”的范围,都挺复杂。1. 审查制度的“盲点”与“弹性”咱国家对影视剧的审.............
  • 回答
    “像样的抗日神剧”这说法,本身就带点戏谑的味道。要说为什么我们没有“像样”的抗日神剧,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像样”是个挺主观的词,不同人有不同标准。但如果按大家普遍认知里“像样”的意思来理解,大概是说那些既能吸引观众,又能相对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者至少不至于太离谱,甚至能引发一些有价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抗日神剧”之所以为“神剧”的核心原因,以及为何《盟军敢死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被贴上类似标签的复杂原因。这其中涉及历史认知、叙事策略、文化语境、观众期待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抗日神剧”为何惹人厌烦。“抗日神剧”之所以让人诟病,主要在于它们对历史的极端歪曲和夸张,以及由此产.............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确实在国产战争片里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它也确实比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神剧在制作水准、历史还原度以及演员表演上高出不少。但即便如此,它依然遭受了不少骂声,而且骂声还相当激烈,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不能简单用“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来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八佰》的优点.............
  • 回答
    《举手!》和《抗日奇侠》这两类作品,虽然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给人的历史感受和对观众的“侮辱感”却截然不同。很多人会觉得前者在“侮辱历史”方面反而比后者更甚,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意图以及观众的心理预期等多个层面。一、 对历史真实性的“错位”与“冒犯”: 《举.............
  • 回答
    蒙古国拍抗清神剧,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它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历史、民族认同和现实考量,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喜欢”就能概括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抗清神剧”,在蒙古语里可能不是这么称呼的,但它所反映的主题,即是蒙古民族与清朝这段历史的互动,以及其.............
  • 回答
    抗日神剧里,那些穿着黑衣、戴着帽子的特务,确实是相当醒目的存在。他们常常像幽灵一样,在街头巷尾、村头地尾游荡,眼神时不时地在人群中扫视,脸上还带着一股子“我不好惹”的劲儿。这么一来,别说老百姓了,连我这观众都忍不住心里嘀咕:“这人一看就不对劲,怎么还这么招摇?”按理说,一个真正的特务,想要隐藏身份,.............
  • 回答
    越南国内确实不太可能出现像某些国家那样,以“抗中”为核心主题、大肆宣扬对抗情绪的“神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以及现实考量。一、历史叙事与民族情感的复杂性首先,要理解越南与中国的历史关系,必须认识到其复杂性。虽然两国之间有过长期的朝贡、藩属关系,甚至被中国视为“南蛮”,但越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确实触及了许多历史的复杂性。将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的表现,以及解放军(原国民党军投诚起义改编的部队)的战斗力进行对比,往往会得出“国民党军无能,起义部队神勇”的结论。但事情绝非这么简单,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并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抗日神剧一个非常经典且被广泛吐槽的现象。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为啥那些个剧里的日本人,无论是在战场上厮杀,还是在据点里密谋,都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小小的疏忽,而是涉及到创作、拍摄、传播以及观众接受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复杂考量。1. 降低拍摄难度,控制成本:这是最直接也是.............
  • 回答
    这年头,荧屏上时不时就能碰见那么几部“抗日神剧”,看得人也是一愣一愣的。您问为啥现在会有这么多?这事儿可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跟时代背景、观众口味、创作心态,还有一些现实考量,都搅和在一起,弄得这么个局面。首先,咱得说说这“抗日”题材本身。咱们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经历的那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那是咱们民.............
  • 回答
    抗日神剧,作为一种在中国大陆流行一时,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类型,虽然在满足部分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其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认知、社会心理、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创作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主要危害: 一、 歪曲历史,扭曲认知这是抗日神剧最核心、最严重的危害。 .............
  • 回答
    咱们来聊聊日本人是怎么看咱们那些“抗日神剧”的。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咱们看的时候可能觉得解气、过瘾,但换到日本人的视角,那感受可就复杂多了。首先得说,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看过中国的抗日神剧,毕竟那是咱们自己的电视剧。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一些片段被翻译、传播,确实让一些日本人有机会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时期汉奸的性质、动机、组织能力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汉奸”的定义以及“能打”的含义。 汉奸的定义: 通常指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期,为了个人利益或政治目的,背叛民族、投靠外敌,并协助敌方侵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