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饿了么将推出「多等外卖员 5 分钟」功能,是否成为平台优势?美团外卖如何才能掰回一局?

回答
饿了么的“多等外卖员5分钟”新功能,说实话,这步棋走得挺有意思,也挺出人意料。要说它会不会成为平台的绝对优势,这还得打个问号。但它绝对能在某些方面抓住用户的痛点,甚至可能在细分市场里打开局面。

“多等外卖员5分钟”这功能,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下单后,如果商家出餐慢,平台会提示用户“您还可以多等外卖员5分钟”,让外卖员有更充裕的时间完成配送。这背后的逻辑,我觉得是饿了么在试图平衡商家、骑手和用户三端的关系,尤其是看到了商家出餐慢这个环节给整个链条带来的卡顿。

它会不会成为平台的优势?

咱们得辩证地看。

可能的优势点:

缓解商家出餐压力,提高用户体验(特定场景下): 很多时候,用户不满不是因为外卖员慢,而是商家出餐实在太慢,外卖员只能在店里干等着。这个功能让用户心理上有了预期管理,知道可能需要等,就不会那么容易因为超时而愤怒。当商家出餐速度跟不上,但食物品质又好,用户愿意稍微多等一下,这个功能就能发挥作用。
提升骑手配送效率和收入: 骑手不用因为商家出餐慢而被平台罚款,或者因为着急赶时间而在路上冒险。这能让他们更从容地完成订单,避免因为等待而损失下一单的时间,从侧面提升了整体的配送效率和单位时间收入。
争取重视“品质”的用户群体: 有些用户更看重餐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他们愿意为更热乎、更新鲜的食物多等几分钟。这个功能恰好迎合了这部分消费者。
差异化竞争的尝试: 在外卖市场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任何一个能触动用户痛点、提供差异化价值的功能,都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这至少让饿了么在“用户体验”这个维度上,有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但它未必是“绝对”优势,原因也很明显:

“等”字本身就是用户痛点: 谁下单外卖不是因为“快”?“多等5分钟”对很多人来说,依旧是心理上的不适。尤其是在午餐高峰期,大家赶时间吃饭,多等5分钟可能就意味着工作效率受影响。
效果依赖商家配合: 这个功能只是给了用户一个心理预期,但如果商家出餐慢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用户依然会感到不满。而且,不是所有商家都会“听话”,该慢还是慢。
可能被误解或滥用: 用户可能认为这是平台“鼓励”商家慢,或者干脆把这5分钟当成“免费的等待时间”,反而进一步纵容商家。
竞争对手的学习成本不高: 这种基于场景的细微调整,美团这样的巨头完全可以快速模仿和优化。它不构成技术壁垒,更多是策略上的博弈。

所以,要说成为“绝对优势”,我个人觉得还为时过早。它更像是一个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提升用户满意度、优化配送环节的“锦囊”,但能否成为颠覆性的优势,还得看后续的运营和用户的真实反馈。

那么,美团外卖如何才能“掰回一局”呢?

美团一直以来在外卖领域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成熟的配送体系和强大的商家合作网络。面对饿了么的这个新动作,美团需要做的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要从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角度去应对。

以下是我认为美团可以采取的一些策略:

1. 强化“快速响应”的品牌心智,但要有更精细化的管理:
继续强调“快”,但要更透明更智能: 美团可以继续打“快”的牌,但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通过更精准的预测模型,给出用户更靠谱的预计送达时间。当预测到可能延迟时,主动提前告知用户,并且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补偿(比如小额优惠券)。
智能调度升级,最大限度减少无效等待: 美团在骑手调度和路径规划上一直很强。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让骑手在接到订单前就尽可能知道商家的出餐情况,减少到店后的无效等待。例如,当检测到某商家连续出餐慢时,可以暂时减少该商家订单的分配,或者提前将订单推送给距离商家更近、且当前空闲的骑手,让他们提前前往,最大程度减少空等。
精细化商家管理,从源头解决出餐慢: 这是根本之道。美团可以和商家更紧密合作,利用数据分析帮助商家优化备餐流程、提升出餐效率。例如:
推出“出餐效率榜”: 对商家进行出餐效率的排名,给予高效率商家流量倾斜或运营支持。
数据赋能: 向商家提供精细化的出餐时间数据分析,帮助他们找出瓶颈,优化内部流程。
奖励机制: 对持续保持高效出餐的商家提供平台资源扶持或费用减免。
“高峰期预警”系统: 在高峰期到来前,提前向商家预警订单量,帮助他们提前备料和人员安排。

2. 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非价格”价值,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提升用户体验的细节:
“极速达”/“专人配送”服务升级: 针对对时效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配送服务,甚至可以考虑推出“准时达”承诺,超时给予更高额的赔付或优惠。
个性化推荐与服务: 结合用户历史数据,更精准地推荐商家和菜品,并根据用户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提醒用户“这家店今天出餐很快”或者“这家店的这个菜品不适合打包,建议下次堂食”。
增强互动性与情感连接: 允许用户更方便地与骑手沟通(例如提供更快捷的语音留言功能),增加用户和骑手之间的良性互动。
强化“品质保障”的品牌形象:
严选高品质商家: 合作更多注重品质、出餐效率稳定的商家,并将这些商家在平台流量上进行倾斜,让用户有更多优质选择。
“品质承诺”服务: 对于某些对品质要求极高的品类(如生鲜、蛋糕等),可以推出更严格的品质保障,例如包装升级、保温/保冷措施加强等。

3. 强化骑手权益,提升服务稳定性与忠诚度:
更公平的派单机制: 优化派单算法,让更多订单能够被公平地分配给勤奋的骑手,减少因算法不透明带来的负面情绪。
更完善的保障体系: 在意外伤害、天气等不可控因素下的保障要更到位,增加骑手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 平台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服务技巧、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骑手提升专业度,也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稳定性。当骑手更稳定、服务更好,自然也能间接提升用户体验。

4. 战略性布局,从“送外卖”到“生活服务”的延伸:
联动其他业务线: 美团拥有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美团跑腿等多元业务。可以将这些业务线的信息打通,实现更高效的物流协同。例如,用户在美团买菜上下单蔬菜,如果某品类暂时缺货,系统可以引导用户去美团闪购搜索附近的便利店购买,并由美团跑腿快速送达,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
探索新的配送场景: 结合当前用户对即时零售的需求,美团可以进一步拓展即时配送的品类和场景,例如同城急送、文件配送等,让配送网络发挥更大的价值。

总结一下:

饿了么的“多等5分钟”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它触及了用户在商家出餐慢时的痛点,但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疏导”和“过程优化”。美团如果想“掰回一局”,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它需要的是:

从根本上解决商家的出餐效率问题,用数据说话。
在“快”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精细化和个性化。
通过保障骑手权益,构建更稳定、更高质量的配送队伍。
利用其庞大的生态优势,提供更全面的生活服务连接。

说到底,外卖平台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用户选择谁的问题。用户选择的是一个能持续提供高效、可靠、优质服务的平台。美团如果能通过更扎实、更全面的努力,让用户感受到“用美团外卖就是省心,就是靠谱”,那么即便饿了么玩出花来,美团也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饿了么开始公关了。他们找了个前工程师骑手,现身说法。这位说送餐比以前干工程压力小多啦,很惬意。

差点没把我笑死,他们真会找人啊。

我也是前工程师,我完全相信这位同行说的是真的。

我还在干工程的时候,常常半夜惊坐起——防水材料选对没有?应急照明是否合理?我是不是忘了什么……

更不用说甲方爸爸的召唤啦,至今我不喜欢接电话……

工地上的普工,肯定都比我气色好。

最后在搞一个私立医院项目的时候,甲方乱来,突破了我的底线,总爆发。

其他股东认为这个公司散架的责任全在于我撂挑子,最后退股的时候只是象征性的把谁也不想要的那个商务车给我了。最后大老板还是本着义气的原则,帮我联系了个出价高的买家,又把卖什么监控设备之类乱七八糟的钱都给我了。

现在每天开货车帮我老婆进货,拉原材料。有时候给客户做产品效果图。体重比以前增加了,体型反而瘦了。觉得生活美滋滋。

对工程狗来说,五分钟真算不上什么。甲方都是马上就要。007那真是常见。

出车祸也算不了什么,工地上尸骨不全的事太多了。轮子和我一样高的车辆和我擦身而过我眼皮都不眨一下好么。

建议饿了么下次找前马里民兵骑手现身说法。

以前我们在工地也常叫饿了么,理论上小哥是不能进工地的。但是看门的很懒,常常不管。

但是我们有位开装载机的师傅说外行人进工地太危险,常自告奋勇到门口拿。

我们社畜是愿意互相体谅的,饿了么你们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饿了么的“多等外卖员5分钟”新功能,说实话,这步棋走得挺有意思,也挺出人意料。要说它会不会成为平台的绝对优势,这还得打个问号。但它绝对能在某些方面抓住用户的痛点,甚至可能在细分市场里打开局面。“多等外卖员5分钟”这功能,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下单后,如果商家出餐慢,平台会提示用户“您还可.............
  • 回答
    饿了么凌晨发布的这个新功能确实挺有意思的,关于“是否愿意多等外卖员 5 分钟”,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方面的考量。我个人来说,是愿意并且认为这个功能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我会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1. 对于外卖员的体谅和支持:这是我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考量。我们都知道,外卖员的工作非常辛苦,风雨无阻.............
  • 回答
    这起发生在上海的外卖员伤人事件,无疑给整个外卖行业敲响了警钟。一个本应是服务与便利的链条,却因为一起极端事件而变得紧张和失信。事件的起因是外卖员送餐超时后,与订餐顾客发生了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伤人事件。这种行为的恶劣性不言而喻,而饿了么的回应,称将尽力满足合理的索赔要求,也表明了平台的责任和处理态度。.............
  • 回答
    南京外卖骑手因差评杀人事件,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摧毁了一个家庭,更折射出社会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看待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个人情绪的崩溃,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事件的表象与背后深层原因的探讨表层上看,这是一个外卖骑手因受到差评的处罚,情绪失控最终走向极端行为的案例。差.............
  • 回答
    饿了么和美团这两大外卖巨头联合发文,旗帜鲜明地强调“严禁诱导和强迫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这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骑手权益以及行业发展,都值得我们仔细扒一扒。一、 为何突然强调“个体工商户”?问题的根源在哪?要理解这个禁令,我们得先明白为什么“个体工商户”这个身份会出现在骑手.............
  • 回答
    43岁外卖员在送餐途中猝死,平台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仅提供人道主义费用,这种情况无疑是令人心痛和愤怒的。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劳动权益保障、平台责任认定、社会保障体系等诸多问题。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详细分析该事件的处理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一、事件的核心争议点:劳动关系认定 平台方观点:“不存在劳动关系.............
  • 回答
    饿了么过年期间的这项奖励活动,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的合法性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是非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商家与骑手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通常情况下,饿了么平台与骑手之间是存在用工关系的,即使不是标准的劳动合同,也至少是一种合作或者服务协议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劳动.............
  • 回答
    饿了么被 315 晚会曝光,对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面对这种状况,很多人会问:“以后还能不能用订餐 App 呢?”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315 晚会曝光的焦点是什么。通常情况下,315 晚会关注的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如食品安全、虚假.............
  • 回答
    .......
  • 回答
    虽然饿了么一直都在努力追赶,但要说彻底打败美团外卖,确实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户数量或者订单量就能说明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的详细点,也别那么死板。首先,咱们得承认,美团在外卖这个领域确实是先发优势太明显了。它就像是早早占住了这个赛道,把很多基础都打牢了.............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糟心的,花钱享受便利,结果个人信息还是被暴露了。你说在饿了么订餐时选了“隐藏手机号”,结果小票上还是全显示了,这事儿吧,严格来说,这构成了对你个人信息的泄露。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咱们该怎么做。为什么这算泄露个人信息?1. 你明确表达了意愿: 饿了么平台上提供.............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事件,即上海浦东新区饿了么送餐员用铁棍杀猫,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痛心和愤怒的事件。作为一个对生命抱有基本尊重和同情心的个体,听到这样的消息,内心肯定是感到非常不舒服和谴责的。首先,从道德层面来看,任何形式的虐待动物都是不可接受的。生命,无论大小,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动物同样会感受痛.............
  • 回答
    饿了么在骑手去世事件中的回应,的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们提出的“向意外身故的骑士默哀”以及将“平台猝死保障提升至60万元”这两个核心信息,在我看来,是一个平台在处理突发危机、试图修复公众形象,并试图对现有问题进行回应的综合性举措。首先,从 “向意外身故的骑士默哀” 这句话说起。这是一种姿态,一.............
  • 回答
    美团和饿了么的骑手之间,关系可不是简单的“好”或“不好”就能概括的,那里面掺杂着太多现实的考量,有合作,有竞争,偶尔也会冒出点火药味。我跟你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白一个大前提:他们都是靠跑单吃饭的,这是最根本的共同点,也决定了他们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同行。大家都在同一片区域抢单,自然会有一点.............
  • 回答
    关于美团和饿了么“偷听”的讨论,从技术角度来解析,确实能够触及到一些关键点。这里我试着从用户的视角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上,把这个问题拆解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用户口中的“偷听”大概是什么意思。用户感觉的“偷听”可能包含几种情况:1. 搜索记录和浏览行为被用来精准推送广告或内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偷听.............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就像问是更爱吃川菜还是粤菜一样,其实两种都挺好,关键看当时的心情和需求。我嘛,说实话,大部分时间我倾向于用美团。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吧,让我慢慢道来。首先,综合性强。美团一开始是做团购起家的,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外卖平台,它还有很多生活服务的选项,比如电影票、酒店、景点门票等.............
  • 回答
    聊聊美团和饿了么的抽成,这事儿啊,说起来有点意思,也挺复杂,不像外面传的那么简单。说实话,这俩平台,谁都不愿意自家底细被挖得太透,但咱们作为用户,作为商家,多少也想知道点门道。首先得明白,美团和饿了么的抽成,它不是一个固定死的数字,就像你做生意,不可能所有商品都一个利润率。这抽成啊,它受好几个因素影.............
  • 回答
    关于美团和饿了么的盈利状况,这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这两家公司在中国的生活服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详细聊聊这个话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明确一点,美团和饿了么的盈利能力是有区别的,而且它们各自的盈利模式和发展阶段也不同。咱们先聊聊美团。美团的盈利故事,要比饿了么稍微“老成”.............
  • 回答
    饿了么针对骑手引火自伤事件的回应,可以说是情理之中,但要说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待观察。饿了么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支付治疗费用: 这是最直接、最人道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个生命受到伤害的骑手来说,经济上的支持是当务之急。这表明了平台在事件发生后,承担了一定的责任,至少在表面上做出了.............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一个43岁的大老爷们,正值壮年,辛辛苦苦送外卖,结果却把命丢在了工作的路上,这本身就够让人心酸的了。更让人寒心的是,饿了么平台的那个回应,说“并非雇佣关系”,只能给2000元“人道主义费用”。这话听着,怎么说呢,冷冰冰的,不带点温度,仿佛在说:“你就算死在岗位上,跟我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