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赞同「道德是用来自律,而不是责人」吗?

回答
“道德是用来自律,而不是责人”,这句话说得挺有味道的。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触及了我们如何看待道德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道德的核心问题。

先从“道德是用来自律”这句话说起。道德,说到底,是一种内在的规范,一种指导我们行为的准则。它不是外部强加的枷锁,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一种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要求。想想看,如果道德仅仅是为了要求别人怎么做,那它就变成了一种表演,一种形式,失去了它最根本的意义。

一个人真正的道德水平,体现在他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如何做出选择。比如,在公共场合捡起别人丢的垃圾,这不一定是别人看到了才去做,更可能是他内心觉得应该这么做,这是对他自身行为的一种要求。再比如,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严谨的自律。这种自律,是建立在对自身责任的认知上,是对自己品格的塑造。

当道德成为一种自律时,它会让我们变得更正直、更善良、更有担当。我们不会因为别人不遵守道德就随波逐流,而是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做到心安理得。这种内在的力量,才是真正强大的。它能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不迷失方向。

接着来看“而不是责人”。这句话反过来强调了道德的重心不应该放在批判他人、指责别人上。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认知水平和所处的环境。我们很难完全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一切行为。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而无法洞悉其背后复杂的原因。过早地、轻易地去责备他人,往往是不公平的,也容易陷入道德审判的陷阱。

其次,指责他人,很容易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甚至引发冲突。这种负面情绪的交流,往往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矛盾。即使我们的指责在事实上有道理,但如果方式不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人如果总是习惯于指责别人,他自己身上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不那么令人愉悦的特质,比如狭隘、刻薄或者自以为是。

更重要的是,把道德的重点放在责人身上,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对自身的反思。当我们在指责别人“不道德”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或者,我们在要求别人做到的时候,自己是否也做到了?如果一个人总是把精力放在挑别人毛病上,那么他用来提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大大减少。

“道德是用来自律,而不是责人”,这句话也提示了我们一种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态度。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指责他人转移到要求自身时,我们就能专注于自我成长,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足够有道德时,我们的行为本身就能成为一种榜样,一种影响。也许,当我们自己成为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我们周围的环境也会因此而受到积极的感染。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指出社会上存在的、明显的、危害性的不道德行为。当一些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影响到公共利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参与到纠正不道德行为的努力中,也是必要的。但这里强调的“责人”,更多指的是那种基于个人好恶、缺乏同理心、或者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高尚而对他人进行的随意批评和指责。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处世哲学。它鼓励我们把精力聚焦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件事上,而不是“让别人成为一个符合我期望的人”。当我们专注于自身的修炼时,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也才能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而言之,我深信,“道德是用来自律,而不是责人”这句话,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在心的一句话。它指引我们从内向外地构建道德,让我们在成为有道德的人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人在没有压力下是很难遵守道德的所以必须要指出来。好多人是不懂道德,而不是不遵守道德。

还有就是一个人不遵守道德是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所以必须要说。

说,不是责备,而是指出问题,讲出为什么,不是命令。别人不高兴的话,可以不听。

一般来说一个人很容易只说命令,而不说为什么。这样就很惹人烦。说出道理,而不是指责,别人就算不接受,一般也不至于仇恨。

中国大部分矛盾是由于表达能力太弱,而造成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