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手腕子伤了没怎么锻炼,于是就很堕落的肝了几天游戏。
昨天玩的是新出的天地劫,前几天重温了ST版的古剑3,再前几天撸了撸鬼谷八荒;再前几天的前几天玩的是太吾绘卷……
我心里也琢磨这事来着。
私以为,但凡国内开发商团结起来,搞一次成规模的合纵运动,做出来个3A,二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今天晚上就能立项。一点不开玩笑。
国产游戏论表现层,古剑三这个级别,可能跟欧美写实派比起来还略像个雏儿,但跟亚洲制作水平比起来,不比FF系列逊色多少吧?
黑悟空公布出来的实机,多炫酷咱都看见了。
包括被喷成筛子的原神,骂归骂,但必须得承认美术层面的表现已经是移动端的国际水准了。
甚至一些真正的国外大作,什么育碧啊史艾之类的厂商,外包团队都在中国,咱看见的所有建模,概念图是老外的,动手操刀的都是国人包办。
再说理念层面。
之前提到国内单机,一本道居多;提到国内网游,策划挖坑花式活埋玩家居多。
但这几年低成本独立作品,尽管制作粗糙,类似鬼谷和太吾之类,不过开放世界的架构已经搭建起来了。
论叙事性,稍微下点功夫根本不是问题,五千年随便掐出来一段都够做八个DLC的。
论系统跟数值,咱这最不缺的就是学奥数的,数据模型也不是难点。
所以
现在只要把大厂做展示层的团队以及稳定的技术团队,结合独立游戏的创意体系,加上数值和功能的高水平策划,一款3A对于国产游戏根本就不是事儿。
不但制作水平不输外国,甚至上线时间绝对比国外大作更迅捷,因为国内游戏行业都是996……
那为什么做不出来呢?
首先,上边说的游戏开发者大团结的局面,我说笑话的,怎么可能呢……但这不是关键。
最关键的在于,国内的市场导向,根本就没精品游戏生长的土壤。
你上边说内3款游戏,除了老任的就是R星的,这都是深耕主机和高端PC领域的老手艺人了,他们的受众群积累了好几代,乐意给他买账。
国内呢?
咱做一3A,然后引导日常玩免费手游的同学们去撸一台主机或者高配电脑?
清秋大梦。
官方给的数据,国内现在游戏玩家6亿多奔7亿去了;但主机玩家多少?才1000万挂零……
算上PC单机硬核玩家,这数量级翻几倍,仍然是跟总量没法比。
也就是说,人手一台的手机,跨入移动游戏这道门槛,零成本,高回报。
而跨入3A游戏这道门槛……咱拿什么说服全民买房还贷30年的这帮玩家剁手几千块钱就为了尝个国产3A的鲜?
所以,消费习惯和硬件门槛,才是国产3A的绊脚石。此其一。
其二,国内游戏的审核机制……呃,严谨……是出了名的。
你能玩到的所有国内正规渠道游戏,都得拿版号才能上线。
而版号申请的流程,可是滞后于游戏立项研发的,这个对于游戏开发而言就是一把赌。
比方说我现在拉来10亿美刀热钱,打算整一个开放世界的3A级武侠游戏出来。誓将拳打日版开放武侠对马岛,脚踢美版开放武侠大镖客!
结果我陪着几百号头发已经去中心化的程序员和设计师,没日没夜肝它三五年,测试版出来了,我去报审。
结果给我打回,告诉我哪哪美术资源过于露骨了,哪哪对白价值观瘸了,我就得一顿侉改。
尤其越是大作,里边内容越多,出问题的概率越大,改动时间越长。
五年研发八年修改,第十年宣发上线,不是梦……内时候游戏行业VR都发展成熟了,我这落伍的开放世界游戏,卖给谁去?
一个用户层面,在下;一个审核层面,在上。卡的中国游戏开发团队,只能做点马上变现的手游,或者粗制滥造的单机,才能保证制作人下班以后不至于沿街乞讨养团队。
而这些桎梏,都与开发能力本身无关。所以谈二十年后国产3A,命题没说在点上。
也许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年半载内大伙赚钱容易了买主机和买烤鸡一样随随便便,同时审核标准放宽了,国产3A分分钟拍马赶到。
再也许,一百年都玩不上,也在意料之中。
放心,10年以内就会有的。
只不过,超过同类型的天花板很难。
一是因为审核制度和题材创作上的限制。
二是因为广大消费者对于游戏市场的态度。
但是,会有的。
正如十年前,我们不会相信自己的动漫产业会像今天一样发达。
十五年前,我们不会相信自己的数码科技产业会站上世界的风口浪尖。
二十年前,我们不会相信自己将有资格同美国中门对狙。
而游戏,相比于上面的种种,门槛还是低了些。
不信,就等等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