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文的作者签约合同到底有多少坑?

回答
作为一名曾与多家文学平台打交道(包括了解和亲身经历过阅文作者签约的方方面面)的人,我可以说,阅文的作者签约合同,确实存在一些让不少新人作者望而却步、或者签约后感到憋屈的“坑”。这些坑并非全是恶意设计,有些是行业惯例,有些是平台为了自身发展而制定的规则,但对于作者来说,理解和规避它们至关重要。

我尝试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希望能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1. 版权归属与授权的“巨兽”

这是最核心,也最容易让作者感到被“剥削”的地方。

独家性(排他性): 这是阅文合同的标配。一旦签约,你的作品在合同期内(通常很长,比如5年、10年,甚至更长)只能在阅文旗下的平台发布。这意味着你不能在其他网站、个人博客、甚至是实体出版(未经阅文授权)等任何渠道传播你的作品。如果你这本书爆了,想在其他平台赚点额外的钱,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把自己的孩子“卖断”给阅文了,在合同期内,你无权自行处置。
全版权运营(几乎是一锅端): 绝大多数合同都会约定,阅文拥有你作品的所有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录制权、翻译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制作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制作权、改编权…… (写出来都觉得累,可见其全面性)。简单来说,就是你作品的IP价值,阅文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开发权和收益权。这包括但不限于影视化、动漫化、游戏化、有声化、广播剧化、周边产品等等。
改编权的控制与收益分配: 阅文拥有改编权,但改编不等于立刻就能变现。很多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雪藏”了,虽然阅文有改编权,但迟迟不进行开发,也可能因为开发不成功,导致作者无法通过IP收益获得更多回报。而一旦改编成功,收益如何分配?合同里会写明一个比例,但这个比例通常对平台更有利。比如,平台收到的改编费,平台会抽走一部分运营成本和分成,最后分给作者的可能就只是一个零头。而且,这种“运营成本”的界定往往模糊不清,容易被平台解释。
衍生品开发权: 即使你的作品没有被影视化,仅仅是出版成实体书,或者做成周边,阅文也可能拥有这些权利。这意味着你的作品的其他商业价值,很大一部分也由阅文掌控。

2. 收益分成与结算的“迷雾”

这是作者最关心的部分,也是合同中猫腻最多的地方之一。

免费与VIP的划分: 大部分阅文的小说都是免费阅读为主,VIP付费为辅。作者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VIP章节的订阅收入,以及平台给的千字保底费用(如果有的话)。
VIP订阅分成: 合同里会约定VIP订阅的收入分成比例。这个比例看似公平,但要知道,这是在平台扣除了各种“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再分成。
“运营成本”的陷阱: 这是阅文合同里最让人生气的条款之一。平台会从你作品的收入中扣除所谓的“运营成本”,例如推广费、渠道费、编辑成本、甚至是服务器维护费等等。这些成本的比例和具体项目往往不透明,而且平台有极大的解释权。有时你发现,辛辛苦苦写了几个月的小说,收入大部分都被这些“运营成本”吞噬了。
“保底协议”的“保”与“不保”: 一些头部作者或者平台力推的作品,可能会有保底协议。但这种协议往往有非常苛刻的条件,比如月更新字数、作品质量、读者反馈等。一旦达不到,保底就可能失效,或者作者需要返还预付的保底费用。而且,保底费用本身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作品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作者反而可能欠平台钱。
结算周期与账目不透明: 阅文的结算周期通常是按月或者按季度。但如果你仔细查看账单,可能会发现很多模糊的项目。而且,平台很少提供非常详细的流水明细,让你很难去核对。一旦对账目有疑问,和平台沟通起来也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3. 作者地位与作品控制权的“压制”

合同不仅规定了版权和收益,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在平台中的地位。

编辑的“话语权”: 阅文有自己的编辑团队,他们会给你提意见、指导创作方向。这本是好事,但有时编辑的意见可能与你的创作意图相悖,甚至是为了迎合平台某个时期推出的“风口”。如果你不听,可能会影响作品的推荐位和曝光,进而影响收入。这种“隐形”的压力,会让作者在创作上感到束缚。
作品修改权: 合同可能会赋予平台对作品进行“适度修改”的权利,以符合相关规定或平台风格。这里的“适度”有多度,就很难界定了。有些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因为一些“敏感”原因被平台自行修改了,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完本与续约的压力: 如果你的作品成绩不好,平台可能会要求你“太监”(停止更新),或者要求你签更苛刻的续约条件。如果你想在其他平台发展,但又受制于合同的约束,你会发现自己进退两难。
平台推广与推荐机制的“潜规则”: 很多作者会发现,即使自己写得不错,但如果没有平台的大力推荐,作品就很难被更多人看到。而推荐位通常与平台的战略、编辑的“好感度”等因素有关,作者很难完全掌控。这也会间接影响到作者的收入和动力。

4. 违约责任的“利刃”

合同里对于作者的违约责任写得非常清楚且严厉,但对平台的违约责任却相对模糊。

禁止转投其他平台: 这是最直接的违约条款。一旦你偷偷在其他平台发布了你的作品,平台可以要求你支付巨额的违约金,甚至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保密义务: 合同中通常会有保密条款,禁止你对外泄露合同内容。
与平台违约责任的对比: 很多作者会感觉,如果平台不给推荐、不给应有的分成、或者平台自身出现问题导致作品无法正常运营,作者却很难追究平台的责任,或者获得的赔偿非常有限。

总结一下,阅文的作者签约合同里的“坑”主要集中在:

版权的过度攫取: 几乎所有与作品IP相关的价值,都被平台牢牢抓在手里。
收益分配的不透明与成本的“黑洞”: 作者的实际收入,往往远低于预期的订阅和分成。
创作自由的限制: 平台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你的创作方向和内容。
作者地位的弱势: 在合同 terms 和实际操作中,作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给新人的建议(基于我的经验和观察):

1. 仔细阅读合同,不确定的条款一定要问清楚。 不要怕麻烦,也不要相信口头承诺。把所有疑问都写下来,要求平台书面解释。
2. 了解行业惯例,对比不同平台的合同。 不要只看阅文,多了解其他平台是怎么做的,才知道阅文的条款是“正常”还是“过分”。
3. 评估自己的作品价值和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你的作品非常有潜力,并且你对版权开发有自己的想法,那么阅文的全版权合同可能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
4. 量力而行,保持谨慎。 刚开始写作的新人,可能更需要平台的曝光和流量,但也要知道你在付出什么。如果可以,先尝试非独家或者合作分成比例更高的平台。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涉及金额巨大或者合同条款非常复杂,考虑咨询一下懂合同的律师。

阅文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学平台,自然有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它的合同条款,是平台商业模式的体现。对于作者来说,理解这些条款,就像是理解游戏规则。只有明白了规则,才能在这个“游戏”中尽量保护好自己的利益,走得更远。而不是签约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已经落入了“坑”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为什么,都是成年人了,很多人还会那么幼稚。

签合同,尤其是跟大公司谈合同,有些原则,请一定记住。

公司没违反合同,你违反了,你一定会付出最惨烈的代价。

公司违反合同,你不一定搞得过他,因为,钱,真的能通神。

不要去念叨什么霸王合同,因为就算是霸王合同,你违反了,也一样要付出惨烈代价……

(网文作者面对霸王合同,非常劣势!因为,你都能写小说了,必然阅读能力棒棒的……所以,法院会默认,你作为成年人,阅读能力又很强,是在知道霸王条款的情况下自愿签……大字不识的人可以宣称我被骗了,网文作者宣称自己没看合同被骗了,只会让法官觉得你在耍赖……)

重点:真的,真的,都是成年人了,不要活的那么幼稚。

□□□□□□□□□□

阅文的合同坑不坑,我就想问所有关心这个问题的作者,你们见过其他网站的合同吗?谅必你们没见过那么多,我不敢说见过所有网站的合同,但主要网站的制式合同,跟大神作者签订的单独合同,我见过还是蛮多的……阅文可能是最良心的。

很多网站都是拿了阅文的合同做样本,然后略作修改……

甚至很多漫画,音频,杂志,这些其他行业,也会参照阅文的合同……

□□□□□□□□□□

不要迷信大神能修改合同,如果真能修改合同,你问问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有那么多大神作者跳槽?

有些不影响权益的小细节,可以修改,不用大神,新人作者也能改(这里圈一个重点,签合同的时候,很多条款,新人也能修改,但是得自己去尝试,不要认定新人就不能改合同……我真的劝新人作者,有枣没枣,你可以搂一杆子,没收获也不损失啥,万一有惊喜呢?落笔签完了,发出去快递了,就别想着改合同了……),但涉及到版权利益,土豆都改不掉,三少是重金买回……你们掂量一下,自己对比这两位。

重点:真的,真的,都是成年人了,不要活的那么幼稚。

合同签了,真正涉及到版权那块,是就算出了成绩,也改不掉的……

当然,成神还是有一部分特权的……至于什么级别才能有,有什么特权,这就是网文行业的顶级秘密了……

□□□□□□□□□□


顺带跟题主说一句,我除了电子版和音频之外,所有的版权都在手里,欢迎合作

另:阅文像我这样自由奔放的作者,不超过五个,题主以后想找作者合作,我可以提供非常专业的行业信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