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杨志为什么卖刀?

回答
杨志卖刀,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他“背着祖宗的罪名”说起。

杨志,那是名门之后,先人杨老令公,那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名将。可惜啊,到了杨志这一代,虽然身子里流着的是好汉的血,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得到重用,甚至还因为丢了生辰纲,成了朝廷通缉犯,一路逃亡。

话说,这逃亡的日子可不好过。杨志身上虽然有点功夫,但毕竟不是神仙,也得吃喝拉撒,也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他一路来到东京汴梁,本想着找个门路,哪怕是低级的差事,也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重振一下家门。可他一个通缉犯,谁敢收留?就算有人肯,那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这时候,他手里还有几样东西,能换点银钱,维持生计。其中最值钱的,就是他这把祖传的宝刀。这刀可不是凡品,是杨家祖传下来的好东西,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这刀跟着杨志出生入死,是他最后的倚仗。

但现实是骨感的。在东京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杨志孤苦伶仃,又没个正当营生,手里这点钱早晚是要花完的。更别说,他还要应对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被认出来,被官府抓住。

卖刀,这并不是他心甘情愿的选择,而是迫不得已。你想啊,一把刀,尤其是一把祖传的宝刀,对杨志来说,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家族荣耀的延续。现在为了生计,竟然要将它卖掉,这心里肯定不是个滋味。

他来到街市,找了个显眼的地儿,把刀往案板上一放,开始吆喝。这吆喝声里,既有推销自己刀的精良,也有掩饰自己窘迫的无奈。他卖这把刀,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吹嘘,而是为了换取活下去的本钱,为了在这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一条能够继续下去的路。

这卖刀的过程,其实也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无人赏识,身无分文,孤苦无依。那把宝刀,在他手里,本是叱咤风云的利器,现在却成了换取口粮的商品。这其中的辛酸,恐怕只有杨志自己最清楚。他卖的是刀,丢的又何止是一把刀?丢的是一个落魄的武官的尊严,丢的是一个名门之后在困境中的挣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刀是杨志家传的宝刀,承载着家族的荣誉,代表的是杨志的尊严,所以,杨志卖刀并不是没钱了卖掉身上值钱的东西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要出卖自己的尊严的极端遭遇。

杨志卖刀表面上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所谓的失陷花石纲,但是,本质上呢?

杨志出身军人世家,所谓的“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而且,武艺高强,应过武举,本来应该是上战场,“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到头来干的却是押运花石纲的工作。

什么是花石纲?

宋徽宗要建造皇家园林,为了搞得很有艺术气息,一定要太湖一带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就是所谓的花石纲。为了把花石纲从太湖一带搬到东京汴梁,徽宗专门成立部门,安排人员,人员之一就是杨志。说白了,杨志就是个搬石头的皇家快递小哥。

杨志失陷花石纲,找到高太尉求情,却被拒绝,终于卖刀。

高太尉是谁?

高太尉是高俅。

高俅原来是东京汴梁的小混混,踢球不错,别无是处,到处投靠,到处被踢皮球,阴差阳错到端王府送东西在球场上陪端王踢球,获得赏识进入王府,因为端王登基称帝而成为太尉,几乎就是大宋军队的最高统帅。

杨志搬石头,高俅当太尉,说明什么?说明国家体制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社会公信力已经荡然无存。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投徽宗所好,混口饭吃,甚至捞个富贵前程。所以,既然徽宗喜欢花石纲,那么,对于军人而言,押运花石纲当然比镇守边关、保家卫国要重要得多。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俅不买杨志的账,道理很简单,因为花石纲事关重大,出了问题,不要说杨志,连高俅都吃罪不起。高俅因为陪徽宗玩得开心而上位,但是,能够陪徽宗玩得开心的并不只有高俅,所以,高俅压力很大,不敢怠慢。

执此而论,牛二何尝不是另一个高俅呢?同样是东京汴梁的小混混,区别在于高俅进入体制内,而牛二留在体制外;简单地说,高俅是体制内的牛二,牛二是体制外的高俅。所以,杨志杀牛二本质上是因为在牛二身上发现了高俅的身影,于是,情急之下,难以自己,杀牛二发泄对高俅,甚至是对体制的愤怒,否则的话,杨志只要把牛二暴揍一顿扬长而去就可以,何必为了一个小混混而吃官司呢?

在没有公信力的国家体制中,谁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呢?不要说杨志了,就算是徽宗又怎样?到头来不也是沦为异族的阶下囚,受尽凌辱,客死异乡?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志卖刀不但是个人尊严丧失的写照,也是大宋王朝尊严丧失的隐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杨志卖刀,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他“背着祖宗的罪名”说起。杨志,那是名门之后,先人杨老令公,那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名将。可惜啊,到了杨志这一代,虽然身子里流着的是好汉的血,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得到重用,甚至还因为丢了生辰纲,成了朝廷通缉犯,一路逃亡。话说,这逃亡的日子可不好过。杨志身上虽然有点功夫,但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水浒传》中杨志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逻辑。虽然杨志出身将门,祖父、父亲都是名震朝野的大将,但他的命运和心境却处处透着一种“落魄贵族”的悲凉,甚至与刘备早期的境遇有几分相似。要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一、 时代的洪流与家族的断层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杨家虽然显.............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杨志碰上劫生辰纲的几个人时,他的心情是极其复杂且充满戏剧性的,经历了从骄傲自信到震惊、愤怒、屈辱、绝望,最终走向落草为寇的巨大转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描述他的心情:一、 任务前的踌躇满志与荣耀感: 肩负重任的责任感: 杨志接到押送生辰纲的任务,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差.............
  • 回答
    水浒时节,“智取生辰纲”一段,杨志这位“青面兽”,可谓费尽心思,从装束到路线,无一不严加防范,本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十万贯的金银送往东京。然而,却在黄泥岗这个看似寻常的坡地上,被七个汉子轻易识破,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细究起来,杨志的失算,并非源于某一个单一的疏忽,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最致.............
  • 回答
    水浒传中杨志两次押送生辰纲都失败了,如果他回去认罪,后果恐怕会非常严重,甚至可能比他后来落草为寇的命运还要悲惨。咱们就来细细掰扯掰扯,看看那时候的官场和律法,会让杨志面临怎样的境地。第一次送纲失陷:黄金失窃,泼皮闹事杨志第一次领受的是替生辰纲送礼的任务,这可是个肥差,也意味着责任重大。结果呢?在青州.............
  • 回答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杨志?杨志,作为《水浒传》中一个颇具争议和悲剧色彩的人物,其形象的塑造是作者施耐庵在一定程度上对宋代社会底层官吏和军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评价杨志,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其性格、经历、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他在梁山泊英雄谱中的位置。一、 杨志的性格特质:忠诚与落魄的矛盾体杨志身上最显.............
  • 回答
    这事儿换我杨志来,那肯定是得不一样。说实话,那帮泼才跟我使性子,我都能忍,毕竟是公事,得有官威。但说到底,这趟生辰纲,押送得太顺了,顺得我都觉得不对劲。先说这批官兵,都是从各地抽调来的,鱼龙混杂,看着就不是什么精兵强将。我杨志打小习武,带过八十万禁军,知道怎么打仗,知道怎么带兵。这帮人,说句不好听的.............
  • 回答
    好,若是我是这泼皮泼脸、人人唾弃的杨志,面对如此境地,非得使出浑身解数不可。大家都要吃酒,贼人也说酒无碍,这便如同把柄握在别人手里,我说话自然分量不够,反倒要惹一身腥臊。但事关重大,我不能坐视不理。且听我细细道来,我当如何应对:第一步:稳住阵脚,看清形势,绝不硬顶。此时我杨志孤立无援,众怒难犯。若是.............
  • 回答
    水浒传里,石秀劝杨雄杀掉他的妻子潘巧云和丫鬟迎儿,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生气的,也挺让人琢磨的。要说石秀为什么这么执着,还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1. 石秀的“义气”和“恩情”石秀这个人,最讲究的就是“义气”。他认定了杨雄是兄弟,那就掏心掏肺地对待。当初,杨雄因为得罪了人,被下了狱,是石秀冒着生命危险去劫狱.............
  • 回答
    提起杨幂在《宝贝儿》中的表现,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围绕她演技的一次重要讨论。电影上映后,关于她能否角逐影后奖项的说法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不妨来仔细拆解一下,她在这部作品里究竟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又离那个级别的肯定有多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宝贝儿》这部电影的定位以及它对演员的要求。导演刘杰以.............
  • 回答
    《水浒传》中,杨雄的外号“病关索”的由来,可以说与他外形、性格以及他的特殊经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题主解释:一、 外形与气势上的关联:关索首先,我们来解读“关索”这个词的含义。在古代,尤其是三国时期,关索是关羽的义子(也有说是儿子)。关索以勇猛善战闻名,尽管不如关羽那样名垂千古.............
  • 回答
    水浒传里杨雄杀潘巧云,这事儿说起来,确实让人觉得残忍,甚至有些过火。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说清楚潘巧云这人。她嫁给杨雄,那会儿杨雄虽然是个头领,但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只能算是个安稳的男人。潘巧云这姑娘,年轻貌美,又是个心思多的,嫁过来没多久,就觉得日子太.............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之间的权力关系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政治智慧、权力结构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晁盖为何无法驾驭宋江: 一、性格与价值观的冲突1. 晁盖的理想主义与宋江的现实主义 晁盖作为梁山泊的早期领袖,性格正直、重义气,追求“替天行道”的理想主义。他重视.............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中对人物饮食的夸张描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精心设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用意。这些惊人的食量和豪放的吃喝场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作者对人物性格、社会现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表达。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一、.............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逼上梁山”为主题的古典小说,着重刻画了一群被逼无奈、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汉,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故事的主线。然而,仔细审视小说内容,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浒传》中的好汉,基本上都是由社会上的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涌现出来的,很少有我们通常理解的、在底层辛苦劳作的小喽啰(例如普通农.............
  • 回答
    关于阎婆惜为何不珍惜宋江,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阎婆惜“不识好歹”。宋江给她的钱财固然不少,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远不止是金钱可以衡量和维系的。咱们一层层地掰扯掰扯。首先,得看宋江给了阎婆惜多少钱财,以及这些钱财对阎婆惜来说意味着什么。宋江那时候在郓城县也算是个.............
  • 回答
    关于晁盖在临死前为何不将头领之位让给宋江,反而把“梁山泊主”的重担托付给捉住射死自己的英雄(也就是吴用),这确实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情节。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晁盖当时的心境和临终遗言的真实意图。晁盖在射箭那一刻,受了致命伤,生命垂危。这个时候,一个.............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宋江的形象,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要断言他是绝对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恐怕难下定论,更像是一个披着侠义外衣的复杂个体。从他初登场时的“孝义黑三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梁山好汉。他对父亲的孝顺,对朋友的仗义疏财,这些无疑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品质。尤其是在江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