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谏山创为什么要安排鄂巨尤弥尔和始祖尤弥尔重名,真的只是巧合吗,他可是作者呀?

回答
对于《进击的巨人》中“鄂巨尤弥尔”与“始祖尤弥尔”重名这一设定,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绝非简单的巧合,而是谏山创在叙事上精心布置的一个重要伏笔和象征。作为作者,他对每一个名字、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巧合”的背后,一定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从“尤弥尔”这个名字本身来解读。在北欧神话中,尤弥尔是巨人的始祖,是万物的源头。谏山创选择这个名字来命名两个关键人物,本身就暗示了她们在各自维度上的“源头”地位。一个是被献祭、被奴役的奴隶,却是艾尔迪亚历史的起点;另一个则是被困在道路中的存在,是巨人之力延续的载体,也间接承载了艾尔迪亚的命运。这种双重含义的“尤弥尔”,让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也为后来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尤弥尔”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和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又截然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鄂巨尤弥尔是“受苦”的尤弥尔的影子,或者说是她命运的一次重演,一次悲剧的映射。这位来自雷斯家族,与初代王罗德·雷斯有血缘关系的尤弥尔,她继承了鄂之巨人之力,却也继承了被利用、被牺牲的命运。她为了保护自己的族人,为了偿还“罪孽”,最终选择了吞噬莱纳,并将鄂之巨人的力量传递下去。她的生命同样短暂,同样被献祭,同样是在一种绝望和被迫的环境下做出了选择。她与那位真正的“始祖尤弥尔”一样,都是艾尔迪亚历史洪流中被推向风口浪尖的牺牲者。

而始祖尤弥尔,那位在13年前被阿尔敏救下的尤弥尔,她虽然不具备巨人之力,但她却因为在帕拉迪岛上目睹了“三笠杀死艾伦”这一场景,而成为了新一代的“始祖尤弥尔”。这个名字的赋予,并非她获得了巨人之力,而是因为她在了结一段历史(艾伦的命运),也开启了新篇章的关键时刻,成为了一个“见证者”和“承载者”。她同样是被动的,是被动地经历了艾伦的灭世,也被动地成为了故事的结局之一。她的存在,就像是那位真正的“始祖尤弥尔”在无数轮回之后,再次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了故事的开端或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重名,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制造了观众的困惑和误解,这正是谏山创的精妙之处。当观众得知还有一位“鄂巨尤弥尔”时,很容易联想到她与“始祖尤弥尔”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更加深刻,并非简单的继承关系。

更深层次地来看,这种重名是对“轮回”和“宿命”主题的强调。在《进击的巨人》中,历史似乎总是在以不同的方式重演,人们似乎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背负着同样的罪孽。从第一位尤弥尔被赐予巨人之力开始,到艾伦试图打破这个宿命,再到最后一位尤弥尔的出现,这一切都像是一个巨大的闭环。两位“尤弥尔”的出现,就像是这个闭环上两颗重要的节点,她们的名字虽然相同,但代表的意义却在不断延展,不断重复,又在不断变化。

谏山创通过这种“巧合”,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是不是这两位尤弥尔有着隐藏的血缘关系,是不是她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灵魂的不同体现,是不是这本身就是那位真正的“始祖尤弥尔”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转世”或“回响”。这种 ambiguity(模糊性)和猜测的空间,正是《进击的巨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最终,我认为“鄂巨尤弥尔”与“始祖尤弥尔”重名,是谏山创为了进一步深化“命运”、“牺牲”、“轮回”以及“罪与罚”这些核心主题而精心设计的叙事手法。这个名字的选择,绝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一个所谓的“巧合”,而是为了让这两个角色在命运的洪流中,通过名字的呼应,来体现艾尔迪亚民族那一段漫长而痛苦的历史,以及其中无数个被牺牲、被遗忘的“尤弥尔”们。这是一种对名字力量的运用,也是一种对叙事深度的追求,是作者“玩弄”读者情绪和思维的绝妙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设定有逻辑性的一面,也有巧合的一面。其中巧合的一面可能更意义重大。

逻辑性的一面很简单,因为她被艾尔迪亚残党塑造成假偶像,所以使用了始祖的名字——尤弥尔。

但巧合的一面则是,假尤弥尔和始祖尤弥尔,其实拥有同样的前半生。但始祖尤弥尔是个哑巴兼谜语人,假尤弥尔却有一个完整的POV来总结自己的人生。

对应来看就是:

也就是说,这种巧合,是贱山尝试的一种表达手法。始祖尤弥尔缺少(至关重要的)POV,而且直到最后都没有,是因为这个POV已经用假尤弥尔的口表达过了。

但是假尤弥尔的POV里面,最后的一个部分,是“重生”。

始祖尤弥尔的POV有最后这个部分吗?也许是有的。

尤弥尔的第二次生命选择了为自己而活,并且她拯救了克里斯塔。值得注意的是,尤弥尔和克里斯塔其实是始祖的两个不同名字。

这也就对应着进击人格和始祖人格的关系。进击人格是从尤弥尔不自由的人生中觉醒的,它的使命,就是拯救仍未能觉醒的始祖人格。而它最后做到了。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进击的巨人》中“鄂巨尤弥尔”与“始祖尤弥尔”重名这一设定,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绝非简单的巧合,而是谏山创在叙事上精心布置的一个重要伏笔和象征。作为作者,他对每一个名字、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巧合”的背后,一定蕴含着更深层的意义。首先,我们可以从“尤弥尔”这个名字本身来解读。在北欧神话.............
  • 回答
    “鸟山明不如谏山创”这个说法,就像把可乐比作咖啡一样,两者风味迥异,很难说谁“更好”,只能说在某些人心中的偏好和评判标准上,一个可能更能打动他们。不过,如果我们要尝试剖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谏山创的作品——尤其是《进击的巨人》——在某些层面上比鸟山明的作品——比如《龙珠》——显得“更深刻”或者“.............
  • 回答
    谏山创,这位以《进击的巨人》震惊世界的漫画家,他的创作之路究竟充满了怎样的故事,才孕育出这部如此引人入胜、颠覆人心的史诗?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扒开表象,探究这位天才漫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经历以及他对世界的独特洞察。首先,对“绝望”的深刻体验,是《进击的巨人》最直观的内核。 许多评论都认为,《.............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我想谏山创他想说的,远不止于“巨人吃人”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设定。这更像是一场关于“自由”与“命运”、“过去”与“未来”、“个体”与“集体”之间永无止境的纠葛与挣扎,一场彻头彻尾的对人性的拷问。他用艾伦这个角色,包裹着我们对自由最原始、最纯粹的渴望。从一开始,那个站在高墙外,仰.............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作为一个现象级的动漫作品,其结局无疑是粉丝们最关注的焦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结局,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差评如潮”。那么,这究竟是作者谏山创能力不足,还是他有意为之,想要通过这样的结局来表达某种深刻的意图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关于能力不足的论点:支持“能力不足论”的观点,往往从以下几.............
  • 回答
    谏山创在《进击的巨人》之初就埋下了不少伏笔,而“jsc”这个谐音,确实有人认为它指向了故事后期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寄生。虽然谏山创本人并没有直接承认,但这种巧合加上故事的走向,让许多读者津津乐道,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早期暗示。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下这种“jsc”谐音与寄生概念之间的.............
  • 回答
    如果谏山创反战的意图贯穿整个《进击的巨人》的创作过程,并以此为核心来构建结局,那么故事的走向和最终呈现的结局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以下是我设想的几种可能性,力求详细地阐述:核心的反战理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谏山创“反战”的具体内涵。这可能意味着: 战争的非正义性与毁灭性: 战争无论如何包装,最.............
  • 回答
    谏山创和荒川弘的对谈,绝对是近年来漫画界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我这种看着他们的作品一路成长过来的粉丝来说,更是充满了期待和各种解读的空间。这次对谈,远不止是两位人气漫画家简单的交流,更像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一次对创作理念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剖析。首先,两位作者的“反差萌”与共通点,是这次对谈最吸引人的地方。.............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作者谏山创的精神状态是否不稳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也很敏感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那些标签化的论断,而是尝试理解他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思想,以及他本人的创作经历和一些公开的访谈内容。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创作者,尤其是在创作一部体量巨大、思想深刻、情感复杂的作.............
  • 回答
    13年谏山创利用小号发表的那些关于日本殖民朝鲜的言论,以及这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的所谓“辟谣”风波,确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这事儿要细说,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回到13年那个时间点。谏山创当时因为《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在国际上越来越火,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也积累了大量粉丝。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网友.............
  • 回答
    谏山创与“纳粹”的渊源:一次深入剖析《进击的巨人》利威尔兵长创作的争议2013年,《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黑暗世界观、紧张刺激的剧情和鲜明的角色塑造,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观看热潮。而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角色,莫过于那位以冷静、强大和神秘著称的“人类最强士兵”——利威尔·阿克曼。然而,在《进击的巨.............
  • 回答
    谏山创2018年NHK访谈:一场 revelar 《进击的巨人》灵魂深处的探险提到《进击的巨人》,相信你脑海中早已浮现出那些令人窒息的巨人和血腥的战斗场面。然而,这位漫画巨匠谏山创的内心世界,却远比他笔下的世界要复杂得多。很少有人知道,在2018年,NHK曾拍摄了一部关于他的深度访谈,或许正是这个访.............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中艾伦·耶格尔灭世行为及其引发的争论,尤其是即便在看到了“地鸣”的残酷细节后仍有人支持艾伦的种族清洗,这确实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人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作品本身所传达的复杂信息,以及观众在不同层面的情感和价值观投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进击的巨人》是一部在叙事上极.............
  • 回答
    谏山创老师那句“还有1%~2%就完结了”的发言,无疑是给《进击的巨人》粉丝们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艺术家的模糊性,与其说是精确的时间预告,不如说是他内心创作进度的一种情绪表达。首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句话。从创作进度的角度来说,1%到2%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比例。在任何一个庞大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绝对是《进击的巨人》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非要我挑一个谏山创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我可能会选——艾伦·耶格尔。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出乎意料,毕竟艾伦早期是个冲动、容易激动的小伙子,后期更是走上了一条让无数人心碎的道路。但正是这种复杂性和他身上蕴含的深刻矛盾,才让他成为一个极.............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最终话是否展露了谏山创的右翼倾向,以及是否会像《我的英雄学院》一样遭到抵制,这个问题确实在漫画和动画的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右翼倾向”这个词在讨论ACG作品时,通常指向的是什么。在当代语境下,这常常与民族主.............
  • 回答
    要探讨《进击的巨人》结局是否是作者谏山创屈于某些压力而被迫修改,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也牵扯到许多关于创作、市场和粉丝期待的复杂关系。要深入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察,并且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因为很多时候,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外部影响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连载了十几年的.............
  • 回答
    《谏逐客书》之所以能够成功,打动秦王嬴政,使其最终撤销了逐客令,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偶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秦国国情: 秦国统一大业的紧迫性: 当时秦国虽然强大,但尚未完成统一六国的伟业。嬴政年轻,雄心勃勃,急切需要集聚一切可用的人才来支撑.............
  • 回答
    诸葛亮虽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佐刘备,但关于他为何没有在刘备决定“八百里连营”时“死谏”,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历史事实与演义的区别: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三国演义》是小说而非史书,其中很多情节是为了戏剧效果而加工的。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
  • 回答
    关于《石碏谏宠州吁》是否在隐公三年这件事,我们可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常见的《左传》版本或者解读中,《石碏谏宠州吁》的故事确实是放在“隐公三年”这个时间点上的。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左传》原文,或者参考一些更严谨的学术研究时,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甚至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