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南航班机乘客肠梗阻没人抬扶的事件?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听说南航班机上,有位乘客突发肠梗阻,在飞机上痛苦得不行,结果周围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处理方式,真是让人挺失望的。

先说说我听来的情况,大概是这么个事儿:一位乘客在万米高空,突然感觉肚子巨疼,脸色苍白,浑身冷汗。旁边的人一看就不对劲了,赶紧喊乘务员。乘务员来了,简单询问了情况,也尝试了一些安抚,但关键问题是,这位乘客的病情看起来非常严重,需要专业的医疗救助。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大家议论纷纷的点。

首先是机组人员的反应。我理解飞机上没有医生,乘务员也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但是,面对一个明显处于剧痛之中的乘客,他们的后续处理方式,让很多人觉得不够到位。有人说,乘务员只是给了些缓解疼痛的药,但没有更进一步的措施。比如,有没有尝试联系地面医疗部门进行远程指导?有没有利用飞机上的急救设备(虽然可能不针对肠梗阻,但总比没有强)?有没有积极安抚并协调其他乘客腾出空间,或者至少提供一些身体上的支撑?

我看到的很多讨论里,大家都提到,关键不在于乘务员是不是医生,而在于他们有没有尽到“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基本的救助义务”。即便不能治病,但至少要让乘客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关心,而不是被“放任”在那里。

然后是其他乘客的态度。这事儿最让人寒心的地方就在这里了。据说,当时这位乘客疼得在座位上翻滚,有些人可能出于害怕或者不便,就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有人因为这位乘客的痛苦影响到了自己,而表现出不耐烦。我听到有人说,甚至都没人去扶他一下,让他稍微调整个姿势,减轻一点痛苦。

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在这么一个密闭的空间里,你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周围的人却像没看见一样。这种旁观者的冷漠,比疾病本身更让人觉得无助和绝望。我们都是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哪怕只是伸出手搭一把,都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当然,也有声音说,乘客之间毕竟不是家人,要求别人像医生一样去救助,可能有点不现实。而且,有些人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帮忙,担心越帮越忙。但是,问题在于,“没人抬扶”这个说法,指的不是专业的抬举或者搬运,而是最基本的人际关怀,比如:

眼神的交流和安抚: 看一眼,表示关心。
言语的询问: “您还好吗?需要我做什么?”
简单的身体支撑: 比如,如果乘客想稍微靠着什么东西,或者需要换个坐姿,旁边的人稍微扶一把,让他能舒服一点。这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只需要一点点善意。

这件事情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对航空安全和服务的期待: 坐飞机本身就是花钱买服务,而且在特殊情况下,大家都期待航空公司能提供更周全的服务,包括处理突发状况。这次事件让大家觉得,航空公司在乘客关怀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人性的拷问: 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规则和程序,有时候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同情心和互助精神。这件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面对他人痛苦时的反应,引发了大家对人性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3. 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 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很容易被曝光和传播,从而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总的来说,这件事情挺令人心疼的,也挺让人思考的。我觉得,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多一份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谅。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有时候就能给别人带来巨大的安慰和帮助。航空公司也应该检讨一下,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流程和对乘客的关怀程度,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位。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能少一些,多一些人性的温暖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消息一爆出来,我第一时间想起之前北京卫视《超级演说家》的选手李帅的故事。

他是个残疾人。今年5月,他在哈尔滨机场乘坐四川航空的航班,办理登记手续和申请轮椅时,机组人员以“上飞机要上台阶,地勤人员不能“碰他”“为由,说他“不适宜登机”,并且拒绝了他的轮椅申请。最后他被迫退票改乘高铁。

可能他人微言轻,这件事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我却一直记得。

我也曾经做过六个月的残疾人,出行必须使用轮椅或拐杖。2014年,我坐国航的飞机去莫斯科,带着医院开的出院报告去登机,但首都机场不允许拐杖登机——“我们怎么知道你拐杖里有没有藏砍刀”?这个我表示充分理解。于是跑去找航空公司看能不能帮忙申请轮椅,对方的回复一直是模棱两可,折腾到快登机了还是没个准确答复。最后我表示算了我自己走上去吧。于是国航派了个小妹一路跟在我后面,看着我吭吭哧哧地爬上扶梯,坐到座位上才走。我全程没提出让她扶我一下,而且我觉得,即使问了估计她也不会扶的,何必麻烦人家呢。

从圣彼得堡回国的时候坐的是阿联酋航空的飞机,在迪拜中转。机票比去程国航的直飞便宜了将近2000RMB。到了阿联酋航空的柜台,他们专门派了一个空姐帮忙跟机场借轮椅,一路推上登机口,扶着我找到自己的座位。起飞后一个空乘人员又跑问我会不会腿不舒服,要不要去洗手间。我连忙说谢谢不用麻烦。对方离开了不到五分钟又回来了,说公务舱还有空座位,那边可以休息的更好一些,让我起身扶我过去。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到了迪拜后,他们也是和机场方面,还有迪拜-北京的工作人员交接好了才离开。

一样都是拿工资的,谁都没义务做这些事。但态度就体现在细节里。

如今我已经痊愈。但经历这次出行之后,我始终为我国的残疾人感到心寒。我在首都机场租轮椅时,有个女工作人员就极其鄙视的来了一句:“都不能走路了还出国!”。难道弱势群体就活该呆在家里、不许出门?我国有几千万的残疾人,从前健康的我,却从来没有想到,他们面临的是这样的现状和大众的眼神。

最后,幸亏这记者哥们是肠梗阻,要是心脏病,估计早挂在飞机上了。当然假设这哥们真挂飞机上了,南航员工也只是按规章制度办事,从法律上来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从道德和良心上来说,你们未免也有些太冷漠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听说南航班机上,有位乘客突发肠梗阻,在飞机上痛苦得不行,结果周围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处理方式,真是让人挺失望的。先说说我听来的情况,大概是这么个事儿:一位乘客在万米高空,突然感觉肚子巨疼,脸色苍白,浑身冷汗。旁边的人一看就不对劲了,赶紧喊乘务员。乘务员来了,简单询问了情况.............
  • 回答
    南京这事儿,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班里冒出来个“熊孩子”,40多个家长联合签名劝退,这事儿听着就够劲爆的。我琢磨琢磨,这背后可不单单是一个孩子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学校、家庭、教育理念,甚至整个社会对“问题孩子”的看法。首先,咱们得理解这“熊孩子”到底“熊”在哪儿。新闻里没具体写,但能让40多个家长联.............
  • 回答
    看到南航客机因为抢救旅客而备降冰岛,并在空中放油43吨的消息,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为机组人员的专业和勇敢点赞,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听到放油43吨这个数字,也不禁让人心疼。事情的起因与经过据报道,这架南航客机当时正执飞从广州飞往纽约的航班。在万米高.............
  • 回答
    这事儿一出,简直让人刷新三观,也勾起了不少人对某些“职场”和“个人行为”的探讨。南航职员这事儿,说实话,挺恶心的,也挺让人警惕的。咱们一步步捋捋这事儿,才能看得更清楚。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网上爆料的,就是这位南航的职员,大概是在他还在上高中的时候,用手机偷拍了当时的女同学的照片。关键是,这些照片并不是.............
  • 回答
    听到南航一名学生在10月8日晚上的虐猫事件,以及猫咪因此遭受重伤并最终不幸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痛心和愤怒。这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虐待动物事件,它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事件本身令人发指,缺乏人性关怀首先,我们必须直面事件的残酷性。在夜晚的校园里,一名学生对一只本应得到保护和善待的猫咪施加如.............
  • 回答
    民航局针对南航CZ392孟加拉达卡至广州航班发出首份“熔断指令”,这个举措无疑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航班疫情防控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什么是“熔断指令”?理解这个指令的背景至关重要。“.............
  • 回答
    2019 年 6 月 25 日南航的那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位旅客在航班上因为没能及时拿到毛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结果却被乘务员集体在网上“反击”,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方式回怼了旅客。这事儿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站旅客的觉得,花钱买服务,遇到问题提意见是很正常.............
  • 回答
    看到“双一流”名单中,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哈工大、南航)的一流学科中没有“航空航天”这个一级学科,确实会引起很多人的疑惑和讨论,尤其是在这三所学校的校友和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人群中。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从学科评估的规则、高校的学科建设策略以及国家.............
  • 回答
    最近南航那个“快乐飞”3699的活动,简直刷爆朋友圈,也成功地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想飞的心。不过,作为一枚精打细算的打工仔,我肯定得好好盘算盘算这3699到底值不值,性价比到底怎么样。先说说这个“快乐飞”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花3699块钱,在指定的有效期内,随便你飞南航的国内航班,当然,是有一些.............
  • 回答
    这起事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快乐飞”这几个字,活生生变成了“糟心飞”。一位南航旅客,花了钱买了所谓的“快乐飞”,结果却经历了14次航变。你说这叫什么事儿?花钱买的是飞行自由,结果变成了提心吊胆的行程调整。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快乐飞”究竟是个啥套路,航空公司又该怎么才能把这承诺给兑.............
  • 回答
    2021年10月24日,南方航空大学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炸,这起事件确实触动了公众对“生化环材”这四个字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关注科技发展和公共安全的人,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某个学科。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这是一场令人痛心的事故。 任何实验室的爆炸都意味着潜在的危.............
  • 回答
    南京灵谷寺法师走红网络并引发围堵、抢拍事件,是网络时代宗教传播、公众行为与公共秩序之间复杂关系的缩影。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社会文化、法律规范、公共管理、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的深层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现象的直接原因1. 网络传播的“流量逻辑” 内容传播的偶然性:该法师可能.............
  • 回答
    关于南京一男子因与外国人发生口角后持刀捅刺致对方死亡的案件,其法律定性、司法程序及社会影响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以下从法律、社会、国际法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案件基本事实与法律定性1. 案件背景 2018年,南京某地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一名中国男子因与外国游客发生口角冲突,使用水果刀.............
  • 回答
    如何看待南京一面包店因丢弃“形状不好”面包浪费食品被查处?南京一家面包店因丢弃“形状不好”的面包而被查处,这件事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意义。积极意义: 提升公众对食品浪费的认知: 这起事件无疑将“食品浪费”这个话题推向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让更多人开始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关于“南都关于7.23温州动车事故微博下的骂声及其延伸问题”。事件背景回顾: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两列动车追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铁安全、信息透明度、政府责任等一系列深刻的讨论。南方都.............
  • 回答
    SHEIN在美国超越亚马逊成为下载量最多的购物应用,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也是跨境电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要理解这个现象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SHEIN的成功之道:精准的市场定位与高效的运营模式SHEIN的崛起并非偶然,其成功背后是多年来在消费者洞察、供应链管.............
  • 回答
    南京女子航班延误骗保300万元事件,无疑是一起触目惊心的金融欺诈案例,其背后反映了个人道德的沦丧、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保险行业在风控方面存在的潜在漏洞。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性质与影响: 金融欺诈: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定性。该女子利用航班延误这一客观事实,通过虚构事实、.............
  • 回答
    南昌交警查酒驾时玛莎拉蒂女司机17分钟吹气66次并当场喊“让YuWei过来”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一些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件事情:事件经过梳理(基于公开报道):1. 查酒驾现场: 南昌交警在设卡进行酒驾检查时,一辆玛莎拉蒂轿车被拦停。2.............
  • 回答
    南京男子自学反诈知识后主动找骗子周旋却被骗 4.6 万元,这起事件确实非常令人唏嘘和值得深思。要理解他的行为,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一、 事件本身解读:悲剧性的“反向操作” “秀肌肉”的失误: 从表面上看,这位男子可能是想“炫技”,通过自己的反诈知识来“戏耍”骗.............
  • 回答
    南京地铁“摸臀”事件:一则关于界限、冲动与回应的案例南京地铁发生的这起“摸臀”事件,无疑又一次将公共场合的性骚扰、个人界限的冲突以及公众情绪的表达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起事件,并探讨在类似情境下的妥善处理方式。 事件具体情况(基于公开报道的综合梳理):根据当时流传的视频和相关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