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上映仅两日,就已经宣告其彻底失败结局。首日票房7000万,次日休息日票房,直线下滑到2千万,最终票房能否突破1.5亿,都已是极大悬疑,预计最终分账票房也就5000万左右,对比3.6亿的投资+宣发成本,净亏损超过3亿,是2019年度扑街最惨的影片,没有之一!
《上海堡垒》上映首日,在预售票房3100万,排片单日最高33.5%的情况下,只坚持到下午15时,实时票房就被已经上映15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反超,而且上座率更是同期影片垫底,也标志着这部投资3.6亿的科幻电影,注定一次单日冠军都不可能拿到了。
在越来越理性的华语电影市场,作为流量明星,鹿晗的票房号召力早已成过去时了。
作为一部投资数亿投资的科幻电影,选择这样一个男主角,就注定主演的赶客效果,第一时间赶走的潜在观众,远远大于他的忠实粉丝可能带来的那点“粉丝票房”。
前几年的华语电影市场,确可以说是“群魔乱舞”,野蛮粗放式发展的时代,曾经是郭敬明与杨幂可以靠四部《小时代》系列刷下18亿票房,曾经是邓超自导自演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也能合计拿下13亿票房,曾经是大鹏自导自演的《煎饼侠》都能拿下10亿票房,曾经是黄晓明、范冰冰、吴亦凡甚至是岳云鹏们,都能有多部票房过亿、盈利不少的烂片;也让所有人都以为这里是“人傻钱多速来”,什么牛鬼蛇神都摇身一变,成了导演、编剧、制片人。
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是视票房如生命,哪怕那些冷门文艺影片,为了争取更多一点票房也是出尽奇招。因此,直接利益驱使下,众多唱跳鲜肉爱豆们,还根本就没学过怎么演戏,什么演员方面的系统训练都没有,竟也纷纷杀入电影圈担纲主演,只因单凭狂热粉丝们的刷票和锁场,居然也能让许多粗制滥造的烂片,取得不错的票房,给投资者以相当回报,因此被一时热捧。
甚至那些大导名导的商业大制作,也纷纷青睐于那些粉丝众多的流星明星,从宣传、排位次序(俗称番位)到戏份,都尽量向他们倾斜。众多演技精湛的资深影帝影后和老戏骨,反而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给这些一副从头到尾都全程面瘫脸的鲜肉“脸员”们去配戏,给鲜肉们主演的影片增加一点口碑,并在相关访谈中,各种言不由衷的恭维和夸赞了。
因此,做为最顶级流量明星之一,鹿晗能接到江南原著改编的《上海堡垒》,而且排位一番,压过了港台顶级女星舒淇,在当时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毕竟他前一部主演的大制作影片《盗墓笔记》,虽然口碑糟糕(豆瓣4.7分,猫眼8.0分),但在广大狂热粉丝的助力下,加上这一巨大ip本身的票房价值,吸引大批原著粉丝助阵,最后拿下10亿票房,还是2016年暑期档票房冠军,确实也令投资方获利颇丰。
然而,从2017年春,《西游伏妖记》大热倒灶,30亿预期却只拿下17亿票房,甚至丢了势在必得的春节档冠军为开端,经过一年的口碑好片和流量明星脑残电影的拉锯战,以吴京《战狼2》惊天核爆,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彻底碾压为标志,
此后三四线城市大范围铺设院线,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观影人口逐年递增,据影片题材、剧情、质量来决定是否观影的正常观众,变得越来越多。
到2018年以后,那些当红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相比于其他各种大获成功的高品质电影,如《红海行动》(36.2亿)《唐人街探案2》(33.7亿)《我不是药神》(31亿),票房表现堪称惨淡,绝大部分都亏损严重:
甚至可以说,之前的【大ip+流量明星+老牌影帝/戏骨】的模式,再也不灵了。电影市场此前的种种乱象,终于得到了终结。
2019年夏,《上海堡垒》正式上映,前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逆天大爆,(豆瓣8.7分,猫眼9.7分)一部动画片走出“准战狼”走势,上映10天票房3.4亿,第13天票房2.5亿,一直压制所有新片,后劲堪称恐怖,30亿达成40亿在望,剑指影史记录前三;
同期《烈火英雄》《使徒行者2》都是10亿票房体量大制作,作为商业电影也能算合格甚至优异(猫眼9分以上),相比之下,《上海堡垒》呢?豆瓣开分后只用半天时间,就从4.2分狂跌到3.5分,足以竞争【年度最差影片】的糟糕分数,猫眼评分也只有可怜的6.9分,次日更跌到6.5分,同样是同期所有影片倒数垫底。
而且,如今的电影市场,流量明星自带的那一亿左右“粉丝票房”,越来越不能左右电影市场。影片风评和口碑即时反馈到当日排片量,决定电影票房的速度,实在太迅速了,一部烂片纵然能靠营销宣发和参演明星,骗到第一天的票房,第二天也必然直线跳水甚至崩盘。
比如去年夏天,梁朝伟+吴亦凡+唐嫣的《欧洲攻略》,巨星影帝+流量鲜肉+当红小花的过往标配组合,首日票房近1亿,此后崩盘血扑,最终票房竟只有1.5亿。相对于3亿的制作宣发总成本,分账票房0.54亿,净亏损高达2.46亿。
《欧洲攻略》同期竞争的,还只是已上映一周的《一出好戏》《巨齿鲨》这两部10亿体量商业片,最后非但不敌,竟被同期一部3000万成本的《快把我哥带走》(3.75亿票房)全程吊打,助推张子枫和彭昱畅“兄妹”俩得以成功上位。
同样,而今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使徒行者2》三强的联合绞杀下,无论品质口碑还是观众观感都为同期垫底的《上海堡垒》,又怎么可能保住30%以上的首日排片?——断人财路如灭人满门,各大影院都是要挣钱的!
果然,《上海堡垒》次日排片被砍到17%,然后票房居然只拿到2000万,票房比只有5.6%,至多能在第三天周日拿到一定排片,之后便会被迅速摒弃出局,对比首日票房尚有7000万,跳水曲线堪比去年的《盗墓公寓》,已经注定失败得无以复加了。
难怪官博直接在线发疯:连发四条【这是烂片?】
多少年来,我等影迷观众苦流量明星久矣,整个中国影视苦流量明星久矣。随着鹿晗这部《上海堡垒》的失败,同时也标识着“当红明星+大ip”这一圈钱烂片模式的彻底失败,宣告流量们的票房和收视价值彻底破灭,“粉丝经济”对电影业的荼毒,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这也标志着在我国的电影市场,已经从前几年明星资本肆意收割的乱象中,逐渐步入正轨。完全依赖流量明星的圈钱烂片,在任何一个热度档期内都无处遁形,几乎再无容身之所。
如果说《流浪地球》的成功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那么《上海堡垒》的失败也就敲响了所有流量明星在电影圈的最终丧钟:
尘埃落定,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他们给观众喂屎喂了那么多年,今天终于轮到观众把屎给他们灌回去。
大快人心,喜大普奔。天道好还,人心所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