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其实挺温和的。
我来讲一个不温和的故事吧,同样就在唐代,离魏征劝谏没多久的时候。
贞观十七年三月,齐王李佑反了。
李佑造反的原因非常搞笑——他的老师、齐王府长史权万纪是个热爱劝谏的老古板,看不惯李佑的一切爱好,经常不分场合地怼李佑,轰走李佑的狐朋狗友,还不让李佑出去浪。
权万纪没有魏征的水平,李佑也没有李世民的心胸,于是两人的梁子越结越大。
终于,权万纪使用了教师的最终技能——叫家长,他把李佑在齐州的破事全告诉了李世民。
李佑不出意料地被李世民臭骂一顿。
感受到父爱的疼痛,李佑一怒之下准备谋杀权万纪。
然后又让权万纪知道了,并再次通知了家长。
李世民让这二位回长安当面对质,权万纪二话不说就上路了。
为了不让权万纪顺利上路,李佑决定,送他上路。
李佑截杀了权万纪。
这下彻底不能回长安了。
为了不回长安,李佑想了一个办法——造反。
于是李佑就在无战略无兵将无粮草的三无状态下谋反了。
哭笑不得的朝廷派兵平叛,结果兵还没到,李佑就被本地一个兵曹拿下,叛乱就此结束,总时长不超过二十天。
你以为到这就结束了吗?
不,叛乱失败的李佑被押回长安,很快牵扯出一堆人,其中有一个人叫纥干承基——太子李承乾的亲信,时逢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位,于是审问很快有了新的进展,直接带走了太子李承乾,陈国公侯君集,汉王李元昌,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以及……刚刚去世的太子太师魏征。
你去翻翻《贞观政要》,看看原文,就知道魏征对太宗的批评是非常讲艺术的,根本不是那种垮起个批脸指着鼻子骂。很多时候都在说“陛下说得对啊”“陛下说的和古代圣人是一个意思”“陛下厉害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