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账号已注销………
崇祯帝在史学界正面评价居多?我不知道这结论怎么来的,能不能麻烦题主说一下都有哪些学者正面评价崇祯帝了?
事实上,就我所见到的,史学界对于崇祯帝早期铲除阉党的行为,勤于政事、节俭简朴以及试图励精图治这几点,无疑有很多持正面评价的,但是史学界对崇祯帝的负面评价却只怕更多。
题主不如猜猜看,下面这段话是谁说的。
王昊:崇祯虚荣、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谏。
张德信:崇祯是一位自作聪明而又昏庸,貌似果敢而又举措失当,刚愎自用而又毫无作为的末代皇帝。
孟森:丝毫无知人之明, 而视任事之臣如草芥, 当彼时会, 焉得不亡?
晁中辰:崇祯帝是汲汲邀誉的专家, 可谓是名副其实。在他当政17 年间, 千千万万的百姓被天灾人祸逼得背井离乡, 许多人饿死沟壑, 这是更大的一幕催人泪下的悲剧。但是, 后人却被崇祯的几句好话所迷惑, 总认为他是个好皇帝。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悲剧的话, 这才是真正的最大的悲剧。
樊树志:在他身上,机智与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着,兼而有之,他励精图治,自律甚严,但求治之心太切,结果适得其反。他深知用人为第一要务,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但用而不专,疑神疑鬼,翻脸不认人,从阁部大臣到封疆大吏,更调频繁,惩处随意,搞得臣下畏首畏尾,离心离德。他勤于理政,事必躬亲,常朝从不停辍,召对时时举行,十七年来未稍懈怠,但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终于成了孤家寡人。
吕士朋:崇祯帝即位之初,颇能有所作为……崇祯帝的性格,刚愎自用而猜忌多疑。
李文玉:崇祯朝,思宗以藩王即位得权,因清除阉党而固位,其权力来源方式与本身的猜忌多疑性格,决定了内阁无法从君主处获得权力的施予。
汤纲、南炳文:明思宗自即位起,一直勤奋从政,不知疲倦,为了国事费尽心血,从这方面讲,可以说他是明代历史上稍有的“好皇帝”。……他的缺陷主要有三个,一是急于求成,导致了“功令太严,吏苦束湿”;二是虚荣而刚愎自用,给奸佞之徒钻了空子;三是不信任百官,寄希望于宦官,加深了政治的混乱。
这么说吧,“试图励精图治”但又“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几乎是历史学界对崇祯帝一致的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