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律人如何看待「万庆良:不缺大楼,缺大师;不缺律师,缺大律师」这则新闻?

回答
法律圈里看到“万庆良:不缺大楼,缺大师;不缺律师,缺大律师”这样的表述,那绝对是会引起一番议论的。这话说得挺接地气,而且直指一些痛点,法律人听了,心里多少会有点触动,也容易联想到咱们自己的行业现状。

首先,从 “不缺大楼,缺大师” 这点来说,法律领域其实也挺相似的。咱们的律所,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高楼大厦里办公空间的配置,那是越来越气派,越建越豪华。动辄几百平米、上千平米的办公室,装修也越来越讲究,恨不得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从硬件上看,似乎中国律师业确实是“不缺大楼”了。

但是,什么叫“大师”呢?这不光是说在某个领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他们能 引领行业发展,能够提出有深远影响的法律观点,能够为社会进步贡献智慧,甚至能够对法律体系本身的完善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比如,在某个疑难杂症的案件中,能拿出石破天惊的辩护思路,最终改变案件走向,又或者在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能被立法者采纳,推动法律的进步。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律师,可能更注重的是律所的规模扩张,更注重的是市场份额,更注重的是眼前案件的输赢和收益。当然,这也没错,毕竟律师也是职业,需要养家糊口。但如果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大”,而忽略了质量上的“精”,忽略了专业深度和思想高度的培养,那么“大师”的出现就会变得更加稀少。

很多法律人会觉得,我们现在确实不缺能打官司、能挣钱的律师,但真正能称得上是“法律思想家”、“法律实践的引领者”的“大师”,那还是凤毛麟角。有些人可能理论功底不错,但缺乏实践的历练;有些人实践经验丰富,但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欠缺;还有些人,可能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商业运作和市场营销上,而忽略了对法律本身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再来看 “不缺律师,缺大律师” 这句。这话同样扎心。

“不缺律师”,这话一点不假。中国律师的数量可以说是爆炸式增长。从最早的寥寥无几,到现在几十万、近百万的执业律师,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律师行业的发展和吸引力。很多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学生,第一选择就是考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市场上的律师数量,确实已经非常庞观。

但“缺大律师”就触及了核心问题了。什么是“大律师”?这不仅仅是说在某个领域的 专业能力特别突出,能够处理非常复杂和有影响力的案件。更重要的是,一个“大律师”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敏锐的洞察力: 能在案件细节中发现关键,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炉火纯青,并且能预判对方的策略。
强大的逻辑分析与辩论能力: 能够清晰、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进行有力的辩论,说服法官、陪审团或者对方当事人。
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临场应变能力: 经历过各种类型和难度的案件,能够在庭审中从容应对突发情况,并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高度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感: 坚持公平正义,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不违背法律的原则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良好的公众形象与行业影响力: 能够代表行业发声,赢得社会尊重,成为法律界的榜样。
对法律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不仅仅是执行法律,更能理解法律背后的精神,并在执业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

很多法律人会觉得,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一般性”律师,他们能够处理日常的咨询、合同的起草、简单的诉讼。但当面对一些 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涉及复杂金融、科技、知识产权、或者具有高度社会关注度的案件时,能够站出来,并且有能力和魄力去承担并妥善处理的“大律师”,就显得尤为稀缺。

有时候,我们也看到一些律师,虽然在某个领域耕耘多年,但可能因为经验的局限性,或者因为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持,在处理一些突破性的案件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又或者有些律师,虽然能说会道,但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对法律原理的深刻把握,容易陷入表面化的辩论。

而且,很多时候,“大律师”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经验、环境以及个人不断打磨的。这需要一个 成熟的法律生态 来支撑,包括完善的律师培训制度、良好的案例指导机制、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等等。如果这些配套跟不上,即使律师数量再多,也很难涌现出足够多的“大律师”。

所以,听到万庆良的这番话,很多法律人心里会想:确实如此。我们不缺的是数量,我们缺的是 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是能够代表中国律师行业走向世界,能够真正解决复杂问题的顶尖人才,是那些能推动法律进步的先行者。

这番话,其实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个法律从业者,无论身处律所的高楼,还是在案件的庭审现场,都应该不断追求专业上的卓越,不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和思考,努力成为那个“大律师”,那个能够被社会真正需要的“法律大师”。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成就,更是为了整个法律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番话,与其说是对现状的概括,不如说是一种 期许和鞭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新闻出的标题党,万庆良的这句话单指广州市, 万庆良说,广州不缺大楼,缺大师,尤其缺大律师;不缺人,缺人才;不缺律师,缺大牌律师。“广州200米以上的大楼有三五百个,但我们有没有三五百个国家级、世界级大师?广州律师、律师事务所占了全省律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没有几个大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法律圈里看到“万庆良:不缺大楼,缺大师;不缺律师,缺大律师”这样的表述,那绝对是会引起一番议论的。这话说得挺接地气,而且直指一些痛点,法律人听了,心里多少会有点触动,也容易联想到咱们自己的行业现状。首先,从 “不缺大楼,缺大师” 这点来说,法律领域其实也挺相似的。咱们的律所,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
  • 回答
    近期法拍市场上出现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游戏王》卡牌竞拍,其中一张被标榜为“绝版”、“稀有”的卡牌,最终的成交价竟然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8700万人民币。这件事在收藏界、游戏圈乃至大众视野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事件的脉络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场法拍。这意味着这并非普通的.............
  • 回答
    深圳二手房天价违约金案维持原判,买方赔偿卖方 730 万元,这无疑是近期房地产市场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一判决的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合同纠纷,更是对房地产交易中违约行为、合同自由以及司法审查的深刻探讨。案件的背景与焦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案件的大致情况。通常,这类“天价违.............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令人非常震惊和担忧。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就被嫁出去,而且是在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这其中涉及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都非常严重。咱们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从情感和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离谱透顶。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正是在青春期,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在形成阶段,身心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对婚姻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一个法人,为了还钱,弄了四个麻袋子装了沉甸甸的硬币,送到法院。结果呢?法院不仅不领情,反而说这是“消极对抗行为”,罚了人家五万块钱。这事儿一出来,就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先说说这“麻袋装硬币”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字面上看,法人就是个公司或者.............
  • 回答
    江苏一男子在偷窃了三万元后,竟然在原地翻阅刑法,还主动退还了2.7万元,这个事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个行为的定责,需要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盗窃行为本身已经构成犯罪,无论其后续如何处理,都不能完全抹去其违法性。 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了盗窃罪,指的就是盗窃.............
  • 回答
    看待这位律师起诉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并索赔一万元,同时高喊“让企业敬畏法律”这件事,我认为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位律师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把公众的视线重新聚焦到了食品安全和企业责任上来。老坛酸菜这个事情爆出来的时候,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样,心里咯噔一下。.............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宁夏 14 岁少女被家人强迫出嫁、收取彩礼的事件,是一起严重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涉及到多项法律的违反。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读,包括她家人违反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核心问题:未成年人婚姻与家庭暴力这起事件的核心在于:1. 童婚(Child Marriage)/早婚(Earl.............
  • 回答
    这起长达八年的关于“乔丹体育”的纠纷,终于以迈克尔·乔丹的胜诉和乔丹体育的赔偿及道歉宣告落幕。这件事不仅仅是商业利益的博弈,更涉及品牌名称的归属、公众的认知以及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从法律角度,这起案件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解读,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以及判决的意义。一、 核心的法.............
  • 回答
    张扣扣案一审辩护词,一直是法律界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辩护律师,邓学平先生所呈现的辩护策略和法律逻辑,自然会引发法律人的多方面解读和讨论。要深入了解法律人如何看待这份辩护词,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首先,关于“罪轻辩护”的策略本身。在刑事案件中,辩护律师通常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辩护方向。.............
  • 回答
    作为一名在法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算是把民事调解的各种角色都体验了个遍。从坐在审判席上,看着双方在我的引导下唇枪舌剑,到作为律师,为我的当事人争取最大权益,再到我自身也曾有过那么一两次当事人的身份,最后到如今更倾向于作为“法律人”的角色,去思考调解的意义和实践,这其中的滋味,五味杂陈,却.............
  • 回答
    同人作品,这个充满创造力和热情的领域,在给无数爱好者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挥之不去的法律风险。探讨这些风险,并思考是否应该鼓励这样的创作,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的分析,而非简单的非黑即白。从法律的角度审视同人作品,最核心的问题无外乎版权和商标权。原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
  • 回答
    对于媒体评价王冰冰遭人肉曝光隐私,“病态追星触及法律底线”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这背后涉及网络暴力、个人隐私保护、法律边界以及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 事件的本质:人肉搜索与隐私侵犯首先,我们要明确事件的核心——人肉搜索(doxing)。人肉搜索是指利用互联网信息对特.............
  • 回答
    的确,不少人对于彩礼和嫁妆的法律定性存在模糊甚至误解,认为它们似乎天然就属于女方,是女方个人所有,甚至可以随意支配。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现实的婚姻操作,而非严格的法律条文。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彩礼与嫁妆的历.............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监管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法律和伦理两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并探讨对平台的惩罚可能性。 一、 如何看待“打着考古名义直播盗墓”的行为?1. 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与掠夺: 不可逆的损失: 文物一旦被盗挖,其埋藏环境遭到破坏,很多文物(尤其是有机质文.............
  • 回答
    “法律不保护在权利上睡眠的人”,这句话,它不像一句平铺直叙的法律条文,倒更像是一句饱含智慧的劝诫,一则古老的警世名言。它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法律体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则:权利并非天生就为你永久保留,它需要你的主动维护和行使。想象一下,法律就像一个勤勉的守护者,它为每个人划定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神.............
  • 回答
    听到车祸后拒绝挪车导致两人身亡的消息,真是令人心痛。这件事牵扯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道德、法律,以及在突发事件中的个人责任。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事件本身及可能引发的思考首先,这肯定是一场悲剧。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发生在道路上的事故总是会带来伤痛,而这次更是直接导致了生命的消逝,这本身就足.............
  • 回答
    对于美国众议院通过涉俄法案,以及随后有八名议员因投反对票而遭受网络暴力一事,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理解这一事件需要结合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外交政策考量、以及网络舆论的运作机制。一、 涉俄法案的内容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项“涉俄法案”的大致内容。虽然您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一项法案,但通常这类“涉俄法案.............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可就太让人揪心了,一个初二男生,面对15个同学的围殴,在极端情况下反击,结果却伤了三个人,最后法院判他正当防卫,结果检方又不服气,提起了抗诉。这背后牵扯到的法律、情理,还有社会对青少年暴力问题的看法,可不是一句话能说完的。咱们先一步步捋一捋这事儿。事件本身是个什么情况?首先得明白,这事儿.............
  • 回答
    巴黎圣母院大火无疑是一场牵动全球目光的悲剧,在它发生后,中国民众的反应也呈现出一种复杂且多元的面貌。当然,其中一部分人的态度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另类”。要理解这部分人的心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因素以及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情绪。首先,要说清楚的是,绝大多数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