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小孩可恨吗?
当然可恨
但是最可恨的是这俩小孩吗?
我觉得不是
当然有人会觉得我会说是这俩小孩的家长
哦不 说这些没有意义
就好像 一个人犯罪杀人了
然后我跳出来说这个人罪恶啊 那没有意义
因为大家谁不知道呢?
最可恨的是以前那些因为是小孩搞破坏
而放弃追责的人
是他们给了小孩和父母一个假象
好像 我小孩做了坏事
没有受到惩罚
那没有受到惩罚
那就表明这事情可以一直做下去啊
这就是人性
当人 做错事了 不受到惩罚 反而得到原谅
他就会一直这么做下去。。。
要我说 就应该让他们陪
按照原价陪
可以分期慢慢还 不用付利息
但是就要赔
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
表明了你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
一个标杆 一个态度
这样每个父母才会约束自己的孩子
因为他们知道
他们还小这种借口 没有用
粗放式原生态抚养惹下的祸。
人之初,性本兽,性相近,习相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经过教化之后才能转变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人。
自然的,原生态的粗放式抚养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它的整个过程是随机的,不可控的,不可量化的,不可拆解的,难以改进的,换言之,它本质上是个黑箱,有大量的玄学,概率,运气成分,你无法确定整个教育过程中哪些因素对被监护人产生了正向影响,那些因素是负面影响。
特别是你没法解决监护人不作为这个问题,而此次事件,就是监护人不作为导致的,在一般社会实践中,你也很难以外部手段确保监护人不会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粗放式原生态抚养的这种缺陷是一种结构性缺陷,它不可改进,无法杜绝,使全社会付出了巨额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我不否认原生态抚养也能教出英才,就像手工业也能做出精品一样,但少数精品的代价往往是更多的残次品,手工业中的残次品,无非是一堆原料,而原生态粗放式抚养的残次品,则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本可以避免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残次品,他们不该面临这样的命运。
而社会化抚养则不同,它相对于原生态粗放式抚养有一个压倒性优点——它的全要素是可拆解,可量化,可替换,可改进的,社会化抚养实现了生物学个体向社会学个体转变过程中的去黑箱化,整个过程可干涉,可操控,仅此一点,它就具备了相对于原生态粗放式抚养的代差优势,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状态,而是一套不断进化的系统,可以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不断改进,从而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可以这么说,社会化抚养,实现了生物学人类向社会学人类转变过程中的工业化,而粗放原生态抚养连手工业都很难称得上,充其量算高水平刀耕火种,与买彩票撞大运没有本质区别,监护人对抚养过程中诸要素的干涉,是一种经验主义式的黑箱操控行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工业化相较于手工业,具有碾压性优势,遑论刀耕火种,谁率先实现了全社会的社会化抚养,谁就能在文明程度上代表性的领先其它竞争参与方。
实际上,社会化抚养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义务教育的普及,就是社会化抚养的一次重大进步,它是社会工具首次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物学人类向社会学人类的转变过程实施重大干涉,获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它使人变得更像人,率先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没有一个不繁荣强大的,普鲁士对德意志的统一基础,是建立在小学课堂上的。
生物学人类向社会学人类转变过程的工业化进程,对塑造当代人类文明居功至伟,因此没有理由就此止步不前,它应该大踏步向前推进,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入进化发展的下一阶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