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大陆的规范汉字在「強」和「强」之中选择后者?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們討論文字改革中正異體字/新舊字形/繁簡字的擇取/定位問題,當時社會上的事實用字情況(即印刷文字和民間的手書文字之「實然」)是不能忽略的。

準確來說,大陸不是「把『強』改成『强』」(「把什麼改成什麼」這樣說好像給人暗示之前只有「強」一樣),而是從這二者以及「彊」這些既有的寫法當中挑了「强」作為正體。


根據東漢《說文解字》的說法,「强/強」字本來是指米中的小黑蟲(從字形上也能看出來和昆蟲有關),但是長期以來被假借用作表示「彊弱」的「彊」【《說文解字》:彊,弓有力也。其實「彊」表示「有力」也是假借,「彊」本是田界的意思(季旭昇),是「疆」的初文】,本義「蛀米蟲」反而罕用。

(請看:漢語多功能字庫-「強」漢語多功能字庫-「彊」,强烈推薦這個網站)

「强/強」的這個假借用法出現的時間很早,比如秦李斯《嶧山刻石》中就有「滅六暴强」句:

傳統的字書一般從《說文》之說(強,從虫,弘聲),認「強」為正字(如下圖《說文》),所以也可以說文字改革委員會把「强」扶正了。

可以注意到這裏徐鍇也提到「弘與强聲不相近」,質疑許慎「弘聲」的說法。由於我不了解相關的音韻學知識,在此就不多作探討了。


即在官定正字的層面上,可以說「把『強』改成了『强』」,但需要注意辭書的正字有時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比如後文列舉的文字改革之前「强」的用例)。

而且實際上「强」反而更符合古文字字形,而舊字書認為是正字的「強」「弘」反而是後來訛變來的(漢字書寫中經常不分「厶」「口」,比如「兌-兊」「船-舩」),如圖:


(「强/強」是否真的是以「弘」為聲旁,本文不作探討,暫且採信《說文》的說法)


(古文字字形來自小學堂網站: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包括上邊《嶧山碑》中的「强」:

可以發現寫成「口」的「强」實際上是保留了古文字的字形。而且即便「强」在歷史上被字書判作「俗字」,也在從先秦到現在一直流傳了下來。

從歷代的字形材料可以看到,雖然「強」自從東漢時許慎撰《說文解字》以來長期處於「正字」的地位,「强」「強」在秦以後到民國的兩千多年時間裏一直是並存的。

(碑刻字形資料來自拓本文字數據庫:coe21.zinbun.kyoto-u.ac.jp

然後時間到了 1955 年,文字改革委員會整理異體字,選了「强」作為正字。

至於為什麼《第一批異體字表》這麼決定,我猜可能只是承認了當時印刷字體的實際用例情況(誠然《一異表》在許多正字的選定上並不客觀描述當時的語文事實或者遵循傳統,比如廢用「」「」「」等字,有偷跑簡化字之嫌)。我感覺見過不少文字改革前的鉛字明體「强」(注:明體即宋體),但好像沒怎麼見過「強」。(甚至上邊圖裏《一異表》的「強」字明體字例都明顯像是臨時改刻的)

比如我翻了一下手機相册裏從知乎和其他網站上收的圖,馬上就發現了不少:












還有這個繁簡字形紊亂時期的例子,雖然仿宋(國產)用「強」,明體仍然是「强」:

當然這個是在《一異表》之後了,參考價值不是很大。鉛字時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字體中慣用不同的字形/寫法並不稀奇,比如文字改革之前的印刷品的字體往往是正楷用「為」,明體用「爲」(我還沒見過各國文字改革之前鉛字明體用「為」的),如下圖:

這是因為字模的來源不同:正楷是國貨——書法家遵循楷書傳統的習慣,喜歡寫「為」;而明體是從日本進口的——日本人按照《康熙字典》做字,而《康熙字典》只有「爲」而沒有「為」。

我懷疑可能是日本那邊做明體鉛字字模就沒做「強」(《康熙字典》中「強」「强」二字兼收,以「強」為正)。因為鉛字印刷明體字中大量出現「强」字形並不是中國獨有的情況,而是在戰前東亞漢字圈各國的印刷品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此時東亞漢字圈的明體字字模基本上都出產自日本)。

比如二戰時的日本報紙:

用了「强」;

1934年的朝鮮報紙:

也用了「强」;

甚至臺灣解嚴時(1986年)的報紙:

還在用「强」。請注意,此時臺灣當局的「國字標準字體」早已發佈(「1982年頒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即當時臺灣「教育部」定的正字是「強」。不過當時臺灣印刷物上的這些字體(除了楷體)肯定都是從日本過去的,估計也不怎麼考慮「國字標準字體」的要求。

至於為什麼明體要用「强」,或許是因為方形的「口」比「厶」更容易鎸刻字模,又或許是「口」相較「厶」更符合明體字方方正正的結字格調/字形美學。之前有答主根據資料推測可能是避乾隆「弘曆」諱,但不太好解釋為什麼近代日本和朝鮮的鉛字印刷物也出現了大量的「强」(揀字習慣),或者說為什麼日本字模製造廠商多用「强」而少用「強」(字模來源)(又或許是避諱寫「强」的習慣通過某種方式影響到了日本?)。總之,說一千道一萬,「强」並不是《一異表》突然冒出來的東西,而且在《一異表》發布之前大概還用得挺普遍。

另外,選「强」做正字明顯也迎合文改委整理字形時「簡併構字部件」的原則(因為簡化字要用到「虽(雖)」)。至於「强」符合歷史上許多楷書字例乃至秦刻石的字形,應該不是什麼主因,理據不是文改委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概就是因為這兩點原因(鉛字排印的揀字習慣、部件簡併),文改委選了「强」而不是筆畫少一筆的「強」。(當然揣測文改委的擇字動機是很蛋疼的事兒,很多東西不講道理的。就為了省一筆的簡化字多得是,有湊字數指標的嫌疑)

我個人來說,還是覺得「强」更好寫的,所以我也不是太喜歡用「強」。我估計文字改革之前「強」「强」大概算是勢均力敵(「强」用例極多、而「強」又是傳統的「正字」),不好說哪個佔優勢。戰後正字時「各地標準選了哪個」恐怕是偶然性成分居多(當然事實是只有大陸選了「强」,其他的像臺灣省的蔣記國府、日本都是按舊字書取「強」;北朝鮮不用漢字了;韓國沒有做漢字標準化的工作,到新千年以後也基本不用了)。


至於韓國,應該說他們並沒有什麼自主性,鉛字時代漢字的字模一般是從日本引入的,等於說是別人給什麼就用什麼(總的來說當然還是我們文字改革之前用的傳統漢字),有用「強」的:

戰後韓國的印刷品裡經常零星冒出幾個日本的簡化字來,比如上圖中出現的「党」「亜」。

也有用「强」的:


在naver的報紙數據庫中分別檢索「强」和「強」:


可以發現一直是共存的,而且從具體分佈上來看「強」是在戰後才大量湧現的(應該和日本取「強」為正字有關),戰前基本上全是「强」。從總數上看「强」(45546個檢索結果)遠多於「強」(5951個檢索結果),印證了舊時印刷明體字常用「强」的感覺(基本上可以說是實錘了)。

也就是說戰後韓國沒有做這個漢字標準化的工作(而且之後逐漸就不用了),和民國時一樣用哪個的都有。

更新:找到了「強」的例子了,民國初年《國音字典》的鉛字明體還在用:


但是似乎民國初年的鉛字明體還有一些國貨(例如上海美華書館),與後期有所不同,尚待研究。

另外,民國時的民間辭書比如《辭海》《中華大字典》仍然是按照傳統字書的觀點認「強」當正字的:

這也能反映出文改委定正字不怎麼考慮文字學規矩的特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强」也可以說是俗字上位。

這個「強」也刻得很業餘……我們都知道字典怎麼說和實際怎麼用脫鈎也是很正常的事,我仍然維持「到文改時『强』已經普遍慣用」的推測。



另外我再提一個例子:「决」

比如:





把視線放到整個漢字圈裏,比如戰前(1934年)的韓文報紙:


以及二戰時的日文報紙:

似乎已經普遍地慣用或者說經常使用「决」而非相沿的正字「決」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文改委才順水推舟扶「决」上位:

更新:也有用「決」的:

民初《國音字典》

1956年《人民日報》



最後,漢字相關的知識和資料,我向大家推薦這個知乎專欄:




  

相关话题

  古代日本和朝鲜在使用汉字前没有发明出文字吗? 
  为什么在很多公文中一定要用「〇」而不是「零」? 
  如何看待黄圣依在节目中把淦读成筋? 
  鉞王鳩淺是怎麼被考據成越王句踐的? 
  恢复传统字只需要多学四百多字而已,没有多大的成本,为何不予恢复? 
  为何biang(U+30EDE)没有被简化? 
  你觉得哪个繁体字简化得最好?哪个繁体字简化得最差? 
  孩子问:「鸟」字为什么读 niǎo,不读别的?汉字的读音是怎么演变的? 
  为什么在很多公文中一定要用「〇」而不是「零」? 
  「瓩」是自何时改为「千瓦」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穿越小说《草清》?
下一个讨论
白帝城托孤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