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贞观之治是强于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的意义也大于隋朝的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的疆域大部分是篡取自北周。而贞观之治的疆域是唐朝自己打下来的。
贞观之治的政治清明程度强于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隋朝疆域里没有漠南、西域、漠北。即使隋朝顶峰疆域大业五年也没有漠南、漠北、大部分西域。突厥只是名义称臣于隋朝,而且很短暂。隋朝没有在漠南、漠北西域等地设置统治机构。
贞观之治,唐朝疆域里有漠南、西域、漠北等地。贞观年间,唐朝击败多个外敌,并且扩张占据了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并且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统治,使唐朝开始统治这些地区。
唐朝真正统治了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唐朝不仅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还能在当地任免、处置官员,征兵,并且控制了当地的政治、军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税,而唐朝对河套、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统治还要强于对漠北的统治。
而开皇年间人口多于贞观年间人口,是因为开皇年间有北周留下的丰厚产业(其中包含大量实际人口),而贞观年间前面是隋朝杨广造成的巨大破坏、人口锐减。
北周留下大量实际存在的未统计人口,隋朝极端大力的清查北周、陈留下的人口,使得开皇年间人口数据达到870万户,这其实绝大部分是北周留下的人口、以及陈留下的人口。 而隋朝杨广造成严重的人口锐减,导致隋末唐初只有200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武德年间还有杨广留下的严重大乱,人口很难增长。贞观元年人口也就200万户。
但是,李世民贞观年间,在人口这么少的情况下,既保证了华夏的安宁与发展,又击败多个外部强敌,扩张占据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广大疆域,还使松外诸蛮、青海吐谷浑等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 同时,华夏人口从200万户增长到接近380万户,这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时期之一。
(因为各时期的初始人口、时期长短往往不同,所以应该用比较各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来比较各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计算“人口年均增长率”时别忘了要开年数次方。贞观年间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时期之一。)
北周都没摧毁各地的华夏学校。但是杨坚却摧毁了各地的华夏学校。《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九记载,隋文帝废除各地学校,“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隋文帝还摧毁了邺城、建康等华夏的历史名城。
李世民则是发展各地的华夏学校,发展华夏文化。
李世民用各种措施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而杨坚则抑制工商业。杨坚让令狐熙“禁游食,抑工商”,并且还下令其他地区的官员也学这“禁游食,抑工商”的做法,还把“禁游食,抑工商”的令狐熙“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在统一难度、统一过程中击败的强敌、统一过程中占据的疆域大小、统一之后扩张占据的外围疆域、给下一代留下的疆域 等各方面,李世民都远强于杨坚。
杨坚直接取得了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只要正常操作、不胡作非为,就很自然的能做到开皇之治。
而做到贞观之治的难度就要高太多了。
隋朝大部分江山是篡取自北周的。而唐朝江山是李渊李世民唐朝自己打下的,而且大部分是李世民打下的。
隋朝的绝大部分疆域是篡取自北周的。隋朝杨坚是篡取的北周的中原、河西、陇右、河套、安南、云南、半个南方。然后杨坚依靠北周的丰厚产业打下另外半个南方。
爨氏、云南是在隋文帝时期脱离了隋朝,自此以后云南永远脱离了隋朝。
唐朝江山都是李渊李世民唐朝自己发展力量、自己打下的,其中大部分是李世民打下的。
李靖李孝恭打下南方、安南。李世民打下中原、河西、陇右、河套。 李世民还打下了漠南、漠北、西域。
北周已经结束了之前数百年分裂局面的大部分,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只剩下弱小腐化的陈。北周已经有统一之势。然后杨坚直接篡取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依靠北周留下的强大国力,顺势灭陈统一。
隋朝杨坚不仅直接篡取了北周的庞大疆域,而且篡取了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存在的未统计人口。隋朝极力清查人口(中国古代其他王朝没有像隋朝这么极端清查人口的),使得隋朝开皇年间的人口数已经达到870万户,这大部分是北周留下的大量实际人口。
汉人的家产不是杨坚保住的。杨坚篡取北周江山,这跟什么华夷之辨、华夏正朔无关,与汉人鲜卑无涉。杨坚班底中,有相当程度的鲜卑人参与其中。
北周-隋的统治阶级,是由鲜卑人和汉人融合而成的,但要注意的是,当时鲜卑人本身就是高度汉化的,当时鲜卑人与北方汉人二者基本没有本质区别。无论是否有杨坚隋朝取代北周,汉化都是必然的。本来最有可能执政的赵王宇文招,“幼聪颖,博涉群书,好属文,学庾信体,词多清丽”,汉学修养极深,即使赵王执政,也会继续推行鲜卑与汉人的融合、汉化。
隋朝同北周一样,鲜卑贵族仍然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统治集团里的鲜卑人——上自三公、三师、十二卫大将军,下至刺史、总管,比比皆是——在隋朝统治集团里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很重要的位置,是隋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周都没摧毁各地的华夏学校。但是杨坚却摧毁了各地的华夏学校。《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九记载,隋文帝废除各地学校,“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隋文帝还摧毁了邺城、建康等华夏的历史名城。
北周后期、隋初,北周留下的情况是中原王朝、华夏非常强大,突厥无力入主中原。
北周时期突厥室点密西征,西突厥已经形成并割据行政,突厥实质分裂。 之后突厥攻隋时,杨坚还没派人离间的时候,突厥到隋朝边境的就只有可汗本部,而突厥其他各部大部分军队根本没来。隋朝杨坚一面利用突厥的内部矛盾、一面军事打击,暂时使突厥名义上称臣于隋朝。但是隋朝没有在漠南、漠北、大部分西域建立统治。
隋朝杨坚时期,以及隋朝顶峰时期,隋朝在漠南、漠北、大部分西域都没有设置统治机构,都没有建立统治。
而隋末,隋朝杨广严重削弱了中原王朝、华夏,人口锐减到200万户,而且严重分裂内战,而隋末东突厥崛起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隋末东突厥不仅有西域、漠南、漠北、河套、东北,而且隋末东突厥把河西、陇右、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要入主中原。
隋末突厥有实力入主中原。 是李世民阻止了突厥入主中原。
李世民面对的隋末东突厥 远强于 杨坚面对的突厥。但是李世民的表现远强于杨坚。
汉人的家产其实是李世民保住的。
然后,李世民出兵攻灭突厥国、西域诸国、薛延陀国等等,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并且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真正的统治,使唐朝开始统治这些地区。
唐朝真正统治了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唐朝不仅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还能在当地任免、处置官员,征兵,并且控制了当地的政治、军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税,而唐朝对河套、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统治还要强于对漠北的统治。
李世民唐朝还出兵攻灭吐谷浑国,击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等等,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松外诸蛮投降于唐朝,吐蕃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历史大家、隋唐史泰斗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还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世民,李世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击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历史大家、隋唐史泰斗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隋朝杨广过度残暴征敛与统治,造成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分裂大乱,远比南北朝分裂大乱严重的多。隋朝杨广严重削弱了华夏。 而且隋朝杨广造成了外敌突厥空前强大,隋末东突厥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强盛程度,将要入主中原。隋朝杨广还造成人口锐减到200万户。
隋朝杨坚接手的是北周的丰厚产业。但是李世民面对的确实隋朝杨广留下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杨广已经把疆域丢尽了,然后,李渊李世民才起义。之前太原的军队大部分被杨广调走损失了,然后才让李渊当太原留守,李渊的太原留守的官职没有多大势力。李渊李世民起义时只有3万人、这3万人还大部分是李渊李世民自己招募训练的。李渊李世民起义时只有太原一地,几乎没有地盘,连太原还是李渊李世民用自己招募训练的军队控制的,而周边其他地区并不服从李渊李世民。连近处的西河郡都不服从李渊。
李渊李世民是依靠自己突出的政治、军事能力,击败敌人,扩张地盘、军队,在击败更强的敌人,再扩张地盘、军队……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做到统一,结束隋末严重分裂大乱。
而且,在李渊李世民一边进行统一战争,一边还抵御突厥,阻止了突厥入主中原,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
隋末,在李渊李世民起义之前,隋末东突厥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强盛程度,隋末东突厥不仅有西域、漠南、漠北、河套、东北等地,而且隋末东突厥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严重削弱了华夏,人口锐减到200万户。而外敌隋末东突厥却崛起达到空前强大,东突厥不仅占据了西域、漠南、漠北、河套、东北,而且把河西、陇右、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 突厥可汗还要入主中原。
“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
“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因为隋朝杨广留下的恶劣形势,李渊起义时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才暂时结好突厥,不久之后,李渊李世民很快就与突厥开战。 李渊李世民唐朝一面多次与突厥交战,抵御突厥,阻止突厥入主中原,另一面逐步攻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 李渊李世民唐朝击败多个敌人,扩张占据地盘,统一中原与南方,占据河西、陇右。
然后,贞观年间,李世民唐朝出兵攻灭突厥国、西域诸国、薛延陀国等等,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在这些地区设置统治机构,并且建立了统治,使唐朝开始统治这些地区。
李世民唐朝还出兵攻灭吐谷浑国,击败吐蕃、西突厥、高句丽、松外诸蛮等等,吐谷浑成为被唐朝控制的下属,松外诸蛮投降于唐朝,吐蕃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丽称臣于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复奏等等制度设计。
唐太宗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进了唐代的水利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更对其后的朝代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逐步发展出来的。
三省六部制来源于魏晋。
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五省六部(五曹六部),到了周隋时期,因为其中两省太无用,而演变成为三省六部。唐朝唐太宗实际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到了宋朝,三省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名为三省,但是实质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经被转移到其他机构。六部继续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开始的。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有了允许投牒自进的萌芽。反而是隋朝没有做到允许投牒自进。隋朝那所谓的“科举”既没有做到允许“投牒自进”,也没有考试黜落法,没有打击门阀贵族阶层的作用。与之前相比,隋朝没有增加削弱门阀贵族的作用,更没有为寒门、平民开辟新的仕途通道、上升通道。 后来唐朝做到了允许投牒自进、并且有考试黜落法。唐朝为寒门、平民开辟了新的仕途通道、上升通道。
唐朝、宋朝、明朝都做到了允许投牒自进、并且有考试黜落法。
(《晋书·柳毅传》)为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到东晋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叶以后,人们便采取“罢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门资,九流常选,试经授官”等强化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的措施。公元505年,梁武帝“诏开五馆,建立国学”,规定凡五馆就读学生均可参加考试,“其射策通明者除为吏”。(《梁书·儒林传序》)公元509年,梁武帝再次颁布“不拘门资,考试取才”的诏令,规定“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梁书·武帝纪》)北齐时代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且考试管理更严格,考试时“皇帝常服乘兴,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呼起立席后,饮墨水,脱容刀”。
( 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的诏书,看隋的记载,都没有允许“投牒自进”。隋唐宋元明的记载里,隋朝都没有允许“投牒自进”。 只有距离隋朝一千多年以后的清朝的一个人幻想出隋朝允许“投牒自进”,既跟隋自己的记载不符,又跟唐宋元明的记载不符,清朝这个人的记载不可信。事实上,隋朝没有做到允许“投牒自进”。 )
看隋朝杨坚、杨广的诏书,只允许高官特别推荐的人参加,没有允许“投牒自进”,并不具备科举的本质与主要特点,反而在实质上仍然是察举制(如果隋朝这算是科举的话,那么早在汉朝就已经有科举了)。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朝。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实行的实质却仍然是察举制,具体见研究过科举制的历史学家何忠礼的《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金铮 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隋朝隋文帝、隋炀帝都没有做到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而只让高官特别推荐人。隋朝没有开辟新的晋升通道,没有为寒门、以及平民开辟新的社会晋升通道。
唐朝开始做到了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这才开辟了新的晋升通道,为寒门、以及平民开辟了新的社会晋升通道。
关于李世民杀兄弟,那是因为之前他兄弟先出招要害死李世民,李世民幸运的没死,然后李世民当然有足够的理由反击、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他的兄弟。这种情况下,李渊的嫡子只剩下李世民还活着(李渊虽然还有其他庶子,但此时只有嫡子李世民了,而李渊、李世民都是特别宠嫡子的),而且李世民在打天下过程中立下多次关键大功(李世民在打败薛仁杲、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的过程中亲自指挥、参与了多次关键大胜,大部分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的),李渊当然让李世民当太子、并且即位了。
而杨广不同。杨勇没有先害杨广,反而是杨广先害杨勇,并且最终杀死杨勇。
杨坚篡取北周江山,篡取丰厚产业,杨坚还把北周宗室几乎杀尽。
《廿二史札记》卷十五: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宇文氏子孙以次诛杀,殆无遗种。今以《周书》考之,周文帝子,除宋公震、譙王儉、冀公通先卒,衛王直先以罪誅外,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皆被殺。而并殺招子員、貫、乾銑、乾鈴、乾鑑等;純子謙、讓、議等;盛子忱、悰、恢、懫、忻等;達子執、轉等;逌子祐、裕、禮、禧等。而震之子實、儉之子乾惲、通子絢亦被殺。于是周文帝子孫盡矣。節閔帝一子康先死,其子湜亦被殺。于是節閔子孫又盡矣。明帝子畢王賢、酆王貞皆被殺。并殺賢子宏文、恭道、樹孃等;貞子德文等。于是明帝子孫亦盡矣。武帝子漢王贊、秦王贄、曹王允、道王充、蔡王兌、荊王元皆被殺。并殺贊子道德、道智、道義等;贄子忠誠、靖智、靖仁等。餘本無子。于是武帝子孫盡矣。宣帝子靜帝既為隋文所害,餘子鄴王衍、郢王術皆幼而被殺。于是宣帝子孫又盡矣。其宗室內:宇文冑以起兵應尉遲迥被殺。又宇文洽、宇文椿及子道宗、本仁、鄰武、子禮獻等;宇文眾及子仲和、熟倫等,皆被殺。惟宇文洛以疏屬幼年,得封介國公,以為隋賓。未幾,又斃之。於是宇文之宗族,亦無在者。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
在征高句丽方面,贞观年间李世民的表现远强于开皇年间杨坚的表现。(当然,这两者的表现都远强于大业年间杨广的表现。)
开皇年间杨坚的表现:
开皇年间杨坚出兵30万征高句丽,还没开打,隋军自己就运输跟不上,军中乏食,遭遇疾疫。结果还没杀获任何一个高句丽人,隋军就返回了,而且30万隋军却已经死亡十分之八、九。
《资治通鉴》开皇十八年:高丽王元帅靺鞨之众万馀寇辽西,营州总管冲击韦走之。上闻而大怒,乙巳,以汉王谅、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将水陆三十万伐高丽。
《资治通鉴》开皇十八年:汉王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周罗睺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飘没。秋,九月,己丑,师还,死者什八九。
《隋书》帝纪第二:乙巳,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九月己丑,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大业年间杨广的表现:
隋炀帝杨广一征高句丽时,杨广的错误指挥导致惨败。杨广下达了错误命令,导致诸将奉旨不敢赴机,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隋朝大军损失惨重,损失的隋军超过34万(来护儿之败,隋军精甲4万损失惨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宇文述九军之败,30万5千隋军,只有2700人逃回,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这还没算损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数次大战损失的隋军),隋朝民夫、粮草兵器资储也大量损失。百姓被隋炀帝的残幉暴征敛与统幉治逼的没活路,纷纷起幉义,王薄、豆子颃、窦建德等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
《隋书》:“大业七年,帝将讨元之罪,车驾渡辽水,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率兵出拒,战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櫼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者,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贼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 《资治通鉴》大业八年:护儿不听,简精甲四万,直造城下……伏兵发,护儿大败,仅而获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资治通鉴》大业八年: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
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时,后方杨玄感起事,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全被高句丽缴获。杨玄感这贵幉族造幉反,却被隋炀帝迅速剿灭了,贵幉族门阀无力动摇隋炀帝的统幉治。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高句丽王表面上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之前投奔高句丽斛斯政,但是高句丽仍然不放还俘获的大量隋人。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炀帝下令征高句丽王入朝,高句丽王却没有来。隋炀帝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但最后没有成行。
隋炀帝对高句丽的数次战争,使隋朝大量军队与百姓丧生,损失了巨额物资,还扰乱了正常生产秩序、破坏了隋朝的经济。过度残暴征敛逼的隋朝中原与南方各地百姓农民没有活路,中原与南方各地百姓农民不得不纷纷起义。愈演愈烈的农民起幉义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等等屡次消灭隋军主力,使隋朝统幉治崩溃、名存实亡。
隋朝杨广三征高句丽,杨广的错误指挥导致华夏损失惨重,严重削弱了华夏,华夏大乱,而高句丽还在,还俘获大量隋人不放还。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不是说征高句丽不对,而是要看征高句丽的方式。隋炀帝杨广这样征高句丽,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
贞观年间李世民的表现:
唐太宗征高句丽,与隋朝杨坚、杨广的表现有天壤之别。唐太宗征高句丽,唐军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个强国,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败了,仍然被唐高宗攻灭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消灭大量高句丽军,攻破高句丽10座城,而唐军的损失极小,无论在作战中还是在撤军的时候,唐军的损失都极小。只是因为唐太宗在对外事务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才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成功。唐太宗是因为没有攻灭高句丽而后悔。 唐太宗已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句丽。而且唐太宗征高句丽,唐军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与损失,《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可见,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军总损失接近2000人,战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军打下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还斩首4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还缴获大量马、牛、装备、物资。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唐军是多次胜利,其中单是击败高延寿高惠真的那次胜利,唐军不仅消灭大量高句丽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唐军击败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的那次,唐军是以少打多还做到了包围敌军(古代其他顶级将领也有几个做到以少打多包围敌军的),并取得大胜,高延寿高惠真率馀众依山自固,没有退路,于是投降于唐军,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馀众是三万六千多人,这是之前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被唐军包围并打的惨败之后的馀众,这之间少了的那11万多军队大部分是被唐军消灭了,唐军在这一战消灭的敌军远超过2万数倍,还有三万六千多敌军投降于唐军。唐军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高丽(高句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帝夜召诸将,使李勣率步骑万五千阵西岭当贼,长孙无忌、牛进达精兵万人出虏背狭谷,帝以骑四千偃帜趋虏北山上,令诸军曰:"闻鼓声而纵。"……帝望无忌军尘上,命鼓角作,兵帜四合,虏惶惑,将分兵御之,众已嚣。勣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延寿收馀众负山自固,无忌、勣合围之,彻川梁,断归路……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入辕门,膝而前,拜手请命……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高丽震骇,后黄、银二城自拔去,数百里无舍烟。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纪十四:高丽(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龙门人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之后,唐太宗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征高句丽,也都取胜了。
再之后,唐高宗时期,唐朝攻灭了高句丽、百济。
(唐太宗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最后唐太宗是从容班师。班师时唐太宗还耀兵于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迹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辞,唐太宗赞赏安市城主的坚守与忠诚,赐给安市城主缣百匹。之后的返回路上,唐太宗听说太子来了,为了尽快见到太子,唐太宗还骑马奔驰,这种情况下骑马奔驰,由此可见,在征高句丽以及班师过程中,唐太宗显然没有受伤。
《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先拔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将步骑四万为殿……”“丙辰,上闻太子奉迎将至,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渝关,道逢太子”。
而那些说唐太宗在征高句丽时受伤被射瞎一只眼的说法是近代朝鲜半岛小说伪造出的谣言,之前的古代汉人史料、朝鲜半岛史料里都没有这事。)
另外,专业研究著作《唐征高句丽史》、《唐丽战争史》、《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都证明了,唐太宗征高句丽,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胜;贞观年间唐军大胜高句丽,只是未灭高句丽而己。
杨坚直接取得了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只要正常操作、不胡作非为,就很自然的能做到开皇之治。
而做到贞观之治的难度就要高太多了。要做到贞观之治,首先,面对是隋朝杨广造成的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全国人口锐减到200万户,而且严重分裂、严重大乱,同时外敌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将要入主中原,华夏面临灭亡的危险。
李世民既在统一战争中亲自指挥取得多次关键大胜,攻灭最难的攻灭的多个割据势力,做到统一,结束隋末严重分裂大乱,又抵御突厥,阻止突厥入主中原,多次与突厥大战,并且分化突厥,削弱突厥可汗的实力与威望。
然后,在全国只有200万户这么少人口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华夏的安宁与发展,又要对付隋末周边崛起的多个外部敌人。
武德年间李渊李世民唐朝多次与突厥大战,抵御突厥,还分化突厥,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实力与威望。 贞观年间,李世民训练了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并且善于用人,选用了军事水平特别高的将领,使得贞观年间唐军的对外作战以少胜多、击败多个外敌,同时用的军队较少,用的时间较少,对华夏百姓的负担较小。
例如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时,只用愿意跟随出征的人,而且军队规模不太大,即使愿意出征的人里也有一部分没能出征。 而且李世民征高句丽,其实取得了胜利,唐朝的战果远大于损失,与战果相比,损失微不足道。只是李世民对自己要求特别高,才因为没灭亡了高句丽而说没成功,而后悔。
《资治通鉴》唐纪:上曰:“……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资治通鉴》唐纪: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四:刘仁轨……仁轨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见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 (这说的“百姓人人投募,争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征”是指贞观、永徽年间,包括了李世民的贞观年间。)
之前隋朝杨广造成的隋末大乱对人口、物资、经济等等各方面都有极其严重的破坏,隋末唐初只有200万户人口(《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但是唐太宗以这么少的人力物力,却建立了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军队,不仅四面扩张作战取胜,扩张占据河套、漠南、西域、漠北等等广大外围疆域,而且同时保证了绝大部分华夏百姓的安宁,保证了华夏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兴修了数十处水利工程;而且在贞观年间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人口从约200万户增长到近380万户,这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时期之一。
(因为各时期的初始人口、时期长短往往不同,所以应该用比较各时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来比较各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计算“人口年均增长率”时别忘了要开年数次方。贞观年间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的时期之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没有百姓农民起义,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并不是百姓农民起义,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时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钱造船导致蜀人生活困难,唐太宗知道之后,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钱造船。
没法比,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盛世。
即便勉强相比,贞观之治也强于开皇之治。
隋文帝以外戚身份篡权,得国不正,心中有鬼,对文武大臣(尤其是威望极高的大臣)始终心存疑忌。
唐太宗在天下大乱之际,率领义军东征西讨,建立卓越功勋,以至于皇帝封无可封,其威望不是杨坚可比的。
隋文帝虽说统一南北,但承继的是北周的庞大基业。在这个基础上,勤俭治国,减税富民,整饬吏治,开创一系列新制度,使经济迅速繁荣,在外交上离间突厥,使其俯首称臣,后人称为“开皇之治”,但他亲手给隋朝埋了一系列的雷。由于得国不正,心里有鬼,再加上他缺乏洞察,性情猜忌苛察,很怕将来也有人步自己后尘篡权,所以在执政后期听信谗言、滥杀大臣,可谓自毁长城。在继承人问题上,失去判断,被杨素和独孤氏左右,最终选中了杨广这个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小人。
唐太宗开国有功,但背负着“杀兄囚父”的恶名,承继的是一个饱经战乱的局面。在这个基础上,广纳人才、从谏如流、完善制度、大兴教化,使得国家迅速富强,然后不失时机地征伐外患,基本上不动则已,动则灭国,文治武功实为罕见,后人称为“贞观之治”。与隋文帝不同,唐太宗睿智自信、豁达大度,与大臣们建立了一种亲密、互信的关系,君臣之间多能善始善终。在继承人问题上,虽然一波三折,但“李治+长孙无忌”这对组合基本还是合格的,既避免了兄弟相残,又能保证政策的延续。
综合来看,一个是承续庞大基业后再创治世,一个是大乱之后大治。一个在治世中埋下地雷,一个深谋远虑保证了未来的政局稳定。
本质上看,是杨坚和李世民两个人生命层次的较量。前者有德而无道,与后者相比要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