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男主角沈星移的化名就用了康有为的康字。
因为历史书的缘故,康有为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致力于维新的进步青年的形象。
直到我了解到了历史的真相。(很长,不耐烦可以直接看最后两句。)
康有为最著名的两个功绩一个是“公车上书”一个是“百日维新”。这让我们大部分人对康有为的印象是不顾自身功名,一心只为国家富强,虽然君主立宪制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已经是进步思想了。
然而真正的历史真相是:
根本没有康有为所说的公车上书。
我们看到的公车上书来自于康有为自我编撰的《我史》,漏洞百出,谎话连篇。
我们认知中的公车上书是这样的: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事实是:康有为组织的此次上书根本没有付诸实施,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都察院递交过什么上书,只是在门口闹了一场而已。
相关证据是很多的,康有为一再声称上书之所以未成,是因为都察院拒收。这是对都察院的严重诬蔑。事实上,都察院在1895年的上书大潮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洪良品、余联沅、褚成博、王鹏运、丁立瀛、庞鸿书、刘心源、高燮曾等20余名都察院御史都曾上奏极谏,有些甚至连上数折;当日实际主持都察院的三位堂官,裕德、沈恩嘉和寿昌,都上奏反对和约,主张再战,是1895年上奏浪潮中品级最高的堂官。说都察院守旧顽固拒收康有为发起的上书,完全不符合史实。
康有为说四月八日都察院以和约已成,再上书于事无补为由拒绝接受和代递自己的上书。这同样不符合史实。据茅海建教授考证,就在四月八日当天,都察院还向朝廷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15件之多!这些奏折最晚递至都察院的时间是四月六日; 四月九日,都察院又代递了10件条陈,条陈上注明的投递日期,有三件赫然正是四月八日;四月十一日、十五日,都察院再次代递了9件条陈。其中两件条陈注明投递日期为四月十日,一件注明投递日期为四月十四日。
康所谓四月八日都察院不接受上书,显然是谎言。事情的真相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都察院递送上书。对此,1895年夏天在上海出版的署名为“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的《公车上书记》一书本有明确交代:“是夕(四月八日)议者既归散,则闻局已大定,不复可救,于是群议涣散,……而初九日松筠庵之足音已跫然矣,议遂中寝,惜哉惜哉。”——所谓“议遂中寝”,意思就是根本没有去都察院上书。
1895年有没有“公车上书”?当然是有的。自当年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反对和谈的奏折、电报多达150余次,参与人数超过2000余人次。其中各省封疆大吏过半数参与其中,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诸部官员均有大规模联名上书,官员们早已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抵制和约的上书运动。在官员们的策动下,入京会试的举人们的热情同样高涨,各省公车自行联名上书有31件,共1500余人次签名。至于康有为在松筠庵所组织的那场签名,因未曾前去上书,在当时并无政治影响力。
也就是说,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一个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们组织操作,各省公车参加的公车上书;一个是康有为在《我史》中伪造的“公车上书”。1895年,没有什么“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至于百日维新,也是康有为的自我吹嘘。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骨干中坚,实际上为光绪帝周围的一品大臣翁同龢(1830~1904)、杨深秀(1849~1898)等“帝党”;而后期具体执行者为“军机四卿”或“四章京”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四人。皆由光绪帝授予四品卿衔,参与新政,当时有关新政的诏书全由四章京代皇上草拟(章京,官名,清代军职多称章京,为满语的音译,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也称章京)。四章京掌握实权,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是“名为章京,实为宰相”。
而1898年6月某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一口广东官话,光绪听不懂),只委以“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的六品小官(行走,清朝制度,不设专职的官员或不专任的官员叫作“行走”)。实际上并没有像对待“军机四卿”那样特别重用。
后来康有为更假传圣意,说光绪帝曾允他直接晋见,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还自吹他呈折子可直接递交光绪帝,其实变法时他所有的折子都是通过都察院间接递交的。
只是因为“军机四卿”都被处死了,康有为流亡国外,方有机会对于华侨们吹嘘自己,抬高自己在百日维新中的地位,以便进行募捐,积聚资产。
康有为还ps(用双重曝光将两张照片合二为一)了自己和光绪皇帝见面的照片,用假照片吹嘘自己和光绪皇帝一见如故。
我们来看看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后都干了些什么。
第一件:涉嫌“剽窃”张之洞门生廖平两篇文章《知圣篇》和《辟刘篇》,也就是说当年极大地震动中国朝野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是抄袭之作,原因是在北京碰壁的康有为急于马上在学术界奠定自己的地位;
第二件:公车未上书,只是在松筠庵门前召集了各省举人,准备上书,但终究没上,原因是康有为从一个内线太监那里得知他可能考上了进士,如果他带头上书,眼看就要到手的进士“学位”就会被取缔,他追求了多年的功名将前功尽弃;
第三件:为了取悦于光绪帝,也为了用手中仅有的权力泄私愤、报私仇,康有为制造“莫须有”的罪名,硬把许应当作反改革的典型查办,许被罢官;
第四件:假传圣意,说光绪帝允许他直接晋见,还说他上呈的折子可以不通过都察院传递,直接递给光绪帝,其实变法后他所有的折子都是通过都察院递交的;
第五件:制造“伪诏”诱劝袁世凯发兵包围颐和园。光绪帝给杨锐的诏书中只说要缓和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康有为却要“围园杀后”救皇帝,因而制造伪诏;
第六件:错信袁世凯,康党中人都说袁世凯不可信,但康有为固执己见,强逼毕永年充当“敢死队长”,强逼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结果袁世凯告密,但戊戌政变不是因为袁世凯告密发生的,荣禄是在戊戌政变后才被调进北京的;
第七件:戊戌政变的直接原因是伊藤博文的来访,此前康有为向光绪帝大力推荐伊藤博文,并倡议与日本、英国等国“合邦”,其实就是卖国,也就是说康有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权欲,不惜卖国,充当汉奸。他与李提摩太交往多年,而李提摩太全是利用他,已经制订好了完备的分割中国的计划,只等他上套;
第八件:为了掩盖“围园杀后”的计谋,逃到日本后软禁王照;
第九件:曾写信给日本“大同学校”的康党,叫他们“不得招待孙逸仙”,因为怕孙中山革命党的“恶名”影响他成为真正的帝师,流亡到日本后孙中山曾经求见,康有为又以带血诏的钦差大臣自居,说孙中山是“著名的钦犯”,不便见面;
第十件:以假诏作虎皮在日本和加拿大骗取钱财,后辅佐张勋复辟。
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一天,他就开始策划自己的退路了,自己早早地跑道了天津,坐上了英国轮船,直奔上海,所以变法当天,康有为根本没有参与。
后来他从上海又逃到了日本。并在日本期间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又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可以说如果没有康有为假传密诏“围园杀后”,慈禧太后最初是支持戊戌变法的。就是康有为假传密诏才导致了慈禧太后翻脸无情铁手绞杀革命人士。
至于康有为的人品:
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披露了康有为两件事:一件是,康有为在陕西西安的卧龙寺参观时,将寺中多卷珍贵的古版佛经装到他的骡车上试图盗走,后被人发现并追回。还有一次,康有为向银行家余凡澄“借”一幅十分名贵的字画,试图据为己有;余凡澄多次讨要不得,便不得不派许多人到康家强行索回。
新加坡巨富丘菽园,一次性交给康有为三十万两白银的巨款发动唐才常起义。就是因为康有为私吞二十七万购买古董,只分给唐才常三万两,导致起义延期而消息走漏,后来被张之洞剿灭。
还有一条花边旧闻:
身为一个进步人士,康有为鼓吹一夫多妻制,娶了六个老婆。
总结来说,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是假的,戊戌变法没他什么事,骗了很多钱,满嘴跑火车,娶了六个老婆。
我们可能学了假的近代史。
更新:
评论区很多人都在说康有为这个南海先生换猩猩睾丸的事情。
他真的换睾丸了吗?这件事谈论的根源来自高拜石所著的《新编古春风楼琐记》此书,据书中记载,康有为在老之将至时翻看报纸,上面讲到外国的医生-沃罗诺夫最新的成果就是可以将年轻猴子的睾丸移植在人身上,由此能够暂缓衰老,还可以提高性能力。这个时候的康有为根本管不了那么多,只想“返老还童”!
接下来,康有为通过他的好朋友江逢治的介绍,虽然无缘于沃罗诺夫医生,但是找了一个医术不错的德国医生进行了睾丸移植手术,由此牺牲了一只年轻猴子。但是接下来康有为倒是真的感觉精神充沛,仿佛年轻了几十岁,但由于医学水平不高,最后康有为因为排异反应死掉了。
这个医生是存在的,沃罗诺夫这个人从事过很多次睾丸移植手术。江逢治这个人也确实有很多德国朋友,但是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这件事,所以康有为换睾丸这件事属于薛定谔的睾丸,我们没有证据不能乱说话。
主要参考文献:
高阳的《两朝帝师翁同龢》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
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邝兆江《戊戌变法前后的康有为》
要论我曾经误解最大的历史人物,当然属他了。
至于何缘由,没什么可说的。也想必很多人经历过这个阶段(当然现在仍有在停留在这个阶段的)。
总之,对于他,以及他背后的那些革命战友,我怀着感谢的态度。幸福并感激着。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贺新郎·读史》
包拯的肤色,是我长期以来一个很大的误解。
小时候特别喜欢包青天电视剧,剧中包拯的刚正不阿和那张黑脸让我印象深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包拯那张带有传奇色彩的黑脸形象都深信不疑。
直到我看了这张图:
原来包黑炭他一点都不黑!
后来读了历史,发现包拯不光脸不黑,额头也没有马蹄踩的月牙,他的传奇经历也大都是后人附会演绎的结果,这多少让我这种脑残粉有点失望。不过,虽然包拯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神,职业也不是天天断案的『法官』,但他的人生依然是开了挂一般精彩。
后世称包拯为包青天,除了廉洁无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为民做主,严厉打击不法权贵,这在古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包拯弹劾了很多『显官』:
张尧佐是宋仁宗的国丈,纯粹靠着裙带关系,被授予3个显赫官职,包拯前后6次与宋仁宗据理力争,最后将张尧佐弹劾。
宠臣王逵因为受到朝中权贵和宋仁宗的庇护,在地方上横行不法,造成极大民愤,包拯又多次与宋仁宗辩论,痛斥王逵的恶行和仁宗的偏袒,最终将王逵弹劾。
宋仁宗的亲信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贪污腐败,被包拯知道后也不放过,最后阎士良被弹劾。
据统计,因受包拯弹劾而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少于30人,包拯也因此被时人称作『包弹』!
关于包公其脸为何变黑,还要从一千年前说起。包公出生在一千年前的一个5月28号(没错,他是双子座),与传说不同的是,他家并不贫困,包拯也没给人放过牛,相反包家是书香世家,包拯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不仅成绩优异,还志向不凡,立志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公务员。
28岁时,包拯终于考中进士,如愿当上一名国家公务员,被授任大理评事,并派到江西做一个知县。
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封建主义大好青年,年轻的包拯秉持『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教导,没有选择离家赴任,而是留在合肥老家赡养父母,直到10年后父母离世才上任。
这一年包拯已经38岁了!
一上任,包拯就显示出非凡的执政才能,短短3年就调任广东肇庆市委书记(端州知府),3年后又调到开封,成了一名京官!仕途可谓扶摇直上。
在广东时,包拯写下一首明志诗,这也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诗: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简单翻一下就是:我要做个『直』男,名垂青史的大『直』男!当然,是正直的『直』。
可做个『直男』并不容易,不可避免地,他也遇到了职场『潜规则』,不过与一般人的默认甚至服从不同,包拯一上任就对各种歪风邪气进行严厉打击,『潜规则』在他这里不好使了,与『潜规则』 的斗争持续了包拯的整个政治生涯。
当时京城流传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就是说有两个地方没法通过关系『活动活动』,一个是阎王,一个是包公,在这想走后门、打点送礼,试想阎王是什么反应。。。
历史上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人品虽没问题,能力却不见得优秀,而包拯牛就牛在既有品格,办事能力也妥妥的,还比较有思想,在朝廷时能够常常规谏宋仁宗,使朝廷避免了许多决策失误。
这么优秀的公务员,自然在哪里都会发光,由于政绩卓著,终于有一天,包拯权知开封府,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委书记,但权力要大得多,此后包拯最高升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是朝廷极其重要的官职。
开封是天子脚下,所以权贵特别多,包拯上任后却一点都不买他们的账,只要有违法乱纪,必定弹劾而后快,在弹劾国丈张尧佐时,包拯讲话激动的口水都喷到了宋仁宗脸上。那么,包拯如此欺帝太甚,宋仁宗为什么不把包拯罢免了?
事实上,包拯能够『直道』而行,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遇到了宋仁宗,宋仁宗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纳谏,而且度量比较大,被称作『守成贤主』,大臣的谏言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过两天再接受......
所以皇上都敢数落,更别说那些普通的王公大臣了,一时间在包拯的治理下,搞得官不聊生,不法权贵纷纷为之敛手,朝廷刮起了一阵严明清廉之风。
包拯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猎杀鼠辈无数,却能免遭奸人陷害,这不仅是因为有『守成贤主』加持,更是因为包拯清正廉洁早已威名在外,要陷害他根本都没人信!
由于包拯能为民请命,不畏强权,所以被后世当成廉洁的化身,民间甚至视包公为神明,也就演绎出很多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所谓『奇人必有异象』,如果包公就是正常人的样子,那显然不够酷嘛,于是后世又对包公相貌进行了艺术加工,所谓『铁面无私』,铁是黑色,于是用黑脸来具象化包公的『铁面』,简直完美。
所以关于黑脸这事,虽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时至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成为公正廉洁的象征,人们用这种方式永远的纪念了受人爱戴的包公包青天。
——————————
比起上面这些回答,我认为被误解最深的人更应该是——西门庆!
作为中国四大奇书之一,「金瓶梅」已经火了400多年。多数人眼中,这本赤祼祼描绘情欲的奇书就是在告诫男人不要性生活过度,避免精尽人亡。
性能力过人的男主角、号称「山东打桩机」的西门庆,更是成为中国渣男的最典型代表。
但你一定不知道,西门庆其实也有谦谦君子的一面。
要说「金瓶梅」是一本小黄书,我不会和你辩。
毕竟就连书中最含蓄的性爱描写,也是风情旖旎,绝对是处男看不懂的水平:
二人在房内颠鸾倒凤,似水如鱼。那妇人枕边风月,比娼妓尤甚,百般奉承。西门庆亦施逞枪法打动。
但当我重读这部作品后感受到,真的,「金瓶梅」并不仅仅是一本小黄书,而是整个明代生活的「浮世绘」。至于西门庆,也不仅是个色魔淫棍——
如果抛掉设计谋杀武大郎、骗娶潘金莲等人生败笔,西门庆本应是个当代杰出直男。
1. 追梦少年西门庆
西门庆的杰出特点之一,就是极会做生意。
身为一名乡镇企业家,西门庆无疑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追求进步的好少年。他从小有个梦想,要成为全山东最能赚钱的人。
但很遗憾,小的时候他家只开了间小药店。家里资产带上不动产,折算到今天不过100万,连北京学区房的厕所都买不起。经过一番认真的市场调研,少年西门庆发现只有跻身时尚行业,才能占领金钱和地位的制高点,成为山东商圈领头羊。
西门庆接手公司后,果断从医药领域转移到时尚行业,投资缎子铺、绸绢铺、绒线铺,每月推出新款布料,目标用户直接对准爱美的姑娘们。他在那时就明白:女人的钱最好赚。
整个地区的时尚原材料市场全被西门庆垄断,一条龙经营模式,再牛逼的裁缝离了他也活不下去。
西门庆又发现了,实体店铺扩张毕竟来钱太慢,他马上转换经营理念:钱这个东西只有滚动起来才能增值。他把钱借给急需买房的白领,每月收5%利息,相当于年化利率60%,每天只需要躺在床上数钱,比买一只绩优股赚得更多。
有了原始积累就可以玩更大的资本游戏,比如投资给创业者。针对不同创业者,西门庆制定不同投资策略。对于进京赶考的穷秀才,他就是天使投资人,风险极小,回报极大。一旦秀才飞黄腾达,西门庆就会根据他们的官职和部门,划分为不同的项目,继续进行ABCD轮投资。
在西门庆的精心规划下,他投资的优质项目终于上市,为他带来倒卖食盐这种暴利机会,投资30万回报300万,真正一本万利。
6年时间,西门庆终于实现梦想。把家里的土鳖小药店,扩展成为山东最大的综合性集团,业务横跨时尚、医药、金融等多个领域,身家上亿。从灰头土脸的「西门大郎」,成长为人人尊敬的「西门大官人」。
西门庆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局限于赌博喝酒打DOTA,勤恳工作,思维敏捷,永远追求更高的目标,简直是中国新直男榜样。
如果只知道赚钱,不过是个土鳖暴发户,西门庆的生活情趣同样是直男表率。
2. 出身山东的时尚巨星
在现代,刚刚进入上流社会的土豪无一例外有个爱好:烧钱。红酒只喝82年拉菲,喝了4瓶也没发现跟2016年产的长城干红有什么区别。穿衣服必须是阿玛尼、纪梵希秀场同款,上万元的T恤穿上跟动物园50块钱3件效果一样。但在西门庆身上,找不到一点暴发户的土炮气息,穿衣吃饭处处体现品位和品质。
作为山东地区时尚行业领头羊,西门庆有一套自己的穿衣理念。第一次出场,在潘金莲眼中:
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铃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才,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侵删
西门庆这套行头放到今天,就相当于头戴绅士帽,脖系丝巾,一身亚麻西装,外加一双布洛克雕花德比鞋,搭配薄荷色长袜的感觉。品位炸裂到飞起,清河县居民区一条街,西门庆就是最亮那颗星。
出席正式场合就不能穿得这么骚,必须沉稳低调符合身份。请客人吃饭就「带忠靖冠,丝绒鹤氅,白绫袄子」。什么意思呢,白绫袄子相当于一身整齐的正装,搭配丝绒材质的披风,烛光下闪着低调的光芒。
西门庆很清楚,只有手工定制的服装才是品质保证。他会邀请当地著名设计师到家里,为自己和老婆们量体裁衣,布料一律选用丝绢、绸缎、皮草等高档面料,图案都是当季最新款,做一次衣服就要花小1万块钱。
服装如此讲究,细节上更不能马虎。西门庆每次出门都要认真梳洗,刷牙、剃须、抹发蜡一丝不苟,哪怕好基友到家里玩,也决不允许胡子拉碴双眼浮肿地见人。出门从来不坐娇子,在他眼中,大老爷们坐轿子太娘炮,只有骑马才符合新时代直男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侵删
穿着西装,梳着油头,开着宝马去路边撸串,这种画风崩坏的事情西门庆从来不干。每个生活细节都绝不含糊,吃螃蟹,要「里面酿着肉,外面裹着椒料姜蒜米儿团粉炸过」,新鲜食材精细地做,才能吃出风格吃出水平。
请朋友吃饭,土豪一般会到北京饭店点一桌满汉全席,西门庆偏偏要在家里精心布置:黄瓜拌虾仁,水晶蹄膀,干蒸农家走地鸡,哪怕是家常菜也要做得精致。再来一盘珍贵的鲥鱼,一条八百八,欢天喜地带回家。绝对不喝垃圾饮料,最爱一壶荷花酒,坚决维持宴席格调。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侵删
虽然是个刚刚走进上流社会的土豪,西门庆没有放任品位停留在城乡结合部洗剪吹,而是注重细节,哪怕在家里炖个猪头,都能炖出舌尖上中国的品质,并不是只知道撒钱的土鳖。
毕竟,任何姑娘都不会拒绝一个品位优雅的男人。
3. 关爱女性从我做起
一说到撩姑娘,十个直男九个萎。著名婚恋专家王婆曾经总结过撩妹五大法宝:潘驴邓小闲。金城武的长相,驴一样的性能力,比马云还有钱,比王宝强还能忍,每天大把时间可以用来陪姑娘。
如果按照王婆的总结,中国将会爆发大面积光棍潮,等不到今天就灭绝了。所以,别说自己长得不帅,全特么是借口。西门庆长得很帅吗?据「金瓶梅」里描述,这人「头圆项短、体健筋强、天庭高耸」,一个头大脖子短、额头占脸部面积50%、五大三粗的男人,如果靠脸吃饭,三天就得饿死。但西门庆就是能娶到8个妻妾14个情人,没有一个是霸王硬上弓,为什么姑娘都心甘情愿被他撩?
首先,他对每一个姑娘都非常尊重,面对姑娘最常做的就是「深深作揖」,一鞠躬能把腰弯到地上。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打老婆的直男癌满地走,西门庆面对姑娘的低姿态,简直是清河县一朵奇葩。这样的态度,别说潘金莲和李瓶儿了,就是现在的姑娘也得忍不住在心里加10分。
并且,整本「金瓶梅」中他完全是位和平主义者,绝不打架。要知道,西门庆从小就学棍棒拳脚,街头混帮派的时候也是好汉一条,哪怕干不过武松,干武大肯定没问题。但他很少跟人动手,性格好得人见人夸。相对于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英雄好汉,姑娘肯定更喜欢性格文雅的西门庆。
最重要的是对老婆的体贴,每个季度西门庆都会让裁缝亲自到家里为老婆们做衣服,布料要小厮直接到江南采购,由他亲自挑选。不但陪老婆做衣服,还会给出穿搭建议,体贴程度已经秒杀90%直男。
一次家庭聚会,他想起来去世的老婆李瓶儿,忽然一下就哭了。直到临死,也不忘把家里妻妾一一安排妥当才闭眼,生怕自己死后老婆被人看轻欺负。
毫无疑问,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几个直男能成为像西门庆这样的杰出男性:
追求事业,注重形象,关爱女性。
换个角度看,「金瓶梅」的作者用宋朝人物讲了个明朝故事。西门庆生长在中国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的明朝末期,他所在的清河县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是大明朝经济运输的核心地区。
身处改革开放最初阶段,他见识了封建思想和前卫思潮的激烈碰撞,也站在了潮流的最前端。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侵删
遗憾的是,400多年以来,人们看到这部80万字的「金瓶梅」,仍然只会紧盯其中的淫荡情色桥段。
即便今天这样开放的年代,人们依然拒绝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的西门庆。
西门庆训练床技的故事被写成了教程,金瓶梅的男欢女爱被翻拍成无数三级情色片,人们茶余饭后仍然只把他当做一个色魔变态。
偏偏没有一个人敢承认:西门庆远比自己优秀的多。
西门庆的时代过去了,男人的脑子却比那时更封建。
关注微信公众号「杜绍斐」,ID:shaofeidu,查看更多文章
立刻让我想起, 磊落大度,儒雅博学的博古同志。
他是秦观的后代,学问扎实。 熟读马列,精通俄语。
担任中央书记,军事三人组,博古,周恩来,李德指挥红军苏区反围剿。 当时正是福建李济深蔡廷锴反蒋的闽变事件, 居然没有抓住难得机遇取得军事优势, 最后反而被蒋军打得一败涂地,被迫长征,损兵折将,几乎覆灭。
历史课后,我一直认为博古是一位教条主义的信徒,胡作非为,犯下大错。对他的评价很低。
多年以后,我阅读史料,读到第五次反围剿的经过, 改变了我对于他的负面观感,能够懂得他的错误是历史的局限, 集体共同责任和对时局认识不清造成的。
1934年底,遵义会议中,他主动交权,交出印章, 还担心共产国际不承认这次会议的合法性,派潘汉年亲赴苏联报告。
从此每次会议全力检讨, 极力承担责任,得到全体同事原谅和赞扬。
可谓民主,光明,磊落。
1938年,周恩来摔马骨折,赴苏联治病年余, 博古南方局书记,组织部长,承担南方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据地建设, 成绩巨大,受到毛泽东的盛赞。
1941年,皖南事变。 新四军项英被杀,军部被毁, 作为喉舌的新华日报,被重庆当局压制,不能发声。 博古在延安心急如焚,一手创建了解放日报,担任社长, 恢复了宣传, 鼓舞了民心。
那几年,博古担任社长期间, 白天忙于报社稿件,晚上翻译马列著作。 在延安每一天清晨, 朝霞薄雾之中,人们都可以看到骑马跨过延河的博古的瘦弱身影。那时是清晨6点。
延安的晚上夜深人静, 窑洞灯光稀疏。 博古和毛泽东的书房,灯亮的最晚。
可谓是热忱,敬业,忘私。
1946年,博古和邓发,王若飞等十几人,乘坐美军军用小飞机,穿越巴峡,沿重庆飞往延安,突遇浓云大雨,不幸坠机身亡。
他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创始人,灵魂安息在黑茶山,他那时 39岁。
山河暗淡, 前途不明。 我们却在他年轻而清秀的脸上, 看到温暖的,开怀的笑容。
十分开心大家喜欢这个答案, 愿博古先生的英名长存人间。
我是军史,党史爱好者, 希望朋友多交流。
以下是我其他的答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看看。
知乎这种被精神白左把控的社区,吃枣药丸。
==================
反对所有关于教科书抹黑李鸿章的答案。
建议所有给这些答案点赞的人和回答答主,拿出你们的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翻到洋务运动一节,好好看看课本是怎么评价李鸿章等人的作用的,是不是非常中立而且没有偏颇的。再翻到甲午战争,看看课本除了提到李鸿章签约以外,有其它明显添油加醋的地方吗?
虽然课本介绍不全,但是在给出介绍的地方,一定是非常准确客观的。说到这里,我觉得这些偏见完全就是自己的第一印象而已,再拿出来误导人就太不对了。
=========================
@上官人,真是笑死我了,我看你不只是无知者无畏,而且还是旗帜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屁股,连拍脑袋发言都算不上。
我来一点一点的反驳你。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客观中立。而要客观中立的描述一个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认清人的两面性。李鸿章的两面性,完完全全的体现在了他的外交政策中,即“外需和戎,内需变法”。外需和戎意思是对外力保和平,以和为战,这个对外政策贯穿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内需变法即是其与张之洞等人推动的洋务运动。
首先,你说课本上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描述为“避战求和的卖国贼”,我们就分开来讲一讲。
第一,李鸿章是不是避战求和呢?很明显答案为是,你的截图反而打了你的脸,带引号的话是不是李鸿章自己说的?难道李鸿章自己说的话都不能显示自己求和的意图?
针对并非引用的部分,我们也可以找到大量论文和相关的研究材料进行佐证。比如:
慈禧太后的态度影响李鸿章:(节选自《晚清李鸿章外交政策论述》)
平壤战役中李鸿章的防守政策和日方关于贻误战机的评论:(节选自《甲午战争史》)
再比如这一段:
同样有佐证材料:(节选自《甲午战争史》)
试问,如果李鸿章自己下了这么多条命令和口谕都不能代表他自己的意志,那还有谁能代表他?
第二,教科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基本采用了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尤其是对甲午战争的总结中,完全没有提到李鸿章。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如果都能被认为是抹黑的话,那课本中关于十年浩劫的描述是不是就可以认为编纂人员认为TG必须死?
第三,史学界对李鸿章外交政策的评论早已有之,自从意识形态的扭曲被矫正之后,这些评价基本是越来越客观的,普遍的观点是有得有失,在与秘鲁的谈判、马嘉理案的中英交涉等案例中便取得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海战中,外交政策指导下的战术和战略均属失败,尤其是中法战争完完全全的打了清王朝的脸,“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果可谓是中国近代最耻辱的一战。
如果教科书要抹黑李鸿章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中法战争来写,为什么教科书上不对这方面大书特书呢?
其实想想教科书上其他例子就知道了。
为什么教科书上不写孙中山的满口跑火车和lolicon情节呢?
因为他是国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言人。
为什么教科书上对豫湘桂大溃退的描述很少,基本不怎么提汤恩伯之流的倒行逆施呢?
因为国军在正面战场上作用不小,淞沪会战八百壮士、忻口战役、台儿庄、枣宜会战等都有国军的正面描写。
那么回到上面的问题,答案便呼之欲出了,对于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或者群体,教科书尽量不去描写他们没法洗白的部分,而总会用一定篇幅描写他们的正面事迹,既保持了客观又给他们留了面子。而在李鸿章的代表性的正面事迹中,“内需变法”政策上的洋务运动便是典型,只要稍微认真学过历史的人,提到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基本第一反应便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教科书的描述中,对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以及接管的天津机器制造局,都有赞美之词:
所以说,教科书上关于李鸿章的部分,甲午战争是黑片,对史实的简化但客观的描述,洋务运动部分是白片,通过客观描述对其历史功绩进行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综合起来看是一个由于自身局限和时代局限被历史车轮碾过的牛逼的温和改革派,如果这还不够客观,我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算是客观的了。
康熙和雍正
小时候康熙大于乾隆
现在,要不是四爷,这大清啊,早就胡人无百年之运了····
康熙末年的时候,已经和明朝一样了,朝廷没钱啊,收不上来啊
雍正搞摊丁入亩搞官绅一体纳粮
要不是他后边有几百万旗人这么一个后盾
雍正早就落水早死重病啥的殡天了···
所以后来乾隆个败家子有钱可败
镇压白莲教起义也有钱可花,要是天启崇祯有这点钱的十分之一,我大清还想入关??
老虎将军。不是我有误解,一部分网民误解极大。这两天被围攻的,都在我评论区刷老虎将军吓唬我,不了解实情的网友跟我咨询,谣言不存在的事。
当年刮民党败走后新疆国民党军政和平起义,但是相当一部分余孽不愿意,起兵反叛成为了土匪祸害社会。他们为了忽悠百姓支持自己,破坏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进程,不断造谣抹黑新中国和解放军。其中一个谣言是建国后主政我区的老虎将军对我们进行了暴力。改开后这个谣言又被海那边的某些专家学者们丰富补充和广泛散播,造谣当年老师将军啥四十万我母族才能守住姜区,还编了如维族小孩听老虎将军来了就不哭之类的。
然后,这个谣言被一些极端分子胡乱散播,网络上动不动就拿去论证对我等铁血对待的真理性,拿来四处跟维吾尔族秀优越感,当时也导致一些维吾尔族也误以为这是真的而误解将军。
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恶劣事件,连一直想颠覆新中国主权的苏联都没有记载。甚至,九成以上的维吾尔族都不知道历史还有这么个人物存在过,极少数精通汉语和有网络条件可以混迹各种论坛网站的民考汉也是从那些口嗨哪儿知道的。
老虎将军军事对付的是那些刮民党余孽土匪(汉人为主),而且一切行动受中央直接部署调动,当时中央严令要求不得让一个百姓受冲突牵连。而且塞福鼎等民族人士领导一直参与指挥,民族军一同参与剿匪甚至部分行动中处于主力。土匪中北疆是欧斯曼和哥老会最出名,南疆就是各地绿洲周围藏匿的刮民党叛军余孽。
而且,当时因军阀长年的祸害,关系本来就比较紧张和对新中国认识信任不强,因此中央对民族关系处理极其重视,民族人士也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因此他在北疆土改中一次采取了激进措施,对不服从的牧主进行羁押,此事发生后立刻被调离了。
极端分子为了口舌之快,硬生生的跟着大陆外面的心怀不轨之徒抹黑开国将军也抹黑国家。你们也不动一动脑子想想,当时总人口才四百五,要是真啥四十万人,那得会闹出多大的国内和国外动向呢,早翻起全区的大动乱和反抗,怎么可能做到一点记载和一个了解的人都不存在。
六不总理段祺瑞
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
历史书上提到他时,一定有他和黎元洪之间的“府院之争”,有他镇压学生运动枪杀请愿学生,有他使得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讨伐。给我的固有印象就是一个日本支持下的北洋旧军阀,祸国殃民,遗害无穷。
而当真正对民国史多了了解之后晓得,段有“三造共和”的美誉,且是当时少有的廉洁官员,一生没有地产房产,“府院之争”闹的凶的时候黎元洪还因为段祺瑞欠他七万大洋而将他告上法院;他任上发生的“三一八事件”,因为鲁迅的一篇雄文《记念刘和珍君》,永远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有说法是:段祺瑞得知卫队士兵开枪射杀学生,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随即赶到现场,长跪不起以谢罪,并发誓吃全素以终身忏悔,他的晚年因疾病身体衰弱,医生建议他吃荤以增强体质,他仍不肯破誓。
而且,曾经这个被国人冠上“亲日卖国”名声的北洋大佬,在袁世凯召集内阁研究“二十一条”时,唯独他主张动员军队,“大不了与日偕亡”。晚年保持气节,坚决不与日寇合作。
1933年,在蒋介石的邀请下,段祺瑞离开天津来到南京,蒋介石通令所有少将以上的军官一齐到南京浦口车站迎接,蒋自己一身戎装,向段祺瑞执弟子礼。
段祺瑞临终前还心系国事,留下亲笔遗嘱,提出“八勿”之说: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
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
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
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
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
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
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
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现在看来,却是字字珠玑
这是愉快的分割线——————————————————————————————————————————————————————————
混迹知乎以来第一次贴上来的回答受到这么热切的讨论,小透明诚惶诚恐,在此谢过各位看官 (๑^o^๑)
历史有时候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难说的清楚真相。段祺瑞人品如何评论区各位各有看法,他领导下的北洋政府当政期间有功有过,难以一言蔽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章士钊曾谈起段祺瑞,毛泽东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看来同样适用于段公。
究竟段祺瑞有没有因为“三一八惨案”而终生食素谢罪,答主也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史料,所以答主特意在原回答里注明“有说法是”,对于不确定和存有疑问的说法,答主的态度一向是“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原回答我一字未改,诸位尽可再做高论。
每天保持一个纯洁的微笑 (๑òωó๑)
这是三次追加回答的分割线 11.27——————————————————————————————————————————————————————————
写这篇回答不敢想象会有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答主真是诚意谢过各位。
评论区的发言质疑之声多过赞同之声,答主也是每条都认真看的,一并收下,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有很大的促进,毕竟这是一个公知性的平台,感谢知乎~~~
我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是“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有说我是吹捧旧军阀的,有说我是替历史罪人洗地的,对比我只想说一句:你们真的想多了~~
附上一份很有意思的评论,是在这个提问底下看到的Ծ‸Ծ
最后,欢迎来访指正!!!
诚意满满~~~
恩来同志: 最近,不少来京革命师生和革命群众来信问我,给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牛鬼蛇神戴高帽子、打花脸、游街是否算武斗? 我认为:这种作法应该算是武斗的一种形式。这种作法不好。这种作法达不到教育人民的目的。 这里我强调一下,在斗争中一定要坚持文斗,不用武斗,因为武斗只能触及人的身体,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只有坚持文斗,不用武斗,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斗出水平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 应该分析,武斗绝大多数是少数别有用心的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挑动起来的,他们有意破坏党的政策,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降低党的威信。 凡是动手打人的,应该依法处之。 请转告来京革命师生和革命群众。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