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早就白话文运动了,比你想象的还早,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唐朝到现在,白话文基本一直都是日常口头交流语言。
那么问题来了,口头用语由于使用广泛,使用量大,非常容易发生语义的变化,尤其在传播力量巨大的网络时代。
我举个例子
题主你真睿智!
题主你真是个公知!
题主你说话真是儒雅随和!
题主你打球好似鸡你太美!
放在十年前,听了前三句你得客客气气的跟我说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然后疑惑一下,问个什么叫鸡你太美,我会笑你土老帽,然后你就不服气的打出:“偶財芣湜汢荖萺。”
这才十年,一些词汇都甚至发生了褒贬转换,你在往前看,看看清末的,明末的,宋末的白话文你是否认识。
或者你横向来看,看看广东的,福建的,温州的,四川的白话文词汇是否完全一致。
多变的词义和口音带来的问题,一是看不懂古人的记载,二是无法把当代记录留给后人。
前段时间据说完工的清史用了白话文,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就是因为修史是给后人修的,要是后人看不懂,那修史还有何意义?
书面记录的东西,要求的就是一个统一的标准,恒定的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历经千百年而不变的标准!白话文,不行!
而文言文就不一样了,日常交流用的少,语义变化就少,锤词炼句,格律工整,不给歧义留太多发挥空间,所以你才能在一年级就会背诵一千年前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才能在七年级,就无障碍的阅读两千年前的“道可道,非常道……”,九年级就学会用三千年前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拍你女神的马屁,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来扮演你舔狗的本质。
你回头看看其他国家,但敢出现一块千年以上的碑文文献,那是要动用专家学者深度破译的。
当然了,你可能会说,我就不想看我先人的记载,也不想给后人留下任何记录。那我可以不学了么?
答案是可以,文言文的考察力度主要体现在高考中,高考是一场选拔性的老师,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中选拔有潜力的可造之材,然后国家付出成本去培养为未来的社会人才!
那么国家不会做亏本生意,你起不到为社会传承承前启后的作用,那就不选你就是了,上完义务教育,你就可以过你仗剑走工地,弹指搬大砖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