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论文,同样的套路。
希望孩子父母的肺没事儿
我自愧不如,已经在准备本升小的考试了。我已经百度完了基因是什么了,就缺陈老师和杨老师的指点了。大家点点赞保佑一下我能考入他们小学,我知道这是奢望,但是我们本科也要做人上人,请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青年。希望以后能让这位小沃森当我的导师,啊啊啊想想都好幸福。
你还别惊讶,这还只是小学组,给你们看看中学组,连断句你都断不好,你看看80到89,在我们青创,高达只能拿中学组二等奖!
以前说,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学二代/官二代吗?
现在我发现,有也拼不过。
并且大家摸着良心说,这样一个优秀的科研苗子,如果因为某些功课学得不好,就被好大学拒之门外,这该是多大的损失?
她跳起了健美操,他敲除了致病基因,我拿出了五三,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苦了他爹或者他妈带的学生了,要延期毕业了
谢烟烟邀。
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新事情了。
早在十几年前我念高中的时候,我和我高中最好的哥们,还有两个妹子,在我们学校一个陪化学奥赛金牌得主打双升的化学老师的带领下,花了大半年时间监测东湖水质,每个周六都取样做实验,最后拿着实验结果参加湖北省的青少年科创比赛。
当时省环保局都有人给了我们技术指导,是真指导,他们看了我们的实验方案,说这样不行,应该那样那样那样,还送了一点标准水质样品给我们,让我们自己测结果和标准结果比对,以此检验我们的实验技术。
这算是最正规的青少年科创比赛参赛姿势了:自己学校专职老师带队,有省局专业技术指导,是真的指导,干活都是我们,有全省高中最好的化学实验室,毕竟实验室主业是给奥赛金牌得主练手,毕竟我们学校历来是垄断湖北省化学省赛前四的。
最后实验报告论文也是我们自己写的,甚至处理数据的软件都是我们自己写的(其实就是跑了个线性回归),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为了实验报告的文本,我和我哥们在一个学校古董奔腾166 MMX电脑前面,吵到了晚上10点半,搞得宿舍锁门了我回不去。
最后,我们高中生物老师,指导另外两个学生,在她丈夫的实验室,蹭了一下论文,然后拿了最后的一等奖。
她丈夫是湖北大学生物系的,据说还是那次大赛的评委。
结果就是,虽然我们最后也拿了一等奖,但是他们的一等奖比我们排名高,有保送华中科大的资格。
气得我们其中有个妹子的爹说,我们一起凑钱给孩子们发个奖吧,这么搞太伤孩子们的心了。
最终还是没有,估计是我家穷,凑不出钱。
不过话说回来,组里面四个人,我同学和一个妹子去了南大物理系,另一个妹子去了武大物理系,我最惨,被坑进了武大化学系,
隔壁华工什么垃圾学校,不去也罢。
而且直到最后生物老师带队拿奖了,我才知道这玩意拿奖居然还能保送?我从开始到最后结案交论文,都是真正的兴趣小组,就是为了闹着玩。
这事对我的帮助其实是很正面的,起码我正经参与了整个实验设计和运作流程,学了很多东西,我甚至认为这次实验的经验是我化学生涯里面最正面的部分。是的,从高中到研究生毕业,整个学习生涯中最正面的一部分。
而且,确实玩得开心。
当然,最大的好处是,我从此痛恨生物,读书的时候一点生物化学的东西都没碰,而是选择了偏物理的材料化学。
我学材料化学时候,打下的数学和物理的底子,算是我少见的正资产。
怎么看六年级学生拿奖?
你要是为了拿奖,去实验室蹭一下论文,混个资历,我不评价,毕竟我知道有人高中文科毕业之后暑假无聊,也能去中科院某生物所搬了几个月砖。
你要是真的为了探索科学,搞发明创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认真参与整个项目流程,从最初设计到实现到结果分析,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是非常值回票价了。
但是这种大部分靠自己的结果,,即使你有高中阶段最好的学生,最专业的指导老师,最专业的外部指导意见,高中阶段最顶配的硬件实验室,
你也注定打不过八流大学的实验室。
首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样东西,从创始人到评委再到路边买菜大妈,都早已知道这是一项拼爹妈的赛事。而且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这就是这项赛事创办的本意之一。
其目的不在于发掘什么“神童”、“科研苗子”,而是在于发掘业界早已成年的专业人士们能在工作时间外能搞出一些什么亮眼的东西,同行之间交流交流。顺带着鼓励下一代青少年对科学产生兴趣。
你让小学生自主搞科研?我觉得水平可能还不如民科。比如我跟曹大佐小时候不约而同地想要发明永动机。
从青少年中发掘神童或者科研苗子,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高考。一个高中物理都考不到及格的中学生,你让他去设计罗罗航空发动机的产品,其成功概率严格为零;而理综能考满分的人,很大概率将来能在科研之路上有所建树。
没有爹妈的帮助,一个中小学生不可能具备超过硕博生的科研能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大目的就是想让学界的爹妈们互相交流交流,也为自己孩子们的未来铺路。这是国内学者们的一个联盟。虽说由于数量过多,早已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内卷现象。
题主问“他的科研能力如何?”,毫无意义。
真的毫无意义。
挺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让社科水好多论文出来了。
有没有知友来两篇。
各位要是写出来了,劳烦一定发我拜读一下。
另外一个天才彭山珊已经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全市仅10个),现就读复旦大学
但丁香园对此提出质疑,对此本人不发表任何评论,只做记录。我们期待更多的学生关注热爱生命科学。
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由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是以市长名义表彰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最高荣誉奖,每两年表彰一次,每次表彰市长奖人选与提名奖人选不超过20人,至今已表彰12届。
彭山珊
个人情况:
彭山珊,女,18岁,共青团员,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2019届学生,现就读复旦大学。该生品学兼优,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于钻研,善于思考,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异,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获奖情况:
荣获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荣获第33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离体生物学杰出成就奖;
荣获第33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西南大学专项奖;
荣获第33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重庆科技学院专项奖;
荣获第33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云日专项奖;
荣获第5届“今日教育杯”新课程作文一等奖。
彭山珊获奖感言
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只要保持一颗永远好奇的心,就总能发现问题,从而会有思考,由此产生研究。我会始终铭记“青少年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导,并以这样的情怀继续坚持在科创之路上无畏前行。
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彭山珊同学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式方法灵活、领悟能力强,曾荣获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二等奖(国家级),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省级)。彭山珊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对科技创新勇于探索,参加了全国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重庆市一等奖,完成的《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科技项目荣获西南大学专项奖、重庆科技学院专项奖、云日专项奖。
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彭山珊同学爱好广泛,具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幼就学习民族乐器,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专业葫芦丝六级证书,曾参加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演奏葫芦丝合奏《打跳欢歌》荣获优秀演员金奖;曾获《金球杯》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铜奖(国家级);曾获第十六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二等奖(国家级);曾获第四届“今日教育杯”小学生新课程作文大赛一等奖(省级)。
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彭山珊同学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利用暑假,到涪陵希望小学给留守儿童送去书籍、文具及衣物;先后参加了重庆大学团委组织的环境保护爱鸟周“为蓝生活”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爱心服务进社区”、到养老院“献爱心,送温暖”、素质拓展训练等一系列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原文来自
本文作者:EVEE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0cj8geMnQ1PSOtRSihrZXw
昨天,丁香园发布一篇文章:小学生就能研究基因和癌症关系,莫非这就是百年一遇的医学奇才?
许多读者留言表示,这样高能的研究居然只拿到三等奖,令人不禁对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于是,在围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时,我们偶然发现了一项题为「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的一等奖作品,获奖者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彭同学。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这个荣获一等奖项目的究竟。
根据项目名称进行查询,这名同学在《中国科技教育》上发表了一篇相关论文。
据悉,该期刊的「八九点钟」版块经常会发表经过遴选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类竞赛获奖学生作品及专家评委点评。也就是说,这篇论文应该就是彭同学参赛项目的科研产出成果。
然而经过比对,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期刊论文中的图片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数据结果大不相同。在比赛项目的详细介绍中,没有一张彭同学身着实验服的摆拍照片,而是洋洋洒洒 20 多张「硬数据」的图片,深刻诠释了科研要用数据说话的准则。从荧光到流式,再到电泳,数据结果丰富,反映出背后的工作量自不必说。
但到了那篇期刊论文,整篇论文只剩下了三张组织切片图。
至于论文实验方法部分提到的细胞活力检测、PI 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活化蛋白表达、ELISA 法检测细胞外基质产生水平以及 qRT-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的结果……均未在这篇论文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那么,其他的数据都去哪了呢?
某篇硕士论文里,竟然有一模一样的数据图片?
根据图注中的关键词「二氢杨梅素」「Smad」进行查询,可以找到一篇硕士论文,论文作者为张玉,指导老师为易龙副教授。
凑巧的是,这篇硕士论文的作者和指导老师,同样也是上述项目的指导老师。
当我们翻阅这篇硕士论文,竟然找了那些出现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而不在彭同学发表期刊论文中的数据图片,它们大都来自这篇硕士论文的第二部分「二氢杨梅素对 TGF-β1 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研究。
比如一模一样的 ELISA 标准曲线。
还有毫无差别的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凋亡的结果。
细胞周期和免疫荧光的结果也不例外。
其他相似图片还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项目获奖者未被论文作者致谢
根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中的评审原则,优秀参赛作品应该满足「三自」原则,即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
那么,根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所展示的资料,彭同学应对项目作出主要的贡献,其结果部分的附图应该都是自己的实验结果,那么张玉的硕士论文又应如何解释?
要知道,在论文的独创性声明中,张硕士对自己工作的原创性作出了承诺,并确认对「参与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都已经在论文中进行致谢。
然而,张玉硕士的致谢中并未提到这名获奖的彭同学。在张硕士的一篇发表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论文中,彭同学位于通讯作者易龙教授之后,位列第四作者,贡献程度显然不构成「主要」。
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这篇硕士论文的提交时间在 2018 年 5 月,而彭同学参加的比赛的申报时间恰巧也在 2018 年 4~5 月,时间相当接近。
今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对那篇得三等奖的「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作出回应,表示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这个荣获一等奖的项目,又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责任编辑:gyouza)
题图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参考文献:
1. 彭山珊, 易龙, 李麒麟, 张玉. 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J]. 中国科技教育, 2019(8):24-25.
2. 张玉. AMPK-Smad信号通路在二氢杨梅素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 2018.
3. 张玉, 周曦, 易龙, 等. 二氢杨梅素通过 TGF-β1/Smad 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研究[J]. 2018(4):282-289.
这种“神童”就是造假的,
无非就是利用父母亲戚之类的科研资源给自己镀金,
为什么出现这种事情,
缺总是没有办法处理,
其实问题不在科研上,
其实背后的问题更大,
涉及到国家科研基金的信息公开,
已经科研单位的使用问题。
这些所神童的父母大概率不是个体户,
用的都是国家的科研基金和资源。
在一个法制化信息公开的社会中,
所有的实验参与这的工作,
工作的流程,账目都是公开可查的。
这样小神童们怎么造假?
不信我们可以去申请信息公开,
看他父母单位给不给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