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粪(糞)”字的发音从何而来? 第1页

  

user avatar   wei-jun-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别看 糞 字那么复杂,米田共異的,看着像是个形声字?其实,这玩意是个会意字……

甲骨上是这么画的(殷虛書契)

也有不拿粪叉的(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更后来的粪(睡虎地秦简)


已经可以看出现在的“ 糞”字了,之后隶定、楷化,中间经过许慎的瞎猜乱想,历代传抄不断讹变,逐渐成型。

粪球的本体逐渐变成了“米”

粪簸箕逐渐变成了“田”

两只手逐渐变成了 “共”

因此这是个会意字,组成它的三个部分都是象形。

虽然大粪这玩意,和米、田都貌似能扯上关系(印度人:和左边那只手也有关系),但只能算是歪打正着,既不“米”也不“田”,读音上自然差十万八千里不奇怪。

顺便说说异类、差异的“異”字

“異”里面的共,也是两只手,下边的人被传丢了。上面的“田”不是正经的田,是个疯狂的面具。

观点A:简体字中变为了“异”,但是繁体的“異”其实还活在这个字的左下角:戴。

“異”是戴的本字,原意如图所示,双手拿个面具or帽子or痰桶,扣在头上,表示“戴”的动作。后来本字被借走,加了个声旁 zai,载戴哉裁,都是一家子。

观点B:“異”就是表示不同的会意字,带着面具举手唱,我们不一样~不一样~。理由是戴字在甲骨中另有写法。个人觉得这个说法牵强。


至于“翼”、“冀”,实打实的形声字,从“異”发声,毫无问题。而“糞”,只是碰巧形状凑上了,跟“異”没有半毛钱关系,因此发音也没啥关系。

音韵部分我完全抓瞎,硬要推导的话,我十分怀疑上半截字形,是不是和“番”“畚”“奮”有啥关系,期待大神指点。


user avatar   hao-li-90-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coywj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从北到南很多地方称「香菜」为「芫荽[y(u)án sui]」,但「香菜」似乎成为了标准词? 
  入声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发音规则? 
  如何评价这篇文言文? 
  现代汉语是否过多向错误发音妥协?比如呆板、确凿、便秘等词,为什么更改发音? 
  为何藏语借用梵文而非汉字? 
  汉语拼音能完成表达吗?我们必须要要学汉字吗? 
  「尴」「尬」的造字原理是什么? 
  将汉字的字音改为多音节以改善汉字同音字问题可行吗? 
  直中间为什么是三横? 
  汉字是继续维持现在的简化字好,还是恢复到繁体字好?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几百年过去了,莎士比亚还是那么受欢迎,而其他伟大的作家则不然?
下一个讨论
英语可以任意夹带拉丁语吗?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