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live the place不合语法,但I need a place to live却合法? 第1页

  

user avatar   lijial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题的核心在于「live」及物还是不及物,以及不定式做后置定语的用法。


1. 回答本题

查词典可知「live」做及物动词是「过…生活」的意思,宾语往往是「life」;表示「居住」的意思的时候是不及物动词,那么「live the place」就不合语法。但是,「I need a place to live.」仍然可以合乎语法,语法分析如下:

主语 I 谓语 need 宾语 a place [非谓语动词做状语 to live].
= To live, I need a place.
= 为了住下来,我需要一个地方。
= 我需要一个住的地方。

说到这里,题主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但是「a place to live」也可以单独拎出来,牛津词典上都直接可以查到,此时只能说「to live」是非谓语动词做「a place」的后置定语,而非状语,也就是说「I need a place to live.」的语法分析也可以这样做:

主语 I 谓语 need 宾语 a place (非谓语动词做后置定语 to live).

这就涉及到不定式做后置定语的几种情况,请仔细区分其中的不定式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以及这个不定式与它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谓还是动宾等):

1)被修饰名词是不定式中的动词的主语(主谓关系)

a)I need someone to do this.

= ...someone (who is) to do this.

此时,「someone」是「to do this」的主语,「do」是及物动词,后面加了宾语「this」。

b)I need someone to sing.

= ...someone (who is) to sing.

此时,「someone」是「to sing」的主语,「sing」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需要宾语。


2)被修饰名词是不定式中的动词的宾语(动宾关系)

a)I need something to eat.

= ...something (that is) to be eaten.

此时,「something」是「to eat」的宾语,「eat」是及物动词,在语义上似乎存在一个主被动转换的问题。

b)One thing to be remembered is to be kind.

= One thing (that is) to be remembered...

并非不定式「to do」做后置定语,语义都是要主被动转换的,本例就是。当然,这里写成「One thing to remember」也可以,而且更常见,似乎写成「to be remembered」有一种强调的意味。


3)被修饰名词与不定式中的动词没有主谓或动宾关系

a)I need a reason to do this.

此时,「to do this」和「a reason」在语义上是显然的修饰关系,表示「做这件事的理由」,但是在语法上似乎并不容易改成某种直接的定语从句, 如果强行要改,大概可以这样改:

= ...a reason (that is) (for me) to do this (for).

<= I do this for this reason.

b)I need a reason to sing.

与a)同理,只不过「sing」是不及物动词,「to sing」和「a reason」在语义上是显然的修饰关系,表示「唱(歌)的理由」,但是在语法上似乎并不容易改成某种直接的定语从句, 如果强行要改,大概可以这样改:

= ...a reason (that is) (for me) to sing (for).

<= I sing for this reason.

本题中的「I need a place to live.」同理,大概可以改成:

= ...a place (that is) (for me) to live (in).

此时,「live」是不及物动词,不需要,「place」不是「to live」的宾语。


2. 扩展讨论

上面都是以「live」表示「居住」时是不及物动词讲的,但是依我看,「live the place」也可以是对的。

先看丰田的广告词「let's go places」,牛津词典也可以查到「go places」是「旅行」「四处走动」的意思,此时「go」是不及物动词,「place」是名词。「不及物动词 go 名词 places」是什么搭配呢,只要将「places」理解为「go」的状语就可以了,这种用法称为「名词做状语」,甚至可以给这种名词起个名词叫「adverbial nouns副词性名词」。

既然「go places」可以,那「live the place」为啥不行呢?David Bowie的《Be my wife》就有:

Sometimes you get so lonely
Sometimes you get nowhere
I've lived all over the world
I've lived every place(也有版本是left)
Please be mine
Share my life
Stay with me
Be my wife

如果「live the place」可以,那么「I need a place to live.」就可以不像上面那样分析,而是:

主语 I 谓语 need 宾语 a place (非谓语动词做后置定语 to live).
= ...a place (that is) (for me) to live.
<= live a place

「名词做状语」的例子还很多:

Wait a minute.
See you tomorrow.
He is 10 years old.(10 years做形容词old的状语)

这些例子很显然,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些非常类似的情况,词典上已经采用了其他解释:

1)go home

牛津词典说「home」是副词,但是把「home」理解为名词做「go」的状语也不是说不通。

2)I weigh 60 kg.

牛津词典说「weigh」是及物动词,表示「有…重」,那「60 kg」就是「weigh」的宾语,但是仔细想想,「weigh」的宾语应该是称重的直接对象,比如这个例句中的「我」,而不是我的体重「60 kg」。所以,「I weigh 60 kg.」我更倾向于理解为「60 kg」是「weigh」的补语。为啥是补语而不是状语呢?因为补语不能省略或者省略掉之后原句核心语义发生重大变化,状语可以省略掉,原句核心语义不变,把「60 kg」去掉,剩下「I weigh.」语法和语义都不完整。状语和补语的区分先不论的话,如果认为「60 kg」是「weigh」的状语,那也是上面「live the place」一类。

综上,一样的「不及物动词 + 名词」结构,为了给它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传统英语语法想了很多种办法:

go home:说「home」是副词
weigh 60 kg:说「weigh」是及物动词
go places:说「places」是名词做状语
live the place:(有争议)说这种用法不对

总之就是没有一种逻辑自洽的统一说法,所以我说,英语语法也不是那么严谨。




  

相关话题

  各国语言和他们的教材或文学写作风格、科研(思维)的风格,有关联吗,大家在各自的专业中有体会吗? 
  人类语言各不相通,那历史上第一个翻译是如何做到的呢? 
  大脑处理母语和非母语的脑区是同一个吗? 
  为什么说“吃饭饭”、“喝水水”这类叠词会给人很可爱的感觉? 
  现在的中文字也不表意了,中文就是由几千个无比复杂的「字母」组成,这种说法对吗? 
  正常语速的情况下,各类语言的平均输出信息量都差不多吗? 
  各种语言都是怎么称呼数字11~19的? 
  《Nature》杂志刊文复旦研究,支持汉藏语系起源于中国北方,如何解读这一研究? 
  为什么在英语中,表示亲属称呼的词汇很少? 
  为什么各种语言里普遍存在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s)? 

前一个讨论
为了考大学而去学音乐值得吗?
下一个讨论
现在音乐艺术高考指挥专业竞争如何?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