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蛋白质高的食物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qcboy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程序员伯恩 通过整理《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的数据,然后按照蛋白质含量从多到少排序,结果非常有意思:

第一名竟然是骆驼掌,蛋白质含量 72.8%,但我想大部分人见都没见过。

更不可思议的是,第 25 名居然是味精!味精何德何能居然可以在「高蛋白」食物榜上,而且蛋白质含量居然达到了40.1%,远远超越其他食物?以后健身不吃蛋白粉了,吃味精行不行?

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这个榜上我们完全没有看到传统意义上,营养师让大家吃的高蛋白食物——比如新鲜鸡蛋,牛奶,精瘦肉,豆腐等等!到底是营养师不靠谱,还是这个食物营养成分表不靠谱?抑或,营养学这个学科根本不存在?!

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好了不卖关子了,说正经的。

表没错,营养师也没错。关键在于:对于营养而言,蛋白质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

换句话说,我们想要补充蛋白质的时候,我们需要关心的并不是「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有多少」,而是「食物中蛋白质的质量有多高」。

就像你打算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楼,但用的是劣质的混凝土和钢材,那没用,该塌还是会塌。

怎样衡量蛋白质的质量高低呢?还是要从蛋白质的基本结构说起。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是由各种不同的氨基酸「手拉手」构成的长链状分子。当然,蛋白质链形成后,会盘曲折叠成各种各样复杂的形状,从而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

当我们把蛋白质吃进去以后,它会被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肽酶)催化分解,最后变成一个一个的游离氨基酸和短肽(注:短肽就是几个氨基酸手拉手构成的分子),才能被吸收进体内。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其中 11 种人体自身能通过其他物质合成,不需要从外界摄入,但是其余 9 种氨基酸人体合成不了,必须通过外界摄入才能满足身体要求。这 9 种氨基酸我们称为「必需氨基酸」。(其中组氨酸是比较特殊的必需氨基酸,仅在婴儿期需要外源摄入,成人大多不会缺乏,因此通常不算在「必需氨基酸」内,这样说来的话成人的「必需氨基酸」就是 8 种。)

下面请认真看,重点来了!(敲黑板)

如果分析人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你会发现,人体对于这 8 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各不相同。比如人体对色氨酸需求量就不是特别大,而对亮氨酸、赖氨酸需求量就比较大。

更复杂的是,「蛋氨酸」和「苯丙氨酸」是两个不太安分的分子,人体对它们需求量居然还会变!这是因为,蛋氨酸在人体内一大功能是合成「半胱氨酸」,而苯丙氨酸的一大功能是合成「酪氨酸」。如果食物里能直接补充半胱氨酸和酪氨酸,那我们对于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所以,这两对氨基酸还得放一起算才合理。

最终,营养学家根据以上所有的信息,总结出了一份人体的「氨基酸模式」。如果把人体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定义为 1,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就得到了这份「人体氨基酸模式表」。

如果一个食物的氨基酸模式跟人体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代表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精准诠释了什么叫「水桶效应」——想要蛋白质营养价值尽可能高,就像让水桶装尽可能多的水一样,不能有「短板」,也就是说,不能缺少任何一个必需氨基酸。而一个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完全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用营养学术语说,这叫「第一限制氨基酸」,它的多少直接定义了蛋白质质量。

所以,我们评价一个蛋白质的质量高低时,我们往往会考量这些因素:

  1. 这个蛋白质是否含有所有的必需氨基酸?有没有缺少某一种?
  2. 如果都有,那组成比例是否合理?会不会有几种含量特别特别少,以至于没法满足人体需要?

如果某个蛋白质缺少某种必需氨基酸,那我们如果只吃这种蛋白质,是无法满足人体需要的,长期必然会营养不良。这种蛋白质我们把它称为「不完全蛋白」。

胶原蛋白就是这样一种不完全蛋白,它里面完全不含「色氨酸」这种必需氨基酸,因此营养价值很低。说花胶、阿胶之类的补品「富含胶原蛋白」,因此可以美容养颜补身体,这纯粹是忽悠大家不懂营养学。开头第一名的「骆驼掌」,跟凤爪、猪皮一样,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质量差,所以并不是很好的蛋白来源。

如果某个蛋白质虽然各种氨基酸都有,但有几种含量特别低,没法满足身体需要,那我们称为「半完全蛋白」。

大部分植物蛋白都是「半完全蛋白」,比如小麦蛋白、大米蛋白、豌豆蛋白等。它们通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含量比较少,成了「限制氨基酸」。燕窝的主要成分——粘蛋白也是半完全蛋白,因为色氨酸含量非常少。这个我在「燕窝智商税」那篇回答中已经详细说过。

而如果各种必需氨基酸都有,组成比例也合理,这样的蛋白质就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蛋白质,我们称为「完全蛋白」,比如鸡蛋、牛奶、大豆、瘦肉中的蛋白,都属于完全蛋白。这些食物就是我们理想的补充蛋白质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各种植物中的蛋白质搭配食用,让它们各自的「长板」弥补别的蛋白质的「短板」,是可以使总的蛋白质质量提高的。比如美国某植物肉厂商的产品使用了豌豆蛋白、大米蛋白、绿豆蛋白这三种不同的植物蛋白,单拎任何一个出来都是「半完全蛋白」,但按照适当比例组合到一起,总体就成了「完全蛋白」。这就是传说中的「氨基酸互补作用」。

因此,即使对于严格素食者来说,只要食物搭配丰富合理,依然可以保证蛋白质的营养。


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程序员伯恩 整理的表上,我们为啥完全没有看到传统意义上,营养师让大家吃的高蛋白食物呢?

很简单,这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大部分食物水分含量都很高,因此蛋白含量相对就少了。这个表上的很多食物都是干制的食物,由于水分去除了,蛋白质就相当于被「浓缩」了,当然含量比较高了。

但这些干制食物我们当然没法一下子吃很多,有些还需要复水才能食用。因此对于指导膳食的借鉴意义不是很大。

那这张表上为啥味精属于高蛋白食物呢?

同样很简单: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除了钠元素之外,谷氨酸本身是氨基酸的一种,因此在表格制定的时候,这部分就被归入蛋白质大类里面去了。

可是,谷氨酸本身不属于必需氨基酸,我们说「水桶效应」是看必需氨基酸的木板有多长,味精倒好了,所有木板长度都是零,只剩一个桶底了,这样的「桶」能够装的水量当然也是零了——想靠味精补蛋白质根本不可能,还是用它来增加鲜味更靠谱。


user avatar   boru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情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现在还不好说。

但好欢螺的这个官方回应显然是不够专业的。

比如说,回应的第二段,商家一直在说「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生产工艺很高端,所以不会发生虫卵问题」。

但这些工艺其实只能「在加工过程中尽量保证不混入虫卵」。如果原材料中本身就有虫卵的话,虫卵还是会一直保留到最后的。

「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假设原料中就混入了虫卵,这一步只能保证虫卵在烘干步骤中被杀死,你还是会吃到虫卵,只不过是死虫卵。

「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这里有歧义,到底是「巴氏消毒处理」还是「灭菌处理」?这两者采用的温度完全不同。

  • 「巴氏消毒」处理温度比较低(65 摄氏度~ 90 摄氏度),可能无法保证灭活全部的虫卵,细菌的芽孢也可能存活。通常巴氏消毒过后的食物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一般不会大于一个月。
  • 「灭菌处理」温度比较高(121 摄氏度以上),一般可以保证杀灭食物中所有细菌,包括细菌的芽孢。在这种处理下,虫卵会被完全灭活。(当然还是能吃到死虫卵)

上他们淘宝店看了一下,大部分产品都是常温保存的长保产品。因此它们使用的应该是「超高温灭菌处理」。说「巴氏消毒」也是不专业的表现。

「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十万级指的是洁净度,也就是空间中每立方米尘粒的数目。GMP 指的是「良好生产规范」,是一套标准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厂房采用「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可以尽可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不出问题。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原料有虫卵的话,生产过程再牛X,也不能把这些虫卵排除掉。


后面两段,商家有意想引导大家往「商业诋毁」和「假冒伪劣产品」上面想。

这两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存在。而且类似的事件也出过很多次。前段时间农夫山泉矿泉水里生蛆,就是典型的「从生产工艺看完全不可能,几乎可以肯定是商业诋毁」的情况。

但这次螺蛳粉这个,光按照现在的信息,还真的判断不出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老老实实向公众说明情况

比如,可以说「目前还不确定是商业诋毁/假冒产品,还是真的质量问题。有商业诋毁的可能性。会深入调查,给大家一个交待。如果是商业诋毁,或者假冒产品,会坚决维权。如果真的是质量问题,会严格自查,改进原料/工艺,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像现在这种回应,不仅不专业,还直接暗示「肯定不是自己问题」。说实话,很坏路人缘的




  

相关话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说的肉摄入量是生的还是熟的? 
  怎么才能像瘦子一样对食物无欲无求呢? 
  火锅里的泡沫到底是什么?对身体有害吗? 
  哪个国家的牛肉质量好,最好吃? 
  如果在公共场所食用螺蛳粉致他人死亡,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埃及人肥胖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GNC的褪黑素含量3mg而汤臣倍健的含量高达400mg? 
  素食主义者提倡不吃肉,他们自己不吃就好了,为什么让别人也不吃? 
  如何看待崔永元“再骂我我就涨价宰客户宰会员的言论”? 
  欧美国家吃菜这么少,不会缺维生素吗? 

前一个讨论
宇宙中的星球都是球体的吗?会不会有甜甜圈形状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哈尔滨正大食品出问题?然后热搜被下,如何评价正大公关?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