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谁是第一个会说汉语的外族人,他又是怎么学会的? 第1页

  

user avatar   gebilaowang1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答主说的玄奘个很好的案例,其实,理论上人可以学会任何语言,我在广州见过来中国混饭吃的非洲黑蜀黍,绝对没有上过类似托佛雅思之类的语言班,却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以及东北味普通话。

真的不是语言天才才能很快的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也许低估自己的语言能力,因为学语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玄奘的事除了《大唐西域记》已经无从考证了。另一个案例是跟随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的小斯当东。

小斯当东 是不是第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我不知道,但可能是第一个有非常详实的文献资料可考的,第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而且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会的 (不知道利玛窦,汤若望有无一手文献流传下来?)。

清乾隆时期,大英帝国派马戛尔尼使团晋见乾隆要求开放通商口岸,被乾隆拒绝,也就是那次英国人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礼,而只肯【单膝下跪】。



随行副使斯当东的的兒子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据他父亲的回忆录,他在往中国旅行途中,就学会了中文,而且还会使用毛笔写中国字,酷爱书法的乾隆都觉得写得不错,小斯当东与乾隆对话的时候,让乾隆皇帝大为惊讶,当时还赏给他一个香囊以及很多礼物。


马戛尔尼回忆录素描回忆当时的情景:

看右上角的英文手写体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图中编号4、7即是斯当东父子。

(图引自维基百科)







(引自论文:王宏志. 馬戛爾尼使華的翻譯問題[J].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09 (63): 97-145).




父亲斯当东回忆录,十三岁的小斯当东靠会说中国话,引起乾隆皇帝的兴趣:

(引自:斯当东,英使謁見乾隆紀實,页368,商务印书馆,1963)



-------------------------------------------------------------------------------------------------------------

那么,学了不到一年汉语的小斯当东的书法,到了什么水平呢?

查阅了一下当年清宫军机处的资料,真的很让人惊讶,也就是上文说的那份《照会国书》出自他手,从语法来看,有些不通,也有些别字,比如【很多谢】写成【狠多谢】,很明显是外国人写的,但是,小斯当东书法水平,可以说比现今大多数中国人的毛笔字要写得好:

(经过知友指正说这不算错别字,「很多谢,狠多谢」可以通用)







《照会》上记录下了当时的公元纪年时间:1795年6越17日,可以看出小斯当东当时确实是十三、四岁(1781年生)





由于小斯当东国书的接近白话,且文法有些不通,清廷以书面文言又抄了一本上陈乾隆,小斯当东在《照会》中采用中性自称【外国人】,清廷将其改成自称「远夷」,清廷官员上瞒下欺可见一斑,腐国主要目的是来要求做生意,但是官员们给乾隆传达的信息是仰慕天朝不远万里来朝贡的:

誊抄的时间时间是3天以后:




图片引自:《英使馬戛爾尼訪華檔案史料滙編》,第一历史档案馆,1996,页232



小斯当东后来他成为东印度公司的上层人物,也是知名的中国通,因为在香港需要跟中国官员打交道,还翻译过《大清律例》,他也英国第一位汉学家,以下资料引自维基百科:


乔治·托马斯·斯当东,第二代斯当东从男爵,FRS(英语: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 2nd Baronet;1781年5月26日-1859年8月10日),俗称士丹顿或小斯当东,英格兰旅行家及东方文化研究者。


他出生于英格兰的索尔兹伯里,父亲是外交官兼东方文化研究者乔治·伦纳德·士丹顿。1792年伴随着身为副使的父亲与乔治·马戛尔尼一同前往中国庆贺乾隆帝八十大寿。1792年至1794年他从中文获得了良好的知识,1798年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于广州代理处任职。1816年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特别委员会主席与正使阿美士德,副使埃利斯(Henry Ellis)出使,主要是敦请清廷废除公行制,多开商埠,以及进行自由贸易;此外,他们还打算向清帝解释英国对尼泊尔的军事行动。


1818年至1852年曾于几个英国地区出任国会议员,最后是出任朴次茅斯国会议员,并加入东印度委员会,1823年加入科尔布鲁克创办亚洲文会。


期间出版包括翻译《大清律例》(1810年)、《异域录》(1821年)、Miscellaneous Notices Relating to China and our Commercial Intercourse with that Country (1822); Notes of Proceedings and Occurrences during the British Embassy to Peking (1824); Observations on our Chinese Commerce (1850). 并替海克鲁特会编辑冈萨雷斯·德·门多萨的History of the Great and Mighty Kingdom of China。



在香港,现时中环的士丹顿街,以及昔日香港仔的士丹顿湾,均是以他命名。


小斯当东也出过回忆录,对其一生所经历重要事件的简要回顾。见:

小斯当东回忆录 (豆瓣)

历史有时候真的很有趣!需要指出的是:后来大清和英国因为鸦片贸易发生纠纷,在英国议院辩论是否开战,小斯当东坚决支持开战,投下了非常关键的一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个场景。(当然鸦片战争爆发的因素十分复杂,清廷自身的昏庸无能也是因素之一,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和预设立场,但英美商人贩卖鸦片毒害中国人确属历史污点,美国总统罗斯福家族,就是靠贩卖鸦片起家的)


user avatar   arju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在不懂汉语的情况下后天地学会汉语呢?这是因为语言是对于世界事物和事物关系的抽象,不同语言中这种抽象存在互通的地方(例如大致的抽象范围,大致的组合方法)。只要稍加比划,就会慢慢清楚实体名词如猪狗牛羊等词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了解描述具体动作的动词,例如跑坐起蹲。而抽象的概念和关系,例如上、下,则可以通过若干组具体名词或相关的抽象关系词来推断。例如,我们先通过比划,知道在某一种语言中,“猫“叫做neko,“桌子“叫teiburu。

当猫在桌子上的时候,我们听到有人说:neko ga teiburu no ue ni imasu。满脸不解。此时,猫又跑到了桌子下面,那个人又说:neko ga teiburu no shita ni imasu。我们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发现不同之处是 ue和shita,而情境中猫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桌子的上方还是下方。所以我们可以大致推断,ue表示上,shita表示下。

更为抽象的关系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得到表示。比较难以掌握的词是心理动词,儿童学这些词也相应较晚。例如“想”,“知道”等。这些词可以通过人际交流、对话来猜测含义并掌握。


user avatar   luo-yij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1. 总主题确定总情节。
  2. 总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情节集合。
  3. 分主题确定分情节。
  4. 分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主题集合。
  5. 最小主题决定最小情节。
  6. 最小情节复合人物背景要素,结合修辞进行实际表现。

也就是:

  • 1 总主题→总情节
  • 1.1分主题→分情节
  • 1.1.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素,背景要素
  • 1.1.2分主题→分情节
  • 1.1.2.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去,背景要素
  • 1.2分主题→分情节
  • ……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 90865
  • 32146
  • 79645
  • 12457
  • 36980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 1095860

抄袭来源作品: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 1095860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




  

相关话题

  新加坡官方第一语言为什么不是汉语? 
  现代汉语的屈折残留有哪些,有什么证据? 
  苹果(蘋果)的苹(蘋)为什么是后鼻音而不是前鼻音? 
  为什么别人一听我说话就知道我是山西人,如何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说服」读作 shuōfú 还是 shuìfú? 
  国内的粤语足球解说完胜普通话解说吗,为什么会这样? 
  类似「兮」「矣」的语气词古代是如何发音的? 
  「玺」「徙」「枲」等心母止摄开口上声字的韵母为什么在普通话中没有舌尖化,以及在粤语中裂化为aai? 
  汉语与印欧语系有哪些相同的词源? 
  为什么在知乎上有很多黑粤语的人? 

前一个讨论
武汉大学自身对于各大大学排行榜是如何看待的,是感觉自愧不如还是实至名归?
下一个讨论
这些汉字和英文有什么区别?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