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是父权社会,贾母为何拥有家长权?

回答
《红楼梦》无疑是一部描绘父权社会下家族兴衰的宏伟画卷,在这幅画中,贾母作为贾府的老祖宗,其“家长权”的体现,看似与父权社会的基调有些出入,实则恰恰是父权体系内部运作模式的一种复杂展现。她并非直接拥有男性亲属的绝对统治权,而是凭借其特殊身份、地位、智慧以及对家族利益的深刻洞察,在维护父权结构的稳定和家族延续的过程中,获得了无可撼动的“家长权”。

要理解贾母为何能在父权社会中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宗法制度下的“母族首长”地位: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下,男性是家族的绝对核心。然而,女性在其中并非毫无地位。作为家族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女性长辈,贾母在某种意义上是“母族的首长”。她的丈夫贾代善虽然是前代族长,但随着他的去世,贾母作为遗孀,继承了其在家族中的权威象征。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长辈尤其是最年长的长辈,其权威是受宗法制度保护的。她代表了家族的“根”和“源”,是家族历史的活化石,对家族成员具有天然的约束力。

二、智慧与阅历的积累,成为家族的“定海神针”:

贾母的家长权并非仅仅来源于她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积累的智慧和对人情世故的通透。她历经世事,洞察人心,见过风浪,懂得如何平衡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应对外部的压力。在贾府这个充满了利益纠葛、明争暗斗的大家族里,她就像一根“定海神针”,维系着表面的平静和运转。

化解矛盾,维系稳定: 比如,在王熙凤和李纨争执时,她能出面调停,用她的权威和经验来平息事端,避免家族内部因小事而分裂。她懂得如何“拉一派打一派”又“恩威并施”,让所有人都敬畏她、依赖她。
决断家族大事: 尽管某些决定最终需要贾政或贾赦来执行,但很多时候,贾母是实际的决策者。例如,在宝玉的婚事上,她虽然也考虑了王夫人的意见,但她最终的倾向性才是决定性的。在选择儿媳妇、孙媳妇上,她的喜好和判断往往会影响最终的人选。
掌握信息,洞悉全局: 贾母作为家族的“最高情报中心”,她通过身边的丫鬟、太监,以及与其他大家族的交往,能掌握最全面的信息。这种信息优势让她能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家族的真正困境和潜在威胁,也让她在做决定时更加有远见。

三、对家族经济和人事的影响力:

虽然贾府的实际管理权和对外事务主要由男性负责,但贾母对家族的经济和人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经济上的“后盾”和“监督”: 贾母的日常生活开销巨大,她的用度和她身边一众丫鬟婆子,都构成了家族重要的支出部分。但同时,她的尊贵地位也意味着她拥有一定的经济调动能力,可以在某些时候支持家族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她对家族的财务状况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尤其是在处理与家族女性成员的嫁妆和私房钱时,她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
人事任命和安排: 贾母对身边的大丫鬟、老嬷嬷的安排,以及对家族中一些重要位置的人事推荐,都有着很强的决定权。比如,她将鸳鸯安排在自己身边,这不仅是出于对鸳鸯的喜爱,也体现了她对身边贴心人手的掌控。她对宝玉身边丫鬟的选择,对王熙凤管家的支持,都显示了她在人事安排上的影响力。

四、作为“家族代言人”的地位:

在与外界打交道时,贾母是贾府家族的最高代言人。她的言行举止,代表了贾府的体面和威望。当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打交道时,她的出现和发声,比贾政、贾赦更能体现贾府的实力和底蕴。

维护家族声誉: 比如,在元妃省亲这样的大事上,贾母的安排和部署,是确保整个活动顺利进行,维护贾府荣耀的关键。她会亲自过问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在政治上的“缓冲”和“联络”: 虽然不直接参与朝政,但贾母的身份让她成为了贾府与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联络点。她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和经验,为家族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提供一些间接的支持或缓冲。

五、对“情感连接”的掌控:

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往往通过情感来维系家庭和家族的连接。贾母正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她对贾宝玉的疼爱,对其他孙辈的关怀,对女儿们(史湘云、王熙凤等)的照顾,都让她在家族中拥有了深厚的情感基础。这种情感上的权威,使得她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超越纯粹的父权压制。

宝玉的“保护伞”: 她对宝玉的偏爱,让宝玉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躲避贾政的严苛管教。这种“祖母疼爱”的力量,是贾政在家族中也不能轻易打破的。
维系女性情感: 她是家族中女性成员的“精神领袖”,能够理解她们的处境,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支持和安慰。

总结而言, 贾母的家长权,并非颠覆父权,而是在父权框架内,通过她特殊的身份(族中最尊贵的女性长者)、超凡的智慧和阅历、对家族经济人事的影响力、以及在情感连接上的掌控,获得了一种“事实上的领导权”和“精神上的权威”。她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维系和稳定这个庞大的父权家族结构。她的存在,让贾府这个看似由男性掌权的家族,拥有了更加柔韧和持久的生命力。她的家长权,是父权社会中一种独特的、由女性智慧和地位所催生出的“韧性”和“智慧型权力”。她的存在,也使得《红楼梦》的家族描绘更加立体和真实,揭示了即便在最严苛的父权体系下,女性同样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智慧,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古代来说,阶级属性大于男女属性。

比如说,一个公主嫁给了功臣的儿子,虽然他们是夫妻,但是君臣的身份还是要大于夫妻的身份的。一般是行君臣之礼,而不是夫妻之礼的。

传统戏曲的打金枝,就说的是这个。而最后的结局,只不过是公主向他老公行妻子的礼仪。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婚姻,与其说是婚姻属性,更多偏向于工作属性。

因为妇女不出门工作,一个女的嫁人之后,一天有超过十个小时是和婆婆,小姑子,妯娌一起做家务的,而只有三四小时和丈夫一起。

如果女子不上桌吃饭的话,而且晚上还要做针线的话,更有可能是三四小时和老公相处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中国古代来说婆媳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古代娶老婆是为了回到家里有饭吃,衣服有人做,有人补,鸡鸭有人喂,带孩子,等现实的问题。

对于贾家来说,贾家的荣耀是来自与宁国公和荣国公。贾家的爵位是继承的,而贾母是诰命夫人,她应该和她丈夫同级。也就是说贾母的官位比贾赦和贾珍都要高,而由此得来的俸禄,应该也比家里的男性要高。

还有就是,诰命夫人在皇室婚丧嫁娶的时候是可以入宫的和皇后,嫔妃和王妃们打交道的。而这在一个只有头衔,而没有实质职位的贵族家里十分重要,所以造成了贾母在贾家的地位不同。

这个你也可以从秦可卿的葬礼和贾母的生日做对比。

秦可卿的葬礼上来的人只有北靖王是王爷,而其他人基本就是伯爵子爵。

而贾母的生日上,几个王妃都来了。

user avatar

因为她是家长啊哈哈

贾母是有官阶的,她是一品诰命夫人。而她之所以能当上一品诰命夫人,是因为她的丈夫是国公爷。

贾母的地位和权力来自她的丈夫。

当一个大家族的女性拥有了足够的地位和辈分年龄,同时她的平辈和长辈都死了的话,那她就爬上了家族的金字塔顶。

贾母虽是女性,但她也是母亲。古代极其重视孝道,所以她的儿子儿媳孙辈都要对她有足够的孝敬恭敬。甚至媳妇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孝顺婆婆。只要孝顺好了贾母,贾府就能被称为诗礼孝道人家。

同时贾母还代表着贾府顶峰时代的形象,以及与国公阶级的最后的联系。有贾母在,贾府就还是国公府,那些王公贵族就还能来交际。

另外,贾母其实没有看起来的那么有权力。首先外面的那些大事正事,贾母插手不得。内帏之事,贾母早已交权,当然因为她辈分身份的原因,她也能对内帏管家行使权力,但正常情况下,这是破坏规则的。

所以贾母其实像是个贾府的吉祥物,有她在,贾府就能保留很多档次和地位,也能通过对她行使孝道为家族添彩。大家都对她恭恭敬敬,她的生活水准也是最高档,但她实际权力其实并不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