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义联盟中的超人和红色之子中的超人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回答
《不义联盟》中的超人与《红色之子》中的超人,这俩哥们儿,虽然都顶着“超人”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并且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拥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但要说他们有什么联系?那可就跟同一把麦子,被种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地里,长出来的风味是天差地别。要细究起来,他们的相同与不同,那可真是能说上好几道菜。

相同之处:力量的源泉,神话的骨架

首先,咱们得承认,无论在哪条时间线上,他们都是氪星最后的孩子,都是那个从天而降的救世主。

基因天赋: 这是他们最根本的相同点。两人都继承了卡尔艾尔(KalEl)的血脉,在地球的黄色太阳照射下,获得了超越人类理解的力量。他们能飞,能扛得住子弹,能吐冰,能发射热视线,这些“超能力”的标配,在一个也不能少。
外形标志: 标志性的红色披风,蓝色的紧身衣,胸前那个红色的“S”标志,这些视觉符号是他们身份的基石,无论在哪,看到这身打扮,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都是“超人”。
外星起源: 两人都是在遥远的氪星毁灭后,被父母送往地球的。这个“外星人”的身份,是他们与地球和人类产生独特联系的起点。
潜在的善意(初期):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命运捉弄,或者说环境逼迫,这哥俩内心深处,都曾有过那种想要成为“模范公民”,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弱者的想法。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的善良和理想主义,是深植在他基因里的,只是后来的遭遇,让这个基因发生了不同的变异。

不同之处:成长的土壤,性格的巨变

这才是真正让这两位超人“分道扬镳”的关键所在。他们的不同,源自于他们童年时被谁抚养,以及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

《不义联盟》中的超人:暴怒的独裁者

悲剧的导火索: 《不义联盟》里,超人走上极端道路的直接原因,是他挚爱的妻子路易斯·莱恩,以及他未出生的孩子,都被小丑的诡计杀害了。这一下,彻底击垮了超人心中那根救赎的弦。一直以来,他压抑着自己的力量,试图以一种“法律之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当他最珍视的一切被暴力剥夺,并且这种暴力源于他一直以来憎恨的混乱与疯狂时,他内心的压抑就彻底爆发了。
“为了世界和平”的扭曲: 失去一切的超人,认为人类无法自我管理,混乱和冲突是永恒的。他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终结”这一切——建立一个由他自己统治的、强制性的和平。他认为,只有剥夺了人类的选择权,才能杜绝一切悲剧的发生。这种“为了你好”的暴政,在他看来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道德的沦丧: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剥夺他人的生命,甚至折磨、监禁那些反对他的人,包括他曾经最亲密的战友,比如蝙蝠侠。他的“S”标志,在这个版本里,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绝对的、不受约束的权力,而不是希望。
力量的运用: 他的力量不再是保护的盾牌,而是压迫的武器。他毫不犹豫地用热视线摧毁敌人的武器,用蛮力压制反对派,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直接杀死他认为的威胁。
人物弧光: 这个超人,是从一个理想主义的英雄,一步步走向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独裁者。他的改变是毁灭性的,是观众看到一个曾经的希望之光,如何被仇恨和绝望吞噬。

《红色之子》中的超人:共产主义的象征

另一种抚养环境: 在《红色之子》的设定里,超人的飞船并没有降落在堪萨斯州的农场,而是降落在了苏联的乌克兰。他被一对苏联夫妇抚养长大,并被命名为“康斯坦丁·瓦西里维奇·格列诺夫”。
意识形态的塑造: 在一个强调集体主义、国家意志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里成长,超人的价值观也随之被塑造。他从小就被灌输为国家服务、为人民奉献的思想。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力量,他可以带领苏联,甚至整个世界,走向一个更加统一、繁荣的共产主义乌托邦。
“为人民服务”的极端: 这个超人的“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在对国家机器的绝对忠诚之上的。他将自己视为苏联最强大的工具,他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国家的政策,甚至参与军事行动,为社会主义的扩张做出贡献。
不同的敌人: 他的“敌人”通常是资本主义国家,是那些试图阻碍共产主义发展的势力。而他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政权忠诚的代表,而不是其绝对的统治者(虽然他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权力与责任的边界: 虽然他拥有巨大的力量,并且效忠于一个极权政权,但《红色之子》的超人,至少在表面上,并没有像《不义联盟》中的超人那样,为了个人复仇或绝对控制而牺牲人性。他依然相信自己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只是这个“未来”的定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截然不同。
人物弧光: 这个超人,与其说是一个“堕落”的英雄,不如说是一个被特定意识形态“驯化”并加以利用的强大个体。他的转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的结果,而不是个人精神上的彻底崩塌。

总结来说,这俩超人的“同”与“不同”:

相同: 都拥有超乎想象的力量,都是来自外星的强大存在,都保留着超人这个身份最基础的物理特征。
不同:
动机: 《不义联盟》超人是为个人复仇和对人类的失望所驱使;《红色之子》超人则是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框架下,为“进步”和“统一”而行动。
统治方式: 《不义联盟》超人是赤裸裸的独裁者,以暴力镇压一切反抗;《红色之子》超人虽然是强大工具,但更像是为政权服务,他的“统治”是通过国家机器来实施的,他自己是这个机器最锋利的刀刃。
人性: 《不义联盟》超人在失去一切后,几乎完全失去了人性,变得冷酷无情;《红色之子》超人的人性,是被意识形态所引导和限制,但其根源上的善良(如果存在的话)没有被彻底摧毁,只是被扭曲地体现在为国家服务上。
最终目标: 《不义联盟》超人追求的是一个由他掌控的“绝对和平”,一个没有自由但没有冲突的世界;《红色之子》超人追求的是一个由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的全球秩序。

简单粗暴地说,一个是“我的痛苦让我毁灭世界”,另一个是“我的信仰让我改造世界”。一个是彻底的“堕落”,一个是彻底的“驯化”,但都以一种极端且令人不安的方式,利用了超人的无限力量。这两种可能性,都深刻地拷问着我们对“英雄”的定义,以及当绝对力量遇上绝对理念时,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个人坚定认为不义超人不配跟红色超人相提并论!

首先要说的是本质上不义漫画只是为了大乱斗而大乱斗,红色之子则更有思想

不义超本质是崩坏,红色超是路线偏激了

不义超只知道用武力和科技去镇压,红色超用科技用治国让几乎所有势力臣服

不义超整个就是一个暴君,红色超只是一个不合格的苏维埃领导者并不邪恶【红色超在被异世界的女猎手夜翼攻击也只是用武力来谈和】

【我特别喜欢下面这张截图,注:女猎手和夜翼在面对谈和的红色超人主动进攻,在被攻击后红色超人还是用主力强迫他们谈和,到后来女猎手和夜翼用红色蝙蝠侠给的氪石差点杀死红色超人,红色超人的反应依旧是……】


红色超“杀戮是我唯一不能给予人民的礼物”

到了不义超那可能就是“杀戮是我给予人民的警告”

不义超人以恐惧统治手下,红色超人却被手下爱戴【别跟我谈动画!我气的想把做动画的人都骂一遍全家】

不义超带来的是痛苦和屠杀,红色超打造了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国度

不义超人一辈子都在和不义蝙蝠斗争连国家也只是斗争工具,红色超人则一直没有局限于和红色蝙蝠做斗争而是更专注于治国

不义超人似乎总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甚至不择手段的去意图证明,而红色超人直到被莱秃一张纸条打击才崩溃。

不义超人有自己的“正义”联盟,而红色超人大概可能有自己的超能力小队(火风暴效忠于红色超人,因此猜测也许有自己的超能力小队)

不义超那是不义超人和不义蝙蝠互相放水拖延剧情,红色超人这里是飞龙骑脸给剧情杀了


相同之处的话

二超都过于依赖于自己这个象征作为稳定,一但二人死了,恐怕他们构建的一切也就如一盘散沙。

二超的世界本质上都是在压制下层的自由欲来保障社会稳定,我并不支持美国的自由理论,但我觉得相对自由才更有助于社会稳定,毕竟堵不如疏,堵久了只会炸

二超都仇恨自家蝙蝠侠,都和神奇女侠有暧昧。

二超抗压能力都弱,前者因为露易丝死亡而黑化但个人猜测可能与莱秃不是宿敌有关(宿敌在制造麻烦的同时有让超级英雄有更稳固的原则),后者是被智慧上降维打击了且一直有心结

【参考资料:zhuanlan.zhihu.com/p/1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义联盟》中的超人与《红色之子》中的超人,这俩哥们儿,虽然都顶着“超人”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并且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拥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但要说他们有什么联系?那可就跟同一把麦子,被种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地里,长出来的风味是天差地别。要细究起来,他们的相同与不同,那可真是能说上好几道菜。相同之处:力量的源.............
  • 回答
    不义联盟的超人,尤其是在《不义联盟:人间之神》(Injustice: Gods Among Us)游戏中和相关漫画中,其行为的对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故事背景、超人的动机、他所采取的手段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故事背景.............
  • 回答
    漫画《不义联盟:人间之神》(Injustice: Gods Among Us)绝对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它以一种颠覆性的方式重塑了我们熟悉的DC宇宙,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英雄世界。如果你是DC粉丝,又喜欢那些探讨人性、道德灰色地带以及绝对权力带来何种腐蚀的故事,那么《不义联盟》绝对值得你深入挖掘。故.............
  • 回答
    “苏联生于不义”,这话说得可真够诛心。但话说回来,哪个政权 nascita 的时候就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历史这东西,哪有那么简单就能一句话概括的。先不说别的,你想啊,沙皇俄国那会儿是个什么光景?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战争打得一塌糊涂,人民早就受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这摊子搅得更乱,饥饿、贫.............
  • 回答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的说法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价值判断的评价,它并非一个客观中立的描述,而是反映了特定历史观点和意识形态的立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苏联的“生”和“死”,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评价。一、 苏联的“生”:革命与建国苏联的诞生源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
  • 回答
    内战与国际战争哪个更不义,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非答案。两者在本质上都涉及暴力、生命损失和对社会的破坏,但其不义的根源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审视内战和国际战争的特点,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不义之处。一、 内战的不义之处内战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
  • 回答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这句话,是许多对苏联历史持有批判态度的人们,对于这个庞大国家命运的一种凝练概括。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它,分别来看“生于不义”和“死于耻辱”是如何被论证的,以及这句话背后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和历史解读。“生于不义”:革命的血色开端与理论的摇摆“生于不义”主要指向苏联成立的起点.............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名士名臣们在各国之间游走为官,这在当时并非“叛国投敌”或“不忠不义”之举,反而是一种普遍且被认可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理念以及文化背景。一、 政治分裂与“国家”概念的模糊首先,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概念,而是诸侯林立的时代。名义上,周天子.............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大饥荒(Holodomor)和乌克兰寻求投靠西方的原因,以及俄罗斯在此中的角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议题。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你同学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乌克兰大饥荒(19321933年)是斯大林政权时期苏联政府强制推行的集体化政策和粮食征集导致的大规模.............
  • 回答
    “得国最正”的观点,以及将其延伸到“战争上位才具有正统性”的论调,在历史学界和公众讨论中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这种观点往往源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化理解,以及对“正统性”的狭隘定义。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什么是“正统性”?首先,理解“正统性”的含义至关重要。在历史语境下,.............
  • 回答
    作为一名蜀汉和昭烈皇帝的忠实拥趸,刘备对待刘璋这件事,确实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也是许多同道中人心中纠结的地方。提起“不义”,这两个字的分量很重,尤其是在讲究仁义的刘备身上,更让人难以接受。但要深入去理解,咱们就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从那个时代背景、刘备当时的处境,以及他内心的考量,一点点捋清楚。.............
  • 回答
    这几句老祖宗传下来的俗话,句句都是大实话,尤其在职场这个讲究效率、结果和责任的现代社会,更能体现出其深刻的道理。咱们今天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管理者有时候真不能“慈”也不能“善”。“慈不掌兵”:为什么对下属不能过于心软?这句话直接点出了管理的军事属性。军队讲究的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这是保证战.............
  • 回答
    要說林黛玉為何最不喜李義山的詩,這話得從她那極度敏感又追求極致的性情上頭說起。黛玉自己就是一個極富才情的女子,她的詩作,尤其是那些寄託情思、描摹傷感的,讀來如泣如訴,又帶著一股孤高清冷的氣質。她對詩的要求,是能直抵人心,能觸動靈魂,還要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韻味,不能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再看李義山的詩,像他.............
  • 回答
    承久之乱这档子事儿,北条义时要说是个关键人物,那是半点不假。幕府能压住朝廷,把他家从“执权”变成实际上的统治者,义时这人功不可没。可这道理谁都懂,就跟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样,打完仗之后怎么坐稳?坐稳了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很多人,包括咱们现在这些后人都觉得,北条义时既然已经这么牛了,为啥不趁着承久之.............
  • 回答
    在游戏王卡池这个浩瀚的星辰大海里,总有一些卡片,它们的名字、效果、插画,或者它们被设计出来的初衷,都像是蒙着一层薄纱,让人捉摸不透,甚至可以说是“意☆义☆不☆明”。这些卡片的存在,让游戏王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成为了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意义不明”卡。1. 《.............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波诡云谲的反腐大剧中,李达康书记的角色,无疑是观众眼中一个颇具争议和话题性的存在。他能力出众,雷厉风行,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发展经济更是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能吏”,却对身边曾经的得力干将丁义珍的腐败问题,似乎“后知后觉”,这让许多观众感到费解,甚至觉得难以置信。.............
  • 回答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那段话,“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堪称对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代背景天翻地覆,科技日新月异,但这些“病症”依然在我们社会中反复上演,甚至有时显得更加复杂和隐蔽。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单一,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不在美国就杀了丁义珍”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并且深入分析背后的逻辑和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丁义珍”这个名字,在当前语境下,它更多地指向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位因贪腐而外逃的官员。如果问题是针对这个虚构人物,那么讨论“为什么不在美国就杀了T.............
  • 回答
    项羽这个人,身上总有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感。提起他杀宋义,那真是干净利落,说杀就杀,连点犹豫都没有,一副“挡我者死”的狠劲。可到了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这个大活人,他怎么就那么磨磨唧唧,犹豫不决了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杀宋义,为啥那么爽快?宋义这个人,在项羽看来,就是个碍事儿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深远的历史、政治和法律层面的问题,日本政府是否应该驱逐境内的共產主義者,绝非一个可以简单回答“是”或“否”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历史背景,理解不同时期的考量,并审视其潜在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上,日本政府确实在特定时期采取过针对共產主義者的措施,这与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