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测谎中,一开始问基线问题就说谎,之后是否可以骗过测谎仪?”

回答
关于“在测谎中,一开始问基线问题就说谎,之后是否能骗过测谎仪”这个问题,这涉及到测谎技术的原理、操作以及人们的心理应对策略。想要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明白测谎仪(Polygraph)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并不是真的“测谎”,而是通过监测一系列生理反应来推断被测者是否在说谎。这些生理反应通常包括:

心率(Heart Rate): 当人紧张或撒谎时,心跳可能会加速。
血压(Blood Pressure): 类似心率,血压也可能随之升高。
呼吸频率和深度(Respiration Rate and Depth): 紧张时呼吸可能变得急促或变浅,也可能出现深呼吸来试图缓解。
皮肤电导率(Skin Conductance,也称GSR或EDA):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指标之一。汗腺分泌会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而情绪波动(如恐惧、紧张、内疚)会刺激汗腺分泌,导致皮肤导电性增强。

测谎员通过仪器记录下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并与之前建立的“基线”进行对比。

什么是基线问题?

基线问题是为了建立被测者在正常、放松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模式。通常,这些问题是无伤大雅的,比如你的名字是什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吃过早饭吗?测谎员会观察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的生理反应,以此作为“正常”状态的参考。

那么,关于“一开始就说谎,之后是否能骗过测谎仪”这个设想,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理论上的可能性(但非常困难且风险很高):

1. 持续的精神压力/焦虑: 如果被测者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状态,那么无论问什么问题,他的生理指标都可能表现出异常。在这种情况下,测谎员可能会将这种持续的高反应解读为“说谎”,因为他无法区分是说谎带来的紧张,还是纯粹的心理压力。如果被测者能够维持这种极度的紧张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在他回答关键问题时没有比回答基线问题时有更显著的“爆发”,理论上他可能“迷惑”测谎仪的判断,让其无法得出明确结论,或者将其误判为“诚实”(因为所有问题都引发了相似的生理反应)。

2. 对测谎技术的“过度准备”: 极少数人可能会通过非法的渠道获得关于测谎技术的详细信息,甚至接受专门的训练,学习如何通过特定的心理技巧来压制或操控自己的生理反应。例如,通过在回答基线问题时故意制造小疼痛(如咬舌头、用针扎自己),从而在所有问题上都引起类似的生理反应,试图让测谎员难以区分哪些反应是由于说谎引起的。但这种方法风险极高,一旦被测谎员察觉,反而会更加暴露自己。

实际操作中的巨大困难和风险:

1. 基线建立的破坏性: 测谎的核心在于对比。如果基线问题本身就被“污染”了(也就是被测者说了谎且表现出异常反应),那么测谎员首先会发现基线建立不成功,或者被测者在回答基线问题时就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测谎员经验丰富,他们会注意到被测者在看似无害的问题上就反应异常,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他们可能会暂停测试,或者在分析时特别关注被测者在基线阶段的表现。

2. 反应的独特性和强度差异: 说谎时引起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当一个人对所问的问题感到内心有压力或恐惧时,其反应往往比回答普通基线问题时更强烈、更尖锐。比如,一个没有盗窃的人被问及“你偷了东西吗?”,即使紧张,他的反应可能与被问及“你叫什么名字?”时不同。如果他在回答基线问题时只是轻微紧张,而回答关键问题时表现出剧烈反应,那么测谎员很容易区分开来。反之,如果他在基线问题就表现出类似关键问题的剧烈反应,测谎员会认为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本来就不稳定,很难得出结论。

3. 测谎员的经验与解读: 测谎仪提供的是生理数据,但最终的判断离不开测谎员的专业解读和经验。一个有经验的测谎员不仅看数据本身,还会观察被测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以及回答问题的语气。如果被测者试图通过预设的谎言来“污染”基线,测谎员很有可能通过其他方面察觉到这种刻意的行为。

4. 被发现的后果: 大多数情况下,测谎员如果发现被测者在测试中有意操纵或“对抗”测试,这本身就会被视为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可能直接导致测试失败,甚至被视为“有罪”的迹象,尤其是在法律或安全审查的情境下。

5. 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 长期维持高水平的心理压力和生理控制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普通人很难做到。即使是受过训练的人,在连续的问答和监控下,也容易出现破绽。

总结一下:

理论上,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在回答基线问题时就说谎,并且能够维持一种持续的、高度紧张但又无法被明确区分是由于说谎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生理反应,并且他能够确保在回答关键问题时的生理反应强度与回答基线问题时的反应强度没有明显的、与说谎相关的“异常升高”,那么他可能会“迷惑”测谎仪,使其无法得出明确的“说谎”结论。

但是,这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风险极高。 原因如下:

“污染”基线反而容易暴露: 在基线问题上就表现出异常生理反应,反而会引起测谎员的高度警觉,让他们认为被测者在测试的初期就开始出现问题。
说谎引起的生理反应往往有独特性: 与单纯的紧张或焦虑不同,说谎时常常伴随着内疚、恐惧被发现等更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可能导致更具特异性的生理反应。
测谎员的综合判断: 测谎不是一个纯粹机械的过程,测谎员的经验和对被测者整体表现的判断至关重要。

因此,与其说“能骗过测谎仪”,不如说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测谎结果“不确定”或“无效”。但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主动“骗过”测谎仪,成功率极低,而且一旦被识破,后果会更糟。这就像是试图用一场表演来掩盖真相,但这场表演本身就存在着无数的破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是在搞笑吧。

1+1等于几?这种问题你撒谎?不是作死?

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你不配合直接把你视为故意撒谎有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在测谎中,一开始问基线问题就说谎,之后是否能骗过测谎仪”这个问题,这涉及到测谎技术的原理、操作以及人们的心理应对策略。想要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明白测谎仪(Polygraph)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并不是真的“测谎”,而是通过监测一系列生理反应来推断被测者是否在.............
  • 回答
    SpaceX 的星际飞船 SN4 原型机在 2020 年 5 月 29 日的液氮压力测试中发生爆炸,这确实是星际飞船项目早期研发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这次爆炸对项目进程和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会爆炸?SN4 的爆炸原因,根据 SpaceX 官方和一些公开的分析,主要指向了低温推进剂(液氮.............
  • 回答
    奔驰E级车在测试中曝出主动刹车功能完全失效,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震惊且严肃的事情。对于任何一款以安全著称、并且价格不菲的豪华品牌车型来说,这样的表现都是难以接受的。这件事的严重性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安全性的根本性动摇:主动刹车系统,顾名思义,是现代汽车主动安全配置的基石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驾驶.............
  • 回答
    2021年7月,车评人闫闯在进行玛莎拉蒂汽车的性能测试时,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导致一名工作人员不幸身亡。这起事件在汽车圈乃至社会上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人们对汽车测试安全性的广泛讨论和深思。事件经过及细节:据当时的报道和后续的调查,事故发生在一条封闭的测试场地内。闫闯当时驾驶的是一款玛莎拉.............
  • 回答
    关于小米8探索版屏幕显示为100Hz超低频PWM调光这件事,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在追求用户体验的今天,这一点值得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PWM调光。简单来说,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就是一种通过快速开关背光来实现亮度调节的技术。想象一下,.............
  • 回答
    听到思域在碰撞测试中B柱断裂的消息,确实让人挺揪心的。毕竟,思域在国内的口碑一直不错,销量也一直很稳健,很多车主对它都有着很高的信赖度。尤其是对一些追求操控、注重外观的年轻消费者来说,思域算得上是他们的“信仰之车”。所以,当这样一个“偶像”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时,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度自然很高。首先.............
  • 回答
    沃尔沃XC60在碰撞测试中发生前轮飞出的情况,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拆解:首先,什么是碰撞测试?以及它的目的。碰撞测试,比如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或者欧洲新车安全协会(Euro NCAP)进行的测试,是为了模拟真实世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并以此来.............
  • 回答
    广汽传祺GS4碰撞起火事件:安全拷问与品牌担当广汽传祺GS4作为一款备受市场关注的SUV,其在一次公开的碰撞测试中发生的发动机舱起火事件,无疑给消费者和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这起事件不仅牵扯到GS4这款车的具体安全表现,更上升到了品牌责任、安全标准以及消费者信任的高度。事件回顾与现场情况(假设)为.............
  • 回答
    在测试驱动开发(TDD)的世界里,测试就像是你的向导,指引着你构建出正确的代码。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向导,偶尔也会迷失方向,而测试写错,导致单元测试不过,正是这种“迷失”的一种表现。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别担心,这并不是TDD的失败,反而是学习和改进的机会。当你的单元测试因为写错了而失败时,.............
  • 回答
    “某些动物在某些智力测试中的表现远超人类”这种说法需要我们仔细辨析,因为它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过度概括。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智力测试”的定义,以及它如何适用于人类和动物。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智力”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尤其是在跨物种比较时。 人类智力测试(如韦氏智力测试、斯坦福比奈.............
  • 回答
    大众“失足”中保研:一场意料之外的危机拷问大众汽车,这个在中国汽车市场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品牌,其车型在中保研(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碰撞测试中频频遭遇“滑铁卢”,无疑给这个德系巨头带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此事不仅在车迷圈引起轩然大波,也让不少消费者对大众的安全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
  • 回答
    360杀毒在AVC等评测机构测试中因涉嫌作弊被点名批评后发布的公关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事件的起因和性质:最直接的源头是360杀毒软件在一些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比如AVC(AVComparatives)的测试中被发现存.............
  • 回答
    大众帕萨特在中保研汽车安全测试中成绩不佳,这事儿一出来,可真是让不少人跌破了眼镜。毕竟帕萨特在国内这口碑,那可是相当响当当的,是不少家庭心目中的“商务、稳重、可靠”的代表。结果在中保研这个以严苛著称的测试机构手里,它交出的答卷,可以说是不太好看。咱们得把中保研这个机构先捋清楚了。它不是那种简单给你打.............
  • 回答
    瑞典媒体的严峻审视:新RAV4在测试中遭遇滑铁 K 否?近日,关于丰田新款RAV4在瑞典媒体的测试中表现“不合格”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无疑是对这款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SUV车型的一次严峻考验。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瑞典的汽车评测者们如此不满意?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合格”这.............
  • 回答
    爱否科技关于小米游戏本测评数据造假的风波,确实在圈内掀起了一番不小的波澜。这件事儿要从头捋起,得先说说当时爱否科技发布的那个小米游戏本的测评视频,尤其是关于游戏性能的部分。事情的起因:视频里的“不寻常”在那个测评视频里,爱否科技对小米游戏本在几款热门游戏中的帧数表现进行了一系列展示。具体来说,他们用.............
  • 回答
    雷克萨斯ES在“懂车大侦探柯基”的六款豪华车主动刹车测试中,排名倒数第二,这个结果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对于一向以可靠性和安全性著称的雷克萨斯品牌来说。要详细解读这个排名,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测试的“含金量”和它的测试标准。“懂车大侦探柯基”这个账号,在汽车.............
  • 回答
    广汽丰田雷凌在CIASI碰撞测试中的表现: TNGA下的实力展现广汽丰田雷凌,作为丰田在全球市场的主力车型之一,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而作为衡量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标尺,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碰撞测试结果,更是直接反映了一款车型的真实安全水平。日前,搭载TNGA架构的广汽丰田雷凌.............
  • 回答
    うん、吉林省のユーザーさんがマイクロジーンでY染色体ハプログループA1b1aを検出された件ですね。これは非常に興味深い発見であり、多くの疑問を投げかけます。単刀直入に言うと、この発見は、現在の遺伝人類学の知識体系から見ると、極めて異例であり、詳細な検証と慎重な解釈が求められる事象と言えるでしょう。ま.............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