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火 兄的回答已经很详尽了,本回答主要想结合我的经历,顺便晒晒书影。
《史记》一共买过五次。
第一次似乎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插图本,封面很奇怪,画的是李世民或者朱元璋。说是插图版,一共只有几张彩插,其实是个白文本。好处是价格不高,页码却不少,纸张和印刷都很不错。删掉了表格部分。这本早就找不到了,搜也没搜到,可能不是燕山的?
第二次就是中华书局的绿壳子白文普及本了,和上个版本的最大区别是有专名号,再也不用担心断错人名了。当时《王立群读史记》和《後宫传奇》(也就是《美人心计》)热播,结合这本《史记》看的津津有味。特别是窦漪房的身世部分,电视剧移花接木的改编法着实有趣。这本还能买到,那时候定价28元。
第三次就是新世纪出版社的《史记会注考证》了。我怀疑买的是盗版,总之是很便宜。
第四次就是书局新修订的三家注本了。有精装有平装,当时有人说平装重印的时候在精装的基础上又改了几处错字,所以买的平装。但实际上这套书前後重印了好多次,比较坑的是几乎重印几次就要稍微改改错字,而且不出校表,导致不同年份重印的可能内容不一样,总之越新越好,买新不买旧。
第五次就是影印的宋本史记了,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的。这本全书笔记甚多,看着可能有点晕。
购书网站介绍:
本书据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该《史记》为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一百三十卷全本。《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后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南朝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
其实还有第六次,不过是别人送的,中华书局出的选本,美其名曰中华经典藏书,但收录的内容实在太少,就不推荐了。
有些虽然没买,但可以推荐一下。
1、前面介绍了新世纪影印版的《史记会注考证》,但可能不好买了,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排印本,分精装平装两种。
2、书局简化字版三家注
3、张大可,丁德科《史记通解》分为【题解】【原文】【注释】【翻译】【集评】【後人题咏】几个部分。个人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集评部分。比如《项羽本纪》的集评从441页到464页,[论宗旨]引司马迁、钟惺、王又朴、李晚芳、邹方锷、吴汝纶、唐顺之、钱穆、游国恩、胡念贻、吴汝煜、杨燕起、阎崇东、韩兆琦、陈桐生等人评论。[论书法]引归有光、钟惺、凌稚隆、刘辰翁、唐顺之、李晚芳、吴见思、李景星、徐与乔、吴敏树、刘咸炘、季镇淮、冯其庸等人评论。[论人物刻画]引钱锺书、郭预衡、郭双成、宋嗣廉、可永雪、张新科等人评论。[论史体]引司马贞、刘知幾、叶适、胡应麟、郝敬、钱大昕、吴秉礼、邹方锷、金锡龄、冯景、郭嵩焘、赵生群等人评论。[论项羽之功绩]引李贽、钱穆、白寿彝、《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安平秋、张大可等人评论。[论项羽失败原因]更是总结了八个角度,每个角度有不同学者的评论,详见下图。
此书有精装、平装两种。
4、其实如果只想看《集评》部分,可以看《史记论著集成》中的《史记集评》册,
5、辛德勇《史记新本校勘》,配合书局修订本看
6、王华宝《《史记》金陵书局本与点校本校勘研究》
7、最後史记的全译本,现在韩兆琦的比较常见。但我更喜欢吴树平版(见下图)的,可惜现在也买不到了。
这个问题确实蛮重要的。目前的几个答案都看了,没有说到点子上的。
这里先假设一个前提:题主读繁体竖排和影印本没有障碍。
那么,首先推荐的是日本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这是任何一个研究《史记》者的必备书。国内能买到的最好版本是几十年前文学古籍刊行社的影印本,但是,价格很不亲民了。
退而求其次,九十年代时北岳文艺出版社根据这个又影印过一次,印刷质量不如原版,但是还能读,而且性价比高。我自己用的也是这一版。
前几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排印本,也可以考虑。不过,我没有买。此书的好处,是在保留“三家注”的同时,集录的清代及以前,以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很丰富。
顺便说一句:不带“三家注”即“集解”、“索隐”、“正义”的《史记》出版物,都是在骗钱。
我手头的另外几种《史记》,一个是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点校本“修订本”。
一个是台湾大申书局本,其实是根据中华书局的老点校本影印过去的,内容完全一样。删去了点校者顾颉刚的名字,搞笑。
还有一个是从前南大出版社出的《史记今注》,现在也就一二十块钱。因为从前读大学时穷,用的就是这个。那时班上的同学几乎人手一套,便宜,注释详尽,但错误颇有。现在偶尔看看,主要是为了怀旧。
这个是简体字版本。说实在的,除非迫不得已,各种简体字版本的古籍,除小说外,都尽量远离为好。
再就是清朝武英殿本《史记》,台湾艺文印书馆影印本。这个呢,我并没有原版,因为那时买台版书还不太方便。是我硕士导师去台湾买回来,我再拿去复印的。
此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宋本史记》也可以拿来参考。
《史记评林》,广陵书社影印得挺漂亮。这书里汇总了不少明朝人的评论。不过,明朝人好发议论,很多时候态度大于学问。而且其中不少是从“文章学”的角度把玩史记的谋篇布局、文笔精彩之类,说实在的,价值有,但不是很大。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