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祭祖,为什么河南太昊陵人潮涌动,而陕西黄帝陵门可罗雀?

回答
太昊陵人潮涌动,黄帝陵门可罗雀?这背后,祭祖的“人设”与“地缘”的微妙博弈

同样是祭祖,同样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符号,河南淮阳的太昊伏羲陵为何能吸引如织人潮,而陕西延安的黄帝陵却显得有些冷清?这其中,绝非简单的“谁更姓”或“谁更古老”那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祭祖的“人设”塑造和“地缘”亲近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设”的差异:伏羲氏的“全人类始祖”与黄帝的“华夏民族始祖”

我们先来看看两位“祖宗”的人设塑造。

伏羲氏:包罗万象的“人类始祖”

伏羲氏,作为人文始祖,在中华文明的早期神话体系中,其贡献是开天辟地式的。他“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 简而言之,伏羲氏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他发明了文字、渔猎、渔牧、婚嫁、历法,甚至被认为是中华姓氏的起源。

在现代的文化传播中,伏羲氏的“人设”被不断强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更进一步,将其定位为“中华文明乃至全人类的先祖”。这种“普适性”的定位,能够吸引的群体就更为广泛。你不必一定是某个具体的汉族分支,甚至可以说,只要你承认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都可能与伏羲氏产生联系。这种“零门槛”的亲近感,使得各地、各民族的炎黄子孙,都有可能将伏羲氏视为自己的先祖之一,从而形成一种泛化的认同。

黄帝:根深蒂固的“华夏民族始祖”

而黄帝,毋庸置疑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同样是划时代的,他统一了华夏部落,建立了早期国家,制定了法律,发展了农耕,发明了衣裳、舟车、文字、医学等等。他的地位,在“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中,是根深蒂固的。

然而,恰恰是因为“华夏民族”这个相对明确的身份定位,使得祭祀黄帝,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被视为一个“民族内部”的活动。虽然“华夏”的概念一直在演进,但当代的普通民众,在谈及黄帝时,潜意识里还是会与“汉族”或“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紧密关联。

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祭祖成为一种展示文化认同、寻根溯源的行为时,如果你的“人设”越具有普适性,越能连接更广泛的群体。伏羲氏的“全人类始祖”定位,比黄帝的“华夏民族始祖”定位,理论上能吸引更多“对号入座”的潜在祭祀者。

“地缘”的亲近感: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便利性”

除了“人设”,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太昊陵:历史的“近水楼台”与持续的文化经营

太昊陵位于河南淮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伏羲氏的重要活动区域,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都指向这里是伏羲氏的早期活动中心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伏羲氏的“出生地”或“长眠地”。长期的历史积淀,使得太昊陵在民间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成为伏羲氏祭祀的“主场”。

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对太昊陵的文化挖掘和推广,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且卓有成效。通过举办大规模的祭祖大典,邀请全国各地的宗亲组织、文化团体参与,将祭祖活动进行“仪式化”、“节庆化”的包装。这种持续的、有组织的推广,使得太昊陵祭祖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能够吸引大量人口前来体验。

想想看,一场盛大、有组织的祭祖活动,有表演、有仪式、有热闹的气氛,这对于许多渴望参与集体仪式、寻找文化归属感的人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和网络上的传播,这种“热闹”和“氛围”能够迅速扩散,吸引更多人慕名而来。

黄帝陵:象征意义的“高高在上”与地理上的“疏离感”

黄帝陵位于陕西延安,虽然其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象征意义无可比拟,但从“地缘”亲近感上来说,可能就逊色一些。对于生活在远离陕西的地区的人们来说,前往黄帝陵进行一次祭祖,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相比之下,如果太昊陵所在的河南,在地理上更接近中原地区的大部分人口,这种“便利性”上的差距,就可能影响到参与的规模。

而且,黄帝陵的祭祀活动,虽然同样隆重,但其“官方”色彩和“国家级”的定位,可能在某些方面,使其更偏向于一种象征性的国家认同的表达,而非一种广泛的、民间自发的、带有强烈“家族”或“地域”情感的参与。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差别,但对于吸引大规模的民间祭祖人潮来说,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

有时,过度的“庄重”和“严肃”,反而可能让一些普通民众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相比于太昊陵那种更接地气、更强调“热闹”和“参与感”的祭祀氛围,黄帝陵的祭祀,可能更多地是一种“瞻仰”和“纪念”,而非一种“亲切的回家”。

“认同”的多元化与“祭祖”的现实诉求

现代社会,人们的身份认同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民族认同,还有地域认同、家族认同、文化认同等等。祭祖,作为一种承载这些认同的活动,其吸引力的大小,也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人们当下多元的“认同”需求。

太昊陵的“连接性”: 伏羲氏的“全人类始祖”人设,加上持续的文化经营,使得太昊陵祭祖更容易成为一个连接各地、各民族、各姓氏人群的文化节点。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中华文明”的共同根源,也可以找到“伏羲氏后裔”的家族线索。这种“连接性”更强,更容易吸引不同群体。

黄帝陵的“代表性”: 黄帝陵的祭祀,无疑是国家层面的、代表性的“中华民族”祭祀。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它象征着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文化自信。然而,当人们更侧重于寻找自己家族的血脉源头,或者参与一种更具“烟火气”的集体仪式时,黄帝陵的“高冷”定位,可能就显得不如太昊陵那么“得心应手”。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1. “人设”的吸引力半径: 伏羲氏“全人类始祖”的广阔定位,比黄帝“华夏民族始祖”的精准定位,理论上能吸引更多人群。
2. 文化经营的“温度”: 太昊陵祭祖通过“仪式化”、“节庆化”的包装,以及持续的推广,营造出热闹、参与感强的氛围,吸引力更强。
3. 地缘的“亲近感”: 河南的地理位置在中原腹地,相对更便于中原及周边地区人口前往,相比之下,陕西延安的黄帝陵则有一定“交通成本”。
4. 现实的“诉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祭祖需求可能更偏向于寻找家族血脉、体验集体仪式,而太昊陵的活动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当然,这并不是说黄帝陵就不重要,或者祭祀黄帝的人就不多。只是在“人潮涌动”与“门可罗雀”这样一组强烈的对比下,背后反映的是现代社会中,文化符号的传播、解读以及人们情感投射的复杂变化。一个成功的文化符号,既要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也要有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人设”塑造和“场景”营造,才能真正吸引和凝聚起足够多的人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题完全可以做成一个高考地理题

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试分析河南太昊陵和陕西黄帝陵旅客流量差异。

1.地理位置差异,太昊陵位于黄淮平原,人口集中,交通方便,除了河南外还能吸引安徽山东游客;黄帝陵在黄土高原山沟里,交通不便,距离可旅游消费人口集中的关中太远。

2.人口数量差异,陕西人口只有不到河南三分之一,最近的人口集中的关中平原地区距离黄帝陵近百公里,人口还只有2000万人,而太昊陵周边人口已经接近亿人。

3.旅游资源差异,黄帝陵周边同类型可替代品太多,关中七十二帝陵中黄帝陵又偏又远又难走,黄陵县经济不行导致开发落后,配套产业不全,始皇陵茂陵阳陵乾陵昭陵开发更好,旅游内容更丰富,距离西安更近,还有杜渭康义章元光共泰丰长秦二世等五十多座皇帝陵(随陵还可赠送参观配套皇后陵一座),霍去病卫青李靖霍光桑弘羊苏定方薛仁贵董仲舒等二百多位名臣名将可供选择。黄帝陵距离太远竞争者还太多,周围还没有互补景点,看完黄帝陵要么回西安要么看壶口,要花费一整天时间,除非是特意冲着黄帝陵去的,一般没人去。

太昊陵周围同类型竞争者太少,陵墓类集中于河南西部的洛阳,而太昊陵在河南东部,距离太远构不成竞争。同时太昊陵周围还有互补旅游资源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资源互补,非常适合旅游。

4:黄帝陵全国同行竞争严重,至少五处自称是黄帝陵,太昊陵没有这么严重。

user avatar

所谓的太昊陵祭祖,实则是庙会

太昊陵庙会起于何时,史无详载,但至今仍兴盛不衰。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地区庙会中所独有。每年自农历二月二始,至三月三止,会期一个月。庙会期间,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进太昊陵朝祖进香,高峰时,每天可达数十万人。进香者往往扛着“XXX 进香会”、“XXX 朝祖会”的会旗会标,一路吹吹打打进入陵区。

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俗娱乐活动,更引人入胜。其中以杂耍。表演为最多,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太昊陵祭祖庙会。同时又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

就说普通人家,也就平时上个坟,坟前蹦迪倒是很少见。为什么呢,毕竟这是陵墓,不是迪厅,应该保持肃穆,在墓前打打闹闹,吆五喝六,不合适吧。就是怕老祖宗寂寞,也没有这么闹得。

user avatar

这就是官办官方祭祀,和民间传统信仰活动的区别吧。

民间的传承是强大的。而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是人。所以人口大了,传承的很强悍。因为一百万人百分之一的人记得,那就有一万人传承这个事。

比如:这是河南杨再兴墓前的祭奠。千年来依然祭祀不断。有谁记得杨再兴何许人也? 杨将军是岳家军抗金干将,在郾城大捷中身先士卒单骑冲入百万军中直取金兀术。后来在抗金战争中身中数箭壮烈牺牲。河南人私祀英雄千年依然。这就是传承。

河南的杨再兴将军墓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0900349568827392

所以河南的情况,你会在田间地头冷不防遇到对历史掌故烂熟于胸的农民老头,在市井街坊莫名发现一个抠脚大汉可以娓娓道来本地几千年历史。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994223376240640

还有个亲身经历。三伏天在洛阳打车,一个农村大汉的师傅的开个破车跑来。聊了一路,原来是孟津乡下进城打工的。于是给我唠了一路的当地历史。从武王伐纣会盟孟津,到诸侯渑池会,到东汉光武帝刘秀龙行天下 定都洛阳 营建自己的汉光武帝陵…………

我他妈的心里当时就崩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的民间传统不自觉的保留了很多。比如今天我才知道二月十五是花朝节。而河南农村二月十五的庆祝在三十多年前都是很隆重,唱大戏、赶庙会、旱船高跷假面具。这两天从官媒上介绍才得知,原来这天是唐宋时期就定下的”花朝节“。

———————————————————————

我们这河南平顶山香山寺正月里天天都是好几万人满山头的场景,出租车都开不到山下,全是人。热闹场面不输太昊庙会。

你说老百姓是冲着庙里的北宋舍利塔去的?冲着庙里的蔡京手书碑去的?冲着观世音舍利去的?冲着汉传佛教香山寺祖庭去的?冲着汉地千手观音祖庭去的?冲着这庙两千多年的历史去的?

不存在。基本所有人都不知道不关心上面这些情况。

大家从小就知道本地的三皇姑是保本地的最慈悲的神,三皇姑千手千眼,灵验的很。以前逢日子都要十里八乡的坐拖拉机跋涉去烧香。现在生活便利了,那全市百十万人口哪个过年不想去祈福求愿。不热闹才怪。

香山寺内庙里来许愿烧香的老百姓,右面那个塔是北宋敕建的观世音舍利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你就能理解这春上的河南伏羲太昊陵祭祀场面,没有官方炒作包装宣传,一切都是本来的样子,河南人绵延不绝的热闹祭祀。

————————————————————

再说一个,我们平顶山的宝丰马街书会,是中国最大的民间曲艺人的民间第一大盛会。从元朝开始传承至今至少800年,每年都是人山人海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挤着来看书会,年年拥挤不动。

书会上最多的时候上千台表演,从东北到云南,从山东江浙到西域秦川,全国的曲艺行民间艺人自发自费奔赴马街,一展手艺(据说是为了祭祀曲艺行的祖师爷)。会上能汇集洛阳曲、南阳曲、坠子、山东琴书、北京大鼓、评书、道情、快板、莲花落 等等等五花八门的艺人。

曲艺这行,河南又叫“唱说书”,在传统艺术凋零的时代,河南老百姓对唱说书的传承可谓最为顽固。至今家家许愿都是要唱说书(以前还流行过玩电影,现在电影已经没人看了,大浪淘沙下来还是唱说书)。即使是在战乱时期在饥荒年在WG时期,马街书会都没有断过传承。

没有地域之争斗,没有地域攻击,没有黑这个吹那个,没有商业炒作,也没有文人们包装粉饰。

有的就是民间唱曲人、听曲人,共同的八百年传承。

这么多人天天拥挤着就是为了看一个个摊位上的曲艺表演
在如今的时代,老百姓依然为曲艺而痴狂
唱曲人、听曲人,共同为了曲艺传承了800年
盲人说书人,就是商代甲骨文里的”瞽“。河南过去一直保持着家里有盲人就送去学曲艺的传统。所以过去说书本事好的,一般还都是瞽,民间说,这是老天爷不绝人之路。
少年说书人。这就是所谓的传承了吧。

————————————————————

河南人大多数都是戏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堪称全国之冠。不但老年人,而且中青少年戏迷人群也十分庞大,导致各大视频平台上河南豫剧曲剧越调坠子说书的人气一直都是爆棚,和其他剧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人山人海的河南戏现场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0899957229395968

河南基本没有慢戏,不喜欢一个字咿咿呀呀唱半天的感觉。要的就是贴近生活,亲近生活。

河南草根戏剧爱好者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0899646892883968

河南戏曲的大部分演员都来自于民间草根,甚至成名成角的也大部分来自于民间。体现了河南人对传统的传承。


河南曲艺之繁盛,传承之旺盛,时至今日,依然在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

豫派古筝,汉地四大古筝流派之翘楚,北派古筝的代表。《高山流水(花流水)》《渔舟唱晚》《平沙落雁》《陈杏元和番》、《陈兴元落院》、《打雁》、《叹颜回》、《高山流水》、《哭周瑜》、《苏武思乡》《银纽丝》《上楼》《汉江韵》(取自于“河南曲子”中《汉江》《书韵》两个曲牌,故名《汉江韵》,并不是来自于湖北曲)——以上古筝考级曲目,全部都是来自于河南民间曲艺古筝曲,号称中州古曲。

连大家耳熟能详的《好汉歌》也是来自于河南曲剧曲牌。

央视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就是来自于中州古曲的渔舟唱晚。

天气预报主题曲来自河南古筝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4713908610277376

这个洗耳神曲改编自古筝曲《渔舟唱晚》,而《渔舟唱晚》就来自于河南曲艺人的老曲谱(历经几位古筝大师的改编和润色)……

植根于中土,经历几千载中原王朝的兴衰起落,这里的味道更多一成厚重,多一点守拙,多一些古朴,多一丝内敛,多一分沧桑。


(图侵删)

user avatar

这个,不讲故事了,只说几句,看了回答和评论,有感而发。

还是原来那句话,一知半解敢来说几句的人很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也很多。

其他人说的,各有各的道理。大家可以自己辨别,就是,在垃圾里找宝贝。

我在西安住过,现在居住周口,开车到太昊陵半个小时。

我今年去是正月底,还没开始二月二。

我第一次去,应该是在八岁那年,此后二十年里,每年保持最少一次,最多上不封顶的频率去淮阳太昊陵。

至于去太昊陵的交通工具,从开始坐大篷车,三轮车,公交车,拼车,到自己开车。

这样说吧,我们村里面,每一家每一户,基本都去了,别说其他村了。

当然,这些去太昊陵的人里面,肯定有着不同的信仰,有的人信仰佛教,有的信仰保家仙,有的信仰张天师,有的信仰马克思,有的信仰胡大,但是,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点,就是,虽然我们有不同的信仰。

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祖先!祖先!

在太昊陵前殿,有石刻绘画,讲了几个故事,是说太昊伏羲的贡献,我讲一个。

大意是说,天要降洪水淹没大地上的生物,伏羲曾经喂过白龟,白龟决定把伏羲和女娲两兄妹藏在自己肚子里,等九九八十一天洪水退去后再让他们出来,以保全性命。

后来洪水退去,地球上只剩兄妹二人,二人为了人类的繁衍,结合。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是因为我认为,太昊伏羲受欢迎的原因在这里面。

原因就是,他俩繁衍了人类。

就好比如,教你语文的老师去世了,你每年清明节去祭拜,这很正常。

你从小到大,加上留级,一共十五个教你语文的老师,你每年能跑过来完吗?

不能吧,肯定不能,有的你都忘了。

但是,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将来有了坟茔,你保证每年都去扫墓。

嗯,就是这个理。

嗯,理是这个理,不知道你听明白吗?

三皇五帝,仓颉神农,这些人,有教化之劳,这些人就相当于你的老师。

太昊伏羲,女娲,这两位,有生育之恩,就相当于你的爸妈。

所以,传统中国人的根子里,还是认同神话传说的,孝道很重要。

不然三纲五常,为什么偏偏没有了君为臣纲,没有了夫为妻纲?

你可以开除领导,媳妇也能和你离婚,但是,你打你爸爸试试?

我叔叔很早就和我说过一句话,交朋友,先看他对自己爸妈什么样,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爸爸妈妈都不好,更不用说对朋友了。

中国人的思维里,伏羲和女娲是爸妈。

每年龙抬头到三月三,要去祭拜。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爸妈死了,你不去祭拜呀?

不说了,上个图,证明我没瞎扯。

上面的有水印,可以看我今年去的时间。

这个拼图是我自己拍的,想上图而已。

user avatar

太昊陵……去过一次,人特别特别多,几公里外就找不到停车的地方了。跪在泥地里磕头(人太多了烧的各种祭品,工作人员一直在用消防水管冲水)磕头磕的不响还被我妈踹了一脚,还有景区(陵区?)外边的压缩馍~炸着吃特别香~

至于说为什么人多,第一人口密度大,第二交通发达,第三迷一样的传承(不去要挨打),第五烩面?

user avatar

或许是灵验吧,据说我就是在那烧香烧出来的。

当然真假我是不知道的。

我小时候该受了一次灾难,眉头上磕了个疤,当时血流的把鞋子都染红了。相学上眉头有疤痕非常不吉利。会影响我的前半生。

我妈去算卦,算卦的说我眉头疤痕是因为没还愿而磕的。

算卦的绝对没见过我,我妈也是第一次去那里算卦。却能说出我眉头有疤,并说出这个疤痕的位置来历跟大致时间,很多认识我很多年的都没注意过我眉头的疤痕,包括我妈都忘了我眉头有疤,因为二十多年了疤痕很淡了。看我头像,左眉。

其实他不是第一个说我是烧香求来的孩子,但是他是第一个说出我眉头有疤痕并说出来历的人。

我姥姥已经去世多年,我妈只记得她去太昊陵烧过香替我妈求子。我妈是从来不进庙烧香的,我姥姥当初许的什么愿谁也不知道了。

也许一千个许愿的有一个能实现,就很多了

概率比中彩票大奖高了一万倍!

所以是凑巧还是有更高的智慧存在我是不知道的。

user avatar

陈州赶会这个活动历史太悠久了,至少有数千年历史了。自从我记事起每年二月二——三月三都有大批人去河南淮阳赶这个庙会。但是这个会不是随便都能去的,因为有个规矩:一去就要去三年,不能中断,否则不灵验。

去祭拜的是人祖爷,也就是伏羲。淮阳有个大土堆,据说是伏羲的坟墓。烧香祭拜都在那里。人是超多,老人小孩不小心就会走散,庙会广场有广播专门找人。

根据本地民间传说,伏羲女娲是人类的始祖,但不是最初的始祖,是天塌地陷人类灭亡之后仅剩下来的人种,地位跟西方的诺亚家族是一样的。黄帝是伏羲的后裔,所以你看从地位上伏羲更高。所以我们这边都是拜人祖爷,没有听过拜黄帝的。

根据一些历史记载,伏羲年代在4500年前左右,也就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

淮阳庙会有许多传统项目:比如买泥泥狗,布老虎,打秦桧等。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去呢?就是“灵验”,大家都这么说,所以大家都去祈福了。我们这边老人没去过的还真不多。

user avatar

其他地方不知道,我也不瞎说,说说作为周口郸城农村人的亲身经历。

郸城距离淮阳四十多公里。从我幼儿记事起,每年阴历2月2必去太昊陵,不管是骑自行车还是坐拖拉机,庙会期间,周边农村能空下来一半人。

有一条郸城到许昌的窄轨小火车(现在已经停运),路过淮阳,条件好的坐火车去,从淮阳回来时,火车上的满员盛况堪比印度。大概我四五岁那年,从淮阳回郸城,火车客车厢实在塞不下,我和父母坐的是拉煤的货车车皮,在火车开动加速的时候,铁路人员把我举到货车边沿,爬进去,满身的煤灰,惊险程度,至今还有印象。

老一辈人不说去太昊陵,都说去人祖庙,因为他几乎能实现所有类型的祈福。在那样一个穷困的地域,穷困的年代,吃不饱肚子的年代(是的,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家农村有不少人吃不饱肚子),这是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月二去太昊陵是件神圣的事,就像某教的麦加。

印象最深刻的,2008年,旅游淡季,我从太昊陵门口路过。见到一对穿着简朴年轻夫妇,骑着自行车,看到门口收费,询问了一下,就没进去。在到门口庄重的磕了几个头,然后离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太昊陵人潮涌动,黄帝陵门可罗雀?这背后,祭祖的“人设”与“地缘”的微妙博弈同样是祭祖,同样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符号,河南淮阳的太昊伏羲陵为何能吸引如织人潮,而陕西延安的黄帝陵却显得有些冷清?这其中,绝非简单的“谁更姓”或“谁更古老”那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祭祖的“人.............
  • 回答
    CP16 魔都同人祭的体验?这事儿可聊得有点久了,想当年我也是“站”在那儿过的人。说实话,CP给我的感觉,就像闯进了一个巨大的二次元游乐园,只不过这个游乐园是活生生的、由无数热爱二次元的同好们共同搭建出来的。首先,要说最直观的,就是那个人潮!我记得当时我提前了好些时间去排队,天还没完全亮透,现场外面.............
  • 回答
    吴京在2018年因酒驾被行政拘留后能够复出,而其他劣迹艺人却未能复出,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涉及法律、社会舆论、个人形象修复、行业生态以及公众心理等复杂因素。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析: 一、吴京事件的特殊性1. 法律处罚的轻重与公开性 酒驾的性质:吴京的酒驾行为被认定为“情节轻.............
  • 回答
    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Elder)与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同为德国统一的核心人物,但两人的历史地位和公众认知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他们在政治、军事领域的角色分工、时代背景、个人风格以及后世评价体系的多重影响。以下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同样是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家,一些中国人对苏联抱有更特殊的情感,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苏联的“同志情谊”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共同的革命道路和意识形态认同: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中国不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同一时期培养出的数学大师的数量和影响力,与苏联同期相比存在差距。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苏联数学的辉煌时期与历史背景:首先,理解苏联数学的崛起,需要回.............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准,触及到了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在限制机动车保有量方面采取的不同政策。北京的“摇号”、上海的“拍号”和广州的“摇+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各自城市 发展阶段、历史背景、经济实力、交通状况、社会接受度以及政策调控目标 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各自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富有启发性的历史对比。同样是缺乏实际战场经验,却被提拔到最高领导岗位,赵括和韩信(或诸葛亮)一个惨败身死,一个却能取得辉煌胜利,其原因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1. 战争的性质与对手的差异 赵括: 长平之战面对的是战国时期最.............
  • 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光义,同为开国君主,都经历了夺位上位,但他们的历史口碑却有着天壤之别。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包括他们夺位的性质、过程的公正性、夺位后的统治表现、个人品德、历史记载的角度以及后世的价值判断等等。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差异: 一、 夺位性质与过程的公正性:玄武门之变 v.............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怀有统一欧洲甚至地球的宏大野心,但他们的历史评价却截然相反:一个被尊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另一个则被钉在了邪恶的耻辱柱上。这种巨大的反差,并非源于野心的规模,而是深植于他们的 动机、手段、方法、最终目标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动机与理念的根本差异拿破.............
  • 回答
    创业的成功与否,如同探寻财富密码一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同样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有的能蜕变成巨擘,有的却如昙花一现,这其中的关键差异,往往在于他们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将这些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而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数字化手段”无疑成为了开启财.............
  • 回答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DeepMind 和 OpenAI 在强化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如果从公众认知度、颠覆性突破以及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来看,DeepMind 和 OpenAI 的成果似乎更加耀眼,更容易被大众所提及。这种“差距”的感受并非绝对,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
  • 回答
    关于不同人种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差异,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遗传、训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我们来尝试详细地分析一下黄种人(这里主要指东亚人群)和黑人(这里主要指非洲裔人群)在举重和短跑项目上的表现差异:核心观点: 举重: 黄种人(东亚人群)在某些举重项目上表现出色,可能与其身体结构、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是精锐部队,同样面临山地阻击战的严峻考验,同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三所里阻击战的辉煌胜利,与国民党军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全军覆没,命运截然不同,其原因绝非偶然,而是由战略层面的决策、战术层面的指挥、部队的士气和意志、以及战场环境的综.............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触及到了中国铁路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和关键决策。简单来说,铁路选择巨资提速而非大规模改造用户体验流程,背后是战略选择、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现实制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 战略选择:谁是铁路的首要服务对象?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国铁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核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以前的孩子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历史上也存在儿童心理问题的现象,只是在认识、诊断和记录方面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确实观察到当代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广度似乎有所增加,这背后有多重.............
  • 回答
    国人对日本足球和美国足球的看法,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咱们一点一点儿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强”和“弱”是相对的,而且评判标准会因为观察者的背景和关注点而大不相同。为什么国人普遍认为日本足球很强?1. 持续的进步和世界杯上.............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同样的拼死一搏,真田信繁(也就是小说、电视剧里的真田幸村)和曹变蛟,一个名垂青史,一个却相对鲜为人知,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其中牵扯到历史的必然性、文学的塑造、民族记忆的传承,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咱们先来说说这两人为什么都会被冠上“决死突击”的名号。真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为啥《花木兰》真人版在美国上映时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国内的观众似乎对它和《上气》的态度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咱们得从文化、历史、政治,还有观众心理这些方面一点点掰扯。先说说《花木兰》真人版吧。为啥在国内评价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评.............
  • 回答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蜗居在一隅,有些日本人的家,即使不大,却总能保持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干净整洁,仿佛住了很久也不会有堆积如山的杂物和灰尘。这不像我们很多人家里,可能刚收拾完没几天,就又开始恢复原状。到底是什么秘诀呢?最近我琢磨了琢磨,也找了一些资料,感觉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背后有几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