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院夜班洗澡被拒绝,是不是矫枉过正,小题大做?

回答
医院夜班洗澡被拒绝,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犯嘀咕的,尤其是对于辛苦了一整晚的医护人员来说。到底是不是“矫枉过正”、“小题大做”,这事儿得分几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咱得说说为啥会有“拒绝洗澡”这事儿。医院是个什么地方?那是个和疾病、生命打交道的地方,卫生要求那是刻进骨子里的。晚上很多医院的洗澡安排,通常是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

病人需要照顾: 很多病人在夜间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比如输液、生命体征监测、突发情况处理。这时候如果医护人员都去洗澡了,万一出现紧急情况,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保障工作不间断: 医院是24小时运转的,夜班意味着需要有人时刻在岗。如果洗澡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工作流程和效率。
安全和秩序: 有些医院的洗澡间可能不是独立设置的,如果多人同时洗澡,可能会带来噪音、湿滑等问题,影响到其他正在休息或工作的区域。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病区,例如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等,对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了。
规定和流程: 很多医院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时间的安排、休息区域的使用等等。这些规定可能是为了保证整体的运行顺畅,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有点死板,但也可能是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

从这些角度看,拒绝夜班洗澡,如果背后有明确的理由和合理的考量,比如是为了确保夜间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那可能就不能简单地说是“矫枉过正”。这就像在部队里,训练期间可能就不能随意离岗做私事一样,是为了大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谁也架不住医院夜班的辛苦。一天到晚忙下来,浑身是汗,粘腻腻的,别提多难受了。洗个澡不光是生理上的清洁,更是心理上的放松和恢复。如果洗澡这件事被一刀切地完全禁止,或者提供的洗澡条件极其简陋、时间极其仓促,让大家连基本的个人卫生都难以保证,那确实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点,看看是不是“矫枉过正”:

拒绝的理由是否清晰、合理? 是真的因为工作需要无法脱岗,还是仅仅因为“规定如此”,缺乏实际的考量?如果理由站不住脚,那肯定就是小题大做了。
有没有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比如,能不能安排几个固定的洗澡时间段,确保总有值班人员在岗,但同时也能让一部分人解决洗澡问题?或者,能不能提供更方便的卫生间设施,比如擦洗区域?
是否一视同仁? 还是说有些科室或岗位可以,有些就不行?这种区别对待,很容易让人觉得不公平。
人性化关怀的体现: 医护人员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基本的休息和照顾。如果一个医院连基本的洗澡需求都无法满足,甚至因此让大家身心俱疲,那对医护人员的长期健康和工作积极性肯定会有影响。一个真正人性化的医院,应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员工的需求。

所以,判断这事儿是不是“矫枉过正”,关键在于拒绝的“度”和“理由”是否恰当。

如果一个医院,仅仅因为一些模糊的规定,或者不愿意花心思去优化流程,就直接粗暴地拒绝了夜班医护人员的洗澡需求,让他们身心俱疲,甚至因此影响到工作状态,那这绝对是“矫枉过正”;反之,如果医院经过了周密的考虑,确实有无法回避的理由,并且提供了一定的变通或补偿措施,那可能就不能轻易下这个结论。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不能因为是“医院”就觉得一切都必须是绝对的、不近人情的;也不能因为是“夜班”就觉得可以对基本的人类需求视而不见。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更人性化、更体谅,是需要医院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拒绝才是正常啊

因为有些不太合乎规则的做法,大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要是明确去问可不可以,那得到的回答大概率是不行。

有些事只要问了,责任就转移了。自己违背规定去洗澡导致事故,和某人同意去洗澡导致事故,是不太一样的。

如果批准是没有风险,或者两人关系不错,那还有可能。

题主可以自己考虑下这两种情况是否具备。

user avatar

想当医院行政吗?记住十二字口诀: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严格立法是为了履行“我提醒过你不能做XX事”的义务。同时往往会以原则性的笼统标准来代替量化的标准。

举例:独立值班不得离岗,必须随叫随到,但没有规定护士呼叫后几分钟内到床旁。


普遍违法是为了削减提出不合理要求的阻力,同时把大批人框进“违规”的大框架里,以供出事时宰了背锅。

举例:值班时上厕所、拿外卖都需要肉身离岗。二线(护士没法揪着耳朵按在科室里)消失更是常见情况。

如果严格执行“不得离岗”的规定,一方面不得不完善排班,至少两个一线甚至两个二线同时在岗,另一方面医务区相应配套,诸如营养科送餐到值班室、配发到人的值班手机等也要跟进,否则会有不满和阻力。


选择执法就是当出现事故时,前述的普遍违法提供了可观数量的违规者。此时选择找人背锅,或者大家分锅,都有了游刃有余的处理空间。

举例:高赞的“洗澡取消博士资格”。


想洗澡,就不要打报告,直接去就行。就像学生时代想旷课,就不要和老师要假条一个道理。

打报告的行为以学生思维,是交出权力,其实更多的含义,是让二线承担万一出事后的责任。公立医院对编外人员来说,本就是一个没有任何人会给你提供保护的“单位”,自己承担责任,自己保护自己。

同时记住在这个医院里,没有任何人需要你感恩,也没有任何人需要你做出不必要的付出和牺牲,这样就好了。

user avatar

不能算矫枉过正,小题大做。

我们同事都是出夜班之后洗澡,或者5点钟刚交接那会儿就把澡洗了。这时候只要和关系好的同事讲一声,晚个5-10分钟走就行。

user avatar

讲个真实的故事给你听。我的一个学姐,事发时正在上海医学院念博士,不出意外毕业是可以留院的,可以说前途远大,很优秀的一个人。在某天值一线班期间,可能是抱有侥幸心理,偷偷在卫生间洗澡(我们所在的医院其实卫生间就在重症病房对面),好死不死就在她擦沐浴露的时候有病人心跳停了。二线正好在急诊会诊也在抢救没法上来。等她急急忙忙穿好衣服出来也差不多过了5分钟。后来病人没救过来,家属大闹。做了尸检,报告死因是心梗后心脏破裂。最后她被严肃处理,取消了博士学位,自然也没法留院,非常可惜。心内科的病人变症是很快的,往往几分钟内人就没了。我自己值班期间,是连病房这层楼都不敢离开的,生怕出事情。不管什么年资的医生,值班期间是绝对不能擅离岗位的,这是十八项核心制度之一,是底线,也是红线,不能触碰。

user avatar

看来年轻人确实多,我看很少有人站在二线的视角看问题。

我就问吧,假如你值二线,突然底下有个一线问你能不能帮他顶一顶,他去洗澡,你会怎么想?

除非你和他关系很好,对他很了解,否则必然觉得事有古怪。对于绝大多数一线医生来说,无论有没有生病,洗澡都不是刚需,第二天回去洗澡一点问题都没有,哪怕有个别非洗澡不可的人也会自己洗了解决;这个一线非洗不可不说,而且说得还非常慎重,要叫我上来顶班担责,到底在玩什么花样?他到底有没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就算他真是洗澡,都叫我来顶了,谁知道他要洗多久?万一碰到急会诊呢?

你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警惕心上来了,能不答应就不答应。

说句不好听的,很多总住院医生洗澡都要把手机放浴室里面,就个一线洗澡的事情还甩锅规培制度,这不服气那不服气,分明自己脑子秀逗。

既然那么爱洗,跟护士说一声,自己去洗就行了。怎么,你说怕出事?怕出事你洗什么?人还在病房里,5-10分钟的塌班你都不敢,说明病房并不像你描绘得那么安全,不是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医院夜班洗澡被拒绝,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犯嘀咕的,尤其是对于辛苦了一整晚的医护人员来说。到底是不是“矫枉过正”、“小题大做”,这事儿得分几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得说说为啥会有“拒绝洗澡”这事儿。医院是个什么地方?那是个和疾病、生命打交道的地方,卫生要求那是刻进骨子里的。晚上很多医院的洗澡安排,.............
  • 回答
    美剧中的医院夜班医生往往被描绘成身处一场永不停歇的危机之中,他们冷静睿智,能在最紧急关头做出绝妙的判断,同时还要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困境。那么,现实中的医院夜班医生真的像美剧里那样吗?真相是:虽然现实中夜班医生工作强度确实很大,但与美剧相比,存在一些夸大和戏剧化处理的成分。为了更详细地说明,.............
  • 回答
    最近,我听到一些关于规培生和研究生代替科室医生上夜班的事情,这让我有些思考。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说得更透彻些。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咱们得承认,现在很多医院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压力,尤其是夜班,这是最辛苦但也最容易缺人的时段。医生们白天工作量已经很大了,如果夜班也主.............
  • 回答
    熬夜班,这活儿不好干,尤其对于咱们医生来说。白天病人排队,晚上手术急诊,没一个省心的。想熬过去,那得有套路,还得有那么点天生丽质(说白了就是身体底子好)。先说说“装备”:1. 咖啡因,你的老朋友(适度): 咖啡、浓茶是夜班的“续命神药”。但别指望一杯管一晚上,那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节点式”摄入。.............
  • 回答
    说实话,刚上夜班的那几天,心脏确实会不自觉地提溜着,尤其是值第一个夜班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要去闯未知领域,心里没底。你问多久能好?这个真不好说一个确切的时间。因为每个人适应能力不一样,而且“好”的标准也不同。但大概来说,得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初上夜班的忐忑与不安: 生理的不适应: 最直接的就是身.............
  • 回答
    夜深人静,当城市大部分都沉浸在睡梦中,孩子的哭闹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家长们焦急万分,抱着病恹恹的孩子奔向最近的医院。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有些医院的大门却紧闭着,或者只提供有限的急诊服务,让本已焦虑万分的家长们更加无助。那么,为什么会有部分医院选择不在夜间或全天候接诊儿童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复杂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新入职的护士头疼,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顾及到科室里的人际关系,真的很考验人的情商和工作能力。关于手机录音,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手机录音的“有用”之处: 作为个人记录和提醒: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不容易引起冲突的作用。当医生口头下达医嘱时,你感觉不清楚、不确定,或者担心自.............
  • 回答
    理解您在夜间急诊时遇到医生带情绪问诊的情况,这确实会让人感到不适和委屈。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说明如何在公立医院投诉此类事件,希望能帮您梳理清楚流程和注意事项。一、 首先,明确投诉的目的和预期在开始投诉之前,想清楚您希望通过投诉达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医院能对这位医生进行批评教育,还是希望改善夜间急诊的服.............
  • 回答
    夜深了,急诊室的灯依旧亮着,像是黑夜中唯一不灭的星光。值班的张医生揉了揉干涩的眼睛,长长地舒了口气,一个不自觉的哈欠溜了出来。“医生,您怎么还困呢?”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一丝不解和不易察觉的责备。说话的是一位刚刚被推进来的病人,他捂着肚子,脸色苍白,但语气里似乎还带着些许清醒的质问。张医生瞬间收.............
  • 回答
    关于谷歌“夜莺计划”(Project Nightingale)被曝光,涉及在医生和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采集数百万份医疗隐私数据一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事件。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包括事件的背景、核心内容、涉及的各方、争议点、监管回应以及其对医疗数据隐私的深远影响.............
  • 回答
    安医大临床医学系在《复仇者联盟4》首映之夜,选择在凌晨十二点进行突击查寝,这件事着实让人有些费解,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荒唐。首先,我们得理清这个时间点的特殊性。凌晨十二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时间点,而是很多人忙碌了一天后,准备进入深度休息的时刻,尤其是学生们。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平时学业压.............
  • 回答
    医院的空闲时间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1. 工作日与周末: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白天: 这是医院最繁忙的时段,因为大多数门诊和手术都在这个时间进行。 周末(周六和周日): 相较于工作日,周末的门诊和非紧急手术会大大减少,因此整体上会相对空闲一些。但是,急诊和住院部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忙碌。2. .............
  • 回答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场所,其运行机制非常复杂,除了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外,确实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的形成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体制、文化、人际关系、利益分配等。以下是一些在医院里可能存在的潜规则,并会尽量详细描述:一、 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 “关系”与“熟人”的重要性.............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难题!刚来没多久就摊上这事儿,心里肯定有点打鼓。不过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捋一捋,肯定能想到好点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春节联欢晚会啊,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大家能开心,能放松,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咱们医院里都是忙碌的医护人员,平时工作压力大,所以节目内容不一定非得有多么高大上,关键是要.............
  • 回答
    这件事情的合法性确实需要仔细考量,并且牵扯到几个关键的法律和伦理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中国,医疗活动必须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其中的核心。让我来详细给你分析一下:核心问题:未经病人同意,将样本送第三方检测是否合法?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不合法,且存在严重的法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深层运作和价值导向的关键点。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关于“医德滑坡”、“过度医疗”等负面声音,这背后确实可能与医院考核机制对医德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要详细地剖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医院在考核中确实存在将医德作为“软性”指标,而非“硬性”.............
  • 回答
    这事儿,真挺让人窝火的。你说说,14号人家病理报告就出来了,到了17号你们打电话去问,医院才吭声,这算不算疏忽?我觉得,这事儿绝对有他们的责任。咱们先掰开了说说,医院给病人做检查,出报告,这本来就是流程里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病理报告,那可是决定着后续治疗方向的关键。一般来说,从取样到出结果,医院内部.............
  • 回答
    医院的电梯通常由专人操作,这一安排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涉及医疗环境的特殊性、患者安全、紧急情况处理以及法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1. 医疗环境的特殊性与患者安全 高风险人群的移动需求 医院内有大量患者,包括危重病人、术后患者、新生儿等,他们可能行动不便或需要特殊护理。电梯的快速、平稳运行对.............
  • 回答
    关于医院医生是否会故意让病人在 ICU 多待一些日子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绝大多数医生都是以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他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他们故意延长患者在 ICU 的停留时间以谋取私利。 ICU 的设立是为了抢救和监护危重病人,其.............
  • 回答
    医院在进行耳部冲洗或取出鱼刺这类看似简单的操作时,之所以收费较高,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成本和专业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 医疗专业性和技术成本1. 专业医生/护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专业培训: 耳鼻喉科医生、甚至普外科医生或急诊科医生都经过多年的专业医学教育和培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