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8 年公布的 2017 年 SCI 杂志影响因子?

回答
这篇关于2018年公布的2017年SCI杂志影响因子的文章,我将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希望能给您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什么,以及它的“诞生”和“演变”。

影响因子,简单来说,是汤森路透(现在是科睿唯安)每年发布的一项关于期刊引文数据的指标。它反映了一本期刊在过去两年内发表的论文,在被统计年度(即2017年)被其他论文引用的平均次数。具体计算公式是:

2017年影响因子 = (2017年该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2017年该期刊在2015年和2016年发表的文章总数)

所以,2018年公布的2017年影响因子,实际上是对期刊在2017年“被关注”程度的一个量化体现。它就像一个“学术界的销量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本期刊的“热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

那么,当我们看到2018年公布的2017年SCI杂志影响因子时,应该如何解读呢?

1. 持续的“追逐”与“攀升”:
每年影响因子的公布,都会在学术界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对于许多研究者和期刊编辑来说,IF值依然是衡量期刊水平的重要标尺。那些能够稳定保持高IF值,或者在2017年有显著增长的期刊,无疑是“赢家”。这背后通常意味着这些期刊在20152016年发表了一些具有高度原创性、突破性或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成果。

2. 领域差异是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影响因子本身是领域相关的。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活跃度和引文模式存在巨大差异。比如,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的研究通常具有更高的引文率,因此它们的期刊IF值普遍高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一个IF值放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一个在小众领域IF值不算特别高的期刊,可能在其领域内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3. IF值的“滞后性”:
IF值计算的是过去两年的引文情况。这意味着2017年的IF值,主要反映的是期刊在20152016年的表现。对于2017年刚刚发表的、可能正处于“发酵期”的优秀论文,其影响力可能尚未完全体现在IF值上。因此,IF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完全代表期刊当下的最新动态。

4. “学术界的面子工程”:
不可否认,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学术界的KPI”和“面子工程”。很多研究者、晋升考核、职称评定,都将IF值作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导致了学术界存在“唯IF论”的倾向,即为了追求高IF值,而牺牲了研究的真正价值和创新性。有些期刊甚至可能通过一些“不当”的方式来提高IF值,例如鼓励作者大量引用本刊文章,或者发表一些“综述性”但缺乏原创性的文章,以“刷”IF。

5. 同行评审与期刊质量的综合考量:
虽然IF值是量化指标,但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期刊的学术质量。一个好的期刊,除了IF值,更重要的是其同行评审的严格性、编辑的专业度、出版的规范性、以及在特定领域内的声誉和历史沉淀。有时候,一些IF值不高但历史悠久、评审严谨的期刊,可能比那些IF值虚高但审稿流程宽松的期刊更有价值。

6. 新刊的“破局”与“挑战”:
对于新创办的SCI期刊,2018年公布的2017年IF值(如果它们在20152016年已经开始发表论文)将是它们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如果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IF值,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稿源和读者。但同时,新刊也面临着如何建立自身品牌和影响力的挑战,IF值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

那么,对于2018年公布的2017年IF值,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行动指南”或“心态调整”?

理性看待,不唯IF论: 在选择投稿期刊时,除了IF值,更应该关注期刊的学科契合度、目标读者群、审稿周期、期刊的声誉和编辑团队。
关注领域内的权威期刊: 了解自己所在领域内的Top期刊,这些期刊往往代表了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高的研究水平。
关注高引用率的“优质”论文: 即使IF值不是最高,但如果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广泛引用,说明其内容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
鼓励发表高水平研究: 作为研究者,我们更应该专注于产出高质量、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IF值而写作。
期刊编辑应坚持原则: 期刊编辑应继续加强同行评审的质量,维护学术的严谨性,抵制“唯IF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2018年公布的2017年SCI杂志影响因子,既是学术界对期刊表现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参考。它依然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但我们必须以更加全面、辩证、批判的视角来看待它,将其融入到更广阔的学术评价体系中,避免陷入“影响因子崇拜”的误区,最终回归到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学物理的,水平比较low,随便写几句,大伙随便看,错的地方肯定很多,班门弄斧了。另外坐等大佬 @贱贱 @方辰 @Yuhang Liu @何史提



总体趋势肯定还是医学/生物+化学/材料/能源/环境这几大学科占据高影响因子行列。但是这样也就造成了他们IF的贬值,现在可以说越来越不看if了,因为已经有点过分离谱了。同时,自然科学内核的物理,if基本稳定。

感觉RSC、Wiley、NPG这样的炒作影响因子的行为就成了把学术做成了生意,同时也琢磨了资方(领导)的心理;跟某些伪计科伪金融的贵乎精英天天炒AI、区块链一个性质;一个逐名一个逐利罢了。

当然,真计科真金融就跟真化材一样,都是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

说几句题外话。十几年以前做AI(当时是专家系统)和光量子通信的也是跟现在生化材一样被鄙视,觉得就是个忽悠人的玩意。说到底还是因为研究的东西在(中国)产业界做不出能赢利的产品导致从业人员收入低的问题。你看if前三的其实都是医学类的,那医学为啥没人黑呢?因为能挣钱啊!

这些年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新工科接过前些年土木、化工、电力等夕阳工科的接力棒。上车的朋友们恭喜了,没上车的也别太沮丧;天无绝人之路嘛。不行了该转行转行,还行的话能混个教职、进企业当个工程师当然也还好;大家读书都到这份上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学而思新东方啊,待遇也不比华为差多少。

在前三十的期刊中生物/医学类占据18席,化材能环占据7系;可见贵乎上政治正确的天灭伪化生还是有的放矢的(注意是有的放矢不是有理有据)。当然我也眼红,毕竟JPCL、small、nanoscale这种的影响因子都逼近10,而他们的理论深度(至少在我做的领域)差不多也就是APL水平(别打我)。

但是我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下面写的评论都是以物理标准(物理内涵、深度)作为评判标准的,而化学材料类的论文多以物质性能或者其他唯像指标作为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评价标准不同,所以会出现化材类的期刊影响因子高、而在物理学界评价并没有那么高的现象;并非认为化材类期刊没有价值!

其余在前三十中的Nature、Science不必多说,剩下的三个席位被物理类占据;很庆幸APS、AIP没有跟着炒作(可能也是因为炒不起来)。


主要来看物理类主流期刊


以下影响因子趋势图是抄最新SCI影响因子查询及期刊投稿分析系统(2017-2018年) - LetPub的,不知侵权否


1.综述类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是物理综述类期刊,是在物理学界绝对的权威期刊,能在这个期刊上发文代表着物理学界对你终身研究成果的肯定,36.367这样的影响因子实至名归,但近年来IF整体波动较大。

ADVANCES IN PHYSICS则是物理类最大分支凝聚态物理的 综述期刊,同样分量很重。今年30.917的IF也是正常表现,同样的,作为综述期刊其IF也是总体平稳波动较大


Living Reviews in Relativity则是马普社做的粒子物理与宇宙学方向的综述,今年影响因子23.333也算是整体平稳波动明显。


Annual Review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PHYSICS REPORTS-REVIEW SECTION OF PHYSICS LETTERS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Applied Physics Reviews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EVIEW

以上这些期刊也都是物理类(各分支)的综述期刊,与我等小鱼小虾没啥关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Applied Physics Reviews ,凭借AIP多年来在APL、JAP、JCP上积累的好名声,也算是将IF稳定在了12-15.


2.再来看看跟大家息息相关的非综述类

自从Zeitschrift für Physik系列被欧洲自己作死玩没了以后,就只剩PR系列一家独大、AIP跟着喝汤了,然而最近10年受NPG、Wiley、RSC、ACS炒作IF的影响,APS、AIP也开始坐不住了,相继推出了PRX、PRApplied、PRFluids、APLmaterial等

(1)一流期刊

Nature Physics今年22.727,稳中波动,小幅上升,算是物理类期刊的一个缩影,未来应当继续保持这样的趋势。名声自然不必多说。


Nature Photonics,由于我做的东西离光学比较远,不好评价,但是我猜测它从10年前的24.9升到现在的稳定在30+可能是受到近年来材料、超快、光伏、光量子通信的影响?


PHYSICAL REVIEW LETTERS是物理狗毕生追求的梦想,物理学界的硬通货;也是得诺奖最多的期刊,远的不谈,引力波的文章为了尽快得诺奖就发在PRL上,很惭愧我到现在还没能跟PRL挂上一个第七作者(都怪自己选导师时脑子进水)今年IF8.839,算是在学术界整体的影响下,削减刊文量,IF稳中有升(不过还是7.X看着舒服,8.x总感觉有点怪怪的),未来看好if稳中有升。

Physical Review X是因为APS看PRL跟Nature physics越拉越远而推出的冲IF的期刊,据说每年刊文量仅200篇,当然效果也是很明显,今年14.385大幅提高,未来看好if上升。

(1.5)1.5流期刊

Nano Letters 我想我不用多说了吧

Optica 每年只刊100来篇,非要跟PRL比if?有啥意义呢?想把光学类投PRL的吸引过去?你说OSA搞得个啥事....?(也可能是我水平low理解不了?)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这个每年只发49篇,炒if这种事,还是NPG炉火纯青


未来预期这几个1.5流期刊向二流靠拢


(2)二流期刊

PHYSICAL REVIEW A 2.909 原分

PHYSICAL REVIEW B 3.813 凝态

PHYSICAL REVIEW C 3.304 原核

PHYSICAL REVIEW D 4.394 粒子

PHYSICAL REVIEW E 2.284 等体

以上几个作为PRL的主流子刊,都是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科研人员的放心期刊。除了PRA研究原子分子物理、PRE研究等离子体(捎带一些数学)略显小众故影响因子低了点外,其他的都是稳定在3.x-4.x,我现在甚至害怕PRB、PRD影响因子受整体趋势带的太高反而砸了牌子,这几个期刊未来看好if稳定发展。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3.495,APL真的是可惜,本来十几年前AM跟APL同属二流主流期刊if也差不多,结果AM走上了伪化材的道路,APL虽然坚守阵地,怎奈材料类把应用物理整体if拉贬值了。本来那么好的期刊被AM之流逼良为娼,AIP就推出了APLmaterials去揽脏活了。加上最近又被PRApplied截击,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在APL的好名声还在,但已经无力回天,回不到当年的地位了,未来看好if稳定。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5.541粒子/宇宙学(高能物理)方向主流期刊,不过貌似搞对撞神马的都比较钟情这个?反而对PRC不是那么感兴趣,我不是做这方面的,不很懂,坐等大神。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8.709算是材料、化学、凝聚态都能发的期刊,当然8.x的影响因子在物理类里肯定是不认同的,因为这个期刊的文章的物理内涵应当是在PRB之下跟APL差不多。虽然挂了个chem在里边,但JPCL还是个好杂志的,甚至我觉得现在来看可能比APL有前途,毕竟既然跟APL差不多,发个高影响因子的何乐而不为?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893JFM前些天出来个大新闻怎么样看待哈工大深圳动力工程专业博士最新毕业要求?其实感觉JFM放在这里有点委屈了,毕竟在流体力学领域那么牛逼。

OPTICS LETTERS 3.589很主流了,不必多说了,除了光量子信息钟爱PRA(毕竟原分),其他光学各个方向都是更钟爱OL的吧。

ASTROPHYSICAL JOURNAL 5.551 APJ是非常主流老牌天文类杂志了,每年刊载3000余篇,也不必多说(其实是我也不太了解)。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6.634 APJL跟APJ是兄弟杂志,是不过篇幅较小,文章数也少。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5.194 MNRAS也是主流天文类期刊,跟APJ伯仲之间,但是国内做天文的貌似也是更偏爱APJ。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这些主流的“二流期刊”都是物理学界的中坚力量,给人的感觉都是做的东西非常详尽非常可靠;是科研领域健康发展的推动者,未来都看好if稳定。


(2.5)2.5流期刊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PRApp是近几年来APS推的应用物理期刊,顶着PR系列的名头肯定差不了,在小刊文量的影响下,if成功超越了APL(心疼APL1s);当然了认可程度还待实践检验,估计会压住APL以后增加刊文量?(APS我看你这炒if的苗头也有点不对啊)未来看好if稳定,进入主流二流期刊行列。也有人认为PRApp会成为跟PRL并驾齐驱的期刊,一个篇原理一个偏应用,但是这样子....怕是PRL砸了自己的牌子.....希望APS不要瞎搞。

PHYSICAL REVIEW Fluied 2.021 这是PRF第一年出if,个人还是很期待的。话说等体、流体真的好惨,研究难度大(湍流问题还是老大难吧?),期刊还少,PRF第一年虽然没有POF高,但是在PR系列的加成下,加上小刊载量,乐观估计以后可以跟JFM有一拼,未来看好if稳中有升,进入主流二流期刊行列。

PHYSICAL REVIEW Material PRMat是2017年刚推出的期刊,个人是非常期待的,毕竟我本人做凝聚态的。现在还不是SCI.....>^< 。if未来真的不好说,毕竟刊载量一年只有400篇,再加上材料这个风口,求求APS不要搞成炒if的.........把PRB里偏材料的转过去就行了......

PHYSICAL REVIEW Accelerators and Beams 也是第一年出if,这是要跟JHEP嘴里剜一块肉?未来也看好if上升,毕竟也是小刊载量(200/year)+PR加成的套路。(APS你这苗头确实不太对啊)


希望这四个PR系列的能在办刊稳定以后扩大刊载量,为科研人员发文找出路,而不是做成投机的买卖。未来看好这几个都进入主流二流期刊




(3)三流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Optics Expres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Plus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死不瞑目)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JOURNAL OF PHYSICS A

JOURNAL OF PHYSICS B

JOURNAL OF PHYSICS C

JOURNAL OF PHYSICS D

JOURNAL OF PHYSICS G

PCCP

JPCA

JPCB

JPCC

(4)四流期刊



回头再更

有评论提醒我把wiley打成了weily已更正,谢谢

别光感谢,点赞啊!


另外心疼一下大佬,这样不算侵权吧

user avatar

很早的时候,我就详细写了影响因子的东西,

最后给出了一个总结:

我希望所有杂志赶紧IF都大于100,测底玩烂这个参数;

以及一个疑问:

用影响因子30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换你影响因子只有25Nature Chemisry,干不干?

很显然,*B才干...


不过既然这么多数据,我就随便凭兴趣闲聊一下吧:


  • Nature Energy 46.859

这个其实叫Nature Reviews Energy 更合适,

我其实没仔细去看Nature XXX和Nature Reviews XXX的Review有多大区别,

因为Nature XXX里面一样有Review,提升引用数靠这些很好使,

带 *** Energy ***的肯定都很高就对了,我早说过的...


  • NATURE 41.577
  • SCIENCE 41.058
  • CELL 31.398

简单来说,在材料、纳米、能源那些词面前,

生物就只能算弟弟了,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主靠生物撑的时候,CNS可以保持差不多的数据,

但是一旦高膨胀的不是生物,差距就很明显了,

(医学除外,神刊都是医学的)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30.067

这个有啥用呢,在外行评奖学金的时候,能干掉两篇JACS,大概也快能干掉三篇ANGEWANDTE CHEMIE吧,

这种杂志,就和买股票差不多,如果只看影响因子,那绝对是买对了...


  • ADVANCED MATERIALS 21.95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1.875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3.325
  •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5.466

他们自家一样会面临一个问题,

等明年AEM的IF比AM还高的时候,

会不会有人认为AEM比AM还好啊?

我觉得很有可能...


  • Chem 14.104

其实我想呵呵一笑,不评价,

这就是个屁股问题,发了这个的人,都说要对标Nature Chemistry,

没发这个的人,会说你哪里来的勇气啊?

这种刊物客观来说应该比JACS和ANGEWANDTE稍好,

但是再几年玩下去,没有了也说不定,这和卖股票一样嘛...


  • ACS Nano 13.709
  • NANO LETTERS 12.08

这两个杂志,可以说是科研、影响因子游戏的缩影,

开始的时候NANO LETTERS逼格很高,

从它上面拒下来的文章投ACS Nano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NANO LETTERS总还是要偏物理机理,

ACS Nano又喜欢收些什么材料、生物的洪水,

慢慢地,就成这个样子了,要求有点东西的,给做死了,

发爽文、短平快的,数据好看得很,

至于现在,有几个人记得这两个杂志的定位,

who cares?内行都不一定细究,还不是数数?

其实,就是这点游戏...


  • Advanced Science 12.441 (Wiley)
  • Science Advances 11.511 (AAAS)

这个数据让人...什么感觉呢,

哔了狗...我相信我不是一个人,

这很非常悲哀的...Science认真做的子刊,

被Advanced XXX Materials 的新小弟按在地上摩擦,

我当然知道Science Advances比Advanced Science好...得多!

可是那些评审的、数数的外行谁懂呢,

那你到时候投,是迎合我的喜好,还是迎合外行评委的?

是不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353
  • Science Advances 11.511

虽然我经常吐槽NPG,但是Ncomus确实数据很好了,

无论是引用数、影响力、特征因子,都很漂亮,

确实是一个中高端的综合类杂志,

Science Advances我一直以为定位会在Ncomus和大子刊之间,

现在数据现实只是和Ncomus基本持平而已,

那以后也就是这样了...


IF不太能看很多人都知道了,

也因此有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参数,

比如特征因子Eigenfactor Score想更客观的反应杂志影响力,

乍一看真的好有道理,如果不是看到了什么Plos One之类的,

所以这个参数也挺片面的,只要水量大,必然数据好看,

(不过也无法反驳它,影响力确实大嘛...)


不过更有趣的是,大家一面吐槽,

一面被牵着鼻子走,

没人去反抗和逆着这个走,

所做的事情,也无非是转个材料方向,

短平快灌起来,可以说,发的几乎都是废纸,

可是你敢不这么做么?那研究组早就黄了...

好像被无形的大手掌控着在呢,

让我又一次想引用阴谋论:

我个人一直认为当前中国的材化学术界的发展状况,是美帝带偏中国科技树的巨大阴谋。即使美帝也许并无意于此,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效果的确是拔群的:现在中国的材化类专业的现状就是产学研脱节,产业水平落后于国际,学术界发论文水平遥遥领先于国际,学术界不关心产业关心的问题,产业找不到合适的发展人才。毕业生不转行很难找到工作,继续做学术为了生存又只能继续对产业意义不大的方向。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越多,反而主要消费在国外先进企业生产的仪器、耗材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反哺国内相关产业。国外相关企业的产品有足够的需求支撑,本身科研力量很强,会越来越强大;而国内相关企业本身科研力量不强又缺少人才和需求支持,发展会受到限制。
从我的观察来看,简而言之,美国的套路是:通过美国学术界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培养出一批个人科研方向与出身国国家现状和利益不一致的、评价体系严重依赖于美国学术界的学术人士,然后再通过资源配置让他们溢出美国回到出身国。可以认为是“学术买办”。
详细来说,在美国,对国计民生和产业地位有巨大意义的材料相关专利和技术绝大部分都在业界。国家带头先投入大量资金吹起材料相关的某些学科的某些新方向的学术论文泡沫,捧起一批学术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招募大批崛起国家的高水平留学生,然后教导这批留学生学会灌水、跟风、做学术包工头的套路;与此同时,这批留学生的学术方向基本在业界没有用武之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基本只停留在高IF的纸面上。
这样的套路造成两个后果:
1、由于这些学术方向其实对现实生产和产业发展指导意义并不大,后续的科研经费基本依赖政府行为,业界在前期也许会投资,但是经历一段时间的无产出,必然会减少投资。而政府也只是阶段性投资这些泡沫学科经费,不可能长期投入。这就导致本学科在美国本国(泡沫催生地)必然会僧越来越多,粥越来越少。新入局人士必然溢出到别的国家(母国)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2、招募大批外国的优秀留学生当实验室劳动力。由于毕业后并无法满足业界需求,这批人大多只能继续寻求在学术界生存(如果不转行)。而这批人在学术泡沫阶段积累了大量publication,从学术界经历上来说是很丰富的。
恰逢中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阶段,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形成了对国外学术经历的严重依赖,而主管经费分配的人基本是学术界的大学阀们。这是一个典型圈内人“坐地分赃“的模式;上面提到这批人泡沫学科留学生的从事方向虽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但是海外学术经历非常丰富,导致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回国分赃,以自己的个人科研领域带偏国家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向。
这些学科方向虽然泡沫大、实效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其价值,对于真正踏实科研的科研人才来说,还是有一些新方向和可实用的研发机会出现的。这种实效低、风险大的方向,对美国这种历史久、基础厚、产业本已占据食物链顶端的国家来说是锦上添花,能做出新产业最好,做不出来其原有产业也仍然是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对于中国这种本来就底子薄、产业落后尚在追赶阶段的国家来说,本应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投入比美国更高的经费比例在这些方向上造成资源浪费,则只会导致两国的产业差距越来越大。
后果不言自明。至于解决方案?
我只想说,一旦一个系统形成了闭环逻辑自洽,那么除非进行革命推翻现行制度,否则谈解决方案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Sense
链接:zhihu.com/question/6565


我当然不是那种美帝害我党,

我只是觉得,不管是什么游戏规则,

大家都乐在其中呢...



>>>贱贱的圈|群|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篇关于2018年公布的2017年SCI杂志影响因子的文章,我将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希望能给您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什么,以及它的“诞生”和“演变”。影响因子,简单来说,是汤森路透(现在是科睿唯安)每年发布的一项关于期刊引文数据的指标。它.............
  • 回答
    从2018年2月28日起,中国内地用户存储在iCloud上的个人数据,将由苹果公司委托的“云上贵州”公司进行运营。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少用户对其潜在影响感到担忧,也有声音认为这是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必要之举。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背后最核心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对于数据本地化存储.............
  • 回答
    央视财经评论将2018年游戏版号暂停导致两万家游戏公司倒闭的现象定性为游戏行业的“正常转型升级”,这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论断,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并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以及游戏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分析。一、 2018年版号暂停的背景与影响:.............
  • 回答
    2019年黄石国家公园的地震活动确实比2018年有了显著的增加,次数达到了1217次,这比前一年多了几十倍。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有些吓人,尤其考虑到黄石公园以其活跃的地热和火山活动而闻名。但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首先,区分“地震次数”和“地震强度”: 数量激增不等于危险迫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Facebook(现 Meta Platforms)在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盘后股价大跌20%的事件,以及对当时FB股价走势的展望。事件背景:2018年Facebook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的巨震2018年7月25日,Facebook发布了其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
  • 回答
    人人影视的这次被查处,说到底是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盗版打击方面持续发力,以及网络内容监管收紧的又一个缩影。从2018年开始进行营利活动被查,这个时间点也很关键,正好处在中国对盗版打击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咱们得先捋捋人人影视是个什么性质的平台。它起家的时候,很多用户可能都还记得,主要就是做一些海外影视剧.............
  • 回答
    天键股份招股书披露的近半员工在2018、2019年“自愿放弃”五险一金,并且声称“不然公司无法盈利”,这一情况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出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劳动保障与企业生存之间的复杂矛盾。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表面解读与直接影响: .............
  • 回答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是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爆发的背景与导火索: 长期的贸易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美国视角: 美国长期以来对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感到不满。美国认为中国.............
  • 回答
    2018年结婚率创新低,上海全国最低,这一现象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的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数据背后的信号:结婚率下降的普遍趋势与上海的特殊性首先,我们要明确,结婚率下降并非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全球许多发达国家.............
  • 回答
    2018 年 10 月 27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犹太教堂发生了一场令人发指的大屠杀,震惊了全美乃至全世界。这场悲剧不仅夺走了 11 条无辜的生命,还导致 6 人受伤,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以及整个社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事件经过:枪击案发生在犹太教的.............
  • 回答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中,前5专业有3个是“知乎劝退专业”,这一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也反映了就业市场与公众认知之间存在的某种错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排行榜的维度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薪酬水平排行榜”是基于什么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通常这类排行榜会基于.............
  • 回答
    如何看待 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科技在香港上市?上市对小米意味着什么?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科技(Xiaomi Corporation)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1810.HK。这次上市是当年全球最受瞩目的 IPO 之一,也标志着小米这家以“为发烧而生”而闻名的.............
  • 回答
    2018年11月25日的刻赤海峡事件,可以说是一场在黑海地区冷战后最紧张的军事对峙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次海上冲突,更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多年来地缘政治博弈的又一次集中爆发。要理解这场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事件的起因和经过:简单来说,事件发生在俄罗斯控制的刻赤海峡,这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这个数字,它比2017年少了整整200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首先,我们得承认,200万的跌幅确实很惊人。2017年那会儿,因为“全面二孩”政策的红利,生育潮有所回升,许多家庭抓紧时间生了第二个孩子,所以出生人口到了1723万。.............
  • 回答
    2018年4月19日,中国国内的航空出行无疑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四”。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大小小的机场都笼罩在一片延误的阴影之下。无数航班被推迟,数万旅客滞留在候机大厅,行程被打乱,抱怨和焦虑的情绪弥漫开来。这次大面积延误的发生,绝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复杂原因交织碰撞的产物。要深.............
  • 回答
    这事儿啊,得好好说道说道。2018年A站的那个春晚节目,我印象挺深的。当时看完,心里边儿挺复杂的,五味杂陈的。怎么说呢,这节目嘛,算是挺大胆的,用了不少时下流行的梗,特别是拿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剧情片段来“二次创作”,还专门瞄准了B站的站娘,来了一出“恶搞”。首先得说,A站在那个时间点做这样的.............
  • 回答
    说到 2018 年 1 月 25 日那一期《焦点访谈》,名字就叫《价值观不能游戏》。我记得当时看了之后,心里是挺触动的,也挺有感触的。这期节目聚焦的问题,我觉得特别实在,触及到了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关心的一个方面。节目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它主要围绕着当时一些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返利”或者说是一些“诱导.............
  • 回答
    说到2018年考研数学,李林老师的押题事件,那绝对是当年考研圈最炸裂的一件事之一,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这事儿,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时身边考研的同学多,大家都在讨论。这事儿的缘起,其实是每年考研都会有大量的培训机构和老师出来“押题”,这本身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李林老师当时可以说是“押”出了新高度,而.............
  • 回答
    2018年河北省127名高考生分数超过700分:一次对教育公平和竞争压力的深入解读2018年,河北省高考出现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现象:有127名高考生分数超过700分。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高考制度本身、河北省的教育现状.............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前备受瞩目的法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这四支传统强队,在首场小组赛中的表现确实普遍不佳,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猜测。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具体比赛回顾及表现不佳的表现: 法国: 首场比赛10小胜澳大利亚。虽然赢球,但过程极其艰难,进攻端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