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吧。大型对撞机我不懂,但这是杨振宁老先生反对的。在学术和爱国情怀上,老先生从始至终大节无亏,判断也没有失误过。
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而不是自己去装作专家研究个子丑寅卯。
有真实的例子。
1895年,德国伦琴首先发现了放射性的存在;1902年,法国人居里发现了镭具有强放射性;1905年,镭成为工业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制作夜光钟表~;1935年,德国人哈恩和迈特纳完成了核裂变的理论构想;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完成第一个具备自持式裂变能力的核反应堆。
看出什么没有?理论物理里,理论是谁发现的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工程化应用。
首先,您比错了。航天工程和对撞机不是对等的,这个就好像把猪肉和水果进行对比一样。猪肉应该跟苹果比,能跟水果比的是肉。航天工程是一个大分类,其中包括了很多很多项目,而对撞机只是高能物理中的一个项目而已。所以要对比,就该拿对撞机和航天工程中的某一个项目对比,比如嫦娥。
其次,嫦娥一期工程总共预算14亿,大约3~4年用完(网上资料,似乎已经完成了),而这个大型对撞机呢,360亿(全生命周期肯定不止)。这在预算上有极大的差别。同样是物理的大科学装置,天眼5个多亿,为啥没人关注,就是因为360亿太吓人了。
第三,嫦娥项目的好歹是中国人第一次登月,是世界第一次月球背面登月。对撞机呢?大概没有预期中世界第一次吧。
就算不讨论军事应用前景,嫦娥计划也是投入相对较少,产出还算高的项目(当然航天都是烧钱),而对撞机一比(注意是比较的结果)是投入相对较多,产出相对不明确的项目。
大家会支持哪个,这不是很明显吗?
那么先请给中国航天一年200亿元用来纯粹搞科研啊!(振声!)
恁知道我国航天比美国穷多少么?
不说别的,要是我国航天经费有节衣缩食的NASA那么多,都不至于只有这点成果。
所以说你们居然还要在航天这边夺食,太过分了。
国家可以出钱搞基础研究,但是绝对不能从航天人这边扣,这边已经够穷的了,不能再穷,在穷就真的没钱射大火箭了!
航天能直播,能看个影,听个响。对撞机连响都听不见
航天还能装作是星辰大海,为未来人类征服太空做准备
对撞机能撞出啥东西,有什么作用,连物理学家都不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