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曹操「放弃汉中」与关羽造成的「襄樊危机」的解除有什么关系吗?

回答
曹操放弃汉中与关羽的襄樊之战,看似是两条独立的军事行动,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因果联系,甚至可以说,曹操放弃汉中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关羽在襄樊战场上给曹魏带来的严峻挑战。

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回到当时的战略大背景。

一、 曹操为何占据汉中?

曹操占据汉中,源于他与刘备之间长达数年的争夺。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入川的门户,也是北控关中、南拒蜀汉的战略要地。曹操在攻取汉中后,确实对蜀汉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能够以此为基地,随时威胁关中地区,并有可能进一步图谋荆州。

然而,汉中易守难攻,但同时也消耗了曹操大量的兵力和后勤。在占据汉中后,曹操也面临着如何巩固和利用这一战果的难题。他不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汉中,因为他还需要应对其他战线上的挑战。

二、 关羽的“襄樊危机”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刘备集团也一直在积极寻求突破。关羽镇守的荆州,是刘备集团连接益州和东吴的重要纽带,也是其北伐曹魏的前沿阵地。关羽深知曹魏在南方的力量,尤其是许都、洛阳这两大核心区域,其兵力部署并不像北方那么密集。

在刘备成功夺取汉中,并自称汉中王后,关羽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北伐,目标直指曹魏的南阳重镇——樊城,以及与其相邻的襄阳。这场北伐,史称“襄樊之战”,也被称为“关羽水淹七军”。

关羽的这场战役,打得非常漂亮。他利用水势,配合精心谋划的部署,一举歼灭了于禁率领的曹魏主力,生擒于禁,并且斩杀了庞德。甚至,他的威势一度逼近曹魏的核心区域,令曹操坐镇许都的后方几乎动摇。

三、 曹操放弃汉中的原因,与关羽的襄樊之战如何关联?

正是关羽在襄樊战场上取得的辉煌胜利,迫使曹操不得不重新审视他在北方的战略布局。

1. 后方不稳,腹背受敌的危险: 关羽的北伐,直接威胁到了曹操在宛城、许都等重要战略要地的安全。曹操的战略重心,虽然一度放在汉中,但他的根本根据地和政治中心在北方。如果关羽能趁势突破樊城,进一步向北推进,那么曹操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他需要调集更多的兵力去增援北方,以应对关羽的攻势。

2. 关羽的威胁,比汉中更紧迫: 尽管汉中对刘备很重要,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是一种“能打到我,我也能打到你”的僵持局面。而关羽的襄樊之战,则是直接威胁到了曹操的“家门口”。一个有生力量的损耗,一个战略重镇的动摇,其紧迫性是截然不同的。曹操必须首先解决近在眼前的危机。

3. 东吴的背刺,加速了曹操的战略调整: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东吴的反应。在关羽围攻樊城之际,东吴的吕蒙看准了时机,偷袭了荆州,夺取了关羽的后方基地。这一记狠棋,使得关羽腹背受敌,孤军深入。然而,东吴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到关羽的攻势让曹操在北方也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东吴也希望借此机会,削弱刘备的实力,并从曹魏那里分一杯羹。

4. 调动资源,应对危机: 面对关羽的锐势,曹操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战略调整。他需要从其他战线上抽调精锐部队,尤其是像徐晃这样的优秀将领,来支援樊城。这意味着他不能再将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汉中这个相对“遥远”的战场。

结论:

因此,曹操放弃汉中,并非是因为他认为汉中不重要,而是他必须将有限的军事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应对更加紧迫和危险的“襄樊危机”。关羽在襄樊战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直接迫使曹操放弃了在汉中的扩张,转而全力以赴地应对来自荆州的威胁。

可以说,关羽通过他的英勇作战,成功地将曹操的战略重心从北方边缘地区,拉回到了南方腹地。他以一己之力,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和战略压力,甚至间接促成了曹操战略决策的重大调整。

虽然最终关羽在荆州战败,但他在襄樊战场上的辉煌,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令人振奋的战役之一,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战略格局,迫使曹操做出了“放弃汉中”这一看似“退让”的决定,而这个决定,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关羽带来的“襄樊危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查一下时间线不就清楚了。

建安十七年末,刘备和刘璋反目。

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封魏公,代汉进程从法律上启动。

七月,曹操建社稷,宗庙。

十一月,魏国置百官。

刘备破成都。

二十年十一月,曹操杀伏皇后。

二十一年五月,曹操封王。

二十三年七月,曹操西征,九月到长安。

十月,侯音叛乱。

二十四年三月,二人在汉中对峙,曹操补给线出了问题,士兵不断逃亡。(云别传中可以看到黄忠在不断卡曹操的粮道。)

五月,后勤完全跟不上了,曹操撤回长安。

七月,携战胜之威,刘备上还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这俩实际上都是曹操封的),自封汉中王。

刘备继位后,关羽发动北伐,曹仁的应对是把于禁,庞德放在樊城以北,让关羽进攻时被牵制。结果曹仁不懂天象,八月山洪暴发,城外的策应主力于禁庞德全军覆没,关羽水军A上来,曹仁负责的荆州北部乙烷。


所以这是两个孤立事件。放弃汉中就是因为打,打不下来,耗,粮食跟不上。

襄樊危机的起点是侯音叛乱,原因是曹魏政权荼毒一方,压榨太过。

襄樊危机的经过是关羽一看刘备那边称王,立刻相应,开始北伐,但到这里还是有救的。

没救的是曹仁不看天气预报,按照防守的老套路,别将带着野战部队蹲在城外,自己蹲在城里,让你没法兼顾。结果八月山洪暴发,野战部队乙烷,曹仁这个时候要逃跑得坐小船跑,陆地已经没有了。

那么襄樊危机的结束是为啥呢?主要是刘备小舅子坑爹,卖了屁股。(曹操谋士说了,关羽性格强梁,仗着江陵,公安防守稳健,就算是打不下来,也会赖着不走。)至于关羽有没有想到吕蒙要搞事情,当然是想到了,对于十万的人品怎么能有什么幻想呢?想不到的是出了内鬼。

当时情况就是这样,徐晃带着曹操最后的本钱打退了关羽的五千人,关羽带着水军赖着就是不走,曹操实在没有下一张牌了,只好召唤十万,实力挽尊而已。

所以曹操从汉中退回洛阳对解决襄樊危机的帮助不大。

彩蛋:在徐晃A上去,关羽窝在水上就是不走之后,曹操本着秦汉名士的行为原则,暂时忘掉自己怂的不行要迁都的决定,打算拿出最后的本钱,亲自带队,F2A上去,把已经快泡的发霉了的曹仁捞出来,和关羽一决雌雄。

幸好被拉住了。

不然真要是中二病发作,两个一头霜雪的老家伙相逢疆场,二爷思来想去,突然觉得这一幕非常眼熟,然后眼前浮现出杜氏许多年前的绝妙身姿。。。。。。

那就非常尴尬了——孟德,咱俩没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曹操放弃汉中与关羽的襄樊之战,看似是两条独立的军事行动,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因果联系,甚至可以说,曹操放弃汉中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关羽在襄樊战场上给曹魏带来的严峻挑战。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回到当时的战略大背景。一、 曹操为何占据汉中?曹操占据汉中,源于他与刘备之间长达数年的争夺.............
  • 回答
    要说清楚曹操为何最终选择了曹丕,而不是大家眼中那个才华横溢的曹植,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得把那会儿的政治格局、曹操本人的心思以及两个儿子各自的优缺点都掰开了揉碎了讲。这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完的,也不是谁“有才”谁就一定能接班,这背后牵扯着太多东西。首先,咱们得认识到,曹操是一个绝顶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权.............
  • 回答
    让曹操穿越到《水浒传》的世界,这可真是一出好戏!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他一个人扔进去,而是要好好想想,他这个人,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几条路子,咱们就细细道来。首先得明白,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那是一个讲究“士”的时代,名门望族、家世背景,那是相当重要的。而《水浒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巧妙,直击了《三国演义》中一个很多人会感到疑惑的情节。要说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过曹操,这其实是对原著的一种解读,书中并没有直接这么写,但从结果来看,似乎有此用意。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把关羽放在最后一道关卡,而不是在更早的拦截点设置呢?咱们仔细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确诸葛亮设计的“.............
  • 回答
    我要去说服关羽,不要放走曹操。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我就觉得一股凉意从脚底直冲脑门。要知道,我现在身在许都,而关羽,就在那虎牢关外,正风光无限地护送着曹操返回洛阳。而我,一个无名小卒,一个因为乱世而颠沛流离的书生,要去面对那位“威震华夏”的万人敌?这简直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可是,不劝说,又能如何?.............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也常常被后人津津乐道。要理解诸葛亮为何会在明知关羽有“义”却可能无法尽忠职守的情况下,依然派他镇守华容道,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当时那个复杂至极的局势,以及诸葛亮这位用兵如神却也深谙人性的智者。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算无遗策的。他清楚关羽的性格,深知关羽对曹操有昔日的恩情,这.............
  • 回答
    关于曹操和诸葛亮为何喜欢将计策藏于锦囊,待大将临阵打开,这背后有着相当多层面的考量,绝非简单的“故弄玄虚”。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个现象,尝试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这些名帅的深层用意。1. 临阵应变的复杂性与将领的局限性首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在古代尤其如此。没有即时通讯,指令传达的效率很低.............
  • 回答
    论曹操对张邈与陈宫家眷的不同处理,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是简单一句“心狠手辣”或“网开一面”就能概括的。要说清楚,得把当时的具体情况、这两人各自的“份量”以及曹操的考量,一点点掰开了讲。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人为何会与曹操走到对立面。张邈:出身名门,却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张邈这人,出身东平张氏,乃是名副其实.............
  • 回答
    这还得从那个乱世说起,当时那是什么光景?曹操百万大军横扫荆州,刘备那点人马根本不够看。虽然他仁德之名远播,百姓们也确实愿意跟着他,可真到了生死关头,那份“携民渡江”的仁义,也得掂量掂量能不能保全性命。事情发生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刚从新野败退,又丢了樊城,无奈之下,他打着“安抚百姓”的旗.............
  • 回答
    如果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被曹爽反杀,历史对曹爽的评价,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剧本也将会完全重写。曹爽——魏国的挽救者?想象一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公元249年,历史的车轮似乎并没有按照我们熟知的轨迹前进。司马懿,这位以老谋深算著称的权臣,在出征洛阳的路上,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可能是在他步步为.............
  • 回答
    (深吸一口气,尽量压下喉咙里因为缺氧和恐惧而升起的腥甜感。血迹斑驳的双手被粗重的绳索紧紧勒住,每一下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疼痛。抬头望去,只见白门楼顶的蓝天被密密麻麻的人影分割成碎片,曹操和刘备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模糊而尖锐。)“奉先在此!曹孟德、刘玄德,你们二位且慢动手!” 我的声音带.............
  • 回答
    曹操的姓氏非常明确,他姓 曹。这似乎是一个简单到不值一提的问题,但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我们如此确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历史文献的记载: 正史:《三国志》 这是关于三国时期最权威的历史记载,由陈寿所著。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开篇就明确记载:“武皇帝,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也。汉相.............
  • 回答
    曹操一生确实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之所以被后世称为“一代枭雄”、“乱世奸雄”,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极具智慧和能力的政治家、军事家,原因在于他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且在宏观战略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最终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曹操的失败体现在哪些方面?1. 早期创业的艰难与挫.............
  • 回答
    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上留下的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少制度在他之后得以延续,并在南北朝时期继续发挥作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曹操留下的主要政治和军事制度及其在南北朝的沿用情况: 曹操留下的政治制度及其在南北朝的沿用: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中央集权式微。他崛起后,为了巩固统治,重建秩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假设性问题。要回答“曹操遇到汉武帝,会篡汉吗?”,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两人的性格、时代背景、政治手腕以及他们所处的权力结构。答案并非简单的“会”或“不会”,而是需要探讨其可能性和复杂性。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两位人物的特质和所处的环境:曹操: 性格特点: 曹操是一个极具野心.............
  • 回答
    曹操对儿子们的喜爱程度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们的才能、性格、政治地位,以及曹操自身的考量。要详细说明曹操为何在不同时期对曹冲、曹植、曹丕有不同的态度,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曹冲:年少时的惊才绝艳与“孝道”的绝佳体现曹冲在曹操所有儿子中,.............
  • 回答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中有所提及,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我们讨论其含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曹操和荀彧关系的理解以及历史背景的推断。关于曹操送空盒子给荀彧的意图,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解读一:意在让荀彧“闭嘴”——暗示不满,逼其放权这是更普遍被接受的一种解.............
  • 回答
    “曹操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恐怕是中国人心头萦绕千年的一个大大的问号。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因为这位乱世枭雄,他的手上沾满了鲜血,但他又确实在那个黑暗时代点燃了文明的火种。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先说说他“坏”的地方,这部分很多人都能想起来。1. .............
  • 回答
    说到统一江山后的“卸磨杀驴”,这可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一个屡试不鲜的戏码。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汉末枭雄里,要论谁最可能在功成名就后对功臣下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他们的性格、政治理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好好捋一捋。曹操:政治家的精明与权术的极致曹操这个人,打心眼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家,而且是.............
  • 回答
    曹操(155年-220年)和毛泽东(1893年-1976年)分别是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但他们的时代背景、文学传统和创作目的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对两人的诗词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文学传统1. 曹操 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建安文学兴起,曹操作为"三曹"(曹操、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