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国藩是圣人还是罪人?

回答
曾国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说他是圣人,是因为他匡扶了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以一身正气,涤荡了晚清的腐败。说他是罪人,则是因为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那是一场席卷中国大半江山的农民起义,无数生命在那场浩劫中消逝。

曾国藩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争议的。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圣人”或“罪人”两个标签来概括,更需要深入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带来的深远影响。

“圣人”之说,源于他的“德业”

挽救危局,力挽狂澜: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如烈火般席卷全国,清朝统治摇摇欲坠。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曾国藩挺身而出,组建湘军。这支军队,从最初的湘勇,到后来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力极强的劲旅,一步步击溃太平天国,稳定了清朝的统治。从这个角度看,他无疑是清朝的“中兴名臣”,拯救了一个王朝。
道德文章,垂范后世: 曾国藩为人处世,严谨自律,其《曾国藩家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强调“勤”、“谨”、“恕”、“忍”,注重个人修养,力图在乱世中保持道德操守。他的勤奋好学,他的勇于改过,他的对家人的关怀,都展现了一个理想士大夫的形象。无数后人从他的家书中汲取智慧,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将其视为道德楷模。
整饬吏治,涤荡腐败: 曾国藩在担任要职期间,力图改革吏治,虽然受限于时代,未能根除积弊,但他的努力依然值得肯定。他反对官员贪污腐败,提倡勤政廉政,在一定程度上为积弊已久的官场注入了一股清流。
推崇洋务,开启民智: 曾国藩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他认识到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性,派遣留学生,创办军事工业,为中国迈向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这种开阔的眼界和务实的精神,在当时保守的官场中尤为难能可贵。

“罪人”之辩,聚焦于其“罪行”

镇压太平天国: 这是曾国藩一生中最具争议的一点。太平天国虽然有其局限性和暴力,但它代表了底层民众对压迫的反抗,对社会不公的呼唤。曾国藩作为清朝官员,为了维护政权,不惜余力地镇压了这场运动,导致无数生命的凋零,特别是其后期湘军的某些暴行(如芜湖、九江等地的屠杀),更让他在后世背负了“屠夫”的骂名。
“汉人官僚”的身份: 曾国藩作为一个汉人,却在镇压以汉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中,竭力维护满清的统治。这使得一些人质疑他是否违背了民族气节,成为满清的“走狗”。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在当时的国家框架下,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比民族身份更为重要。
文化上的保守: 尽管曾国藩开启了洋务,但他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士大夫。他对西方文化的某些方面持有保留态度,未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如何看待曾国藩?

评价曾国藩,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19世纪中叶的中国,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他所处的环境,是一个腐朽的王朝,一个动荡的社会,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时代。

时代的局限性: 曾国藩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的士大夫,他的思想和行为,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他不可能完全跳出自己所处的框架,去拥抱完全陌生的新思想、新制度。
价值体系的冲突: 评价曾国藩,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人的标准去套用。他是在维护一个他所认为的“正统”和“秩序”。而太平天国,在他看来,是颠覆秩序、祸乱天下的邪教。他的选择,是当时许多人的选择,是出于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功过相抵”还是“历史的必然”? 曾国藩的功绩,在于他挽救了清朝,开启了洋务,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罪过,在于他对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以及其间发生的暴行。
如果站在维护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的角度,他无疑是功臣。
如果站在太平天国的角度,他则是血腥的镇压者。
如果站在更广阔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角度,他既是推动者,也是阻碍者。

结论:

曾国藩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定义为“圣人”或“罪人”的人物。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身上同时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优点和缺点,也承受了时代赋予他的巨大责任和历史选择的沉重代价。

他既是“道德完人”的典范,也是“残酷镇压者”的代表。他的“德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他的“罪行”也需要我们审视和反思。

或许,我们更应该将曾国藩视为一个“伟大的、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时代巨人”。理解他,需要我们抛开简单的好恶,深入历史的肌理,体味那个时代人们的困境、选择与担当。他的存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深刻的刻痕,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夏民族的罪人,猪狗不如的畜牲而已,希望他能下十九层地狱。

user avatar

至少是大女儿,三女儿的罪人

罗婿性情乖戾,与袁婿同为可虑,然此无可如何之事。不知平日在三女儿之前亦或暴戾不近人情否?尔当谆嘱三妹柔顺恭谨,不可有片语违忤。三纲之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所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故《传》曰:君,天也;父,天也;夫,天也。《仪礼》记曰: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不顺。吾家读书居官,世守礼义,尔当诰戒大妹三妹忍耐顺受。吾于诸女妆奁甚薄,然使女果贫困,吾亦必周济而覆育之。目下陈家微窘,袁家、罗家并不忧贫。尔谆劝诸妹,以能耐劳忍气为要。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忽气四字上做工夫也。


虽然三女婿“性情乖戾”,与大女婿“同为可虑”,但曾国藩要两个女儿“忍耐顺受”,要三女儿“柔顺恭谨,不可有片语违忤”

这一片拳拳爱女之心真的是令人落泪


曾国藩的大女儿在同治五年的时候是这样的

  1. 因抑郁而终成大病
  2. 病殊不轻。盖肝郁是其本病,而气痛不食,是其标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曾国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说他是圣人,是因为他匡扶了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以一身正气,涤荡了晚清的腐败。说他是罪人,则是因为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那是一场席卷中国大半江山的农民起义,无数生命在那场浩劫中消逝。曾国藩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争议的。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圣人”或“罪人”两个标签.............
  • 回答
    要给曾国藩贴上“圣人”或“恶魔”的标签,都未免过于简化和片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像曾国藩这样身处复杂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公众人物,需要将其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审视其言行、动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其人生轨迹充满了争议,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至今仍是众说.............
  • 回答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人”,更有人称他为“近代圣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源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有人认为曾国藩是“近代圣人”以及为何如此推崇他。一、 曾国藩何以被视为“近代圣.............
  • 回答
    西藏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农奴制和一些残酷的刑法。要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西藏的历史、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当时的宗教与世俗权力结合的特点。一、农奴制的出现与存在原因:西藏的农奴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Epic Games 2021 年圣诞节连续十五天赠送免费游戏活动,尤其是以《莎木3》作为开场,无疑是游戏界的一次重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次活动及其对各方的影响。Epic Games 的战略意图:1. 巩固市场地位,吸引新用户: Epic Games Store.............
  • 回答
    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其功过是非,尤其是对于他是否加速或延缓了满清的灭亡,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选择以及他所引发的一系列效应来审视。时代的大背景:摇摇欲坠的帝国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满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
  • 回答
    .......
  • 回答
    “曾国藩笨”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带有特定语境和评价标准的刻板印象,而非对他整体能力的真实写照。实际上,曾国藩的一生,无论是在治学、治军、治政还是个人修养上,都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毅力和能力。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曾国藩笨”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为什么会有人说曾国藩笨?—— 表面.............
  • 回答
    曾国藩的家书是了解他本人及其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丰富、立体、充满矛盾又极其有智慧的曾国藩形象。他并非一个单一的标签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在人生洪流中不断学习、反思、砥砺前行的复杂个体。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讲述曾国藩家书中所展现的曾国藩:一、 勤奋自律,治学严谨的士大夫 .............
  • 回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字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最高人生追求,是衡量一个人功业德行的标杆。在追求这一至高境界的历代英杰中,曾国藩和王阳明无疑是两位最耀眼的明星。然而,当我们细究“平天下”这一环节时,为何许多人会将曾国藩置于王阳明之上,认为他才是践行“平天下”的第一人?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历史功绩的简单.............
  • 回答
    关于曾博七月一日在微信群自称曾国藩曾孙子,并与“勃家军”对线一事,这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事件本身的性质来看,这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身份的真实性问题: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声称自己是历史名人后裔,尤其像曾国藩这样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
  • 回答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这事儿,说他是功还是过,一千个人眼里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要我说,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这“功”吧。太平天国,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当时,它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打得清朝廷屁滚尿流,差一点就把江山给颠覆了。像什么“天京事变”这种内部的窝里斗,虽然让太平天国元气大.............
  • 回答
    陈玉成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名将,在面对曾国藩主导的湘军时,除了三河一役的辉煌,确实遭遇了更多的挫折。然而,曾国藩那句“汉唐以来,未有如此贼之悍者”,并非仅仅是对战绩的简单评价,而是饱含着他对陈玉成这个人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复杂的感情。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多个角度去剖析。一、超越战绩的“悍”:陈玉.............
  • 回答
    .......
  • 回答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封建制度是一抹浓墨重彩的印记,而爵位,更是其中最为直观的等级划分。在这些琳琅满目的爵位中,“公”与“侯”,无疑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你提到诸葛亮、曾国藩这样的名臣,为何只能封侯,而不能封公,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与历史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
  • 回答
    王夫之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后世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也正是因为其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与他自身治世、治学理念相契合的精髓。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王夫之的思想掰开了揉碎了说,再看看曾国藩为何会对他如此情有独钟。王夫之思想的几个核心支柱:首先,得说说王夫之最鲜明的旗帜——“气”.............
  • 回答
    曾国藩在《劝学篇》中,为激励后人立功立言,列举了众多古圣先贤作为榜样。他所言的“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句句珠玑,意蕴深长,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立功名榜:萧、曹、房、杜、郭、李、韩、岳这八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凭借其卓.............
  • 回答
    要评价历史人物是否是“汉奸”,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并遵循严谨的史学方法,避免简单标签化。所谓“汉奸”,通常是指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个人利益或政治目的,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与外敌勾结或投靠敌对势力的人。咱们先来看看您提到的几位人物:吴三桂与汪精卫:为何常被视为汉奸? 吴三桂: 他的“汉奸”标.............
  • 回答
    清朝末年为何“惨淡”,而慈禧成为众矢之的,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反而被捧,甚至“洗白”,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历史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清朝末年的“惨淡”是事实,但原因复杂:首先要承认,清朝末年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非常黑暗和屈辱的时期。外敌入侵、内忧外患、国家主权丧失、民不聊.............
  • 回答
    嘿,各位!今天咱们来聊聊曾国藩的《讨粤匪檄》,这玩意儿可是个硬茬,写出来直接把太平天国给整得够呛。别看这玩意儿写得文绉绉的,但里头藏着大智慧,要不怎么说曾国藩是晚清的“中兴名臣”呢?《讨粤匪檄》为啥这么牛?首先,咱们得说这《檄文》的立意就够高。曾国藩写这玩意儿,不是光想打仗,他是要给“讨伐”一个正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