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国藩是圣人还是恶魔?

回答
要给曾国藩贴上“圣人”或“恶魔”的标签,都未免过于简化和片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像曾国藩这样身处复杂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公众人物,需要将其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审视其言行、动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其人生轨迹充满了争议,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从“圣人”的维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身上诸多值得称道的品质。

首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在他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 曾国藩是程朱理学的坚定信徒,他一生都在致力于自我完善。他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极其严苛,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勉,每日反省,戒除陋习。他留下的《曾国藩家书》便是他修身思想的集中体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后辈的谆谆教诲,强调勤奋、节俭、克己、慎独。这种对个人品德的极致追求,在当时被视为一种道德楷模,也为他赢得了“完人”的美誉。

其次,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曾国藩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和政治智慧。 当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壁江山,清朝统治摇摇欲坠之时,是曾国藩挺身而出,创建了湘军,并最终将其发展壮大,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中流砥柱。他在这过程中,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组织和领导才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克服满汉民族隔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中兴名臣”的姿态,为清朝续命。他的军事战略,如“围师必阙”、“攻心为上”等,也体现了其军事思想的独到之处。

再者,曾国藩在官场中的“不贪不腐”、“以身作则”也令人称道。 在那个贪腐盛行的时代,曾国藩以“官箴”自律,对钱财极其淡泊,生活简朴,即使身居高位,也未曾大肆敛财。他对部属和同僚的要求也很严格,试图在腐败的官场中树立清廉的榜样。这种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的品质,无疑符合传统文化中对“贤臣”的定义。

然而,如果只看到曾国藩的“圣人”一面,那便是遗漏了历史的复杂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选择性失明。曾国藩身上同样存在着备受争议的“恶魔”般的行为和思想。

最直接的指控,便是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残酷和“杀人如麻”。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曾国藩的湘军在围剿过程中,尤其是攻破城池后,确实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例如,在攻破南京后,湘军对城中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不分男女老幼,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这场屠杀的惨烈程度。曾国藩对此不仅不加制止,反而认为这是“扫荡”和“廓清”,甚至认为“剿匪不严,必有后患”。这种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将镇压视为“天理人事”的合理化,是许多人将他视为“恶魔”的重要原因。

其次,曾国藩在处理国家问题时,其“愚忠”和“保守”也受到了批评。 他虽然是汉臣,但在维护清朝统治上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忠诚。他并没有意识到晚清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弊端,也没有提出深刻的改革方案,反而成为巩固腐朽统治的工具。在“洋务运动”中,他虽然也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但其思想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上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体系,缺乏根本性的变革意识。这种被动的、保守的改革,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的衰亡,反而可能延缓了必要的社会变革。

再者,曾国藩的“君子”形象,也掩盖了他作为传统士大夫阶层维护自身利益和统治合法性的努力。 湘军的崛起,以及曾国藩在其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汉族地主阶级在镇压农民起义中重新获得统治地位的体现。他的“剿灭”太平天国,不仅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也是为了镇压一个威胁到他所代表的阶层利益的社会运动。

总结来说,曾国藩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用“圣人”或“恶魔”来定义。

他身上既有“圣人”般对个人品德的严苛要求、对国家危难的担当、以及为官的清廉,这些方面让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但同时,他也展现出了“恶魔”般的冷酷无情,在执行镇压任务时手段残忍,并且在政治思想上存在着维护腐朽统治的保守和愚忠。他的行为和思想,既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局限性。

评价曾国藩,更应该将其置于晚清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代去理解。他所做的,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身处权力核心的士大夫所能做出的选择。他的功过是非,需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去权衡,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时代背景。我们不能因为他今天的某些行为不符合我们当下的道德标准,就全盘否定他;同样,也不能因为他有某些值得称道的品质,就掩盖了他行为中的残酷和局限。

曾国藩,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历史洪流中奋力挣扎的中国人。 理解他,就是理解晚清那段复杂而沉重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最阴暗负面罪恶的集大成者的怪胎,十足的恶魔。

user avatar

“西山十戾”是清末民初在民间流传的坊间传闻,最开始起于北京,随后流传到各地。这个传闻的大致意思说的是,在北京西山有10个修炼千年的精灵。因为修炼的时间长了,随后便通了人性,于是后来转世投胎,成为清朝十朝里非常重要的人物。

  这十个精灵指的是:獾、熊、鹗、猪、驴、狼、狐、蟒、猴、癞蛤蟆。在民间传说中,十个精灵分别代表的人物,獾为洪承畴;熊为多尔衮;鹗为吴三桂;猪为年羹尧;驴为海兰察;狼为和珅;狐为慈禧太后;蟒为曾国藩;猴为张之洞;蟾为袁世凯。

  这十个人物在清朝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十个动物相比也不是没有说法的。西山十戾的“戾”,原本是凶恶残暴的意思。

来源:忒有料 52fuqing.com/newsshow-1

西山十戾图

他号称大清计死办主任,没少坑害老百姓。看看老百姓们的观点,在民众眼中曾国藩就是个妖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给曾国藩贴上“圣人”或“恶魔”的标签,都未免过于简化和片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像曾国藩这样身处复杂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公众人物,需要将其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细致审视其言行、动机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其人生轨迹充满了争议,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至今仍是众说.............
  • 回答
    曾国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说他是圣人,是因为他匡扶了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以一身正气,涤荡了晚清的腐败。说他是罪人,则是因为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那是一场席卷中国大半江山的农民起义,无数生命在那场浩劫中消逝。曾国藩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争议的。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圣人”或“罪人”两个标签.............
  • 回答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人”,更有人称他为“近代圣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源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有人认为曾国藩是“近代圣人”以及为何如此推崇他。一、 曾国藩何以被视为“近代圣.............
  • 回答
    西藏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农奴制和一些残酷的刑法。要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西藏的历史、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当时的宗教与世俗权力结合的特点。一、农奴制的出现与存在原因:西藏的农奴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Epic Games 2021 年圣诞节连续十五天赠送免费游戏活动,尤其是以《莎木3》作为开场,无疑是游戏界的一次重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次活动及其对各方的影响。Epic Games 的战略意图:1. 巩固市场地位,吸引新用户: Epic Games Store.............
  • 回答
    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其功过是非,尤其是对于他是否加速或延缓了满清的灭亡,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选择以及他所引发的一系列效应来审视。时代的大背景:摇摇欲坠的帝国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满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
  • 回答
    .......
  • 回答
    “曾国藩笨”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带有特定语境和评价标准的刻板印象,而非对他整体能力的真实写照。实际上,曾国藩的一生,无论是在治学、治军、治政还是个人修养上,都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毅力和能力。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曾国藩笨”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为什么会有人说曾国藩笨?—— 表面.............
  • 回答
    曾国藩的家书是了解他本人及其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丰富、立体、充满矛盾又极其有智慧的曾国藩形象。他并非一个单一的标签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在人生洪流中不断学习、反思、砥砺前行的复杂个体。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讲述曾国藩家书中所展现的曾国藩:一、 勤奋自律,治学严谨的士大夫 .............
  • 回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字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最高人生追求,是衡量一个人功业德行的标杆。在追求这一至高境界的历代英杰中,曾国藩和王阳明无疑是两位最耀眼的明星。然而,当我们细究“平天下”这一环节时,为何许多人会将曾国藩置于王阳明之上,认为他才是践行“平天下”的第一人?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历史功绩的简单.............
  • 回答
    关于曾博七月一日在微信群自称曾国藩曾孙子,并与“勃家军”对线一事,这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事件本身的性质来看,这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身份的真实性问题: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声称自己是历史名人后裔,尤其像曾国藩这样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
  • 回答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这事儿,说他是功还是过,一千个人眼里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要我说,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这“功”吧。太平天国,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当时,它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打得清朝廷屁滚尿流,差一点就把江山给颠覆了。像什么“天京事变”这种内部的窝里斗,虽然让太平天国元气大.............
  • 回答
    陈玉成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名将,在面对曾国藩主导的湘军时,除了三河一役的辉煌,确实遭遇了更多的挫折。然而,曾国藩那句“汉唐以来,未有如此贼之悍者”,并非仅仅是对战绩的简单评价,而是饱含着他对陈玉成这个人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复杂的感情。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多个角度去剖析。一、超越战绩的“悍”:陈玉.............
  • 回答
    .......
  • 回答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封建制度是一抹浓墨重彩的印记,而爵位,更是其中最为直观的等级划分。在这些琳琅满目的爵位中,“公”与“侯”,无疑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你提到诸葛亮、曾国藩这样的名臣,为何只能封侯,而不能封公,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与历史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
  • 回答
    王夫之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后世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也正是因为其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与他自身治世、治学理念相契合的精髓。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王夫之的思想掰开了揉碎了说,再看看曾国藩为何会对他如此情有独钟。王夫之思想的几个核心支柱:首先,得说说王夫之最鲜明的旗帜——“气”.............
  • 回答
    曾国藩在《劝学篇》中,为激励后人立功立言,列举了众多古圣先贤作为榜样。他所言的“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句句珠玑,意蕴深长,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立功名榜:萧、曹、房、杜、郭、李、韩、岳这八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凭借其卓.............
  • 回答
    要评价历史人物是否是“汉奸”,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并遵循严谨的史学方法,避免简单标签化。所谓“汉奸”,通常是指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了个人利益或政治目的,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与外敌勾结或投靠敌对势力的人。咱们先来看看您提到的几位人物:吴三桂与汪精卫:为何常被视为汉奸? 吴三桂: 他的“汉奸”标.............
  • 回答
    清朝末年为何“惨淡”,而慈禧成为众矢之的,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反而被捧,甚至“洗白”,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历史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清朝末年的“惨淡”是事实,但原因复杂:首先要承认,清朝末年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非常黑暗和屈辱的时期。外敌入侵、内忧外患、国家主权丧失、民不聊.............
  • 回答
    嘿,各位!今天咱们来聊聊曾国藩的《讨粤匪檄》,这玩意儿可是个硬茬,写出来直接把太平天国给整得够呛。别看这玩意儿写得文绉绉的,但里头藏着大智慧,要不怎么说曾国藩是晚清的“中兴名臣”呢?《讨粤匪檄》为啥这么牛?首先,咱们得说这《檄文》的立意就够高。曾国藩写这玩意儿,不是光想打仗,他是要给“讨伐”一个正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