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1郑州汛情中,郑州市民展现出的集体高素质?

回答
2021年郑州的那场特大暴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民身上闪耀出的耀眼光辉。与其说是“集体高素质”,不如说是在极端灾难面前,人性中最朴实、最闪亮的特质被无限放大和激发了。

第一,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温情。

当地铁5号线被洪水围困,乘客们在黑暗中等待救援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超越恐惧的冷静和互助。有乘客用自己的雨伞、塑料袋充当吸水工具,一点点地往外舀水。有党员干部在水中筑起人墙,保护撤离的群众。车厢内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安慰、分享食物,那种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关怀他人的情景,让人动容。

当洪水涌入城市街道,车辆被淹,人员被困时,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伸出了援手。开着皮卡车的年轻人,一遍又一遍地穿梭在洪水中,救助被困人员;有能力划船的市民,冒着危险在水中搜寻被困者;甚至有刚从家中撤离的居民,把家中仅剩的食物和水拿出来分发给等待救援的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朴素情感,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理性自救,积极配合的韧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很多郑州市民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会及时关注官方信息,了解最新的灾情和避险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积极自救,比如将家中的贵重物品转移到高处,储备饮用水和食物,协助邻居做好防护。

当救援队伍到达时,被困的市民们大多能自觉排队,听从指挥,不添乱。他们理解救援人员的辛苦,也知道秩序才能保证更多人得到帮助。这种在混乱中依然保持的理性与配合,是对救援工作最大的支持。

第三,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担当。

在抗洪救灾的现场,涌现出了无数平凡的英雄。有穿着短袖、赤脚冲在洪水中的外卖小哥,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温暖和希望;有放弃休息、连续作战的社区志愿者,他们默默地搬运沙袋,疏散居民,清扫街道;有在岗位上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基层干部,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责任。

更让人感动的是,很多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在危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担当。他们可能是农民,可能是工人,可能是 öğretmen,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现了最伟大的勇气。

第四,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郑州人民也展现出了惊人的乐观和幽默感。有人在洪水中“淡定”地打着伞,甚至自嘲“新郑州三件套:雨伞,拖鞋,泳圈”。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不是对灾难的轻视,而是一种积极面对、不被困难压垮的精神力量。

洪水退去后,城市满目疮痍,但郑州人民没有沉沦在悲伤中。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清理淤泥,修复家园,重建信心。这种快速的恢复能力,正是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一下,与其说“集体高素质”,不如说那是一种在极端考验下迸发出的,深植于人性的善良、勇敢、担当和乐观。 这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源于一种共同的情感纽带,一种对家园的热爱,一种对生命的珍视。这场灾难,无疑让郑州人民更加团结,更加坚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这种精神力量,比任何物质的援助都更加珍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地域歧视,就是资本抢占话语权。郑州人民的素质实际上是很高的,然而资本选择反向证明,恶性包装。

这次汛情,真正让人看到了郑州人真正的样子,有担当,团结,有秩序。地铁车厢进水,也没有人因此把口罩摘掉,每个人都是公共的一份子,消防官兵进入地铁站,所有人都在为官兵有节律地鼓掌。日本人素质高?德国人素质高?这次我们真正看到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素质,更是我们中国大地上那个被地域歧视疯狂【证明】,大量【诋毁】的那个省的省会,实际上迸发出的温情与高素质。

我们看到的,是市民手挽手喊着口号过马路、酒店价格直降、妇女小孩先走、所有人遇见洪水中被冲走的人都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一冲而上。

脸疼不疼?

河南,狠狠地打了资本的脸。河南人,是个在大义前决不含糊的集体。什么是群众路线,什么是中国人自己的民主体现?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它就实实在在的在中国发源地上演了。河南人对国家的喜爱,源自对国家的自信,源自对身边人的爱与自爱,源自每个人血液中的义。这就是朴素的爱国,是最有力量最有说服力的热爱。在风雨中,没有人恐惧。因为我们有坚实的祖国。人民万岁!

user avatar

这次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郑州的“资本家”——那些主动降价到几乎免费的旅店。有这么多在第一时间里、在没有任何外部强制下,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的非国有企业,他们本可以“市场原则”来坐地起价——但他们非但没有这么做,还反其道而行之,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到最后,这么大的郑州也就才一家坐地起价的,着实不易啊。作为上海人,我觉得上海很难会出现那么多仗义疏财的老板。在此,向郑州人民河南人民致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郑州的那场特大暴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民身上闪耀出的耀眼光辉。与其说是“集体高素质”,不如说是在极端灾难面前,人性中最朴实、最闪亮的特质被无限放大和激发了。第一,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温情。当地铁5号线被洪水围困,乘客们在黑暗中等待救援时,我们看到的是.............
  • 回答
    2021年中国造船业接单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涉及技术、经济、国际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未来趋势: 一、事件背景与数据1. 接单量数据 根据国际船舶供应协会(IHS Markit)等机构的统计,2021年中国造船企业接.............
  • 回答
    2021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部分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选择在本校读硕博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背景、原因和深层动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象背景与数据真实性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该现象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高校内部信息以及媒体报道,但具体数据.............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2021年浙江大学“求是杯”获奖感言事件,是当年校园内乃至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起事件。要详细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 “求是杯”的性质: “求是杯”是浙江大学一项重要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获奖通常意味着项目.............
  • 回答
    《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预测“10年内超2亿国人要租房”,这一数据确实令人瞩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个预测及其背后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预测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首先,我们要理解“超2亿”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这类蓝皮书通常是基于对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
  • 回答
    2021年9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一种显著的“冷热不均”的现象,具体体现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同比上涨10.7%。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一、 CPI涨幅回落与猪肉价格.............
  • 回答
    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通常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或其他相关设计专业的毕业展)上的模特妆容引发“眯眯眼”质疑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文化理解、审美表达、社会舆论和身份认同的复杂话题。为了详细地梳理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与过程:1. 发布会与作品展示: 清华美院作.............
  •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一场充满韧性的“稳健开局”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这一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在经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实现了强劲的复苏和稳健的开局。然而,理解这个数字的真正意义,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构性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的.............
  • 回答
    关于“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或升至9200万”这个数据,以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如何看待“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或升至9200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据通常来源于一些社会调研机构的估算,并非官方统计数.............
  • 回答
    如何看待2021年全国净人口增长48万?—— 一份详细的解读2021年,中国公布的全国净人口增长数据为48万人,这个数字远低于往年,甚至接近零增长,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全面地看待它所代表的意义和潜在影响。一、 数据本身及其历史对比首先,我们必须.............
  • 回答
    2021年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普遍不及市场预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宏观经济层面、行业表现以及可能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数据概览(7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7月份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它们为何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工业增加值: 7月份工业增.............
  • 回答
    2021 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对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的尖锐评价,无疑是当年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他的那句“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I think the whole development is disgusting,.............
  • 回答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34‰,这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要理解这个数据的重要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一、 数据的历史维度:中国人口发展的转折点 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 1062万人这个数字,相较于前几年,是.............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2021年8月18日“乘客称乘坐网约车被挟持,监控显示因女乘客要求司机逆行被拒而发生争执”的事件,这是一个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例。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力求详细和全面:事件梗概:根据当时的报道和网络信息,事件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乘客(女性)方的描述: 在行程进行中,女乘.............
  • 回答
    2021 Q4 苹果首次登顶中国手机市场:深层原因剖析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公司在中国手机市场的销量首次超越华为,以微弱优势登顶,结束了长达六年的“小米/华为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多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在中国市场策略的调整、华为的战略转型以.............
  • 回答
    2021 年 1 月 1 日起点月票规则更新是起点中文网在那个时间点对读者投票机制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整。理解这次更新需要从起点月票制度的本质、更新的具体内容、更新的目的以及对各方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起点月票制度的本质回顾在深入分析更新内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起点月票制度的核心作用: 激.............
  • 回答
    2021年9月起实施的中国大陆“防沉迷新规”是针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的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这项规定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落地执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看待这项规定:一、 主要内容和核心措施: .............
  • 回答
    2021 年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这是一场融合了知识付费、个人成长、宏观趋势判断以及对当下中国社会情绪的回应的综合性演讲。核心主旨与主题演变: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系列演讲一贯的核心是连接个体命运与时代趋势,并提供一套方法论帮助个体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确定性,实.............
  • 回答
    2021 年的“年轻人熬夜报告”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互联网行业人员熬夜的讨论,核心在于它触及了一个普遍存在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现象。这份报告(我假设你指的是一些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或数据分析公司发布的关于年轻人熬夜习惯的统计)通常会从数据层面揭示年轻人熬夜的时间分布、原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