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诸葛亮算不算是个侵略者?

回答
说起诸葛亮,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是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神机妙算者。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他一生中那几次大规模的北伐,一个问题也悄然浮现:诸葛亮,算不算是一个侵略者?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跳出“好人”和“坏人”的二元对立,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去审视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性质以及造成的实际影响。

诸葛亮北伐的“为什么”:复兴汉室的宏图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诸葛亮北伐的根本目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出师表》里那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就已经把诸葛亮的心态和目标勾勒得清清楚楚。他是在为病故的刘备“复兴汉室”的遗愿而奔走,目标是统一天下,恢复汉朝的统治。

在诸葛亮看来,曹魏政权是“窃汉而自立”的,是篡位者。蜀汉政权,虽然偏安一隅,但他们自认为是汉朝正统的继承者。因此,诸葛亮的北伐,在当时蜀汉的视角下,是“兴复汉室”,是“讨伐不臣”,是“正义之举”。这与现代意义上那种为了掠夺资源、扩张领土而发动的侵略,有着本质的区别。

“侵略”的定义:一个时代的镜子

“侵略”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现代色彩。在古代,国家之间的征伐,往往是用“讨伐”、“征伐”、“吊民伐罪”等词语来形容。如果按照现代国际法定义,“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或领土完整。单从字面上看,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跨越秦岭,进攻曹魏的土地,客观上确实符合“使用武力侵犯另一方土地”这一描述。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标准去套古代。古代的“天下观”和现代的“主权国家”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在“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意味着其统治的正统性丧失,而另一个王朝的崛起,则需要争取“天下人心”,并试图将自己的统治扩张到“四海之内”。诸葛亮的目标,是将他认为分裂的“天下”重新统一在汉室的旗帜下,这在当时是许多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普遍追求。

北伐的实际行动与影响:机遇与代价

从实际行动来看,诸葛亮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北伐,每次都倾尽蜀汉的国力。这些军事行动,自然给曹魏带来了军事上的压力,也让边境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曹魏在那几年里,也确实调集了大量兵力进行防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诸葛亮北伐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战略威慑”的作用。尽管蜀汉国力相对弱小,但它的存在和持续的军事行动,迫使曹魏不敢轻易放松对蜀汉的戒备,也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曹魏南顾的精力,为蜀汉政权自身的稳定和发展赢得了一些空间。

同时,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也展现出了一些与传统“侵略者”不同的特质。他强调“不杀降卒,不掠百姓”,希望能够收拢民心,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比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在出兵前“申明约束,皆有三条”,其中就有“不杀降卒,不掠百姓,不行掳掠”的要求。这说明,他的目标并非简单的破坏和掠夺,而是希望通过武力推翻曹魏,建立一个他认为更合法的统治。

结论: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历史人物

所以,诸葛亮算不算一个侵略者?

如果仅仅从“率军进攻他国领土”这一表象来看,似乎可以勉强沾边。但如果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战略意图、以及他所倡导的行事原则,那么用“侵略者”这个词来简单概括,就显得过于片面和不准确了。

诸葛亮是一位肩负着“兴复汉室”政治使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北伐,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弱小政权试图挑战强大对手,实现统一抱负的尝试。他所追求的,是“天下大一统”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他认为合法且能带来安定的政权。

我们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位“战争的发动者”,他的军事行动给双方都带来了伤痛。但“侵略者”这个标签,却难以完全涵盖他的复杂性。他更多地是那个时代“天下观”下,一位试图改变政治格局、实现政治理想的“战略家”。他的行为,是那个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一个政权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做出的艰难选择,而非单纯的掠夺和征服。

将诸葛亮简单地标签化为“侵略者”,是对历史的简化,也未能真正理解他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载的理想。他的人生,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关于忠诚、智慧和理想的复杂命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像是日本侵华一样”

兄弟,你说这话,你爷爷要是个当初上过抗日战场的,怕是要把你倒吊在院子里头,拿着藤条,从白天抽到晚上都不解气。

抗日战争胜利还不到一百年啊!东条英机已经只是因为攻打其他国家就被称作战犯了?

三不三国,葛不葛亮的先放一边,我们先学学做人,再讲历史。

战争讲真,从未停止过,你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为什么英法打了那么多年,没提到让你记住的“战犯”?

为什么二战如此特殊?是因为参加的国家多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是法西斯啊!

你知道什么是法西斯吗?你看过拉贝日记吗?你了解过731的历史吗?你听过长辈讲当年骇人听闻的万人坑吗?你懂吗?你懂什么叫种族屠杀,什么叫活活虐待致死,什么叫让普通民众在毒气弹下生不如死吗?

东条英机恶心是恶心在他带领的侵略者们做出了全人类都不能原谅的事情,谢谢。

请问,诸葛亮是屠杀了曹魏的百姓?还是虐杀了北伐路边还在怀孕的妇女?是抓走了曹魏的士兵做肮脏的人体实验?还是向曹魏的城池投放了带有疫情的尸体?

为了黑一个中国的历史名人而获得可笑的热度来满足自己的私心,不惜弱化曾经虐待你的同胞,屠杀你的国人,践踏你的国土,浪费你的国家资源的垃圾中的垃圾的那些恶心的,现在还在靖国神社里狞笑着不肯道歉的家伙的罪行,而你就是这累累罪行的受害者的后人啊!!!

真的挺恶心的。

好了,以上是针对你的类比的反应,毕竟军国主义的国家多了去了,你偏偏用这个人不禁让我怀疑你就是来恶心我的。至于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军国主义,中国军国主义这个词是由日本来的,而日本这个词是取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等批判法兰西第二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而诞生的。我们从法兰西第二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共通性来看的话,由于西方与我国的历史差距较大,且二者都是封建专制转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没有可比较性。

至于中国目前学术界最常用的定义——特指日本的军国主义的话,个人建议您先看一下这篇论文:

搞明白啥是军国主义再说话。

最后,温柔的提醒一句,铭记历史,热爱国家,多上知网,少做小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诸葛亮,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是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神机妙算者。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他一生中那几次大规模的北伐,一个问题也悄然浮现:诸葛亮,算不算是一个侵略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跳出“好人”和“坏人”的二元对立,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去审视诸葛.............
  • 回答
    要说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算不算是一次错误的选择,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简单定论的。历史上对此的看法也存在不少争议。如果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确实可以找出一些理由来质疑这次北伐的决策,但如果代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诸葛亮的处境,情况又会变得复杂得多。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 回答
    在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确实妙语连珠,其中一句“此公莫非是,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是用来“点拨”东吴名士陆绩。至于这算不算嘲笑,咱们得细细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知道这句“盗橘子”的典故出自哪里。陆绩,字子患,年轻的时候非常有才名。当时正值寒冬,橘子已经下市了,非常珍贵。他随父.............
  • 回答
    诸葛亮舌战群儒,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确实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社交牛逼症”特质。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交牛逼症”,更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动机以及诸葛亮个人能力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现代语境下的“社交牛逼症”:“社交牛逼症”通常指那些在社交场合中,能够自信、从.............
  • 回答
    看到图上魏国那一点点,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这样一个地图上显得袖珍的国家,凭什么能挤进“战国七雄”的行列?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面积大就强”就能解释的。魏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不仅仅是国土大小,而是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凭借着一系列独特的优势,成功地从春秋时期的列国争霸中脱颖而出,并在一众强国之中.............
  • 回答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作为蜀汉丞相,辅佐刘备父子,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关于他是否算儒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探讨:一、 诸葛亮的思想体系深受儒家影响,但并非单一的儒家学者。尽管诸葛亮一生都在践行儒家思想,但他的思想体系是多维度、综合性的。他既是儒家的信徒和实践者,也吸收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也常常被后人津津乐道。要理解诸葛亮为何会在明知关羽有“义”却可能无法尽忠职守的情况下,依然派他镇守华容道,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当时那个复杂至极的局势,以及诸葛亮这位用兵如神却也深谙人性的智者。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算无遗策的。他清楚关羽的性格,深知关羽对曹操有昔日的恩情,这.............
  • 回答
    说起孙权被称为“孙十万”,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意思的历史典故,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现实情况。那时的孙权,在江东打下了基业,手下兵力也算颇为可观。不过,“孙十万”这个称呼的由来,更多的是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夸张说法,并非指他真的就只有十万兵。关键在于,为什么会这么叫他?一说是因为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败退,.............
  • 回答
    诸葛亮的遗产在当时绝对是极其丰厚且具有非凡价值的,其级别可以用“顶尖”、“国之重器”来形容,远非普通官员或士族可比。要详细理解诸葛亮的遗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政治与军事上的“遗产”:一个稳定且有战略纵深的王国这是诸葛亮留下的最核心、也是最宝贵的遗产。 一个蒸蒸日上的蜀汉政权: .............
  • 回答
    提起诸葛亮和周瑜,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要说他们是否算得上英雄人物,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那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英雄。先说说诸葛亮。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智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仅仅是一个谋士,更像是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代表着一种智慧、一种.............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把诸葛亮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而且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就顺着这个假设,来仔细推敲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基本前提: 诸葛亮是山东人: 在我们这个假设里,诸葛亮出生于山东,而当时的山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曹魏的势力范围。他是个山东人,这意味着他出生在一个.............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问题,也难住了不少三国迷。要说“男一号”,咱们得先琢磨琢磨这“男一号”到底得具备点儿啥特质。是戏份最多?还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亦或是代表着某种精神?如果从 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 来看,那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你想啊,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先生开始,三国的故事就仿佛上了快进键。诸葛.............
  • 回答
    要探讨诸葛亮和岳飞是否会被主观好感无意识拔高军事才能,并将其与韩信、白起进行比较,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首先,咱们得承认,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好感往往是复杂情感的交织,它掺杂着敬仰、同情、民族认同,甚至对某种理想人格的投射。诸葛亮和岳飞,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国民认可度和情感共鸣的人物。.............
  • 回答
    这年头,算法岗的风口好像真的有点变了。曾经风光无限,现在听到的更多是“诸神黄昏”和“内卷”。对于很多想入行或者已经在算法领域摸爬滚打的初级从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个让人焦虑的问题:我的路在哪里?我该怎么选?别急,我们先冷静下来,看看现在这个“诸神黄昏”和“内卷”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聊聊我们该怎么在这个新局.............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汉初的诸侯和元朝的宗藩,为啥不能简单套用“二重君臣观念”这么个说法。这事儿得从历史的根子上,从政治体制、权力运作和实际利益这几个方面掰开了讲。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君臣观念”。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对最高统治者的忠诚和服从,以及最高统治者对臣下的庇护和恩赐。这是一种权力和义务的双向关系.............
  • 回答
    关于诸葛亮被晋国(或晋朝)认可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政治策略、文化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 一、历史背景:晋国与蜀汉的关系1. 三国时期的对立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227年234年),蜀汉在刘备建立后与曹魏、东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晋国(后改为晋朝)是曹魏的继承者.............
  • 回答
    诸葛亮的治蜀政策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基石,其核心目标是恢复经济、稳定政权、巩固边疆,并为未来的北伐奠定基础。然而,这一政策在历史上确实引发了诸多争议,主要源于其政策的长期性、保守性与现实挑战之间的矛盾。以下从政策内容、实施效果、争议焦点及历史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诸葛亮治蜀政策的核心内容.............
  • 回答
    “翻案风”这个词语本身带有一些主观色彩,并且在历史语境下,对“翻案”的定义和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和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要说诸葛亮、岳飞、李世民是不是被“翻案风黑得最惨”的三个古人,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辨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翻案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出现颠覆性、负面性的转.............
  • 回答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否是“谁都能想到的废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我的结论是:不是。 甚至可以说,它恰恰相反,是极具远见、深刻洞察和实际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谁都能想到”的范畴。为了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隆中对》的背景、内容、创新之处、历史影响以及我们今天为何.............
  • 回答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忠臣”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主要得益于《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力。然而,您持有不同看法,并希望深入探讨,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视角。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对诸葛亮“忠臣”的标签提出疑问,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首先,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