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游戏机用久了总感觉性能降低了?

回答
玩游戏机玩久了,感觉它不如刚买时那么“给力”了,这事儿可太普遍了。很多人都会遇到,总觉得那些曾经流畅运行的大作,现在玩起来卡顿不说,画面也好像没那么细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挺多的,不是单一的哪个零件出了问题,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硬件的老化和损耗。

散热系统效率下降:这绝对是罪魁祸首之一。游戏机为了处理复杂的3D图形和运算,CPU和GPU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为了让这些核心部件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游戏机内部都有一套精密的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散热片和导热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件也会老化。
风扇积灰和磨损:风扇是散热的关键。它会不断吸入空气,排出热量。但同时,也会把家里的灰尘、毛发什么的吸进机器里。这些灰尘会附着在散热片、风扇叶片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毛毯”,严重阻碍空气流通,降低散热效率。你可以想象一下,本来需要大口呼吸的机器,现在鼻子堵了,怎么能顺畅呢?另外,风扇的轴承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磨损,导致转速变慢,甚至发出刺耳的噪音,同样影响散热效果。
导热硅脂老化:CPU和GPU与散热器之间通常会涂抹一层导热硅脂,用于填充微小的缝隙,确保热量能有效地从核心传导到散热器上。这个硅脂不是永久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因为高温反复烘烤而变干、硬化,导热性能大幅下降。这就好像给你的CPU盖上了一层保温被,热量散不出去,温度自然就上去了。
固态硬盘(SSD)的磨损:现在很多新游戏机都采用了SSD,这带来了极快的加载速度。但SSD也不是无限寿命的。虽然它的寿命比传统的机械硬盘要长得多,但它的读写次数是有限的(TBW,Total Bytes Written)。频繁地安装游戏、更新、读写数据,都会消耗SSD的寿命。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游戏机的SSD寿命足以支撑其整个生命周期,但如果游戏安装量巨大且经常卸载重装,理论上是有可能出现性能衰减的。不过,相比于前述的散热问题,这个影响相对小一些。
其他电子元件的老化:就像任何电子产品一样,游戏机内部的电容、电阻等元件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导致供电不稳定或者信号传输效率下降,虽然这通常不会是导致性能“明显”下降的主因,但也是一个潜在的因素。

其次,软件和系统层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系统碎片化:尽管SSD的碎片化问题比HDD小很多,但长期的文件读写、安装卸载,还是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文件碎片化,虽然影响程度有限,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略微影响加载速度。
系统更新和游戏优化问题:这又是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很多游戏机厂商会不断推出系统更新来增加新功能、修复漏洞,甚至是为了支持新款游戏或者服务。这些更新有时会引入新的代码,或者对底层架构进行调整。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偶尔也会出现优化不足的情况,导致旧款机器在运行某些新系统功能或优化不佳的游戏时,性能反而不如以前流畅。
更吃资源的固件和系统:随着游戏内容越来越复杂,游戏机的系统本身也需要调用更多的资源来支持这些功能,比如更强的网络连接管理、更精细的画面渲染设置、更复杂的用户界面等等。这就好比手机系统更新后,有时候会感觉比以前更耗电、更卡一点,游戏机也是类似的道理。
游戏对新机型的优化:开发者们为了充分发挥新款游戏机的性能,会不断研究新的技术和优化方法。这些优化可能在新款机器上表现出色,但如果同一款游戏在老款机器上的优化没有跟上,或者开发者无暇顾及对老款机器进行深度优化,那么玩起来自然就会感觉不如新机器顺畅。这并不是老款机器本身性能真的“退化”了,而是它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后台运行的进程和服务:游戏机现在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很多后台服务,比如下载更新、在线联机、社交互动、媒体播放等都在默默运行。如果这些后台进程过多或者占用资源较高,自然就会影响到当前正在玩的游戏的可用资源,导致性能下降。

第三,还有一些主观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感知。

我们自己标准的变化:刚买游戏机的时候,我们接触到的游戏可能相对简单,或者我们对画面要求也没那么高。但随着玩的游戏越来越多,接触到的画面越来越精美,对游戏的要求也自然水涨船高。当游戏本身的画面表现、流畅度标准都提高了,再回头看以前觉得不错的画面和帧数,就会觉得“不够好”了,这就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性能下降”。
游戏本身的“进步”:游戏开发者为了制作更逼真的画面和更复杂的内容,会不断挑战硬件的极限。新一代的游戏往往比前一代的游戏对硬件的要求更高。所以,当你玩一款老游戏和一款新游戏时,即使是同一台游戏机,新游戏看起来“更卡”是很正常的,这并不是游戏机性能退步了,而是游戏本身进化了,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影响:如果游戏机所在的房间通风不好,或者夏天温度很高,周围环境的温度过高,都会直接影响到游戏机的散热效果,导致其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过热降频,从而影响性能表现。

总而言之,游戏机玩久了感觉性能下降,大多数时候是硬件自然老化导致散热效率降低,以及软件层面随着系统和游戏更新对硬件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散热问题,只要游戏机内部积累了足够多的灰尘,或者导热硅脂失效,就一定会影响到CPU和GPU的工作状态,导致它们无法满负荷运行,从而出现性能下降。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最容易解决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清理游戏机内部的灰尘,保持良好的通风。如果动手能力强,也可以考虑更换老化的导热硅脂,这通常能显著改善散热和性能表现。当然,如果你的游戏机已经服役多年,并且你确实觉得它已经无法满足你对最新游戏的需求,那么升级到新款游戏机可能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般消费级产品手机电脑这些,软件对硬件的需求是会逐渐上涨的。

那个另论。

如果你说的是PS4/X1的话,2.5寸笔记本硬盘本来就可以说性能惨不忍睹,偏偏主机的需求至少还有重度读取这一条,时间一长HDD损耗严重,硬盘性能惨不忍睹。

我后来换的一块SMR已经卡大部分游戏的读取CG了。

正常情况下HDD高强度使用也就三四年寿命,没有完蛋性能也肯定大打折扣了。

你不想换机器的话就去换硬盘呗......

就算SSD时间长了,都还可能掉速和遇到冷启动问题呢。

发热和这个没关系,一个是频率是固定的,第二个是温度高了也就是风扇起飞,实在散不了热就炸了,不可能正常玩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玩游戏机玩久了,感觉它不如刚买时那么“给力”了,这事儿可太普遍了。很多人都会遇到,总觉得那些曾经流畅运行的大作,现在玩起来卡顿不说,画面也好像没那么细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挺多的,不是单一的哪个零件出了问题,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硬件的老.............
  •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得挺实在的。你说为什么咱们花了钱买的游戏机,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打游戏,不能像电脑一样,打开浏览器刷刷新闻、看看视频,甚至写写文档、做做表格呢? 感觉好像有点浪费了那些性能。其实吧,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里面涉及到的东西也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游戏机和电脑从 设计初衷 上就不是一回事。.............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身边确实普遍存在着这种“双重标准”。一方面,很多人在电脑上使用破解软件,觉得这是个无伤大雅的“小聪明”;另一方面,一旦涉及到游戏机,无论是“求破解”还是“出破解”,就很容易引发激烈的争论,甚至被“喷”。要说清楚这其中的缘由,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人们使用.............
  • 回答
    关于游戏为何普遍采用WASD而非ESDF作为方向键,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历史演进、人体工程学考虑以及早期游戏设计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WASD的普及并非偶然,而是由技术限制、玩家习惯以及行业惯例逐渐固化的结果。追溯到PC游戏发展的早期,尤其是在那个没有专门游戏手柄、键盘是唯一输入设备的年代,玩.............
  • 回答
    游戏圈里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一些玩家在向别人推荐单机游戏时,会不自觉地或者刻意地使用一些攻击性的语言,比如辱骂、贬低、污蔑,甚至人身攻击。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就能概括的,得一层层扒下来看。首先,得承认,这种行为不是所有玩家都这样,但它确实普遍存在,而且有时还挺让人反感的。咱.............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原神》中的冰之女皇会采取不那么愉快、甚至可以说是强硬的方式来获取神之心,我们需要从她的动机、目标以及她所处的环境这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冰之女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她并非为了个人享乐或统治欲而渴求力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的人民——蒙德的冰之国度,那个被七神遗忘、被天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行业竞争的复杂性。虽然腾讯在很多玩家眼中“游戏质量一般”,但事实是,没有一家游戏公司能够真正意义上“用高质量游戏与之抗衡”并且成功颠覆其地位,主要原因在于腾讯并非仅仅依靠“游戏质量”来获取成功,而是通过其庞大的生态系统、强大的市场运营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建立.............
  • 回答
    《原神》官方在主角的宣传和PV呈现上,确实有一个普遍的观察:哥哥的形象似乎更常出现在官方的推特、预告片等第一线宣传物料中。比如,很多早期的PV、角色介绍,或者一些重要的剧情CG,观众看到的操纵角色往往是哥哥。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如此,妹妹的使用者依旧非常庞大,甚至在玩家群体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三国志》系列游戏设计中一个核心的逻辑,那就是“可用武将”和“剧本核心人物”之间的区别。这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真实性、游戏性以及玩家体验的一种权衡。首先,咱们得明白,在《三国志》游戏里,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物都会被设计成可以被玩家直接操纵的角色。游戏设计者需要挑选出那些.............
  • 回答
    在那些快节奏、充斥着全自动火力倾泻的FPS游戏里,你会发现总有那么一群玩家,他们并非盲目追逐最新、最炫的武器,而是钟情于那些听起来有些“复古”的老式栓动步枪。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癖好,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道道,让这些老家伙在现代战场上依然拥有一席之地。首先,栓动武器带来的那种“一击制敌”的快感,是其他武器.............
  • 回答
    宫崎英高的游戏虽然长期遵循一套核心框架,却能持续保持高人气,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度设计和文化因素的结合: 1. 底层框架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宫崎英高的游戏(如《黑暗之魂》《血源诅咒》《只狼》等)以“核心框架”为基础,但通过细节的迭代和创新,让玩家感受到“重复中的新鲜感”: 战斗机制的统一性.............
  • 回答
    嘿,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无冬、龙歌这些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和《龙与地下城》(D&D)沾边的,而D&D最核心的魅力之一,就是那套繁复但又充满想象力的数据表达方式,尤其是那个“2d4”之类的骰子符号。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数据”呢?其实这背后可不只是为了“看起来酷”这么简单,里面藏着不少历史.............
  • 回答
    关于Steam平台上的女性玩家数量是不是比较少,以及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确实是不少人在讨论的。总的来说,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说Steam上的女生“特别少”,但相比男性玩家,女性玩家的比例确实可能偏低一些。 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复杂的社会文化、游戏设计以及平台本身的一些因素。我们不妨一.............
  • 回答
    玩二战题材的游戏,特别是那些注重历史还原度和射击体验的游戏时,你会发现不少玩家偏爱德军的武器。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仅仅是因为一把枪本身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和文化符号的吸引力。首先,得从武器本身的“设计感”和“性能”说起。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武器研发上确实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涌现出许多.............
  • 回答
    你觉得用C++写出来的游戏简陋,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刚开始接触游戏开发,尤其是用C++这样一门功能强大但同时也相对底层、门槛较高的语言时,很容易陷入“简陋”的怪圈。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首先,C++本身的学习曲线就相当陡峭。 它不是一门“开箱即用”.............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反而不如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个“大哥大”耐摔、待机时间那么长。当然,这里说的“不如”是带着一定怀旧色彩的,而且技术发展有其必然的方向,但从“游戏效果”这个角度来比较,确实能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红白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F.............
  • 回答
    网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PS5游戏画面不如PC的论调,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尤其是在大家很多人的PC配置还没那么顶配的情况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主机和PC在设计理念上就是不同的。 主机是“封闭系统”,PC是“开放平台”。 PS5就好比是一台量身定制的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很多玩家在玩射击游戏时都会遇到的困惑。明明现实世界里三连发(Burst Fire)是个很实用的模式,怎么到游戏里就经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设计上的考量和权衡,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游戏里的枪械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性、平衡性.............
  • 回答
    你们一起做独立游戏,你男朋友坚持用 Unity 自带的动画系统,这事儿说起来,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原因。作为一起奋斗的伙伴,他有自己的想法,你也想弄明白,这挺正常的。我尽量给你说得细致点,让你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坚持。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 Unity 自带的动画系统,也就是 Mecanim。这玩意儿可不是.............
  • 回答
    PC游戏早期的确也使用光盘作为载体,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玩家习惯的改变,光盘在PC游戏领域逐渐式微,最终被数字发行所取代,这与Xbox和PlayStation 4等游戏主机在游戏载体上的选择有着显著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PC生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vs. 主机生态的封闭性和统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