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文游戏圈喜欢把单人游戏称为单机游戏?

回答
中文游戏圈管单人游戏叫“单机游戏”,这背后其实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演变过程,里面夹杂着一些历史遗留、玩家习惯以及对游戏形态的理解。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看,尽量还原当时那种感觉。

最早的源头:“单机”的字面意思和早期游戏载体

想理解“单机游戏”这个词,得回到游戏最古老的形态。那时候,游戏可不像现在这样,点一下就能下载到电脑里。最开始的游戏,很多都是需要专门的硬件才能玩的。

街机游戏(Arcade Games): 这是游戏产业最早的爆发点之一。街机需要投币,一台机器就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游戏体验,通常一个人玩,或者最多两个人合作。这种不依赖其他设备、独自(或与身边人)就能玩的设计,跟“单”这个字儿沾边。
家用游戏机(Console Games): 到了家用游戏机时代,比如任天堂、世嘉之类的,你需要买一台主机,再买卡带或光盘。这台主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娱乐设备,你买回来的游戏也直接插在它上面就能玩。它不像现在很多游戏需要联网才能玩,或者需要复杂的安装过程。你买到手的东西,就是一套完整的“硬件+软件”的组合。这种“一套设备,一套游戏”的模式,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台机器能玩的游戏”。
PC游戏早期:软盘时代: 再说说PC。早期PC游戏大多是刻录在软盘上的。你买回来一堆软盘,按照说明书一步步安装到电脑里。一旦安装完成,这游戏就完全运行在你自己的电脑上,不需要连接任何外部设备,也不需要网络。它就是“装在你的电脑这台‘机器’上”的游戏。

所以,“单机”这两个字,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跟“不依赖网络”、“不依赖其他外部连接”、“一套设备就能玩”这些概念是高度绑定的。它强调的是一种独立运行、自我完整的游戏体验。

对比“联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出现

随着技术的发展,游戏形态也开始多样化。

早期多人模式(Local Multiplayer): 像一些早期主机游戏,你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和朋友轮流玩,或者分屏合作/对抗。这虽然是多人,但仍然是“一台机器”就能实现的,和后来的网络多人又不一样。
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Online Games): 当互联网开始普及,并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多人游戏时,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你需要连接到服务器,和其他远方的玩家实时互动。这种游戏,显然就不是“单台机器就能玩”了,它依赖网络连接,依赖服务器。

在这个过程中,“单机”就逐渐成了一个用来区分和描述那些“不依赖网络、不依赖服务器、不与大量陌生玩家实时互动”的游戏类型的标签。它最直接的对立面就是“网络游戏”。

“单机游戏” vs. “PC游戏”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点:为什么不叫“PC游戏”?

历史包袱: 早期很多电脑游戏确实是在PC上玩的。但是,像主机游戏(比如FC、MD、PS1、PS2上的那些经典游戏),它们也是“单台机器就能玩”,它们也符合“单机”的原始定义。随着主机游戏越来越多,但它们也大多是买来光盘或卡带,装在主机上就可以玩,不需要网络。所以,“单机”这个词更能涵盖所有这类不依赖网络、相对独立的体验,而不只是局限于PC平台。
概念侧重点不同: “PC游戏”强调的是游戏运行的平台(电脑),而“单机游戏”强调的是游戏运行的模式和依赖性(不依赖网络、服务器)。很多游戏可以同时是PC游戏和单机游戏(比如早期的《仙剑奇侠传》),也可以是主机游戏和单机游戏(比如《超级马里奥》系列)。但也有PC游戏是网游(比如《魔兽世界》),也有主机游戏是网游(比如一些MMO主机版)。因此,“单机”这个词在强调“独立运行”这一点上,更为精准和普遍。

为什么这个说法深入人心?

1. 直观的区分: 在游戏体验上,是否需要联网玩,是不是主要和陌生人互动,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很多玩家玩游戏就是为了放松,找个不被打扰的纯粹的游戏世界,这和在线多人游戏那种需要实时反应、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单机”这个词很能概括这种“自己一个人玩”的体验。
2. 避免与“网游”混淆: 中文语境里,“网络游戏”这个词已经非常固定了,特指需要联网才能玩的、通常包含多人在线元素的游戏。为了避免混淆,也为了更清晰地描述另一类游戏,就用“单机游戏”来区分。
3. 玩家群体习惯: 很多玩家从小学开始接触游戏,当时接触到的很多就是单机类型的游戏,无论是PC上的RPG、SLG,还是主机上的各种动作、冒险游戏。大家习惯了这种说法,也认同这种说法,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4. 商业宣传和行业用语: 游戏媒体、发行商在宣传和介绍游戏时,也会使用“单机游戏”来区分产品类型。比如“今年有哪些热门单机大作”。这种宣传和媒体的引导,进一步巩固了这种说法。

现代语境下的演变与思考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这个概念也有点模糊。

强制联网验证: 现在很多“单机游戏”,即使是纯粹的单人体验,也需要联网进行首次激活、更新或者进行一些防盗版检测。这让“单机”的“离线”属性打了折扣。但玩家们普遍还是接受,只要核心玩法是单人就能玩,即使有联网验证,也仍旧可以算作“单机游戏”。
DLC和在线更新: 很多单机游戏也会有后续的DLC(可下载内容)或者在线更新,这使得游戏内容可以持续扩展,也需要联网。但这些通常是游戏的补充,而不是核心玩法必须依赖的条件。
“独立游戏”(Indie Games): 这个词又和“单机游戏”有重叠也有区别。独立游戏强调的是游戏的制作团队规模小、资金来源独立,不属于大型游戏公司发行。很多独立游戏也是单机游戏,但也有独立游戏是多人在线的。

总结一下:

中文游戏圈将单人游戏称为“单机游戏”,主要是因为:

历史传承: 从街机、早期主机到软盘PC游戏时代,“单机”代表了不依赖网络、一套设备独立运行的游戏模式。
清晰的区分: 与“网络游戏”相对立,强调的是游戏的“独立性”和“非在线多人互动”的属性。
玩家习惯和行业认同: 这种说法在玩家群体中深入人心,并且被媒体和行业广泛使用。

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精准的学术定义,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方便大家交流和理解的说法。它抓住了游戏最核心的几个特征,让大家能迅速知道这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虽然现在情况复杂了些,但“单机游戏”这个词,依然是描述那种纯粹的、属于自己的游戏体验的最好概括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单机游戏说的是只能一台设备运行,不支持联网(含局域网)功能的游戏。比如魂斗罗,支持2个人热坐,是单机游戏,dq这种一个人玩的rpg也是单机游戏,因为他们只支持一台设备。

单人游戏说的是只有一个人玩,连热坐功能都没有的游戏,比如上面说的dq就是标准的单人游戏,但是魂斗罗不是单人游戏。

单人游戏被真包含于单机游戏。

到今天,因为steam的标签策略(即很多游戏使用的推广获量手段),所以“胡乱”贴标签(因为贴标签的策略是为了获客而不是说明这是什么),才有了这个混沌的理解。

另外“机”也不是machine,他不是大型重工设备,游戏机被英文设定为console,因为英语国家人认为核心的是手柄操作并且有输入有打出(i/o),而非读取游戏卡内容的那块设备附带了手柄。

user avatar

“单机”两个字,是对应“联机”而来的。

语言不同根据情况创词翻译也很正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文游戏圈管单人游戏叫“单机游戏”,这背后其实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演变过程,里面夹杂着一些历史遗留、玩家习惯以及对游戏形态的理解。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看,尽量还原当时那种感觉。最早的源头:“单机”的字面意思和早期游戏载体想理解“单机游戏”这个词,得回到游戏最古老的形态。那时候,游戏可不像现在这样,点一下就.............
  • 回答
    为什么有些中国玩家选择在竞技游戏中“开挂”?深入剖析背后的动机在中国的游戏圈里,“开挂”这个词,相信没有玩家不熟悉。它像一道绕不开的阴影,笼罩在许多竞技类游戏的服务器上,尤其是在那些强调技巧、反应和团队协作的游戏中,如FPS(第一人称射击)、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等。为什么一部分中国玩家会选择.............
  • 回答
    人们不购买游戏却在游戏内消费的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游戏经济模式的“免费+内购”设计 免费游戏的普及:许多游戏采用“免费+内购”模式,玩家只需下载游戏即可游玩,但通过购买虚拟物品、皮肤、道具等实现盈利。这种模式降低了玩家的入门门槛,吸引大量.............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欧美游戏不喜欢带中国元素”这个问题,其实笼统地说“不喜欢”并不完全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欧美游戏市场在引入中国元素时,存在着一些固有的挑战、复杂的考量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隔阂是根本原因: 文化理解深度不够: 游戏开发是一个需要深度理解文化.............
  • 回答
    丹妮莉斯•坦格利安这个角色在《权力的游戏》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喜欢她的人能把她捧上天,觉得她是打破压迫、解放奴隶的英雄,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对她最终的走向感到失望甚至厌恶。这种两极分化的反应,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丹妮莉斯的早期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从一个被.............
  • 回答
    要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权力的游戏》里的提利オン·兰尼斯特(Tyrion Lannister)情有独钟,这事儿可就有的聊了。他这角色,简直是自带光环,让人一边骂一边又忍不住心疼,一边嫌弃一边又觉得他才是最清醒的那个。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一点,就是他的“弱者反击”。提利翁生来就被打上了“.............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那些讲究团队合作、策略性强的游戏里,比如《彩虹六号:围攻》、《绝地求生》、《战地》系列,甚至是《英雄联盟》这样的MOBA游戏。会遇到一些玩家,嘴里总是挂着“意识”、“大局观”,但你说到点子上,很多时候他们连最基本的战术走位、掩体利用、阵型保持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
  • 回答
    要让反派人物在影视、文学、动漫、游戏等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喜爱,绝非易事。他们不能仅仅是单纯的邪恶象征,而是需要注入灵魂,具备一系列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特质。以下,我将逐一剖析这些要素,力求让每个点都深入人心。1. 深刻的动机与背景:这是反派人物最核心的魅力所在。一个好的反派,他的行为逻辑必须根植.............
  • 回答
    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当我们放眼全球的游戏市场,特别是中文配音的游戏数量,却常常让人感觉有些“不匹配”。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没人做”或“没必要”,而是牵涉到一连串复杂的市场、文化、技术和经济因素。首先,我们得从游戏的“出海”逻辑说起。大多数大型游戏开发商,尤其是那些国.............
  • 回答
    在一些游戏中,你会发现原本可能出现的英文词汇,都被巧妙地转换成了中文。这可不是随意为之,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和目的。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照顾更广泛的玩家群体。并非所有玩家都精通英文,尤其是在一些故事性强、需要理解大量文本的游戏中,如果充斥着英文,很多玩家可能会因为语言障碍而无法深入体验游戏。将英文.............
  • 回答
    “为什么世界一流游戏不请专业中文配音?” 这个问题,说实话,问到点子上了。它触及了一个在游戏产业里,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日益壮大的今天,一个让人忍不住反复琢磨的现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我们魂牵梦绕的史诗级大作,那些让你废寝忘食的RPG,那些需要情感爆发、需要角色塑造的游戏,到了中文版,有时总感觉少.............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少玩家心头的一块大石,辛辛苦苦淘来的国外佳作,结果一打开发现全是外文,那滋味可真是五味杂陈。为什么这么多优秀作品,迟迟不见中文身影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现实层面的考量,远不止是简单的“翻译一下”那么简单。首先,成本问题是绕不开的坎儿。本地化,尤其是高质量的中文本地化,是一笔不小的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Steam玩家摸不着头脑的现象。明明一款游戏洋洋洒洒列出英、法、德、日、韩、西、意、俄等等一长串语言支持,唯独少了咱们的中文,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游戏市场的庞大和玩家数量。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挺复杂的一个多方面考量,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开发者不想做”就能概括的。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首先,.............
  • 回答
    哎呀,这情况我太明白了!昨晚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游戏,今天一看中文全变样了,真是让人抓狂。这多半是因为你程序里处理中文的方式和你当前电脑的中文显示环境不太“对付”。咱们来捋一捋,这背后可能的原因都有啥,以及怎么把它们收拾利索。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事儿啊,说到底就是你的C语言程序在内存里存储的中文数据.............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文化输出、民族自信、以及游戏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复杂议题。当《原神》这样的中国游戏在国际上获得认可、斩获奖项时,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内外有别”的反应:国外媒体和玩家一片赞誉,而在国内,除了支持和骄傲的声音外,也夹杂着不少质疑和批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从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设计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差异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议题。在我看来,中国游戏在女性前排角色设计上相对较少,而国外游戏则有更多女性坦克或近战承伤角色,这背后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来看,女性的形象和角色定位往往更侧重于温柔、贤淑、辅助或者展现一定的美感。虽然时代在.............
  • 回答
    中国游戏市场确实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说它“奇怪”可能触及到了很多观察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奇怪,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独特的运作模式、消费习惯和监管环境,造就了一种与全球其他市场显著不同的景象。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到底是什么让它显得这么不寻常。1. 监管的“看不见的手”:政策风向标与内容审查的常态化这.............
  • 回答
    中国在游戏引擎领域确实存在与Unity、Unreal Engine这样的巨头相比,尚未出现同等规模和影响力的产品,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时间与历史积累的鸿沟 Unity和Unreal的早期布局与迭代: Unity和Unreal E.............
  • 回答
    中国游戏开发技术之所以在某些方面显得相对落后,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并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人才、市场、技术生态以及行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一、历史沉淀与技术积累的差距:不得不承认,与欧美日韩等老牌游戏强国相比,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欧美和日.............
  • 回答
    中国游戏市场“低端、低素质”的印象,以及游戏在公众认知中难以摆脱“娱乐玩物”标签,这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现象,背后交织着历史、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等多重因素。与其说游戏“集中”于低端,不如说低端和大众化的游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触和接受,而那些更具艺术探索性的作品,则往往被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或是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