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反坦克炮面对移动性更高的坦克,是否算「活靶子」,此时的它有何优势?

回答
面对比自己更灵活的坦克,反坦克炮确实会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甚至可以说是“活靶子”。坦克的机动性优势让它可以在反坦克炮的射击间隙进行转移,拉近或拉开距离,规避炮弹,寻找更好的攻击角度。

然而,将反坦克炮一概而论地视为“活靶子”也过于片面。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中,反坦克炮依然拥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能够有效克制坦克。

反坦克炮为何会成为“活靶子”?

机动性劣势: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反坦克炮通常是牵引式或自行式(但自行反坦克炮的底盘往往不如主战坦克灵活),其转向、加速、减速的能力远不如坦克。一旦被坦克锁定,它很难快速改变位置,躲避坦克的火力。
暴露的载员: 牵引式反坦克炮的炮组成员暴露在坦克的炮塔和车体火力之下,一旦遭受攻击,伤亡率极高。自行反坦克炮虽然有装甲防护,但其装甲厚度通常不如主战坦克,也难以抵御主战坦克的直接命中。
目标显著: 反坦克炮的尺寸和暴露的炮管,使其在开阔地带很容易被坦克或空中侦察单位发现。一旦被发现,就成为了坦克优先清除的目标。
射击准备时间: 牵引式反坦克炮在部署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阵地构筑和瞄准,这段时间内它也是静止的。即使是自行反坦克炮,也需要停车射击。这个准备过程同样增加了被发现和攻击的风险。
装弹速度: 相较于坦克的自动装弹机,手动装弹的反坦克炮在连续射击方面存在劣势,装弹的间隙很容易被坦克利用。

在被动局面下,反坦克炮的潜在优势又在哪里?

尽管如此,反坦克炮并非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它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精确与威力:
口径与穿甲能力: 现代反坦克炮,尤其是自行式反坦克炮,往往装备有大口径的低压滑膛炮或线膛炮,能够发射高初速的穿甲弹(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或破甲弹(如高爆反坦克弹HEAT)。理论上,它们可以对坦克正面装甲造成致命威胁,特别是对较老旧或防护能力稍弱的坦克。
瞄准精度: 许多反坦克炮都配备了先进的光学瞄准镜和弹道计算机,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实现精确瞄准。虽然不如坦克炮那样灵活,但一旦锁定目标并获得稳定的射击阵地,其命中率可以非常高。

2. 隐蔽与伏击:
战场环境的利用: 这是反坦克炮生存和发挥威力的关键。反坦克炮最有效的战术是利用地形进行隐蔽,比如在建筑物内、树林边缘、地形凹陷处、反坦克壕后方等。通过侦察发现来袭坦克,再从意想不到的角落突然开火。
“打完就跑”战术(HitandRun): 在战术层面,反坦克炮可以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一旦成功击中坦克,并造成损伤或瘫痪,炮组会立即放弃阵地,迅速转移到新的隐蔽位置,避免被坦克反击。这种战术依赖于炮组成员的训练、协同和临场应变能力。
诱饵与陷阱: 反坦克炮的阵地可以被精心构筑,例如设置虚假目标来吸引坦克的火力,或者将反坦克炮隐藏在已知的敌人火力封锁区域附近,利用坦克试图压制该区域的心理,进行伏击。

3. 消耗与战术支援:
克制特定目标: 如果是攻击一些老旧型号的坦克,或者坦克在特定角度暴露了其弱点(如侧面或后部),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可能足以将其摧毁。
数量优势: 在某些战役中,如果反坦克炮的数量优势明显,且能集中火力对付少数坦克,也可能产生有效的压制作用。
吸引火力: 即使反坦克炮本身难以摧毁坦克,其精准的射击也可以吸引坦克的注意力,为己方其他作战单位(如步兵反坦克小组、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创造攻击机会。

4. 成本效益:
制造成本: 相较于一辆主战坦克,反坦克炮的制造成本通常低得多。即使损失,对整体军事经济压力也相对较小。
维护成本: 同样,反坦克炮的维护成本也远低于主战坦克。

5. 特殊用途:
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作为一种“自行反坦克炮”): 如果将装备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或自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也视为广义上的“反坦克炮”,那么它们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它们不仅拥有较强的火力,而且很多型号具备一定的机动性、防护性,并且能够从更远的距离进行发射,甚至实现“发射后不用管”。这能极大地弥补了传统牵引式反坦克炮的劣势。

总结来说,反坦克炮面对移动性更强的坦克时,确实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成为“活靶子”。但这不是绝对的。通过充分利用地形进行隐蔽,采取出其不意的伏击战术,利用其高精度和穿甲能力攻击坦克的薄弱部位,或者与己方其他兵种协同作战,反坦克炮依然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战场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它的生存和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术运用、战场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进过坦克就知道缩在那玩意里面以后观察视野有多窄小……

而借助地形和工事伪装起来的反坦克炮有多他妈难发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面对比自己更灵活的坦克,反坦克炮确实会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甚至可以说是“活靶子”。坦克的机动性优势让它可以在反坦克炮的射击间隙进行转移,拉近或拉开距离,规避炮弹,寻找更好的攻击角度。然而,将反坦克炮一概而论地视为“活靶子”也过于片面。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中,反坦克炮依然拥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能够有效.............
  • 回答
    说实话,标枪这玩意儿,那真是让不少开着重型装甲车的哥们儿头疼。你想啊,它能飞好几公里,还能像只猎鹰一样,绕到你的顶上,从最薄弱的装甲地方给你来上一发。在这种情况下,说坦克完全没辙,那也不太对,但要说有绝对保险的招数,那也得打个问号。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仗打起来,坦克这边都有哪些应对的手段,以及.............
  • 回答
    提升反坦克炮的威力,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一直在演进的领域。你提到的“增加口径”和“增加发射药量”,都是提升炮弹威力的关键因素,但它们侧重点不同,也各有优劣。我们先来掰开了说,为什么普遍倾向于“加口径”而不是仅仅“加药”。 口径:力量的基石口径,简单来说,就是炮管内膛的直径。它直接决定了炮弹的尺.............
  • 回答
    早期反坦克炮的口径普遍不大,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技术、战术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问个“为什么”,那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军事需求说起。咱们先得明白,坦克这玩意儿刚出现的时候,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虽然新奇,但也没那么吓人。早期坦克装甲防护并不厚实,很多甚至就是用薄钢板焊接而成,目的更多是.............
  • 回答
    说到二战后牵引式反坦克炮的命运,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与其说是“销声匿迹”,不如说它在战场上的主角地位被更先进的武器取代,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更隐蔽、更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方式继续存在着。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在二战时期,牵引式反坦克炮会如此风靡。那时候的战场,装甲车辆尤其是坦克的出现,.............
  • 回答
    说起二战最强的反坦克炮,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德国的“巨兽”——12.8 cm PaK 44。这门炮的威力,足以让当时战场上出现的大部分坦克都闻风丧胆,即便是一些最坚固的盟军或苏军坦克,在它面前也如同纸糊一般。然而,要将它冠以“最强”的名号,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威力:无与伦比的穿透力PaK 44.............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中,反坦克炮扮演了决定战场胜负的残酷角色。它们如同专门为猎杀钢铁巨兽而生的利刃,其威力随着战争的进程不断演变,最终成为德军坦克部队挥之不去的梦魇。最初,反坦克炮的设计理念相对简单,主要目标是摧毁德军早期依赖装甲厚度和火力优势的坦克。以英军的2磅炮为例,这款炮在战争初期表现出.............
  • 回答
    就这PTZ89,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它是时代的眼泪,但又不得不承认它在那个年代的闪光点。咱们就掰扯掰扯,这老伙计到底是个啥水平。它为啥会出现?定位和背景首先得明白,PTZ89这玩意儿的出现,是中国陆军在冷战后期对反坦克作战需求的一个具体体现。那时候,我们面对的潜在威胁是数量众多、火力强大的西方主战坦.............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比较一下二战德国的Pak 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和台湾现役的M60T2/CM11“勇虎”主战坦克(我们通常称之为“勇虎”坦克,但其具体型号可能为M60系列改装或CM11等)。这涉及到双方武器的性能参数,尤其是穿甲能力和防护能力。先来了解一下Pak 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P.............
  • 回答
    一战战壕战的僵局确实是那个时代战争的一个典型写照,而坦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令人窒息的胶着状态。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洞察力——既然机枪的射速那么快,为什么不把机枪装在反坦克炮上,用来守住战壕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我们可以从武器的本质、战术需求以及技术限制这几个方面来聊聊。首.............
  • 回答
    坦克的克星,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大家可能对它最深的印象就是能够洞穿坦克厚重的装甲,将其化为一堆废铁。但话说回来,反坦克导弹这个家伙,有没有点“十八般武艺”呢?它除了对付坦克,还能不能挠挠步兵和炮兵的痒痒肉,效果又怎么样呢?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反坦克导弹:天生就是为了“破甲”而生首先得明确,反坦.............
  • 回答
    反坦克导弹(ATGM)并非设计用来攻击人体,它们是针对重型装甲车辆设计的,其弹头拥有穿透坦克厚重装甲的能力。因此,当ATGM不幸以人体为目标时,其造成的伤害是极其严重且骇人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ATGM的工作原理。大多数ATGM都配备了高爆破甲弹头(HEAT),这种弹头通过一个锥形的金属内衬来产生一.............
  • 回答
    要说反坦克火箭筒和单兵反坦克导弹哪个更强大,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了。它们都是咱们步兵对抗装甲目标的老伙计,但各有各的本事,不能一概而论。反坦克火箭筒:简单粗暴,性价比之王你想啊,最早那会儿,坦克可神气了。这时候,火箭筒这玩意儿就横空出世了。最经典的就是老大哥的RPG系列,比如RPG7。 结构简单,.............
  • 回答
    一些反坦克导弹在发射后确实会像“飞蛾”一样在空中盘旋,这是一种刻意设计的飞行方式,背后有着非常精妙的技术和战术考量。这并不是导弹失控,而是为了达成特定的作战目标。为什么会这样转?——“盘旋搜寻”模式这种盘旋飞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被动搜寻”或“主动搜寻”目标。当导弹被发射出去后,它并不是直接冲向.............
  • 回答
    单兵反坦克武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兵导弹”、“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这类装备,能不能有效反坦克?这问题得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一句“能”或者“不能”就能简单概括的。得看具体情况,看武器本身,也看使用它的人。首先,我们得承认,单兵反坦克武器是现代化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装备。 为啥?因为坦克虽然.............
  • 回答
    在现代陆军的战场图景里,自行反坦克导弹(ATGM)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它们扮演的角色却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关键。它们就像是陆地上的“隐形狙击手”,又或是步兵的“重火力支援”,其存在方式和影响力,早已渗透到陆地作战的方方面面。首先,得认识到ATGM的“自行”二字有多重要。这意味着它不再是单兵肩扛.............
  • 回答
    坦克作为陆战之王,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其装甲防护、火力输出和机动性结合,至今仍是地面作战的核心力量。然而,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反坦克武器的不断进化,坦克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单兵反坦克导弹、车载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无人机,这些武器中的哪一个,或者哪几者.............
  • 回答
    单兵反坦克导弹(ATGM)的威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时代、技术水平,以及具体的型号。就好比一把刀,有切菜的厨刀,也有砍大树的砍刀,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来说,现在主流的单兵反坦克导弹,足以应对绝大多数现役的主战坦克。但这里面有很多门道。首先,要明白坦克最脆弱的地方在哪里。坦克的装甲,尤其是正面装甲.............
  • 回答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步兵的对抗是一个复杂的战术问题,涉及武器性能、战场环境、战术配合和现代技术等多个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双方的优劣势及可能的胜负结果: 一、武器性能对比1. 坦克的火力与防护 主炮与穿甲能力:现代坦克主炮(如120mm或125mm滑膛炮)射程通常在2,000米.............
  • 回答
    近期乌克兰战场的影像资料确实引起了不少人对坦克生存能力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坦克炮塔被击中后解体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这种现象,再加上现代反坦克导弹(ATGM)的普及和威力,确实让不少人产生了“现代坦克在人手一发ATGM下都是钢铁棺材”的疑问。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1. 炮塔为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