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的陆军比海军差这么多呢?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日本近代海军崛起背后的一些深层原因。与其说日本陆军“比海军差”,不如说海军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更强的活力、创新性和战略前瞻性,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日本军事力量的“明星”。这背后原因复杂,需要从历史、经济、战略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来解读。

一、 历史的起点:海军的“白手起家”与陆军的“继承”

在近代化初期,日本的国防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海疆的巩固和对外扩张。明治维新后,日本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尤其是对海洋霸权的担忧。要实现“富国强兵”,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保护漫长的海岸线,以及如何将商品和兵力投放到海外。

海军:从零开始的学习和引进。 日本最初几乎没有自己的海军力量,完全是学习西方。它没有包袱,也没有陈旧的体制。从英国引进了技术、舰船和人才,从零开始建立起了一支现代化的海军。这种“白手起家”的模式反而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能够集中资源进行投入。比如,英国海军的顾问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训练方法,这使得日本海军能够快速学习和模仿。

陆军:在旧有体制上的改革。 相较之下,日本陆军有着封建时代的军事传统,虽然也进行了改革,但很大程度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早期陆军的改革,如模仿法国模式,然后在普法战争后转向模仿德国模式,虽然带来了进步,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与海军的“全盘西化”相比,陆军的改革可能显得不够彻底,或者说在接受新理念时,更容易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

二、 战略需求的驱动:海军的“压舱石”地位

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国防战略的核心在于海洋。

岛国特征:海上生命线至关重要。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资源获取以及对外贸易,都高度依赖于海上的交通线。因此,保护这些海上生命线,能够有效运用海军进行远洋作战,成为日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海军的强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脉。

扩张的载体:海军是走向海外的工具。 在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上,海军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甲午海战、日俄战争,还是后来的太平洋战争,海军都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利器。海军的实力直接决定了其在东亚乃至更广阔海域的影响力。

陆军的“副业”:对大陆的需求相对滞后。 虽然日本也曾觊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但这些战略目标在早期阶段,更多是被视为“防御性”或“保护性”的。与海军在维护海上利益和进行远洋投送方面的核心作用相比,陆军在早期的战略优先级上,可能并没有那么突出。直到后来,随着侵略政策的深入,陆军的规模和战略地位才逐渐提升。

三、 经济与工业的支持:海军的高投入与技术密集性

海军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工业基础,这恰好成为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拉动因素。

海军的“吸金”能力:国家战略的象征。 强大的海军是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日本政府为了建设一支与西方列强抗衡的海军,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从造船、钢铁、武器制造等多个领域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使得日本能够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尤其是海军舰船的建造能力。

技术密集性:吸引最尖端的技术。 海军的舰船、火炮、鱼雷等武器装备,都代表着当时最尖端的技术。为了获得这些技术,日本不遗余力地引进、消化和吸收。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也使得日本在某些军事科技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陆军的“成本控制”:相对较低的单兵投入。 相较于大型舰船和舰队的建设,陆军的装备(枪械、火炮、坦克等)虽然也需要投入,但在单件武器的成本和整体装备的复杂性上,可能不如海军的舰船。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海军似乎更能“显山露水”,更能体现其“高科技”和“高投入”的特点。

四、 人才培养与思想观念:海军的“精英”形象

在人才培养和思想观念上,日本海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显得更为“开放”和“有远见”。

海军的“精英”光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 由于海军的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并且与国际接轨紧密,海军在给人的印象上,往往更具“精英”和“现代化”的色彩。优秀的青年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海军士官学校,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并且能感受到国家海军力量的崛起带来的荣耀。

东乡平八郎等名将的典范作用。 日本海军涌现出了像东乡平八郎这样的名将,他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日本海军的国际声望,也成为了海军将士们崇拜的偶像。这种精神上的感召力,对于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军的“保守”印象:训练有素但思维可能相对僵化。 相较于海军,陆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在思想观念和战略思维上,可能受到传统军事思想和日本国内保守势力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在军国主义抬头后,陆军的某些派系,更加倾向于采取冒险和激进的军事行动,这种思维方式有时也会阻碍其在战术和战略上的创新。

五、 战争的经验总结与教训:海军的快速学习能力

日本海军在历次战争中,都能快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从失败中学习:日俄战争的教训。 在日俄战争前,日本海军也经历过一些小规模的冲突,通过实战不断摸索。而日俄战争(对马海战)的辉煌胜利,更成为了海军发展的里程碑。即使在后来,海军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新的威胁,例如潜艇和航空母舰的出现。

陆军的“地面战争”思维:对海洋战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陆军的经验主要集中在陆地作战,对于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海军作战的理解,可能不如海军本身深入。

需要强调的是:

说日本陆军“差”并不是完全否定其能力。日本陆军在历史上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尤其是在侵华战争期间,其规模庞大,装备也逐渐精良。但是,如果从战略前瞻性、技术创新性、国际影响力以及对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的贡献等角度来看,日本海军在近代史上的表现,确实更加突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日本军事实力的“代表”。

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动态比较。海军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其战略地位、技术特点和发展模式,更容易成为国家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的焦点,从而在世人眼中显得更为“出色”或“优越”。而陆军则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历史惯性、战略定位或资源分配的影响,其发展步伐和影响力相对不那么耀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鹿真的好意思说马粪比自己差吗?

甲午战争,马鹿拿着举全国之力买来的舰队,解决不了硬件已经明显落后的北洋舰队。最后是马粪出面在陆上敲掉了旅顺和威海,才解决问题。

日俄战争,马鹿也是初期玩了一次偷袭,然后就抓瞎了,还怒送人头送掉了初濑和八岛,闹得收不了场。最后还是马粪被逼无奈尸山血海地拿下203高地,又才解决问题。

到了二战,马粪没本事帮马鹿拿下夏威夷了,然后大家都知道结果了。

所以马鹿每次都要马粪出来擦屁股,现在反而要说马粪差,真是那句话

当然,日本贬陆军捧海军确实也是事实。原因一是日本的陆战是在上不得台面,海战好歹能吹一波。二是陆军的战争罪行太严重(并不是说海军罪行小,相对而言),国内国外都是民愤极大,吹的话简直是找死。就事论事的话,马鹿还真没底气说马粪比自己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日本近代海军崛起背后的一些深层原因。与其说日本陆军“比海军差”,不如说海军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更强的活力、创新性和战略前瞻性,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日本军事力量的“明星”。这背后原因复杂,需要从历史、经济、战略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一、 历史的起点:海军的.............
  • 回答
    《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海军的英勇搏杀,陆军的角色似乎相对边缘化,这可能会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二战那样的大背景下,日本的海陆两军会呈现出一种近乎“势不两立”的状态?毕竟,在很多国家,军队的合作是天经地义的。要深入理解日本海陆军之间的隔阂,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看看日本内部错综复.............
  • 回答
    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绝非简单的部门分歧,而是在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围绕国家发展方向、战略重点、资源分配乃至政治权力展开的一场深刻且错综复杂的斗争。这场对立贯穿明治维新后期直至二战结束,深刻影响了日本的内外政策,最终也成为压垮日本帝国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说清这场对立的根源,我们得先回到明治维.............
  • 回答
    旧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暴行,包括各种形式的屠杀,确实与他们宣扬的“东亚共荣圈”理念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的国内外环境、其扩张主义思想的根源,以及这些行动如何在实践中扭曲了他们声称的“共荣”目标。“东亚共荣圈”的真实意图与包装首先,理解“东亚共荣圈”的.............
  • 回答
    关于日本陆军在二战太平洋战争前期的表现,以及美军在菲律宾为何会遭遇惨败,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感到疑惑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日本陆军“很拉胯”,事实上,他们在战争初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战略执行力。而美军在菲律宾的失败,原因更是多方面的,绝非一日之寒。首先,我们得正视日本陆军在战前的准备和战争初期.............
  • 回答
    甲午战争,这场改变东亚格局的重大冲突,让昔日雄壮一时的淮军在面对日本陆军时显得捉襟见肘,溃不成军。究其原因,绝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而是多种深层次的弊病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战略思想的滞后与战争准备的不足:最根本的失误在于,清政府,尤其是主导战争决策的统治阶层,对日本的崛起以及其军事实力存在严重的低估.............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二战时期日本的战略决策、军事能力以及对战争的认知。简单来说,日本没有选择空投陆军占领夏威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战略目标不符:珍珠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削弱美国太平洋舰队,为南进扫清障碍: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首要目标是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干预日本在.............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在机械化装备发展上的相对滞后,并非完全是“不重视”,而是一个复杂因素交织下的结果。我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看,才能理解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从日本的国情和军事战略出发。日本是个岛国,战略重心长期以来都放在海军,认为海军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这点在明治维新后就奠定了,海军的.............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英国没有像日本那样出现激烈的陆海之争,我们得从两国各自的地缘政治现实、历史发展轨迹、军事战略以及国民心态等多个层面去剖析。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不同”的复杂现象。一、根本性的地理差异:岛国与大陆岛国的不同命题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两国的地理禀赋。 .............
  • 回答
    二战爆发时,苏联和日本的空军力量,特别是日本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与苏联空军的较量,是一场充满复杂性与变数的对抗。要论结果,不能简单地用“谁赢谁输”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以及战术运用。苏联空军:数量庞大,但技术与训练存在短板在战争初期,苏联空军在数量上拥有显著优势。斯大林为了应对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游戏产业发展历史、文化差异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日本游戏制作人的声名远扬,而欧美游戏制作者却相对低调,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为什么日本游戏制作人这么出名?日本游戏制作人,尤其是那些创造了许多经典IP的制作人,他们的名字往往与作品紧.............
  • 回答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多种历史、地理、文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 地理因素: 岛国地形与多山地貌: 日本是一个多岛国家,超过70%的国土为山地和丘陵。这些崎岖的地形使得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城市扩张受到限制,自然而然地保留了大量的森.............
  • 回答
    关于日本是否“有意消耗中国自然资源”的说法,以及“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一前提,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日本的原木、稀土、煤矿全部从中国进口,丝毫不用本国的这些资源”这个说法。关于原木:日本并非“原木全部从中国进口”。日本国内拥有丰富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日本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为什么日本的水果蔬菜价格不菲,但国民却普遍不在自家院子里大面积种植呢?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关于日本水果蔬菜价格高昂的原因,这可不是一句“贵”就能概括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精细化农业与高品质追求: 日本农业一个最.............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媒体宣传以及国民心态等诸多因素。由于您没有明确指出“我们”是谁,我将尝试从普遍意义上理解,将“我们”理解为“中国”或其他一些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寻求积极形象的国家,并以中国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因.............
  • 回答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由来已久,其对策也进行多年,但效果不彰,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现象。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少子化对策多年来未能产生显著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一、 对策未能触及根本原因,而多是治标不治本: 未能解决高昂的育儿成本: 尽管政府提供了各种补贴和减免,但日本的教育.............
  • 回答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改革运动,它们在目标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旨在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来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然而,一个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另一个却以失败告终。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改革的背景与外部环境的差异 明治维新(1868年起):.............
  • 回答
    日本水果价格普遍偏高,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为了详细解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限制与优势: 国土狭窄,耕地资源稀缺: 日本是一个岛国,陆地面积相对较小,而山地和丘陵占比较高,可耕种的平地非常有限。这导致土地成本高昂,尤其是在适合种植水果的地区。.............
  • 回答
    要聊日本政府部门为什么叫“省”,得先从日本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说起。这事儿不简单,跟日本古代的官僚体系、明治维新后的改革,以及它吸收大陆(特别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都有关系。咱们一点一点来捋。古代中国的影子:从“部”到“省”的演变要理解“省”这个说法,就得看看它的源头。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
  • 回答
    关于日本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疫苗与冰箱过不去”的说法,这可能源于一些具体事件或报道,但如果将其普遍化为“日本的疫苗总是和冰箱过不去”,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为了更清晰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可能存在的夸大或片面信息,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什么疫苗储存需要冰箱,以及可能出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