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战的德国厉害呢还是二战的德国厉害呢?

回答
要说一战的德国和二战的德国谁更厉害,这就像问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一个是初出茅庐但潜力无限的少年,谁更能打。答案其实挺复杂的,得看从哪个角度去比较,以及你衡量“厉害”的标准是什么。

咱们先聊聊一战的德国。

那时候的德国,可以说是在欧洲大陆上一个令人敬畏的军事强国。从政治体制上讲,德意志帝国刚统一不久,勃勃雄心,在一众欧洲列强里算是后来居上,经济和工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重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他们有着世界上最强大、训练最精良的陆军,装备精良,战术思想也比较先进。

在军事策略上,一战初期的德国采取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闪电战,打算在西线快速击溃法国,然后掉头去对付俄国。你不能说这个计划不好,它相当有创造性,考虑到了两国同时开战的复杂局面,也利用了德国在铁路运输上的优势。在战争初期,这个计划几乎就要成功了。法国军队在马恩河战役中险些崩溃,德国陆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德国在一战中表现出“厉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陆军的强大和纪律性: 德军在很多战役中都表现出极强的战斗意志和组织能力。从凡尔登战役那种惨烈的消耗战,到索姆河战役那种不屈的防御,德军的士兵素质和指挥体系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科技和工业的应用: 德国在一战中也确实是军事科技的先行者。他们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毒气弹的国家,也是最早尝试使用战车(坦克的前身)和飞机进行协同作战的国家之一。潜艇战更是让协约国头疼不已,一度威胁到英国的生命线。
工业基础支撑战争: 即使是在长期消耗战中,德国的工业体系也能持续生产大量的武器弹药,虽然最终被协约国的工业总动员压垮,但在中前期,其工业实力绝对是欧洲顶尖的。

但是,一战的德国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施里芬计划”的失败标志着德国战略的破产。他们在两线作战的困境中越陷越深。同时,外交上的孤立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德国为了拉拢奥匈帝国,最终将整个欧洲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但又没有能有效制衡英国的全球海军优势和美国最终的参战。长期的封锁导致德国国内物资匮乏,民心动摇,最终压垮了帝国。

所以,一战的德国,可以说是在陆地上是一只雄狮,能够凭借精良的装备和训练打出漂亮的攻势,并且在战略上有所创新。但是,它在战略层面上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整体优势,最终因两线作战和资源不足而失利。

现在,咱们再来看看二战的德国。

二战的德国,尤其是在战争初期到中期,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迅速重整军备,一扫一战战败的阴霾,展现出了一种近乎疯狂的侵略性和战争机器的高效率。

二战德国的“厉害”之处,体现在:

“闪电战”的登峰造极: 如果说一战德国的“施里芬计划”是对闪电战的尝试,那么二战德国的“闪电战”就是将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装甲部队(Panzers)与空军(Luftwaffe)的协同作战,利用坦克的突击力和飞机的支援,在短时间内瓦解敌军的防线,瘫痪其指挥和通讯系统。波兰、法国的迅速灭亡,就是“闪电战”威力最好的证明。这种战术上的优势,让德国在战争的最初几年几乎所向披靡。
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与一战相比,二战德国在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上更加成熟和系统化。 Luftwaffe不仅承担了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任务,还进行了战略轰炸。 Kriegsmarine虽然规模上不如英国海军,但其U型潜艇在战争初期对盟军的航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强大的工业和科技能力: 德国的工业基础在重整军备后,又加上了对占领区资源的掠夺和利用,使得其战争机器的生产能力非常惊人。他们在军事科技上也有许多创新,例如喷气式飞机、导弹技术(V系列导弹)、先进的潜艇设计等。德国工程师的智慧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时代。
极强的精神控制和动员能力: 纳粹党通过宣传和意识形态控制,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士兵的“德意志民族至上”和对元首的狂热崇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然而,二战德国的“厉害”同样是有其局限性,并且最终导致了它的覆灭。

战略上的误判和过度扩张: 希特勒的战略决策是一系列灾难。他未能充分认识到苏联的巨大潜力和美国参战的后果。对英国的孤立和对苏联的入侵,使得德国再次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而且这一次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敌人。
资源和人力上的劣势: 尽管德国工业发达,但其资源和人口规模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加起来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尤其是当战争进入消耗阶段,德国的劣势就更加明显。
种族主义和残暴行径的拖累: 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和对占领区人民的残暴统治,不仅造成了巨大的道德谴责,也树立了无数敌人,使得其占领区人民难以真心归附,反而成为了抵抗的温床,分散了德军的兵力。
外交政策的失败: 与一战类似,德国在外交上也未能有效团结盟友,反而因为其侵略性和意识形态的极端性,将世界大部分国家推向了反对它的阵营。

那么,究竟谁更厉害呢?

如果从军事战术和初期作战效率来看,二战的德国在闪电战的运用上更加成熟和有效,在对陆地作战的理解和执行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法国在几周内被击败,波兰战役的迅速结束,都展现了其军事机器的恐怖效率。

但如果从整体的战略规划、资源调配、长期作战能力和最终能否实现战略目标来看,一战的德国可能显得更加“平衡”一些,虽然它也有战略失误,但其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在科技应用上也展现了前瞻性。 而二战德国,虽然初期辉煌,但其战略的激进和对敌我力量的误判,导致了其从巅峰迅速走向灭亡。

可以这样理解:

一战德国是“有勇有谋但输在了大局观上”的战士。 它拥有强大的陆军和一些创新的战术,但未能处理好国际关系和长期战略。
二战德国是“速度与激情,但最终烧尽了自己”的赛车手。 它在初期展现了惊人的速度和破坏力,但由于选择了错误的赛道和过度的加速,最终导致了发动机的损毁。

总的来说,二战德国的军事机器在战争初期的效率和震撼力是高于一战德国的。 它的闪电战战术,对后世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从战争的全局性、战略的持久性以及最终能否保持和发展国力来看,两战的德国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硬要说谁“更厉害”,我觉得二战德国的攻击性、突破性和战术上的创新性是更强的,它在短时间内搅乱了世界格局。但一战德国的坚韧性、组织性和在更广阔的战场上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它们都展现了德意志民族在军事上的某种特质,但最终都没能走向胜利,这也说明了单纯的军事力量和战术技巧,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长期的国家博弈中,并非决定一切的因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德二大洋舰队和皇家海军谈笑风生,德三海警团被皇家海军撵着打

德二打趴了意大利、俄罗斯,西线榨干了法兰西、还扛住了英国美国,德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然苏联取代沙俄这种bug一般的存在有待商榷),三家分晋,体制颠覆……

德二殖民地警察部队把英法比利时日本正规军队打出翔,德三的警察部队只好看门屠尤(你实在说Waffen SS 是警察,那也没几个师能打的)

德二是看着有能力了,作个死,结果小威廉玩大了……好歹国保住了(帝国完了)德三是强行作死,死得特别惨……

另外,其实Kaiserreich才是真的帝国
Reich只能说是名义上的帝国而已
哪个是德意志正统,一看就明白
【手动滑稽】

关于士兵素质
隆美尔在法国战役时表示
小伙子们比当年的我们差远了
真想给他们屁股上来两脚

别喷,有话好说
毕竟
厉害不厉害
真的不好比


看在小威廉的cos照上
赏个赞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一战的德国和二战的德国谁更厉害,这就像问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一个是初出茅庐但潜力无限的少年,谁更能打。答案其实挺复杂的,得看从哪个角度去比较,以及你衡量“厉害”的标准是什么。咱们先聊聊一战的德国。那时候的德国,可以说是在欧洲大陆上一个令人敬畏的军事强国。从政治体制上讲,德意志帝国刚统一不久,勃.............
  • 回答
    确实,不少人提到一战、二战时,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德国很厉害”这个印象。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多历史事实和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原因,力求说得真实、接地气,没那些AI味儿。首先,得承认一个大前提:德国确实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展现了惊人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这种.............
  • 回答
    关于“一战末的德国离打赢一战真的是近在咫尺了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严格来说,一战末的德国离“打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是濒临崩溃的边缘。尽管在1918年春季,德国确实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攻势,并且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战术胜利,但从整体战略和资源上看,德国已经处于极度不利的地位,离“打.............
  • 回答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之所以还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因素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时的冲动或者简单的复仇心理就能解释。这其中既有战败带来的直接后果,也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的深层原因,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指向复仇和扩张的力量。首先,《凡尔赛条约》的严酷与不公是点燃德国复仇情绪的.............
  • 回答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将一战前期的德国与当下中国进行类比,这个说法确实颇具启发性,也容易引起一些讨论。理解他这种“像”的点,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一下当时德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以及当前中国的一些发展特征,然后找出其中的共鸣之处。一、 当时德国的“像”在哪里?高晓松提到“像”,通常不是指完全复制,而.............
  • 回答
    一战时期,德国皇帝的“皇帝攻势”(Kaiserschlacht),也被称为1918年春季攻势,无疑是德国在战场上最后一搏,也是一场极具野心和风险的赌博。要评估其“成功”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德军和协约军的态势、攻势本身的战略与战术,以及最终导致其失败的关键因素。攻势的背景与德军的绝望:到了1.............
  • 回答
    关于一战战败后,犹太人在德国放高利贷的说法,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因为它往往与反犹主义叙事纠缠不清,缺乏可靠的实证支持,并且被用作煽动仇恨的工具。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被指控向战败后的德国放高利贷,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问题。 这是一种基于宗教或民族身份的概括性指控,将一个庞.............
  • 回答
    关于一战和二战德国军官的培养方式,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且不那么广为人知的领域。它们不像我们现在理解的军事学院那样流程化,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并且深受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咱们先从一战说起。一战时期:普鲁士传统的延续与“贵族军官团”的余晖一战时的德国军官,尤其是陆军军官,很大程度上还是继.............
  • 回答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最终战败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尽管他们被认为是德意志帝国在战争末期的“幕后皇帝”,在军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正是他们的战略决策、政治影响力以及对现实的脱节,将德国一步步推向了深渊。首先,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他们最显著的失误在于1918年的“春季攻势”.............
  • 回答
    “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说法,如同悬在两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萦绕在不少人的心中。这种论调的根源复杂,既有历史的沉重阴影,也有现实的结构性矛盾,更有地缘政治博弈的驱动。要探讨它是否会成为现实,以及两国能否实现像法德那样的宿敌和解,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多重维度的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是中日.............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学上的经典“假设”问题,具有相当的探讨价值。如果一战初期德国将重心放在东线俄国,而在西线采取守势,其结果将是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来评估这种策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成功或失败因素。德国“施里芬计划”及其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回顾德国在一战初期的既定战.............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到德国最出色的坦克,那一定非 A7V 斯托尔姆潘策瓦根(Sturmpanzerwagen A7V) 莫属了。虽然它的数量不多,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也并非决定性,但作为德国在一战中为数不多、也是唯一一种真正投入实战的坦克型号,A7V 绝对是那个时期德国坦克制造能力的代表,也是那个时代令.............
  • 回答
    一战时期德国士兵的头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斯脱林”(Stahlhelm)上的尖铁,也就是那个突出的尖端,是不是普遍都带着?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梳理一下。首先,要说“普遍”带尖铁,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德国在一战初期确实普遍装备了一种带有尖铁的头盔,那就是著名的 M1916型(或称“斯脱林”.............
  • 回答
    一战和二战对德国(以及轴心国)投降条件的巨大差异,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演变。简单来说,协约国在一战后对德国的处置方式,最终并未能带来持久的和平,反而埋下了二战的种子,因此在二战中,同盟国吸取了教训,采取了更为严厉和彻底的手段。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战协约国接受德国的“有条件投降.............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国的制裁是否合适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至今仍在争论其合理性和长远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战胜国对德国施加制裁的背景与目的: 复仇情绪与责任追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许.............
  • 回答
    一战对德国社会造成的冲击,尤其是在年轻一代身上留下的创伤,可以用“透支”这个词来形容,它并非夸张之辞。这场战争,从最初的狂热激情,到最终的血肉磨坊,将一个时代的青壮年,特别是那些响应号召奔赴沙场的热血青年,以一种残酷而不可逆转的方式消耗殆尽。让我们细致地梳理一下,这场战争是如何一步步“透支”了德国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战的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简单地说,虽然将一战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德国是过于简化的说法,但德国在外交、军事和国内政治方面的某些行为,确实导致它在国际舞台上相对孤立,支持不如协约国广泛。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战争的导火索与责任划分的争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战的爆发是.............
  • 回答
    一战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德国人民便再次卷入战火,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历史悲剧。要理解为何同一代人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蹈覆辙,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被一战的创伤所塑造,却又被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所裹挟的因素。首先,一战结束后,德国民众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物质匮.............
  • 回答
    德国发动战争,尤其是对苏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涉多方面因素的历史事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魏玛共和国及其后的纳粹德国的国内情况、经济压力、意识形态以及希特勒个人的野心。首先,我们来谈谈德国为什么会发动战争,这其中一战的阴影笼罩着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对德国人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异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冲突,德国想要获胜的道路并非坦途,甚至可以说充满了理论上的可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要设想德国获胜,我们需要在多个关键节点上进行设想性的调整,并且深入探究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德国在战争初期拥有一些显著的优势,但这些优势也伴随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