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以游戏说军事的高赞回答,我真有点无力吐槽。
水面战舰与潜艇之间的生死搏杀,哪怕是二战那时候,也不是说就完全是水面战舰占绝对上风,要不然二战中被干掉的航母有17艘(应该是这个数字)是潜艇干的了。
以现代战争为背景来说,得看什么潜艇,如果是核潜艇,除非是航母编队,否则其他水面战舰面对核潜艇基本上是送。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鹦鹉螺号,就在60年代多次与美国航母编队进行对抗,基本上核潜艇能够完胜,因为核潜艇的水下航速非常夸张,过去常规潜艇需要有非常良好的占位才有机会一击必杀,一旦杀伤不中,往往就会面对四面八方的敌方舰队的追杀,毕竟常规潜艇真的跑的太慢了。然而核潜艇在水下航速太快,能够非常轻松的占位射击(航母虽然最高速度很快,但是整个航母编队的航速一般不会超过25节,航渡速度不会超过22节,所以快速综合补给舰只需要25节就能跟上编队)。
那时候的声纳技术还很差,而且在二战后期自从把雷达搬上舰载机以后,舰载机的航空探测是对潜艇的最大威胁,因为雷达能够在很远距离上探测到通气管,其在大洋上搜索潜艇的效率远在声纳之上。
图中是一次加拿大和美国海上演习,加拿大的常规潜艇要攻击一艘靶船,最后当然是击沉了靶船,然而它的整个行动就是在通气管航行下,完全被美国舰载反潜机的雷达上显示的非常清楚。
所以核潜艇完全没有通气管,可以超长时间水下高速航行,所以核潜艇极为牛逼,所以现在的美国核潜艇命名方式都是大城市名,而过去全是啥啥鱼的,因为核潜艇在美国序列里,就是主力舰。
当然这种好事也不长,因为核潜艇要高速航行,就需要核反应堆开足马力,而核反应堆需要更多水冷却,这时候噪音就会很大,所以随着声纳技术的进步,核潜艇也不敢开太快了。其实苏联潜艇噪音大,也是因为他们的声纳技术要挫一点,比较晚知道声纳已经对核潜艇威胁很大了,到80年代苏联潜艇的噪音实际上已经降低下来了。
所以对于核潜艇来说,水下最大速度其实意义不大,除了用来航渡赶路,到了威胁海域,都得慢下来(战略核潜艇生存第一位,所以航速一般不快,俄亥俄级也就14节),所以有个静音航速,也就是仅仅凭借反应堆自身循环降温时(这样噪音小)的最大航速,就是攻击核潜艇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静音航速达到登峰造极的就是海狼,传说其最大静音航速达到23节,这个速度实际上已经可以在对航母编队,非常有利的完成占位了。
何况现代攻击核潜艇已经具备潜射反舰导弹,我国的yj18,就是因为其覆盖范围是过去yj63潜射导弹的600倍(不过很多人以为是600公里射程,这不现实,因为潜艇无法探测这么远,其仿制的俄罗斯俱乐部潜射导弹射程也才200多公里而已),所以现代攻击性核潜艇对于航母编队有着非常大的威胁,至于一般的驱护舰编队,虽然不能说是送人头,但我觉得还是潜艇要厉害点。
当然潜艇也是有很明显缺点的,就是缺乏感知能力与其他平台的交互能力,第三则是航速慢。
前者让它很难看的远,看不远也就意味着攻击距离短,像潜射导弹有200公里射程就足够了,这是因为潜艇利用水声汇聚区,能够探测到130公里远的目标,然而这个水声汇聚区类似于一个同心圆,近了探测不到,远了也探测不到,而且只能用于深海,在近海则没有,完全靠声纳直接探测,作用距离哪怕有比较坚硬的海底反射,最远也不过20海里,潜艇的攻击方式真的就是和拼刺刀一样。
而缺乏与其他平台交互能力,则让它处于单打独斗之中,难以对战场局势有清晰的认识,联合作战的难度很大,自然与其他平台很难行程1+1>2的效果。
第三个航速慢的问题,毕竟海狼那种牛逼的静音航速全球也就三艘,绝大多数核潜艇可没有这么快,所以水面战舰通常不会顾及后方与侧后方的反潜。
其实还有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那就是太贵,洛杉矶级最后一艘采购价是5亿美元,而美国最新的佛吉尼亚级,已经贵到23亿美元,比伯克三都贵。
至于常规潜艇,那就真的是缺点多多了,过去还能部署近海做防御,毕竟近海的水声环境复杂,通常声纳也不好用,加上可以坐沉海底(核潜艇要给反应堆降温,所以不能坐沉海底),噪音会非常低,用于偷袭还是很不错的。
图中军舰尾部比较大的门里,就是拖曳式可变深主被动低频声纳,对于近海复杂水声环境探测能力很强,哪怕坐沉海底,也能被发现。而aip技术,其实也就提高了常规潜艇的自持力,大大增加航程,在纯粹水下航行时,航速和普通常规潜艇一样,都只有4-5节。
所以,水面战舰对常规潜艇的优势现在是很大的,与核动力潜艇,我觉得深海则核动力潜艇大一些,近海的话,则水面战舰要高不少,毕竟水面战舰可以呼叫友军群殴,而潜艇则几乎不可能。总的来说还是要靠各方业务水平和运气的博弈。
如果想要体会潜艇在面临对方反潜力量时有多无助弱小还跑不掉的话。
请随便下载一款猎杀潜航,把无敌打开,在水面上跟人嘚瑟一下,比如用甲板炮挑衅什么的。
然后下潜,看看对方驱逐舰能过来在你头上拉多少花样……
不用无敌你根本感受不了这么刺激,分分钟就被入魂了……
实际相反。一艘潜艇看见一艘驱逐舰标准动作是紧急下潜,溜之大吉。就是这样还不一定能溜掉,因为潜艇潜航时靠蓄电池供电,潜航时速只有几海里,而驱逐舰的速度是潜艇的十倍。这意味着潜艇溜出去一天,驱逐舰一个小时就能追上来。所以德国人发明了群狼战术,用多艘潜艇形成对护航船队的优势和打击。不过后来随着反潜技术的进步,群狼也不行了。德国潜艇部队80%的人都战死了。潜艇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棺材。二战后,核动力潜艇才再一次赋予了潜艇生命力。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对付一艘现代驱逐舰不吃太多亏。但是一艘核动力潜艇的造价可以造十艘驱逐舰都不止……所以现代攻击核潜艇的主要任务不是消灭一般水面舰艇,而是消灭敌方水下的核潜艇。其次是攻击航空母舰等高价值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