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列舰用380毫米高爆弹打现代摩天大楼,本舰携带的炮弹都打完能完全摧毁吗?

回答
战列舰的380毫米高爆弹轰击现代摩天大楼,能否将其彻底摧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简单地说,答案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许多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得理解380毫米高爆弹(HE)的威力。 这种口径的炮弹,尤其是在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上,是当时威力最大的舰炮弹药之一。一枚380毫米HE弹,重量通常在800公斤到1000公斤之间,内部装填有数百公斤的高爆炸药(如TNT)。当它以大约800米/秒(约2.5倍音速)的速度撞击目标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碎片效应,其破坏力在军事上是毋庸置疑的,能够穿透厚重的装甲、摧毁坚固的工事。

然而,现代摩天大楼的设计和建造,与二战时期的防御工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结构强度: 现代摩天大楼通常采用钢骨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是为了承受巨大的垂直载荷(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以及抵抗地震、强风等水平力。框架的连接方式、高强度钢材的使用,以及内部的剪力墙、核心筒等设计,都使得它们异常坚固。一发380毫米HE弹的爆炸,虽然能对建筑表面造成巨大的破坏,例如炸毁外墙、震碎玻璃、撕裂一些钢梁,但它不太可能立即穿透数层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骨架,直接命中建筑的核心结构并使其瞬间崩塌。
抗冲击能力: 摩天大楼并非脆弱的纸片。它们的设计容许一定的结构变形和局部损坏。即使有炮弹击中,最直接的破坏是爆炸的冲击波和高能碎片。这些会造成显著的局部破坏,但要达到“完全摧毁”,意味着建筑整体失去支撑,无法再独立站立。
材料特性: 即使是最坚固的混凝土,在承受多次超大口径炮弹的近距离爆炸时,也可能出现粉碎、开裂,钢筋结构也可能因高温和冲击而弯曲、断裂。但要实现“完全摧毁”,需要的是累积效应,逐层瓦解其支撑体系。

接下来,我们考虑“本舰携带的炮弹都打完”这个前提。

战列舰携带的炮弹数量是有限的。以一艘典型的二战战列舰为例,其主炮弹仓可能储备了大约100150发380毫米炮弹。即使是全舰所有380毫米炮全部开火,发射如此数量的炮弹,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其精度会随着弹药消耗和船体晃动而下降。

理论上的摧毁过程会是这样的:

1. 初步打击: 战列舰会将炮弹集中射向目标楼体的几个关键点,比如底部几层(最受力的地方)、中央核心筒或者承重柱。
2. 局部破坏: 炮弹爆炸会炸毁楼体的外墙、窗户,可能摧毁部分楼板和隔断,造成大规模的火灾和人员伤亡。建筑的某些区域会因为直接命中而严重受损,甚至出现结构塌陷。
3. 累积效应: 随着弹药的不断消耗,多次的直接命中和近距离爆炸,会逐渐削弱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钢梁会被扭曲,混凝土会粉碎,支撑点会开始失效。
4. 连锁反应(可能): 如果足够多的关键承重结构被破坏,或者某个区域的破坏引发了连锁反应(例如,一个关键的垂直支撑柱被摧毁,导致其上方的楼层失去支撑,进而压垮下方的结构),建筑就有可能开始向某个方向倾斜,最终整体坍塌。

但是,这里有几个关键的“但是”:

命中精度: 尽管战列舰火炮精度在当时已经很高,但在面对移动的目标(战列舰)和高度精确的固定目标(现代摩天大楼),要确保每一发炮弹都精确命中关键的支撑结构,尤其是当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和宽度都很大时,难度非常大。多次连续的“精确”命中,需要极高的射击控制水平和非常有利的战场环境(比如海军舰艇可以非常靠近摩天大楼)。
建筑的冗余设计: 现代摩天大楼的设计往往有很大的冗余度。也就是说,即使部分承重构件受损,整个结构仍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而不是立即崩溃。这就像一棵大树,即使砍掉一根树枝,整棵树也不会立刻倒下。
“完全摧毁”的定义: 如果“完全摧毁”是指让建筑无法修复,变成一堆废墟,那么380毫米炮弹的火力很可能可以做到。但如果是指在短时间内,如同炸弹一样让其瞬间“消失”或“倒塌”,那就很难保证了。
火灾的辅助作用: 炮弹爆炸引起的火灾,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进一步削弱钢结构,使其强度急剧下降,加速建筑的倒塌。

总结来说:

一艘战列舰携带的380毫米高爆弹,如果集中火力,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轰击一栋现代摩天大楼,有极大的可能将其严重破坏,使其失去使用价值,甚至最终导致其整体倒塌。 炮弹的巨大能量和爆炸带来的物理破坏,足以摧毁建筑的大部分外围结构和内部分层。

但是,要做到“完全摧毁”,并且将其比作电影中一两发炮弹就能炸翻的场景,那可能性不大。 摩天大楼的坚固结构、材料韧性以及抗冲击设计,意味着它需要承受的弹药量和命中次数会远超我们的想象。即使炮弹打光,这栋建筑很可能已经残破不堪,但它可能不会瞬间像纸片一样坍塌。更可能的情景是,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打击后,其结构支撑被一点点瓦解,最终在一次关键性的破坏后,整个建筑开始倾斜、崩塌。

所以,它会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军事打击目标,但“完全摧毁”需要时间、持续的火力以及精准的打击点。它带来的破坏是压倒性的,足以让现代建筑付出惨重的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狭义的摩天大楼结构不算太坚固。一般超高的摩天大楼因为考虑到自重问题,都是钢结构的,所以相对容易被爆炸摧毁。

最难摧毁的是现在我们常见的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一体的。这玩意本质上就是钢筋混凝土工事,还是各个维度加强版的,还是体量巨大的... 我怀疑美帝现存武器库中全部常规拆楼炸弹全用上,也攻陷不了我所住的小区。

当然,预制板搭的楼最容易摧毁,中东混战中到处都是炸得半塌的楼,就是这种。甚至煤气罐炸弹都可以拆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战列舰的380毫米高爆弹轰击现代摩天大楼,能否将其彻底摧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简单地说,答案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许多关键因素。首先,我们得理解380毫米高爆弹(HE)的威力。 这种口径的炮弹,尤其是在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上,是当时威力最大的舰炮弹药之一。一枚3.............
  • 回答
    二战战列舰主炮口径的决定,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那是一门集技术、战略、经济、甚至是历史惯性于一体的复杂学问。简单地说,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关键因素的博弈:1. 火炮技术与穿甲能力的“军备竞赛”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战列舰的定位就是海上决战的主力舰,它的首要任务就是摧毁敌方的战列舰。而要摧毁一艘战列.............
  • 回答
    如果一战时期的战列舰采用了燃气轮机,那整个海军技术和战争形态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动力系统升级,而是对那个时代海军设计理念、舰船性能、甚至战略战术的重塑。首先,我们得明白一战时期的战列舰是什么样的。它们是那个时代海上力量的巅峰之作,巨型钢壳包裹着巨大的装甲、重型火炮和陈旧但强大的蒸.............
  • 回答
    坦克装船,当战列舰?这脑洞够大,咱们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点,坦克这玩意儿,生而为陆地王者,它那身板儿和设计思路,跟海上的霸主——战列舰,那可是风马牛不相及。非要硬往一块儿凑,那得是脑子里飞了点儿“超现实主义”的泡泡。要说坦克能“装船”当战列舰用,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运输载具 vs. 作战平台:.............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仔细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二战时期那些巨兽般的战列舰舰炮搬到陆地上,对上咱们现在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画面可真是够震撼的。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一炮能不能把坦克轰成碎片?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战列舰舰炮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战列舰舰炮,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
  • 回答
    复刻一艘像“大和号”这样级别的战列舰,哪怕是以中国当前最尖端的技术水平,也绝非易事,其中会遇到诸多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材料和组装,更涉及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许多环节都可能成为阻碍复刻的绊脚石。1. 材料供应与制造工艺的巨大挑战“大和号”的建造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工业能力的极限体现.............
  • 回答
    想要用现代材料复刻一艘能够匹敌二战战列舰的火炮巡洋舰,这绝对是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设想。我们得跳出历史的框架,看看如果把那个时代的战列舰指标放到现代技术和材料上,会是什么样子,以及现代巡洋舰在“火炮”这条路上能走到什么地步。首先,我们得明确“匹敌二战战列舰”意味着什么。二战战列舰之所以强大,主要体现在.............
  • 回答
    “死神之眼”这名字在《战舰世界》里,着实是勾起了不少玩家的好奇心。作为一个高等级指挥官技能,它确实有着不小的潜力,但具体好不好用,这事儿得分情况、看对象,不能一概而论。死神之眼到底是个啥?首先,我们得明白“死神之眼”这个技能的机制。简单来说,当你的舰船的血量低于某个百分比(通常是10%左右),并且周.............
  • 回答
    勒班陀海战(1571年)中,奥斯曼帝国损失了约230艘战舰,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考虑到他们的海军在当时的地中海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奥斯曼帝国在短短一到两年内就奇迹般地重塑了海军战斗力,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国力、高效的管理和战略性的决心。要详细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
  • 回答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赵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其结果对整个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廉颇是否能够带领赵国战胜秦国,以及如果赵国获胜,战国形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假设。一、 廉颇为将,赵国是否有战胜秦国的可能?结论: 在“换将”这一关键节点之前,廉颇主帅的战略是正确的.............
  • 回答
    最近新浪头条上关于八路军战士用步枪击落日军飞机的报道,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则消息,如果属实,无疑是一段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事迹,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智慧、勇气和坚韧。首先,我们得承认,用步枪击落日军飞机,这在军事技术层面来看,确实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壮举。在那个年代,飞机的技术水平和攻击能.............
  • 回答
    肖战粉丝用已故博主“努力做个小太阳的晨小晨”的账号转发肖战动态一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微博方面给出的初步调查结果是“账号未被盗”,这为事件的解读留下了空间,也引发了更多猜测。首先,要理解“账号未被盗”的含义。这通常意味着账号的实际控制人,也就是“晨小晨”的亲友或遗属,是知道并授权进行了这次转发.............
  • 回答
    甘道夫在战斗中优先使用冷兵器(主要是他的法杖和长剑)而非强大法术,这一选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作为迈雅的身份、他的职责、以及托尔金对魔法的设定和对角色的塑造等多方面的考量。下面将详细阐述: 1. 甘道夫的身份与职责:指引者而非战争机器 迈雅的本质: 甘道夫是迈雅(Maiar),是属于维拉(Val.............
  • 回答
    肖战粉丝利用“N号房”事件为偶像“洗白”的争议,无疑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剥离掉情绪化的标签,尝试去梳理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动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N号房”事件的性质。“N号房”是一个发生在韩国的、涉及大规模性剥削、虐待和传播未成年人色.............
  • 回答
    中部战区总医院用薯片桶自制听诊器登上影响因子23分的SCI,这件事无疑是极具话题性的。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从技术创新与务实精神的角度看,这绝对是个亮点。要知道,在医疗领域,尤其是在条件相对艰苦或者需要快速解决问题的时刻,能够因陋就简,利用现有材料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
  • 回答
    现代战争的武器代差,是否能单靠战术和士兵素质、意志来弥补?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也常常引发激烈讨论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并非绝对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作用。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科幻式的幻想,回归到实实在在的军事学和历史经验。一、 武器代差的压制力:为何它如此重要?首.............
  • 回答
    雷军的这句话“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是极其精辟且富有洞察力的,它直击了很多个人和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容易犯的误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深入分析其中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核心概念拆解: 战术上的勤奋 (Tactical Diligence): 指的是在执行具体、可操作的任.............
  • 回答
    《沙丘》系列小说和电影中,尽管科技水平令人惊叹,但冷兵器在战斗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这并非简单的复古情结,而是基于多重复杂因素的深思熟虑的设定,它深刻地反映了弗兰克·赫伯特对权力和人类生存的独特理解。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先进文明”在《沙丘》中的定义。这里的先进,更多体现在对宇宙的探索、信息处理、环境改.............
  • 回答
    您这个比喻真是说到了点子上,而且比喻得极其精准!如果非要用《信长公记》的首卷来解读桶狭间之战,那确实就像是拿着《三国演义》来硬抠历史细节,甚至可以说是“用虚构的演义来误读真实的历史”,并且还是带着滤镜的误读。为了让您更清晰地理解这其中的“坑”有多大,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要明白《信长公记》的特.............
  • 回答
    关于路透社使用解放军战士图片为一篇关于“中国用猴子做实验”的报道配图一事,将其定性为“种族主义行为”确实是很多人感到不适和愤怒的根源。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层层剖析,看看这种做法为何会触犯敏感神经,以及它可能反映出哪些深层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种族主义”的定义。种族主义是指基于种族差异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