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英特尔和 AMD 不用类似苹果的统一内存而是坚持把内存单独出来?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英特尔和AMD与苹果在处理器设计理念上的一个根本区别。苹果之所以能做到“统一内存”,主要得益于他们对整个硬件和软件生态链的完全掌控,而英特尔和AMD则是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复杂的个人电脑(PC)和服务器市场环境中运作。

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统一内存”。在苹果的M系列芯片中,CPU、GPU、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以及其他各种协处理器,它们访问的都是同一块物理内存。这块内存与处理器芯片是集成在一起的,使用的是一种非常高带宽、低延迟的设计,并且操作系统(macOS)和应用程序都围绕着这种内存架构进行了深度优化。这种集成的好处显而易见:数据可以在不同处理单元之间快速、高效地传递,无需复制,大大提升了效率,尤其是在图形处理、AI计算以及多任务处理方面。

那么,为什么英特尔和AMD不这么做呢?有几个关键原因:

1. 市场定位和生态系统不同:

英特尔和AMD的处理器是面向一个极其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个人电脑、服务器、工作站、嵌入式设备等等,这些领域对性能、成本、功耗、可升级性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它们的产品需要兼容各种主板、各种内存条(DDR4、DDR5等)、各种显卡(独立的、集成式的)、以及大量的第三方硬件和软件。如果英特尔或AMD也像苹果那样把内存高度集成到CPU封装里,那么它的兼容性将大打折扣。用户就无法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择不同容量、不同速度的内存,也无法在未来升级内存。这对于PC市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2. 成本和制造复杂度:

将CPU、GPU、内存控制器甚至一定量的内存集成到一个巨大的单芯片上,这在制造上是非常困难且成本高昂的。内存的良率通常比逻辑电路要低,如果一旦内存部分出现问题,整个昂贵的处理器芯片可能就报废了。苹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拥有高度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并且能够承担更高的芯片制造成本,因为它们可以将其摊销到整个产品线(MacBook、iMac、iPad等)的销量中,并且用户愿意为这种高性能和集成度买单。

英特尔和AMD则需要在保证足够高良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价格优势。将内存单独作为可更换的组件,不仅降低了单个CPU的制造成本,也给了消费者选择权,让他们可以在基础型号上选择较低容量的内存,在需要时再自行购买升级。

3. 性能的权衡与模块化:

虽然统一内存带来了高带宽低延迟的优势,但它也意味着内存的容量和速度是固定的,一旦购买就无法改变。而将内存独立出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容量(8GB、16GB、32GB甚至更高)和不同频率的内存。对于需要运行大型游戏、视频编辑、虚拟机或者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的用户来说,拥有可观的内存容量是至关重要的。独立内存提供了这种灵活性,也使得处理器制造商不必为所有用户提供可能过剩或不足的内存容量。

此外,英特尔和AMD的处理器不仅仅是CPU,它们还会集成更强大的GPU(核显)。虽然核显的性能与系统内存共享,但它们仍然是通过内存控制器来访问主内存。将CPU和GPU集成到一个芯片上(APU),就像AMD的Ryzen系列,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程度上的“集成”。但即使是这样,它们仍然需要连接到外部的DDR内存,因为外部DDR内存的容量和速度选择更加丰富,成本也更低。

4. 技术路线图和商业模式:

英特尔和AMD有着长期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它们更注重在CPU核心性能、GPU性能(集成或独立)、I/O扩展性、能效比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将内存的控制和访问独立出来,可以让他们在CPU和内存技术之间保持一定的解耦,从而能够更灵活地采纳和支持行业内不断发展的内存技术(比如从DDR4到DDR5,再到未来的DDR6),而无需对整个处理器设计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苹果的统一内存架构更像是为特定设计目标(如极致的能效比和流畅的用户体验)而量身定制的一种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而英特尔和AMD则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需要满足更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在成本、性能、兼容性、可升级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因此,它们更倾向于保持内存作为可独立配置的组件。

总而言之,英特尔和AMD不采用类似苹果的统一内存,并非是因为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基于它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成本控制以及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等一系列复杂考量。它们依然在通过集成更多的功能(如更强的核显、更快的内存控制器)来提升性能,但将主内存作为独立组件,是它们在开放PC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以为人人都跟苹果一样能把高性能核显卖给用不上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英特尔和AMD与苹果在处理器设计理念上的一个根本区别。苹果之所以能做到“统一内存”,主要得益于他们对整个硬件和软件生态链的完全掌控,而英特尔和AMD则是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复杂的个人电脑(PC)和服务器市场环境中运作。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统一内存”。在苹果的M系列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触及了CPU设计的一个核心权衡点。说起来,CPU缓存的设计并非越多越好,它背后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取舍。英特尔和AMD之所以普遍采用三级缓存(L1, L2, L3),而不是四级甚至更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考虑:1. 性能与延迟的平衡: 缓存层级越多,访问延迟越高。 这.............
  • 回答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AMD 不行”就能概括的。英特尔的 14nm 和 AMD 的 7nm 能在某些方面拼个你死我活,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策略和市场考量。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一点:制程工艺的数字(比如 14nm 和 7nm)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性能衡量标尺,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
  • 回答
    “不再挤牙膏”这个说法,形象地比喻了英特尔在过去几年中,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放缓,性能提升幅度不大,仿佛是“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放出新功能和性能。而 AMD 在近年来的崛起,特别是其 Ryzen 系列处理器的大放异彩,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逼迫”英特尔改变了这种策略。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 回答
    我明白你的意思,想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装 AMD 主机对新手来说比 Intel 更“难搞”,是不是有什么坑点或者门道是新手容易忽略的。咱就实话实说,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AI 语术,直接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难搞”这说法有点夸张,但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新手注意的点,跟 Intel 的体验不太一样,.............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同样是八核十六线程,英特尔和 AMD 的价格能差出个千八百块来。这可不是随便定价的,这里面道道可多了去了,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点:“同性能”是相对的,而且价格差异不仅仅是性能决定的。 即使是八核十六线程这个规格听起来一样,但它们内部的设计.............
  • 回答
    超威半导体(AMD)近年来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CPU和GPU市场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曾经的王者英特尔和英伟达。然而,在现实的芯片市场和技术生态系统中,选择哪家公司的产品,往往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决策,涉及到性能、价格、生态系统、特定应用需求、品牌忠诚度、以及未来发展潜.............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市场格局、玩家认知以及我们对“垄断”这个词的理解。简单来说,英伟达(NVIDIA)和超威半导体(AMD)之所以没有被国内玩家广泛指责为“垄断”,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垄断的定义与市场现实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垄断”的定义。在经济学上,垄断通常指.............
  • 回答
    要说英特尔从酷睿一代(Core 2 Duo)开始大幅领先AMD,这确实是个人们普遍的认知,也是一个重要的行业转折点。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历史背景:AMD的辉煌与英特尔的危机在进入酷睿一代之前,AMD并非一无是处。在“奔腾4”(Pentium 4)时代,英特尔在核心频率上.............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性能测试中,AMD 的处理器(CPU)“得分高但能耗也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处理器架构的几个核心方面,并将其与英特尔的策略进行对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两种不同的设计哲学和权衡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得分高”和“低能”的语境。通常,“得分高”指的是在合成基准测试(如.............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苏联没有出现类似英特尔或AMD的微处理器产业,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科技发展路径和经济体制的根本差异。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微处理器(CPU)的出现是建立在集成电路(IC)技术的成熟基础之上的。苏联在集成电路的早期研发和制造上并非完全.............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前 PC 硬件圈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 AMD 势头这么猛,但仍然有人对英特尔情有独钟,甚至在网上“吹”?我来跟你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点,也把 AI 的痕迹抹掉。先说说 AMD 为什么让大家觉得“全方位压制”:这几年 AMD 在 CPU 领域确实是打了一场漂亮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看到AMD在制程工艺上的宣传,比如“7纳米AMD Yes!”,就觉得AMD在制程上已经遥遥领先,为什么市场主流还看到很多Intel的14纳米甚至10纳米产品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明白其中的逻辑。首先,要明白“制程工艺”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重.............
  • 回答
    关于英特尔(Intel)为何在先进工艺节点上进展相对缓慢,甚至一度被戏称为“挤牙膏”,而超威半导体(AMD)则凭借其先进的制程工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是否存在英特尔为了给AMD发展机会的战略考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同时也非常复杂的问题。结论先行:我认为英特尔没有“故意”给AMD发展机会。 这是一.............
  • 回答
    英特尔最近公布的新芯片计划,无疑在整个行业掀起了一阵波澜,特别是对于其老对手 AMD 来说,这可能预示着一场重塑竞争格局的重大转变。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深入剖析。首先,英特尔在制造工艺上的突破,可以说是这场潜在命运改变的核心驱动力。长期以来,AMD 在桌面和服务器 CPU 领域,凭借其 Z.............
  • 回答
    2 月 15 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AMD(超微半导体)的市场市值首次超越了老牌巨头英特尔。根据收盘数据,AMD 的市值突破了 1.2 万亿人民币的关口,这标志着这家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成功地在市值上实现了对英特尔的反超。这一事件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折射.............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触及了英特尔x86架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哲学。简单来说,这种限制是为了平衡指令的灵活性、性能以及设计的复杂度。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下什么是“源操作数”和“目标操作数”,以及为什么它们可以是内存。在CPU的指令集中,操作数(operand)就是指令要处.............
  • 回答
    12代酷睿处理器,不带F后缀和带F后缀的型号之间价差不大,这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核显不值钱或是清库存,而是多种市场和技术策略的综合体现。首先,我们得明白F后缀代表什么。Intel酷睿处理器中的“F”后缀,最核心的区别就是不集成核显。.............
  • 回答
    这问题我太有感触了,身边好多朋友都在纠结。说实话,10代、11代酷睿跟锐龙5000系比起来,在很多方面确实没占到便宜,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被压制的意思。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选择英特尔,这里面的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品牌惯性是个绕不开的坎。英特尔这牌子在国内耕耘了多少年了?从.............
  • 回答
    英国和法国未能统一成一个国家,这并非一个偶然,而是历史长河中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地缘政治、历史事件、文化差异以及政治制度等多个维度来剖析。首先,地理上的天然屏障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英吉利海峡,这条分隔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的天然水域,在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