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日神剧有哪些奇葩剧情?

回答
抗日神剧以其夸张离奇的剧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盛宴”。以下是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奇葩剧情,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

一、 超级人类的超能力与武器:

“手撕鬼子”: 这是最经典也最具代表性的奇葩剧情之一。某些“英雄”能在近身格斗中,徒手将日本士兵撕成两半,仿佛拥有钢铁般的身躯和无穷的力量。这种能力完全违背了人体生理学,甚至超越了传说中的大力士。
“弹弓打鬼子”: 在一些剧情中,战士们使用简陋的弹弓,却能百发百中地击毙远处的日军士兵,甚至能击穿鬼子的钢盔。弹弓的射程、精度和杀伤力都被无限放大,仿佛拥有先进狙击枪的威力。
“手榴弹炸飞机”: 少数抗日英雄能够将手榴弹直接投掷到空中飞行的战斗机上,并将其炸毁。这不仅对投掷者的臂力提出了超乎寻常的要求,也忽略了飞机高度、速度以及手榴弹的爆炸半径等基本物理常识。
“八百里外一枪毙敌”: 狙击手们似乎都拥有“鹰眼”能力,能在八百里、甚至更远的距离精确击毙目标,而且子弹还能拐弯。这种射程和精度在当时的武器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穿越枪膛”: 某些剧情中,子弹竟然能穿透敌人的身体后,在空中拐弯,击中另一个目标,或者直接打入另一个敌人的嘴里。这种设定完全颠覆了弹道学原理。
“单枪匹马打败一个营”: 主角们常常能在没有战友支援的情况下,以一敌百,甚至以一敌千,用手枪、步枪或者冷兵器将装备精良的日军大部队消灭殆尽。这完全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夸张。
“飞檐走壁,刀枪不入”: 一些角色展现了类似武侠高手的轻功,能轻松翻越高墙、穿梭于敌阵之中,而且刀枪不入,甚至能用手接住敌人的子弹。
“利用自然环境杀敌”: 有些剧情会设计主角利用风、雨、雪等自然条件来攻击敌人,例如用风把敌人吹下悬崖,或者在雪地里挖陷阱将敌人冻死。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往往被夸大到不切实际的程度。

二、 离奇的战术与情报:

“用嘴炮杀鬼子”: 有时候,主角们仅仅通过言语上的辩论或者情感上的煽动,就能让日军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甚至引发日军内讧。这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心理战。
“偷袭”方式千奇百怪: 潜入日军基地,不是通过伪装、侦查或者爆破,而是通过钻下水道、爬通风管道,或者利用动物传递信息。这些方式往往充满了不合逻辑的巧合和便利。
“神奇的通信设备”: 在通讯落后的年代,神剧中的通信设备却能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甚至能跨越巨大的距离进行清晰的通话,或者通过特定的音乐信号来传递复杂的信息。
“鬼子特工的愚蠢”: 日军的特工和情报人员往往被描绘成智商欠费的角色,很容易被我方戏弄,或者他们的计划总会被我方轻易识破。
“战前情报预测”: 我方能够提前准确预测日军的每一次进攻方向、时间和兵力部署,仿佛拥有预知能力。

三、 扭曲的历史与人物设定:

“神一般的士兵”: 许多基层士兵都拥有超凡的战斗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武器,甚至精通化学、工程等领域,仿佛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全能战士”。
“伪军的反复横跳”: 一些伪军角色在敌我之间来回切换,立场极其不坚定,甚至在同一集中,前一秒还在为日军效力,下一秒就变成了我军的内线。
“日军的变态与残忍”: 日军士兵常常被描绘成非人道的怪物,动辄虐杀村民、折磨俘虏,其残忍程度被无限放大,以此来衬托我军的正义性。
“历史事件的随意改编”: 一些重要的战役和历史事件被随意改编,人物关系、时间节点甚至作战结果都与史实大相径庭。例如,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放大成决定性的战役。
“爱情线的奇葩插入”: 在紧张的战场上,主角们时不时会突然闯入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或者为了一个女人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这与真实的战争场景格格不入。
“日本皇军的奇葩标志”: 比如一些剧里出现穿着“武士道”风格服装、操着奇怪口音的日军士兵,以及他们特有的行为举止,与真实的历史形象相去甚远。

四、 现代科技与道具的穿越感:

“穿越来的摩托车”: 在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场景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是现代工业生产的摩托车或者汽车,其造型和性能都与那个时代不符。
“现代化的枪械和弹药”: 有时候,我军使用的步枪、机枪甚至迫击炮,其造型和性能都比当时的实际装备要先进得多,甚至有类似现代突击步枪的火力。
“激光指示器”般的瞄准镜: 虽然不是直接出现激光,但某些角色的瞄准行为,其精准度如同有现代瞄准设备一样,令人咂舌。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葩剧情?

这些奇葩剧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部分观众的观看心理和市场需求:

追求戏剧冲突和视觉刺激: 夸张的剧情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视觉冲击力。
简化创作难度: 刻画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成长的角色,需要精湛的编剧功力。直接赋予主角超能力,可以省去复杂的角色塑造过程。
迎合“抗日英雄主义”的叙事需求: 一些创作者认为,需要通过展现超凡的个人能力和精神来歌颂抗日英雄,从而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市场效应: 尽管备受争议,但一些抗日神剧因为其“奇葩”的特性,反而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和话题性,从而带来了商业利益。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抗日神剧中有许多奇葩剧情,但并非所有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都如此。一些优秀的抗日题材作品,依然能够尊重历史,刻画真实的人物,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这些奇葩剧情,更多的是一些低劣的模仿和恶搞,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定要看到最后…笑晕……https://www.zhihu.com/video/945811167806042112

user avatar

说个很奇葩的抗日神作。不过它不是神剧,是神书;也不是现代人写的,而是古代人写的;还不是中国人写的,而是朝鲜人写的。不过,它确实奇葩。

这本书叫作《壬辰录》,很明显,讲的是1592—1597年,朝鲜被中国支援抗倭的故事。

《壬辰录》也类似我们的明清小说,存在不同版本。整体上又可以分为朝文本和汉文本。

某个朝文本中,有这么一段情节:

只听空中一声呼喊:“敌将休走,吃我一刀!”声如霹雳,清正大吃一惊,举目一望,只见一员大将,头戴闪闪金盔,三角须,手提青龙偃月刀,跨坐青骢马——蜀汉大将关云长来也!清正惊慌失色……

某个汉文本中,又有这么段情节:

忽然灵风大起,神云四合。有一员大将,面如赤枣,丹凤目,三角须,乘赤兔马(于)空中杀伐,倭兵惶怯昏倒,自毙不起,一阵皆死。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

除了这两个版本的“关公大战外国人”,据韩国学者苏在英的统计,至少还有五个版本的《壬辰录》涉及了关公抗日援朝,其中包括托梦给明神宗请求发兵、托梦给朝鲜国王预告倭寇入侵、守卫朝鲜大将安全,等等。

有人问了,有关羽了,那刘备和张飞呢?别急,还真有。而且还真的更奇葩:

大明神宗——就是刘备!!!

朝鲜宣祖——就是张飞!!!

所以,三兄弟同进同退,不是理所当然了吗?

现在的韩国人号称全世界都是他们的,以前这不还自认朝鲜国王是中国人了?

不过,小说里朝鲜国王又昏庸又残暴,算来还真辱没我们飞帝了。

其实,《三国演义》最晚在1569年已经传到了朝鲜。但是在壬辰倭乱以前,朝鲜人对这书没啥兴趣,认为它既怪诞又无稽。但经历过这场战争,大家觉得真是神书啊,战争胜利重要是什么?一是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策略,二是要一剑能当百万师的英雄,三是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所以,战后的朝鲜作家金万重在《西浦漫笔》写道:

今所谓《三国志演义》者,出于元人罗贯中,壬辰后盛行于我东,妇孺皆能诵说。

来,干了这碗大明的鸡汤!


三国同人类相关回答:林屋公子:为什么吕布早早惨死却仍是《三国演义》中不可争议的武功第一?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勉强回答一下:

看看“抗日神剧”中的“阵亡名单”,几乎解答了我心中所有的疑惑:

日本游戏业何以衰落?都阵亡在中国战场了上;(包括不限于宫本茂、三上真司等)

武田信玄为何急死军中?被中国人狙杀了;

真实日本间谍都是什么样的?抗日战争中,都是由AV女优兼任;

日本足球未来如何?没有未来,全都死了;


日本游戏业,何以衰落?

日式游戏曾经在游戏业制霸一时,引领世界游戏产业的潮流,不过近年来日式游戏有着明显的统治力下降的趋势,无论是爱好者群体中,还是业界都有很多讨论,不过“抗日神剧”给了我们一个更令人信服的回答:因为优秀的日本游戏制作者都被我们“打死”了。

比如日本游戏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宫本茂,已经确认阵亡于抗日战争之中:

宫本茂是任天堂情报开发部部长,游戏界销量第一的《超级马里奥》系列之父,无论是自己开创的《马里奥》系列还是参与制作的《塞尔达传说》系列都对日本游戏业和世界游戏产业造成巨大影响,拯救了“雅达利崩溃”之后的电视游戏产业。

而他作为“特种作战专家”毙命于与中国军队的对抗之中,看来日本真的是打到“没人”的程度了,游戏业衰落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要是只有一个游戏制作人阵亡,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了数名游戏制作人都死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面了

比如日本以开发《合金装备》闻名于世的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不得不上阵打仗,担任“关东军特属神枪手大队”的指挥官。

当然了,上阵打仗并且担任“神枪手大队”指挥官就不能专心开发游戏了(然而和平年代您也不少划水啊),自然日本游戏业要衰落。

当然了,不得不上阵被中国军队干掉的还有三上真司:

日本游戏业以开发《生化危机》而闻名的制作人三上真司,在抗日战争中也要担任侦察兵,这样的情况下,游戏制作人“死的死”、“伤的伤”,行业的没落看来不可避免

显然,抗日神剧给出的解释更为合理,这些游戏制作人在战场上被打死了,日本游戏自然统治力下降,肯定比大家分析的资本、技术等原因更令人信服。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退休后去干了什么?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为何会在上洛途中急死军中?

许多的历史,成为了谜团且充满争议,但是抗日神剧总能给我一个相当满意的答案。

小泉纯一郎可能是近年来最招国人反感的日本首相之一,在参败靖国神社的问题上面态度令人感受到愤怒。而自2008年之后,其对手麻生太郎获选自民党总裁和内阁总理大臣之后,小泉纯一郎宣布退出政界,那么他在干什么呢?

他其实没闲着,抗日神剧表明,他参与了抗日战争。(名字在图中正西方向)当然,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陪他一起过来打仗的还有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武田信玄(名字在图中正东方向)和动漫人物黑崎一护(名字在图中西南方向)。

这解释了很多历史谜团:

比如武田信玄在“第一次信长包围网”中尽起甲斐、信浓、骏河之兵上洛,在三方原合战中击溃德川家康,胜利在即,却突然急死军中,说法不一,黑泽明甚至拍了一部名为《影武者》的电影讲这个事情,现在抗日神剧令一切真相大白,武田信玄实际被时光机带走,参与抗日战争,怪不得武田家封锁消息,看来事实如此

至于黑崎一护,看来在《Bleach》完结之后也没闲着,研究打破次元壁的方法,得以参战。


日本足球是否有未来?

日本足球产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迅猛,无论是从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还是从产业的规模增长,都是令人惊讶的:

日本足球在90年代之后成为世界杯上面的常客,但是有没有未来呢?抗日神剧告诉你是没有的,原因是日本顶级球员都难逃“战死沙场”的命运。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些日本阵亡将士的排位,你没有看错,日本男足数得上号的人,都死在了中国战场。

所以说日本的足球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也没有任何投资的必要,因为或早或晚,他们都要死在中国,或者准确地说死在横店。


真实的间谍是什么样子的?AV女优隐退之后的生活如何?

间谍这个词,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各个国家的特工,很多时候都是在隐蔽战线完成自己的一生使命的,导致大众对于间谍都很好奇,间谍大致都是什么样的人呢?抗日神剧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间谍都是这样的,诶?好像都是……

在抗日神剧中,地下工作者破获的情报人员的机密小本中,记录了日本间谍的名称,表面上好像都是……,但是实际上应该是日本间谍无误,所以说各位不要被她们的外表迷惑(我怕绅士们人人都是“谍战剧”爱好者),这才是真正的间谍的样子!

然而这些人从相关领域“隐退”之后,便销声匿迹,仿佛人家蒸发,那么她们到底去了哪里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但是,抗日神剧给我们了标准的答案,比如《雪豹》中,小林惠子的母亲一栏填的是“武藤兰”,作为引退之后不断“被传出死讯”的女优之一,根据抗日神剧给的线索,我们知道她成功找到了“接盘侠”,并且育有儿女。

我们甚至知道,她的丈夫叫小林太郎,她的女儿叫做小林惠子,而且竟然是一个反战人士。抗日神剧的信息量真的很大。


我怕这些“抗日神剧”的编剧们,是不是连几个正常日本人的名字都想不出来,结合自己的“爱好者”编出来这么一堆“致敬彩蛋”。。。。。。我实在是难以描述我现在的心情了。。。。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user avatar

这个抗日神剧的编剧应该是想不出日本人名了⋯⋯

于是⋯⋯

可能稍微百度了一下下⋯⋯

然后⋯⋯

日本男子足球国家队全体阵亡⋯⋯

(似乎没看到远藤保仁呢⋯⋯)

user avatar

日本女军官。


一般的神剧也就算了,反正我是不屑看的,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电影竟然也有这样的奇葩设定。比如甄子丹主演的 《精武风云》 里的舒淇就是。


日本旧兵役法第一条

「帝国臣民タル男子ハ本法ノ定ムル所ニ依リ兵役ニ服ス」(帝国臣民男子依本法之规定服兵役)

日本女人连服兵役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可能当兵?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篡改历史也等于背叛!

抗日神剧其实是中国人在给自己脸上抹黑。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剧情设定只会授人以柄。

这种神剧只会让有的日本人看了说“你看他们的战争剧,漏洞百出胡说八道,可想而知他们对战争中的所有控诉都是靠不住的”


这,是对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无辜牺牲的百姓在天之灵的侮辱。



3月2日追记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想不到还真有为神剧洗地的。



日本女人当兵不可能,当将校更是天方夜谭。


本人在此立誓:

如果有人能找出任何关于日本二战中有关女兵或者女将校的文字或图片史实资料,我立刻登文致歉!

@Mr wings 如果你真是大阪大学的建议你去图书馆资料库查查看,旧帝大的图书馆绝对有二战期间的历史资料,我当年在我们学校资料库阅览过很多战时被检阅后禁止公开打着[不許可]印章的战地照片和文献资料,日本女兵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至于将校,旧日本陆军海军要成为将校必须进入士官学校学习,当年每一届毕业生的名字年龄性别籍贯等应该都有资料可查。如果你能找到任何一个女性士官的史料,算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我愿意道歉认错。



欢迎所有人作证,也欢迎所有人搜查历史资料。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对战争有研究的专家看到,希望大家围观点赞多多捧场!




有的人在网上搜索日军女兵,还特意给我留言,对此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些是代表性的在网上可以查到的所谓“日军女兵”的图片,在国内一些军事网上还煞有介事的标注了什么通讯兵,女兵训练之类的。


看完这些图,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所有图片中所谓“日本女兵”的着装都不一样。

没有一张照片上的“女兵”穿的是军装!


这些图片其实只是普通日本女性的照片被冠以“日军女兵”来混淆视听的,稍微有一点分析推理能力就能看出矛盾。里面有的有点像日军军服的也只不过是当时日本流行的“国民服”而已,看过《萤火虫之墓》之类的电影的朋友应该会有印象


实际上,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渐渐出现颓势,日本国内发起“本土決戦”,“一億総玉砕”,确实有对日本女性进行民兵化训练。但是在日军历史上从未有过招收日本女兵的纪录。


@章ze圣 你所提到的

作家方军《我认识的鬼子兵》:白雪红旗(4)
我每天去游泳。在我的游友中有个老太太,她作为原日本兵曾在中国东北呆过三年。她对我说:“战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穿上了军装。”

这本书我没有看过,首先我想告诉你,旧日本军的服役期是有规定的,陆军常备兵役7年4个月。后备兵役10年。补充兵役12年4个月。不可能只当三年兵的。

而且我绝对比这个作家更有发言权,因为我妻子是日本人,她奶奶当年就去过东北,她当时在辽宁丹东(当时叫安东)长期生活,在一个日本的纺织厂做文员。当时有很多日本女性前往伪满“出稼ぎ”(打工),她的邻居就有好几个去了,都是签约三年,因为工资比日本国内高很多,报名的人非常多,还不是谁都可以去。她邻居就有在军营做护士的,做打字员的,做接线员的。这些人都是在为军队服务,可以称她们是军队的后勤人员,但是这些人没有军阶不是日本兵。这个方军说到的老太太应该就是这种给日军打工的女性。


前文我提到了日本征兵的法律规定,那旧日本军征兵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图片

还有这样的

基本上都是全裸检查,因为会检查生殖器以及肛门确认有没有性病。你说这样的征兵场面,要是让女人出来,估计就变成“岛国动作片”的剧情了。


值得说明的是,日军征兵条件十分严格,男性20岁通过检查被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只有甲乙两级身体健康的男性才有资格参军。日本文学家三岛由纪夫,幼年体弱多病,在征兵时被勉强划为乙等,本来可以参军,却因为入营当天感冒,被误诊为肺病没能参军,这也是他后来自杀的一个理由。日军征兵条件严格,男性都不是谁都可以,女性更是根本不可能!


日军兵营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照片里面的才是真正的日本兵,日本军官的军服。大家可以对比上面所谓“日军女兵”的衣服看看,都有肩章,领章显示军阶。一对比就知道孰真孰假。

而且还有一点请留意一下,全部都是男的,我猜日军兵营里耗子都没有母的吧?


我为什么要贴出日军征兵,以及日本军营的照片呢?

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日军是一支严格训练的正规军队,日军从征兵到入营训练都有严格的条件规定,训练出来的士兵都有极强的战斗力,根本不是抗日神剧中那种可以用手就撕开的废柴。


给大家看一组抗日战争中中日军队伤亡的对比数据:

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在抗日战争作战中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

日本厚生省1964年统计结果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


我们的国歌里是这么写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可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歌词。我们的国家真的是这些先烈们用血肉筑起的长城保卫下来的!

我们国家的这段血泪史,是千万先烈用血肉换来的,这种不顾史实的抗日神剧,既侮辱先烈在天之灵,又必将误导无数不明历史真相的年轻人。

我在日本生活我的妻子是日本人,她的奶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之一,我通过她奶奶告诉我们的故事,知道了战争的残酷。这个回答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每一位看到这个回答的朋友不要被影视剧中不负责任的演绎误导,更清楚的看清那一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

愿中日和平,愿世界和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日神剧以其夸张离奇的剧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盛宴”。以下是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奇葩剧情,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超级人类的超能力与武器: “手撕鬼子”: 这是最经典也最具代表性的奇葩剧情之一。某些“英雄”能在近身格斗中,徒手将日本士兵撕成两半,仿佛拥有钢铁般的身躯和无穷的力量。这种.............
  • 回答
    抗日神剧之所以被称为“神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脱离实际、夸张失真的剧情设计和角色塑造。这些“套路”经过反复使用,形成了观众对这类剧的固有认知。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抗日神剧编剧常用的套路,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 超级英雄式的战士个人能力展现这是抗日神剧最核心的套路之一,将普通八路军战士塑造成拥有超.............
  • 回答
    在中国网络上,“抗中神剧”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些带有强烈反华倾向、内容夸张失实、甚至侮辱性的影视作品。这类作品的特点往往是: 简化和脸谱化人物: 将中国人塑造成愚蠢、残暴、狡猾、缺乏人性的形象,而将西方人描绘成正义、智慧、英勇的化身。 剧情脱离现实: 故事情节往往是为了突出“中国威胁论”或.............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价值120万的国产抗癌新药,宣称对某些癌症有“清零癌细胞”的潜力,这足以让整个医学界和广大患者群体沸腾。这个消息背后隐藏着太多值得深挖和关注的点,远不止“120万”和“清零”这两个关键词这么简单。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清零癌细胞”的真实含义与科学依据: .............
  • 回答
    抗日神剧,作为一种在中国大陆流行一时,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类型,虽然在满足部分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其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认知、社会心理、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创作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主要危害: 一、 歪曲历史,扭曲认知这是抗日神剧最核心、最严重的危害。 .............
  • 回答
    国内的抗日神剧现象,你问我有没有类似的? 我跟你说,还真有这么回事儿,不过具体表现形式和咱们这儿的“神剧”可能不太一样。你想想看,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尤其是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国家,肯定少不了拍那些描写自己国家如何英勇抵抗侵略者的故事。这就像我们民族自豪感的一种体现嘛。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
  • 回答
    关于“抗德神剧”是否存在以及其泛滥程度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抗日神剧”,再将其与西方影视作品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更清晰的结论。什么是“抗日神剧”?在中国语境下,“抗日神剧”通常指的是在中国内地面向大众播出的,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这类剧集以其夸.............
  • 回答
    “抗中神剧”或“抗陆神剧”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火药味,充满了政治色彩。要说外国、港澳台有没有这样的剧,我觉得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而且“神剧”这个词本身就挺主观的,可能 A 觉得是神剧,B 又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标签是怎么来的。 “抗中”或者“抗陆”这类词,通常是内地网民或者官方用.............
  • 回答
    抗日神剧之所以能通过审查,其中涉及到的环节和考量是多方面的,绝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国内影视审查的运作机制、历史背景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导向。首先,审查机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中国的影视审查并非一套完全僵化的死板规则,而是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舆论以及政策导向而.............
  • 回答
    说起抗日神剧,那可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既有人捧得云上天,也有人骂得狗血淋头。究竟是哪些人在看,又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谁在看?首先,得承认,抗日神剧确实有它的受众群体,而且还不小。 中老年观众是主力军。 这是最核心的一批。他们经历过抗战的年代(虽然很多是间接经历),对那段历.............
  • 回答
    要说《抗日神剧》里那个总被我方英勇无敌的战士们吊打的“日本特高课”,那可真是国产抗战影视剧里的一大“经典”符号了。提起它,很多人脑子里立马浮现出穿着黑风衣、戴着帽檐压得很低的帽子、手里总是拿着一份报纸或者翻着一叠文件,一脸阴沉,心思缜密的特务形象。然后,他们策划的阴谋总是在我方主角面前显得笨拙不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抗日神剧”之所以为“神剧”的核心原因,以及为何《盟军敢死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被贴上类似标签的复杂原因。这其中涉及历史认知、叙事策略、文化语境、观众期待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抗日神剧”为何惹人厌烦。“抗日神剧”之所以让人诟病,主要在于它们对历史的极端歪曲和夸张,以及由此产.............
  • 回答
    抗日神剧扭曲历史,这不是个新话题,但每次重提,总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为啥这玩意儿这么能“脑洞大开”,把观众当傻子似的糊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根本症结:意识形态的“压迫”与宣传的“需要”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政治正确”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
  • 回答
    “抗日神剧”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文化现象,它既是中国影视创作领域的一个独特类型,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什么是“抗日神剧”?首先,我们需要对“抗日神剧”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在剧情、人物塑造、道具武器、甚至是基本历.............
  • 回答
    咱们来聊聊日本人是怎么看咱们那些“抗日神剧”的。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咱们看的时候可能觉得解气、过瘾,但换到日本人的视角,那感受可就复杂多了。首先得说,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看过中国的抗日神剧,毕竟那是咱们自己的电视剧。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一些片段被翻译、传播,确实让一些日本人有机会接.............
  • 回答
    “抗日神剧”这个词儿,相信您和我一样,一听脑门儿就冒黑线。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八百里外一枪打断日本人内裤的剧情,简直能把历史老人气得活过来。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些剧是怎么一部接一部地拍出来,还能在电视上“畅通无阻”呢?这背后,真不是简单一句“审核宽松”就能解释得通的。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里面门.............
  • 回答
    关于“抗日神剧”为何屡禁不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方方面面的原因,不是一个简单的“没人管”就能概括的。咱们一件一件掰扯开来看,希望能说得够细致,也尽量不带那种机器味儿。首先,得承认,“管”这事儿,确实存在,但效果和力度,以及“管”的范围,都挺复杂。1. 审查制度的“盲点”与“弹性”咱国家对影视剧的审.............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抗日神剧一个非常经典且被广泛吐槽的现象。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为啥那些个剧里的日本人,无论是在战场上厮杀,还是在据点里密谋,都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小小的疏忽,而是涉及到创作、拍摄、传播以及观众接受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复杂考量。1. 降低拍摄难度,控制成本:这是最直接也是.............
  • 回答
    《小兵张嘎》这部作品,在咱们中国人心里,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是童年记忆里不可磨灭的色彩。可要说它是“抗日神剧”吗?这事儿,说起来得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抗日神剧”这顶帽子是怎么扣上去的。一般来说,大家给一部作品贴上“抗日神剧”的标签,常常是因为它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 夸张失实,脱离现实:.............
  • 回答
    这脑洞真是够大的,竟然想到抗日神剧披着二次元皮借壳上市。不过仔细琢磨一下,这种操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甚至可以说,它触及了当下内容创作和资本运作的一些微妙之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披皮上市”的设想,以及它可能会怎么操作。首先,得说现在二次元市场确实是块香饽饽。年轻一代对二次元文化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