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后一片狼藉,精锐军队都被重创,而且撤退混乱大大加剧了缺编数额。南京战前已不具备死守的任何资本,连能动用军队人数都是低于日军的,不仅主战派如桂系李白等主张放弃(无力再战),连亲日的主和派何应钦张群徐永昌也主张不打(避免扩大冲突)
但是头头是蒋介石,坦白讲,我朝历史上的昏君庸君比较多,比一下千古完人其实并不算多LOW,但是光头做的有件事却是可以LOW进前十的,那就是蒋对日宣战的正式日期是1941年12月9日,珍珠港事变之后两天,918事变后的10年零3月。
蒋公嘛,一直是两只手准备的,好歹自己是老板,投降做别人手下这种事自然是第二手准备,打是要打的,但是鉴于貌似打不赢,所以后路是要留的。
那么南京守还是不守呢?蒋公说,守。因为遥远的日内瓦还有另一个战场要支援——国联的嘴炮宫,蒋公正要洋大人主持公道。战场上多撑一日,能给嘴炮官们底气不说,最起码还能给他们多喷一天的时间嘛~
想想今天的仙岛,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蒋公说了,南京是首都所在,有碍国际观瞻,所以在座各位粗来个背锅的来南京抗一下。
讲道理,楼上诸位把南京当蒋公抗日丰碑的,历史本来是有可能顺从你们意志的,因为但凡需要背锅的时候,中国总有硬骨头站出来挡在敌人的血盆大口面前,用命也要硌掉敌人几颗牙。历史上不乏这种人,党国再烂,三五个愿意这么整的愣头青估计还是有的。照正常剧本,某有节气的将军站了出来,死守都城,城破不屈,好让几十年后你们这些图样的看客,可以说国府虽然弱,但是是认真抵抗了的,有骨气的云云
”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果然,还是有人站出来了,讲的还很有道理,对嘛来个硬骨头意思一下。官也不小,一级上将,还是35年的一级上将,唐生智。
和大家想的都不太一样,好像这个人不是硬骨头愣头青一类的,这话从这个冷板凳选手嘴里说出来,现场气氛很尴尬。以至于李宗仁都对这么一个要主动去填坑而且不怎么熟的人都皱了皱眉,说了句:”孟潇,你真了不起啊!“
至于为毛唐生智突然要去填坑,李宗仁回忆录里的说法是,这人冷板凳多年想借南京重新掌握兵权东山再起,想权想疯了连老虎嘴边的肉也要吃。
台湾有书写说,唐生智想东山再起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唐手下有顾姓大仙给唐算了一卦,说唐是金陵王,南京是唐的福地,而且算定日军不会进攻南京。
弱有弱的活法,有弱的打开方式,所谓“弱小和无知不是文明的生存障碍,傲慢才是”,看来不仅傲慢是,大仙也是。神智上最后一丝清明,投机客和一座城池无数百姓的最后一点共同利益,就这么莫名其妙被玄学这种东西抹掉了。
于是乎本来硬骨头该做的事,就被一个打开方式很奇怪的板凳选手做了。
一个寄希望与国际观瞻的领袖,一个早就变质而且还在利益争斗中落败的同盟会老泼皮,一个大仙,以及数万残军
你们说国府弱,打不赢,呵呵,你们啊,还是不明白有多弱。
(以下粘自以前的回答,你们那些不听劝非要关注我的人别后悔~)
果然,想翻身的唐第一件事就是扩军,拉残军拉新军,把自己手下军队从八万6千增加到15万
然后为了显示决心,让驻守下关的36师守住渡口不准撤退,可以开枪,下关对岸浦口守军对于撤退的军队也可以开枪,而且凿沉了渡船,誓言破釜沉舟和敌人血战~~
话说凿船这事究竟是做样子还是真的凿了大量的船不清楚,本来的船够不够也不清楚,反正有一样是肯定的,就是凿了以后船肯定是不够用了
12月5日,前哨和日军交战,7日,松井石根对唐生智劝降,唐生智“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9日,日军肃清外围,松井对唐空投最后通牒,唐不予理睬,10日日军总攻,11日日军攻陷芜湖,南京彻底成为孤城,12日城垣城楼被日军炮火摧毁,多地守军退入街巷。
12日晚,唐生智开会,下令撤退,与会军师长一半以上拿到撤退命令后没有返回自己司令部而是直接带着金银细软去往下关渡口,各显神通拿出藏好的船当晚撤走,命令都没有传下去,跑得比唐还快,以至于唐第二天跑去下关的时候下关已经被各路听闻长官逃走的溃兵们挤得水泻不同,36师督战队此时尚能勉强维持局面,检查文件放行,据防守挹江门的36师工兵营营长萧兆庚回忆,唐本人在三辆坦克开路下,不顾人流喊话轧死轧伤无数到达渡口。再往后,堵在下关的人流汽车,踩死的尸体,数米之高,无数人踩着不能移动的汽车和尸体从墙头上跃入关内渡口,36师没有收到撤退命令,按先前的命令开火射击,溃军还击,死伤无数,最后挡不住溃军人流挤过阻拦涌入渡口
这并木有卵用,因为并木有船,有限的船上都是各路手眼通天的军官和军官的家眷细软,为了活命无数人在隆冬泅渡长江,绝大部分冻毙,不过稍微让这些冤魂觉得欣慰一点的是,那些坐上船的货,也没那么好运气,因为唐生智并没有给对岸浦口守军下令允许撤退,所以浦口守军对着这些船开枪(包括他自己的,不过他又下了不对他船开枪的命令),日军火炮飞机也在对着江面射击,死伤无数。87师参谋李文秀回忆说有五万人死于渡江,这个数字不一定靠谱,但是肯定在两万以上。而游过长江的生还者只有200余人。
然后是剩下不会水的溃军,只好放下武器投降,下关,草鞋峡,6天后,被铅丝反绑双手,机枪扫射加汽油焚化,54000降军被屠杀
还有相当数量的溃军丢弃武器军装,躲往平民区,还有相当数量逃亡中立使馆区,这引来日军大规模搜捕,碰到壮年男性就扣押拘禁然后屠杀,因为溃军进入使馆区,日军以搜捕名义也进入中立区,无数在此躲避的难民因此遇难。除了少量选择往城外突围的部队外,10万人溃散溺毙被屠杀。
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的指挥上是否失当? - 中国近代史这个答案下有远比我描述更不堪的详细回答。
对不起,国府太弱,弱到连一个视死如归的愣头青都没能派出来打一场给你们流泪的南京保卫战,弱到首都被攻占被屠,弱到守军正面作用没起到多少倒是增加了最少10万遇难人数。留下的是一个low到世界战史下限级的闹剧。弱到你们有些想听自己愿意听的东西的人,只能去网络小说里找满足。
至于为毛南京没有打成斯大林格勒,呵呵。
PS:在B乎回答从来都是直接打,语法别字病句诸位包含
PS2:也不喜欢贴来源文献依据什么的,一般取主流或者较多出现的历史描述。不敢说绝对中立客观,但是都是有据可查而且尽量取偏中的记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